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如今的现场与可能的远景

作者:姜涛 王辰龙   2016年09月22日 13:14  中国诗歌网    1243    收藏

      


王辰龙您曾在《现场与远景》中写道:“作为旁观者,说几句风凉话是很容易的,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主张,见识广博的人和血气方刚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历史惯常的把戏,凡事一旦有了个“坛”,便免不了争斗、谩骂、攻讦,生活的暴力和魅力皆源于这里。”“旁观者”这一自我意识,令我联想到您似乎没有借助微博、微信与充满文学中青年们身影的网络平台(如知名的“豆瓣网”)进行发言或发诗的习惯,而这些虚拟空间作为一种“现场”,不仅早已成为文学“嫩仔”的日常,也为很多与时俱进的文学“大叔”们所用。《现场与远景》发表于2001年,十余年的事境变迁或不变间,您是否仍自谓“旁观者”?诗歌江湖犹在,热热闹闹的,少了些刀光剑影,却不乏觥筹交错,请问,就整体而言,您对如今的诗歌“现场”有怎样的观感?


姜涛谢谢辰龙,还把多年前的旧文给翻出来。10余年来,各类“现场”确实变化很大,其实从未以旁观者自居,也一直在周遭的小环境中,勉力干着自己的活儿。至于不怎么用“微博”、“微信”,只是个人习性使然,好像错过了第一班车,走路又走惯了,后来也就没怎么在意赶后面的车。2001年写那篇文章的时候,网络上的诗歌论坛刚刚兴起,写作、阅读和反馈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当时自己摸不清方向,只觉着当代诗“不及其余”、纵深推进的方式有可能改变,于是就杞人忧天地说了几句。现在看来,和“远景”的纵深相比,“现场”不一定就是平面的,“现场”的幅员可能更辽阔,有更多面向和层次,在各类新旧平台上,当代诗歌其实被弥散化了,“诗可以群”的功能也意外复活。不仅各类小圈子里的趣味、传统被发明、发扬,想要和诗打交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诗坛成了一个碎了的、局部更好玩、局部又更认真的江湖。



王辰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尚未结束的时刻(1998年),您便发表《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试图对“90年代诗歌”进行描述:“宽泛地来讲,‘90年代诗歌’摆脱了以纯诗理想为代表的种种青春性偏执,在与历史现实的多维纠葛中显示出清新的综合能力:由单一的抒情性独白到叙事性、戏剧性因素的纷纷到场,由线性的美学趣味到对异质经验的包容,由对写作‘不及物’性的迷恋到对时代生活的再度掘进,诗歌写作的认识尺度和伦理尺度重新被尊重……这些变化在暗中揭示了90年代诗歌的内在逻辑。”显然,与欧阳江河、王家新等前代诗人相仿,您于此处也将1980年代的诗歌美学作为参照,试图聚焦与定位当代诗写作的抱负、品质。在诸多类似的命名过程中,或有断裂性的急切和焦虑:历史的境况更为晦暗,愈发混杂,以此作为认识论的前提,诗歌的旧瓶子已难以装下时代的新苦酒。我有一个疑问,即在当时的语境下,很多相关论述,是否由于立场与策略的限度,有意无意简化了1980年代的诗歌实绩?置身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当中,回望所谓“90年代诗歌”时,现在的您,又是如何看待“新时期”始到一九八九间的当代诗?


姜涛:1998年,“90年代”临近了尾声,世纪末的诗坛论战也即将爆发。写那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加入“90年代诗歌”的大叙述,反而想对某种固化的90年代论述有所反省。你引的那一段,有点照本宣科的意味,只是重申了90年代诗歌给人的一般印象。文章的重点,倒是提醒包括自己在内在的读者、追随者、批评者,不要落入叙述的圈套,将一些策略性、有具体针对性的表述,作为结论接受下来,把“90年代”一条一条地当真了。


的确,为了凸显90年代的修正,80年代是作为一个他者被构造出来的,这种构造伴随了简化。80年代本身内部的差异性就很大,不要说“后朦胧”pass了“朦胧诗”,“后朦胧”里面也包含多条路线的斗争。然而,我同意张枣、臧棣等90年代的判断,不管朦胧还是后朦胧,当代诗有某种内在凝聚的同一性。张枣说,那是一种书写意志、或一种“元诗”意识,他甚至把起点追溯到鲁迅《野草》那里;臧棣说是语言可能性的立场,一种写作大于诗歌的激进观念。他们的概括,都比较有力、深透,而且有近似性,但无论“元诗”还是“写作”,都不简单是美学层面的问题,因为一旦落实在美学(或修辞)层面,会显得有点乏味、空洞,关键是,他们的说法背后有一种很强的伦理的、文化政治的立场。像瓦雷里讨论象征主义历史时提出的那样,不是美学而是伦理,把那些灿烂的星辰团结在一起。我觉得,在当代诗歌背后,也有某种统一性、前提性的“装置”,贯穿了80—90年代。


