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诗歌的“高峰论坛”近日在广东雷州召开。期间之重头戏,乃是一个名为“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奖项被授予美国女诗人丽塔·达夫,以及中国著名诗人西川。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一则关于诗歌的新闻,当然算不得什么热点。其之所以为人所知晓,得益于那位获奖的美国女诗人发表的一句“见血”感言:“我发现中国不缺钱,也不缺诗人,中国缺的是读者。”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外部视角的反窥都是必要的。
最近20多年里,凡是一提到“中国当代诗歌”,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是用“笑傲苍天我最帅”做网名的14岁少年,还是以广场舞为主要文化活动的大爷大妈——都会自动套入一句标准评论:中国还有诗人么?
的确,从上世纪的“文革”结束,到小平同志南巡的10多年间,中国文学曾经出现过一个“白衣飘飘的80年代”。据说当年,入夜之后的大学宿舍,一排排文学青年蹲在走廊的白炽灯下写出满纸的风花雪月……水泄不通的阶梯教室里,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在圣洁的空气中朗诵起舒婷的“昨夜雨声”……
在那个缺少选择的年代里,文学与诗歌同时承担了《百家讲坛》与《正大综艺》的功能,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过后,“白衣飘飘”的年代瞬间大变,切换到了“发家致富”的节奏。人们不再需要去理解那些晦涩的诗句,不再试图去追慕那些纠结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酣畅淋漓的中外大片、包治百病的“鸡汤文学”、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以及怎么刷也刷不完的QQ微博朋友圈……
诗人去哪儿了?他们一直都在,只是被人遗忘罢了。
“文革”结束时,中国人曾是天真的少年,在懵懂中追寻别无所求的快乐;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少年的青涩与懵懂逐渐褪去,余下市井巷陌之中那属于中年人的欢愉与消磨——没人再去读诗歌,诗人们便也隐没在了无人问津的岁月中,由着世人发问:诗人何在?
不过还好,人到中年,也终有一日会厌倦生命中的觥筹交错,记起当年的青空白云,在历经跌宕起伏与酸甜苦辣之后,以一种更深刻的姿态回到诗歌的世界中。微信、微博、朋友圈——日益短小逼仄的篇幅,似乎让中文的写作者重新回到了“竹简”的时代,方寸之间的表达或许将把中文重新变成如歌的行板,让中国的诗歌回归它原本的形态——属于人民的《诗经》之韵!
诗人永在,诗歌不死,缺席的只是读者——或者,仍旧还没有成为读者的——候补诗人。
终有一日,天下的读者将回到诗歌的身旁,在暮然回首的刹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久违的诗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