从1991年迄今的汉语诗歌,大约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个诗歌创作繁荣期,它也是自“五·四”白话诗兴起以来,继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新诗、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台湾现代诗,以及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内地“朦胧诗/后朦胧诗”之后,又一次蔚为大观的诗歌爆发。
基于这一历史时期人所共知的社会转型背景,1991年以来的汉语诗歌,与以往几个诗歌繁荣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
创作者是在“饿死诗人”这一文化的前提下(至少在大众和媒体的眼里是这样以为)进行创作的。作为对之前20世纪80年代文学狂热的一种逆反,以及对全民经商思维的一种回应,诗人以及诗歌在周边环境中所受到的认同,是汉语有史以来最少的(可能仅次于20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段的诗歌作者们,相较于前几代诗人,写作行为既带有着某种文化/文体自救性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个体面对商业大潮诱惑时的挣扎与自救性质,这使得绝大多数作品,既表现出对时代生活的回应,也呈现出写作者对个人美学趣味的探索、坚持、独立、不妥协精神,而在20世纪末发生的“盘峰论争”,则可以视为这一不妥协精神在诗歌艺术价值观方面的一次核爆,并直接影响到了今天“网络—自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
作为一个跨世纪选本,这部《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力图呈现出过往24年来汉语诗歌的这种变化,务求勾勒出汉语诗歌在这些年间对诗歌在体裁、想象力的拓展,以及提升诗歌意境、提炼人生正能量方面所做的尝试——上编多收录了文本探索性较强的诗作,以凸显诗界的最新成果;下编多集纳了既往汉语诗歌优秀传统进行努力承继的佳作,以昭示汉语诗歌百年情怀的流转。当然这只是就两卷所收录作品的大致美学特征而言(有一些探索型作品稿件到得较晚,也都放到下编后面了),而探索和承继,历来是岁月之剑锻造佳作的两面。
诗歌怎样在保证挑战艺术极限冲力的同时,在面对想象力、社会和生命的素材时,给读者以正面的、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或美学上的冲击,这是世界诗歌在过去一百七十多年间(从法国象征主义开山祖波德莱尔写作《恶之花》的年代算起)所面临的一个巨大课题,也是汉语白话诗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题。通过编选本书,我很欣慰地看到,在最近的24年里,当代作者正悄悄地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而这对于刚开始迈上现代化之路的汉语诗歌而言,还仅仅是个开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限于全书容量,并考虑到作者对于选本的态度与热情,我们避开了一些常年见于当代诗歌各类选本的熟脸。入选作者中,除了众多真正的一流实力诗人,还有不少诗人以往较少为外界熟知,但作品实力却并不逊色(有的水平甚至高出)于一线名家,这些作者和作品的涌现,使人无法不对汉语诗歌的潜力,抱以巨大的期待,这也构成了本书区别于其他选本的重要标志。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