“装置”这个词,近年来用的比较多、也比较滥,但在柄谷行人那儿,这个词的使用包含了批判性,因为“装置”作为起源,一旦发生也就被遗忘了,需要反思性的认识活动,才能把它挖出来,并放在整体的关联视野里去检讨。同样,要理解80—90年代当代诗的变化以及它的精神起源,也有必要重构一种整体视野,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在思想与感受相互震荡中来谈,特别要谈先锋诗与“毛泽东时代”的纠结关系——表面看起来的反动、解禁、挣脱、重建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又在一定程度延续了“毛时代”的激情和认识,只不过以颠倒的、反讽的方式。这个要花点力气才能讲下去,像今天要说清北京的“老炮儿”,就不能不回首当年,细说70年代北京的胡同、冰场、以及大院内外。


王辰龙在上一问的引文中,“单一”与“综合”、“线性”与“异质”、“不及物”与“时代生活”的对位,透露出对“复杂性”的认识与意图,您在2000年与冷霜、胡续冬、蒋浩等诗友进行的对谈中却声称:“我现在也想摆脱复杂性,并不是说复杂性不好,我并不屑于继续这样写。”倘若这并非意气之言,而是生发于对自我与他者的反思,那么,为您所“不屑”并渴望“摆脱”的“复杂性”,具体指向的,是怎样的诗学理念与文本样态?


姜涛“复杂性”,可能是以艾略特为代表的一路现代写作的标志性风格,又呼应了“新批评”对张力的偏爱。这套诗学在40年代就对中国新诗发生过影响,袁可嘉当年照猫画虎,推崇“意识的最大化”,讲求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这与战争带来的经验“线团化”,以及对现代化的推进有关。90年代诗歌,也包含了对复杂性的追求,写的复杂意味着胃口强大,更能对应市场化时代兴起时乱象丛生的外部感受。对于年轻的作者而言,占有更多经验的欲望,自然也有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况且,大家当时迷恋技艺,这种修辞密度极大的写作,能满足大学才子式的反正要浪费的激情。我记得90年代后期,我住在五道口一带,当时那里还不是繁华、整饬的宇宙中心,污水横流又灯红酒绿,到处是韩国的烤肉馆、酱汤铺,以及黑暗的酒吧、歌厅、洗浴。我常常夜间出去漫步,为的是在烟熏火燎的夜色中,让语言的器官一次次兴奋起来。


那种经验集装箱式的写法,会造成修辞上的碾压以至麻木,我的《京津高速公路上的陈述与转述》就是例子。有朋友也曾善意提醒,记得大概是96年前后,在北大附近一条小巷子里,我和王来雨去赴一个酒局,他幽幽地说,写诗有时候需要平庸的过渡。上下文语境,我忘记了,但这句话一直记忆犹新。到2000年那次对谈的时候,我已经有点厌弃繁复的风格,觉得写得用力可能倒偷懒的表现,没有开掘语言更柔韧的活力。后来,主动有所调整,试着采用一种更有弹性、伸缩性的语体,用语气和场景自然的转换,带出或可洞察的经验地带。在写的内容上,更多转向个人生活困顿线条的勾勒。这其实无意中又塑造了后来的一些惯习,比如,表面上尽可能写的坦率、随意,但说话、聊天的“我”时刻是面具化的,刚刻画一个喜剧性场景,马上又透出点悲欣交集的底色。刚读完你写的评论,这点心思都被你看出来了,包括文中提到的“自习室”和“郊区”,都是不太确定的位置,有一种介入又疏离的腾挪性,自己惯用的“轻体”语风,就是这种位置上的产物。奥登好像说过,写“轻体诗”要涉及社区或人际关系,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说法,我现在还认同,只是看了你的文章后,又有点怀念当年莽撞芜杂的激情,想什么时候重新装修自己的写作空间,把那些自习室的小隔断都拆了,把窗口豁开,露出层层群山的后面。


王辰龙在第二问的引文里,您表示“90年代诗歌”使您感到“诗歌写作的认识尺度和伦理尺度重新被尊重”,而在2000年的那一次对谈中,也有过类似判断:“90年代诗人在伦理上高明于80年代诗人的地方,是他能够在处理最复杂文本的时候,也可以给出一个可感的阅读过程。这一点来看,90年代诗歌具有某种伦理性。”近年来,诗歌的伦理问题不时成为论辩的焦点,《新诗评论》便有过相关组稿。能否请您具体谈谈对“90年代诗歌”具有的“某种伦理性”的认识,抑或简略说说对于诗歌与伦理关系的新近思索?



