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飘荡,从大凉山到嘉兴……”
这首题为《迟到》的诗,出自四川普格县的彝族小伙子阿优之手,他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他说:想家了,就写写诗。
2013年4月,阿优出版了诗集《打工的彝人》,他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彝族打工诗人”。
今年才31岁的阿优,本名解好此且,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彝族农民家庭。8年前,奔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优来到江南的美丽小城平湖,居住在林埭集镇附近,从事服装厂羽绒填充等一线工作。在别人看来极为枯燥的工作中,阿优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诗歌创作。
打工是他的名片,可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当一名诗人。写诗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也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诗歌,但在平湖一提起彝族小伙阿优的名字,人们会亲切地叫他“打工路上的写诗人”。
如今,正值而立之年的阿优有很多头衔,平湖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埭镇文联会员、林埭镇清溪文学协会秘书长、平湖市总工会职工联谊会会员、《飞鹰》主编、《彝族青年网》记者等。
不久前,在一期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中,阿优与全国各地的其他农民工诗人代表一起受邀做客,畅谈理想并现场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迟到》,一时在平湖、在林埭小镇上传开了。
说起这次上电视的事,阿优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笔者说,当初刚接到节目组邀请时,觉得难以置信。
“当时我在上班,接到电话说是《鲁豫有约》邀请我去上节目,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阿优回忆说,在去录节目的路上事先准备了很多台词。“不过一上去,一紧张,什么都忘了。”阿优笑着说。
“以前写诗好像只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或是写给我身边的工友们看的。自从参加完节目后,通过和农民工诗人一起上了节目,并讨论诗歌的传播和它的艺术价值,感觉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不少。今后要写诗的话应该要更加注意一些细节以及诗歌本身的艺术性。”阿优说,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不少。
现在的阿优比以前更忙碌了,几天前刚去天津参加一个诗会活动,这两天又受邀回四川参加当地农民工诗人组织的活动,接下来还要参加来自天南海北的工人们一起举办的诗歌朗诵会。“我们这些打工诗人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阿优说,自己还在不断自学中,多学些知识,这样离自己的梦想会更进一步。
附:吉克阿优的诗
踩拷边机的男孩
这款春秋童装远销欧美地区
一开工,衣片飞来飞去
整个车间就像春秋时代的战场
而我要给每一个缝头都拷边
不让它们起毛
这样穿在外国小朋友的身上不会痒痒
虽然看不懂商标和洗唛上的英文也要放正
国外的顾客一瞧就知道产地
他们会竖起大拇指,说:Made in China NO.1
当然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这是产自一个小小的作坊
也不会知道我疼痛的腰椎病
在梦里过一个年
立冬过去最乡思
无论是枯枝落叶,还是南飞的群鸟
都给流浪的人太多伤怀。清晨
还未枯死的小草流着晶莹的泪
接受冬日晨阳的洗礼,一个老人
在田里焚烧稻桔,那烟雾
是缭绕在工业区的云。旁晚
竹林里的宿鸟唱着欢快的歌
道别一天的结束
我把“乡愁”两字轻轻松松地写进诗
却无法把心中的乡愁搁置在那里
夜夜都在梦里过着彝历新年
醒来时,我在安慰自己——
既然不能回家,何不在梦里过一个年
父亲的咳嗽声
夜深了,父亲在咳嗽
我突然感觉到他老了,真的老了
可我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追逐鲜美的青草而飘荡在山外的城市
一直把父亲遗忘在老家的破房里
啊,父亲的旧床很黑,很黑
像沉重的黑夜一样压在我的眼眶
一闭眼,泪水花了我的眼
我似乎看到了母亲苍白的面孔
在父亲的咳嗽声中
我听到了母亲在喊我的乳名
可今夜我无法应答
我怕我的哭声惊醒了整个酣睡的寨子
火塘里没有了火的颜色
没有了干牛粪燃烧的味道
那些蚊子们在手机的屏幕上写诗
啊,好像是在欢迎我回家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