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解读(骷髅幻戏图):南宋画境中的生死哲思与自由叩问》
笃静斋赏画系列之:
《解读(骷髅幻戏图):南宋画境中的生死哲思与自由叩问》
作者 李愚
晋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崇尚韵味,那是一种超脱于形迹之外的精神韵致,似有若无,却能深深触动人心深处的幽微情感;唐代则将法度推崇备至,无论是绘画中精准的线条勾勒、严谨的构图布局,还是书法里规范的笔画形态、严整的字体结构,都彰显出一种秩序井然的美学风范;至宋代,文人墨客们更注重意趣的表达,以笔墨传达内心的情思与感悟,追求一种超越表象、直抵灵魂的艺术境界;元明时期,艺术作品则侧重于展现形态之美,人物的身姿仪态、山水的形貌轮廓等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
在南宋众多画家中,李嵩的绘画独树一帜,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闪耀于艺术的浩瀚苍穹。他的绘画题材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社会长卷,从金碧辉煌的宫廷生活到质朴平凡的民间百态,从繁华喧嚣的城市街巷到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尽管他身为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却并未局限于宫廷绘画的华丽与高雅,而是将目光深情地投向了社会的底层,那些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的劳动人民成为了他笔下的审美对象。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无疑镌刻下了意义非凡的一笔,为后人展现了南宋时期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使我们得以透过他的画作,穿越时空的长河,去触摸那个时代的温度与脉搏。
其经典之作《骷髅幻戏图》,恰似一面神秘的镜子,映照出一个深邃而奇异的艺术世界。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头戴幞头、身着纱衣的大骷髅,它以一种席地而坐的姿态静置于画面之中,那空洞的眼窝仿佛深邃的黑洞,却又似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它的手中,紧紧提着悬丝,如同命运的丝线一般,操控着一个小骷髅做出各种游戏的姿态。大骷髅位于画面的左边,左腿曲折着地,仿佛在尘世中找到了片刻的栖息之所;右腿弓起,似在积蓄着某种力量,又或是在诉说着内心的不安与躁动。左手轻轻按于左大腿骨近膝盖骨处,那动作看似随意,却又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与落寞;右手则专注地提线索控制小骷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又仿佛它只是命运的傀儡,无奈地演绎着既定的剧目。小骷髅右脚单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出招手状,那姿态像是在向世间发出某种召唤,又像是在无声地挣扎与反抗。小骷髅对面,有一小儿被这奇异的景象所吸引,他手足着地,昂首伸右臂,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以一种纯真无邪的姿态对应着小骷髅。在小儿身后,有一小女孩,她似乎察觉到了某种危险,或是出于对弟弟的关爱,做出阻拦状,那小小的身躯仿佛在努力阻挡着未知的命运侵袭。小女孩身后不远,一条曲折的地平线横亘于画面之中,宛如一道命运的界限,似为悬崖的边界,将画面构图清晰地分为两大部分。画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空白处,那空白仿佛是命运的留白,又或是对未知世界的无尽遐想。整个画面布局的重心偏重在左下角,大骷髅背后另有一妇人,她怀抱一婴儿,正在温柔地吮其乳汁,双目平静地注视前方,神态安详而宁静,她应是大骷髅的妻子,小儿与小女孩也应是他们的儿女。骷髅旁放置着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傀儡戏艺人携妻带子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写照,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质感。