姜涛诗歌与伦理的关系,前几年引发过一些讨论,诗歌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区分,好像不少朋友强调的重点。用底层、现实、社会关怀一类抽象尺度,来评价、乃至规划诗人的写作,当然简单、粗暴,甚至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严肃的写作者似乎都认可希尼式的论述,诗只能以诗的方式进行纠正,诗人维护的是某种想象力的道德。问题是,类似的争论听多了,也会感觉缺乏生产性,前些年和冷霜、桃洲、余旸等朋友,也常讨论到这个问题,我也从他们那里受到不少启发。比如,怎么理解“伦理”,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将其对应于一些大关怀、大命题、大概念,可能恰恰会陷入某种伦理的抽象、干燥状态,缺乏一种湿润的可感性、针对性。除了公共性的话题,当代社会的伦理状况及危机,往往在更小的、微观的层次上更有紧迫性,像人际之间的隔膜,个人身心的困顿,粗糙又极端的情感模式,左右立场之僵化等。诗之“伦理”,或许是一种语言荡开的波纹,能荡入内部,在肌理中塑形,把社会焦灼化成词句之间的错综联动,给人新的思考、感受方向。


再举个例子,现在大家讨论张枣,都会关注他的“知音”、“对话”技巧。除诗人周边的朋友,如钟鸣,能识见深处,更多读者可能会把张枣对“关系”强调,理解为诗歌共同体内部的神话,其实,知音逻辑本身,就有一种很强的伦理意图,张枣在“边缘”中的悠然摆荡,勾画了当代人心的图景,而放逸解脱的本身,其实也可能就是困境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当年乱说伦理,根本就没整明白。近年来关于伦理问题的讨论,大有必要深入下去,具体到作品的解读和风格的创制上。当代诗不能在自我褒奖中追求太多的杠杆、泡沫,总的有点实体性的努力,才能带出一些新局面。


王辰龙也是在2000年的对话中,您谈及同代人问题:“我觉得提出70年代写作更多是一种虚构,其价值有待检讨。一代人的写作出现的时候,必须给自己一个身份的确认。刚才你也说过,这代人的写作还处于一个相当长的晦暗不明的阶段,它最精华的、充分的东西还没有出现。它更多是一种策略性的提法,被广泛地用于编书和言谈中。”而在收入《先锋诗歌档案》(西渡、郭骅编,重庆出版社,2004年)的《有关诗歌写作的六个常见问题的问答》中,您回答道:“在前辈诗人那里,我发现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写作,抱有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心,不是由于写作本身的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对写作、对社会、对自我有一套较为明确的判断,这些判断又能针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与普遍的诉求形成对话。而我和一些朋友常叹气,我们是没有问题的一代,或者说还没有从正面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不只是心智的成熟与否,个人抱负的大小问题,某种暧昧的处境使得一切都犹豫不定,无法获得一种充分的自信。这种‘游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诗歌气象、格局上的‘狭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游移’中的敏感、审慎,何尝又不是一种可能的态度。”如今,1970年代出生的诗人们已纷纷年过或年近不惑,其中想必有人也已确信他们能够啸聚为和而不同的文苑中坚,像廖伟棠便在2009年春季号《今天》文学杂志“七十年代出生诗人小辑”前写下这样的话:“七十年代出生诗人相较于他们的前一代和后一代都更为孤独和低调,他们暗地竖立起自己独立的诗歌理想,在十数年的实习期中,他们戴上过不同的面具、镶嵌过不同的花纹甚至异样的涂料,然而在最近几年,他们都慢慢磨砺出了他们一直隐藏身处的银质。这一种独特的质地,在本辑作品中常常闪现,并且因为和现实的不同方式的砥砺而呈现丰富的光泽。”廖伟棠认为生于1970年代的诗人们已完成对“九十年代”的“反叛”。请问,您是否认为您与同代人已正面提出或已试图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以“自己的写作”对问题回应?简言之,就您个人的观察与自省而言,您如何评价同代人现阶段的写作实绩?



姜涛70后这个话题,大概90年代后期就有人提出,当初以为热闹一阵就会过去,并没有太过当真,胡子续冬曾判断:在主板市场不规范的状况下,70后注定一支垃圾的概念股。没想到这个说法后来不断被提及,甚至引发了发明权的争议,也有了类似“尴尬的一代”、“过渡的一代”的命名。从写作实绩上看,生于70年代的作者数量确实不少,其中一部分作者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在某些方面的探索也十分深远。前两年,《诗建设》也编过一个70后专辑,我受命写了篇小稿子,一些看法在里面表达过。比如,70后给人“尴尬”、“低调”、“暗中磨砺”的印象,其实是大家习惯了用“运动”的眼光看待文学史的缘故。70后一代走上诗坛,大体上在9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文化上的造山运动已经过去,诗歌更不是时代的中心,有抱负、视野和蛮力的人,早已转向其他领域。因而从某个角度说,70后整体上是对诗歌本身更感兴趣的一代,容易持一种常态的工作心境。即便也曾热衷集体鬼混、追求生活冒险,但已开始将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看成是一种江湖“古风”,可以打打趣,但不一定费神效仿。当然,这也不是全部。70后中也不乏枭雄,能以运动的方式,引领或忽悠出某种风气。我只是觉得同代人的写作,已积聚的规模、潜力、深度,更需要换一种批评眼光、问题意识才可能揭示。不为重造传奇,而是要把那些独自深远的可能向度,更多表彰出来。


