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薄暮
加入时间:2023-08-30
诗人简介

薄暮:河南商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作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诗刊》等,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诗选刊》《读者》等转载,录入多种选本,出版诗集《我热爱的人间》。

粉丝
关注

柞树林

对一个半辈子
上山下山的人来说
中年风景就是深秋漫坡上的
柞树,单一,单调
一身单衣,挤挤挨挨虚张声势
行情衰落,放下蚕簸、采叶箩
开挖花岗岩。中年大抵如此
柔软食物适宜疲倦的脾胃
却必须紧握一种不称手的铁器
从坚硬内核中,寻找基本有机物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一番寒潮,这些树
纷纷落叶。靠近,有沙漏声
和花岗岩一种颜色,一样沉默
但一点就着,有比铁更硬的火力
每个路口竖着防火标识。中年
荣枯只是一对挂件
一年四季,身披大风

近作八首

薄暮的诗,近乎纯粹文人的抒情,雅致中带着淡淡的伤怀,忧愁中关怀着周边的生灵,让人可以充分感觉到其内心的广大与浩渺,细腻与灵敏;但同时,因为他的意象和情境也都落笔于真切的生命经验,所以又绝不虚飘。很显然,他语言的纯粹是因为经过了二次编码,这保证了其作为"生命抒情诗"的品质,但在这提纯的精加工的背后,我们依然可以隐约透见其澎湃的生命激情,与对周身现实的深切关注,这是一个成熟诗人应有的品质与气度。

——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


无论写景还是述人,诗人薄暮都力图以简笔画的方式来直现其内在的神韵和气质,力图以最为简洁的话语,将大千世界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蕴意揭示和彰显出来。善于在现实情景中观照自己的心灵境遇,并在诸般物象和景观中渗透鲜明的主体意识与生命情怀,这是薄暮诗歌最为显著的诗学特征。

——评论家、文学博士、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


身为诗人,最难得的素质之一,莫过于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薄暮显然具备这样的天赋,更兼有调度感受力的技术能力。他的诗富有涵养,不露痕迹地融合了抒情与思辨,擅长将目之所见、心之所感上升为普遍性的体验,在展现饱满诗意的同时,也隐含了层次与曲折。某种程度而言,后者更为重要——正是这些内部的宛转,增加了诗歌的厚度,扩大了诗的玩味空间。

——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鲁迅文学院青年教师杨碧薇


诗人薄暮走入生活的深处,走入生命的深处,也走入语言的深处,他从深处、远处回望,语调平静而满含深情,若无其事而多有匠心,不事雕琢而丘壑自现,他的诗实现了微妙的艺术平衡。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王士强




近作八首



认领


园丁收起工具,将城市黄昏

留在小小草坪

今年第一茬割下的青草

一绺一绺,晾在湖边

甜鲜气息消解所有路径

人到中年,不同地方

驻留,都有飘零之意

此刻,突然间收拢全部的自己

眯着眼,朝向天空

贪婪地呼吸

夜色正在下沉,渐渐感到窒息

湖水不断从双眼涌出

漫过无穷无尽的人世




黄河


每次经过

黄河都那么平静

像大雾中迫近的恐惧

像山谷尽头,门枕石上安放的马灯




湖风


从未与你分离。你正在变老

不回避关于假山的话题

也不回避

我们坐在湖边,那些光线

若明若暗的往事。许多年

独木桥由你亲手斫断

不是它们不够完美。时间的砥石

总以为你手中有一把需要

磨砺的弯刀

桥都是用来后退的

你不需要。似乎独自出发

就是为了把路竖起来

它们倒下,你还保持攀爬的仰角

手中弯刀,新月般

让天空更空,也让天空更满

不再与人辩论,杨柳以何种方式

与东风交换座次

我和你坐在湖边,水并不存在

湖只是一个形容词

我们差一点相信

一切宿命之物真的都有边界




空谷


所有的草都在结籽

风吹起马鬃

你笑得比落日完整


远处,树叶闪闪发光

板栗和油栗,都在栗木桌上跳动

我们坐下。杯子浮起漫长的

砂石路,转弯处的手风琴

又把中年横在胸口


那旋律低着头

在山谷里来回踱步

我们慢慢放下酒杯。或者


把琴声独自放在

草籽滚落的时候。马打着喷鼻

舔食

印在手背上的

落叶的清响




凌晨打车去高铁站的人


凌晨,一个人打车

往高铁站。古城没有动车所

高铁不在此过夜

他大声与出租车司机争论

似乎恼怒再高半米

走掉的一切就会后悔。或者

只有到高铁站,才相信

白露真的很白


我上前。欲言又止

看见他,站在

他自己眼里的烈火和巨浪跟前

多么渺小

像一只蚂蚱跳起来拦截秋天

像我半辈子追撵

自己越走越快的背影。终于

在一个又一个凌晨

成为打车去高铁站的人




灯火阑珊处


每到此刻,都想停留在这里

仿佛需要等待,又似满怀畏惧

下意识裹紧寒夜,担心春天

从心里跑出来

找不到遍地茅针破土的声音

方寸之处不可收藏

字迹漫漶的碑刻。那些用记忆

在比青石更坚硬的

亲人背影上凿出的路线图

因为不断重叠、缠绕、抵牾

渐渐归于平静和苍白

明明是立春后第一个节日

总像残冬最终的狂欢。元宵焰火

将祝福以灿烂的方式

交还黑夜,或是把头顶上的虚无

以比未来更轻盈的形态绽放

空中圆月

仿佛在月色里孑然疾走

又似在月光上独自守候





守墓人


小暑日,想起

临安钱塘门外,北山水边

那个守墓人


世事溽热,人间记忆腐烂得很快

守墓人,不是守着石头的墓碑

他守住一颗深埋的心

英雄才有

不朽之身


无论墓土外如何月黑风高

守墓人弓身而眠

如一张供案

草芥之人,只能日复一日

以沉默献祭

奉养天下春风


其实不止今天想起

无数个深夜,都听见

风雪收拾山河,越来越近


我每天怀抱磐石般的空寂

不仅为镇住轻飘飘的生命

为一种石头守墓,也许

有些东西腐烂得慢一点

                    



《范滂传》注


建宁二年,应是早春。临行

面对玄、缥、绀、青

你没有犹豫,衣白。启程


残雪在云中出没

大地上,繁缕抱紧山根

三十三里杨柳,不动。风在动

你一袭白衣,不动。天下在动


听见万物次第苏生。甚至

竹林中,沉闷的雷声正向你赶来

生命盛开,早于万紫千红

你轻轻掐下,嵌于刀刃之上

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


——后悔在深夜读你

此刻,听不到任何声音

书页战栗,远处的灯光闪了一下

雨就扑在窗上


这是慨然落地的回音吗

你曾朗然:埋滂于首阳山侧

只在五百里外,并不遥远

终不可得。你得到过什么


衣上血渍将在风中变黑

所以你执意着白——

明日起,我将等待竹的花朵

并为你采集

不为恶的结果

                     


作者简介:薄暮,河南商城人。企业职员。组诗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钟山》《星星诗刊》等,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诗选刊》《读者》转载,录入《九十年代短诗选》《2022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我热爱的人间》。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