《骷髅幻戏图》,从表象上看,应是表现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之一种 —— 悬丝傀儡演出。然而,李嵩的这幅画作绝非仅仅是对一场木偶表演的简单描绘,其内涵与寓意更为丰富深邃,远远超越了追求视觉刺激的层面。此画之画眼,乃是那一个被左侧大骷髅用线操控着的小骷髅。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表演自然是由人来操纵的,但倘若我们将大骷髅看成是正常的人,小骷髅看成是木偶,那么便可将其视成一个民间提线木偶艺人的表演傀儡戏。提线木偶又被称为傀儡戏,而傀儡在后人的引申义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主见、被他人操控的人。“傀” 字由 “人” 与 “鬼” 组成,若以会意法解释,“傀” 便是像鬼一样的人。鬼的面目总是隐藏在神秘的黑暗之中,鲜为人知,但人死后必化为骷髅,所以画家别出心裁地用能动的骷髅来表示鬼。此画深刻地反映了追求自由的某种思想境界。道家思想始终追求随心自由,所谓自由,便是形容没有约束,能够十分安闲随意地生活,不受任何限制地由自己作主,顺应天意而行之。庄子曾深刻地诠释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就是自由,在毫无羁绊、毫无约束的境界中获得灵魂的解脱与升华。然而,自由说来简单,在现实生活的重重枷锁之下,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由自主地牺牲自由,压抑自我,去接受别人的指示与命令,如同被无形的丝线所牵制的木偶,身不由己地在命运的舞台上演绎着他人编排的剧目。
在古代社会,小孩和妇女无疑是最受束缚、最难有自由的人群。妇女需遵循 “三从” 之道,婚前从父,婚后从夫,丈夫死后还要从子。她们的一生仿佛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捆绑,无法挣脱。小孩亦同样没有自由,必须无条件地听从成年人的一切安排,要懂规矩,要孝顺。古人最为推重孝道,而那时的孝,并非仅仅是给前辈物质上的帮助,而更侧重于顺,必须要顺从前辈的意思,这才被视为最大的孝。当一个人顺从到了极端,便会逐渐失去自我,变得木讷,没有了自己的意识,如同身上缠满了线的傀儡一般,完全服从于他人的操控,灵魂的火焰在无尽的顺从与压抑中渐渐熄灭。
李嵩正是以那被人操控的木偶为喻,深刻地揭示了世间那些丧失自我、没有自由却仍顽强活着的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人,表面上虽然还在呼吸、还在行走,但本质上已经死去,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是会动的骷髅。但此画更深一层寓意在于,傀儡艺人看似是操控木偶的主人,但画家却仍将其画成一具骷髅。表面上他掌控着手里的小木偶,可实际上,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和这小骷髅一样,受人摆布,都是会动的骷髅呢?二者的区别,不过是一条可见的线绳和一条无形的线绳罢了。那可见的线绳操控着小骷髅的一举一动,而那无形的线绳则束缚着傀儡艺人的灵魂与命运。
骷髅更是反映了人生命运的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在命运的长河中,你今天或许还是高高在上的操纵者,掌控着他人的命运与生活,但或许明天,你就会沦为一具被操纵者,被命运的巨手随意摆弄。因此,当人生被看透了,大约就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李嵩以其深邃的艺术洞察力和独特的绘画语言,通过《骷髅幻戏图》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生死、对自由、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叩问,让我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不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与自省,在这艺术的深邃意境中,探寻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解读(骷髅幻戏图):南宋画境中的生死哲思与自由叩问》
作者 李愚
晋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崇尚韵味,那是一种超脱于形迹之外的精神韵致,似有若无,却能深深触动人心深处的幽微情感;唐代则将法度推崇备至,无论是绘画中精准的线条勾勒、严谨的构图布局,还是书法里规范的笔画形态、严整的字体结构,都彰显出一种秩序井然的美学风范;至宋代,文人墨客们更注重意趣的表达,以笔墨传达内心的情思与感悟,追求一种超越表象、直抵灵魂的艺术境界;元明时期,艺术作品则侧重于展现形态之美,人物的身姿仪态、山水的形貌轮廓等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
在南宋众多画家中,李嵩的绘画独树一帜,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闪耀于艺术的浩瀚苍穹。他的绘画题材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社会长卷,从金碧辉煌的宫廷生活到质朴平凡的民间百态,从繁华喧嚣的城市街巷到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尽管他身为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却并未局限于宫廷绘画的华丽与高雅,而是将目光深情地投向了社会的底层,那些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的劳动人民成为了他笔下的审美对象。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无疑镌刻下了意义非凡的一笔,为后人展现了南宋时期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使我们得以透过他的画作,穿越时空的长河,去触摸那个时代的温度与脉搏。