涉及“代”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上一代人的成功模式,在下一代人那里,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复制的结果,或是耽搁了自己,或是稳固了前辈。20年代中期,高长虹曾想学五四的方式,再来一次思想革命,主角必须换成他们这批穷青年,但五四时代思想革命本身已遇到瓶颈,上一代已正在考虑另外的战法、另外的出发点。


王辰龙在《有关诗歌写作的六个常见问题的问答》中,您说道:“我更愿意谈及的,是某种当代诗歌自身的传统。我最初的写作,是受这一传统激励的,也是发生于其中的。与阅读外国或古典诗歌相比,我总觉得,阅读当代诗人的作品,更容易获得启发,某种内心的共鸣也更容易放生,我往往能够辨认出一行诗背后的历史,能够理解诗人具体的焦灼和压力,知道他这样写的理由和语境,以及他所面对的问题。”想必在曾启发过您的“某种当代诗歌自身的传统”的创造者中,有西川、欧阳江河、臧棣等前代诗人的位置,他们在新世纪的写作使这种“传统”持续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争议,其中不乏尖刻的批评与愤怒的不解。对此,在发表于2012年的《拉杂印象:“十年的变速器”之朽坏?》中您已有所反思:“二十年前,一批诗人尝试用心的语言和视角去建立与变化中国的关联,这一尝试最初方法简单、得当,很见成效,带来新鲜空气,后来也因此形成长久的美学僵局。”此外,您也曾针对具体的文本(如西川的《万寿》,如欧阳江河的《凤凰》)而著文。在您看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这二十多年来,“当代诗歌自身的传统”有怎样的变与不变,它是否仍然对您的写作构成持续的、积极的刺激,抑或它是否正走向某种令您忧虑、不满的歧路与晦暗?您提及的“长久的美学僵局”所针对的,又是目前怎样一种生成力不足的诗歌时尚?


姜涛过去谈当代诗歌的“传统”,多少有点辩护的意味,同时也是相较于20世纪新诗经验而言的,当代诗人的确极大拓展了汉语新诗的表现力。经过30余年的滚动,这一传统也是在动态生成之中,内部的调整、冲突都相当大。你提到的几位强力诗人,他们的写作贯穿若干时代,其中的起伏变化,都值得认真对待。有些看似极端的自我突破,可能引来重重争议,但总体上看,仍体现了当代诗生生不息的内在活力,就像当年海子、骆一禾期待的那样,新诗不会就是一百年来已经完成的那个样子。但这非意味着,某种自我体制化的倾向不存在。我在2012年说到的“美学僵局”,大概指90年代初流行起了的叙事性方案。作为一种开放的文本策略,叙事性一度带来了处理外部经验的活力,也释放了各种被压抑的修辞可能性,可一旦泛滥成潮,弊病也很明显,我自己的写作就曾患上细节肥大症,花了几年时间,才勉强克服。更进一步说,当代诗的自我体制化,与上面提到的精神“装置”有关,一旦形成,好像就不言自明。


正像一个人不能抓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装置”是在特定的文化结构中形成的,不是说打破就能打破。我现在关心的是,当代“传统”内部生出的一些分歧,有可能使装置有所松动。这里所谓分歧,不是民间、知识分子一类标签,更多时候,分歧是以未公开的形式存在,甚至从未真的彼此交过锋。比如,转向历史性的题材,是一批强力诗人施展抱负的重点,有的想重构一种“逸乐”传统,或挖掘“江南”情调,有的更关注历史经验的芜杂失序及其与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这背后对当代诗文化角色、功能的构想,显然大相径庭。再比如,“元诗”意识,似乎也成了当代诗的“装置”之一。当一切被还原为语言的书写,虚无本身也可以是一种创造力,这也体现了典型的现代性信仰。有意思的是,也有诗人考虑虚无之后的问题,考虑怎样在语言内外,给自我一个合理安顿,重建某种与他人的关联。这些分歧都值得清理,分歧生产论辩,论辩激活前景,当代诗的“传统”也可在扩张中,将更大的传统的“血脉震悚”。毕竟,写得一手好诗,不是唯一目的,通过改造语言来改造彼此的身心、扩张共同的精神屋宇,才是新诗最好的传统。


(访谈发表于《新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经授权发布于中国诗歌网)

110087.png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