其经典之作《骷髅幻戏图》,恰似一面神秘的镜子,映照出一个深邃而奇异的艺术世界。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头戴幞头、身着纱衣的大骷髅,它以一种席地而坐的姿态静置于画面之中,那空洞的眼窝仿佛深邃的黑洞,却又似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它的手中,紧紧提着悬丝,如同命运的丝线一般,操控着一个小骷髅做出各种游戏的姿态。大骷髅位于画面的左边,左腿曲折着地,仿佛在尘世中找到了片刻的栖息之所;右腿弓起,似在积蓄着某种力量,又或是在诉说着内心的不安与躁动。左手轻轻按于左大腿骨近膝盖骨处,那动作看似随意,却又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与落寞;右手则专注地提线索控制小骷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又仿佛它只是命运的傀儡,无奈地演绎着既定的剧目。小骷髅右脚单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出招手状,那姿态像是在向世间发出某种召唤,又像是在无声地挣扎与反抗。小骷髅对面,有一小儿被这奇异的景象所吸引,他手足着地,昂首伸右臂,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以一种纯真无邪的姿态对应着小骷髅。在小儿身后,有一小女孩,她似乎察觉到了某种危险,或是出于对弟弟的关爱,做出阻拦状,那小小的身躯仿佛在努力阻挡着未知的命运侵袭。小女孩身后不远,一条曲折的地平线横亘于画面之中,宛如一道命运的界限,似为悬崖的边界,将画面构图清晰地分为两大部分。画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空白处,那空白仿佛是命运的留白,又或是对未知世界的无尽遐想。整个画面布局的重心偏重在左下角,大骷髅背后另有一妇人,她怀抱一婴儿,正在温柔地吮其乳汁,双目平静地注视前方,神态安详而宁静,她应是大骷髅的妻子,小儿与小女孩也应是他们的儿女。骷髅旁放置着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傀儡戏艺人携妻带子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写照,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质感。
《骷髅幻戏图》,从表象上看,应是表现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之一种 —— 悬丝傀儡演出。然而,李嵩的这幅画作绝非仅仅是对一场木偶表演的简单描绘,其内涵与寓意更为丰富深邃,远远超越了追求视觉刺激的层面。此画之画眼,乃是那一个被左侧大骷髅用线操控着的小骷髅。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表演自然是由人来操纵的,但倘若我们将大骷髅看成是正常的人,小骷髅看成是木偶,那么便可将其视成一个民间提线木偶艺人的表演傀儡戏。提线木偶又被称为傀儡戏,而傀儡在后人的引申义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主见、被他人操控的人。“傀” 字由 “人” 与 “鬼” 组成,若以会意法解释,“傀” 便是像鬼一样的人。鬼的面目总是隐藏在神秘的黑暗之中,鲜为人知,但人死后必化为骷髅,所以画家别出心裁地用能动的骷髅来表示鬼。此画深刻地反映了追求自由的某种思想境界。道家思想始终追求随心自由,所谓自由,便是形容没有约束,能够十分安闲随意地生活,不受任何限制地由自己作主,顺应天意而行之。庄子曾深刻地诠释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就是自由,在毫无羁绊、毫无约束的境界中获得灵魂的解脱与升华。然而,自由说来简单,在现实生活的重重枷锁之下,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由自主地牺牲自由,压抑自我,去接受别人的指示与命令,如同被无形的丝线所牵制的木偶,身不由己地在命运的舞台上演绎着他人编排的剧目。
在古代社会,小孩和妇女无疑是最受束缚、最难有自由的人群。妇女需遵循 “三从” 之道,婚前从父,婚后从夫,丈夫死后还要从子。她们的一生仿佛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捆绑,无法挣脱。小孩亦同样没有自由,必须无条件地听从成年人的一切安排,要懂规矩,要孝顺。古人最为推重孝道,而那时的孝,并非仅仅是给前辈物质上的帮助,而更侧重于顺,必须要顺从前辈的意思,这才被视为最大的孝。当一个人顺从到了极端,便会逐渐失去自我,变得木讷,没有了自己的意识,如同身上缠满了线的傀儡一般,完全服从于他人的操控,灵魂的火焰在无尽的顺从与压抑中渐渐熄灭。
李嵩正是以那被人操控的木偶为喻,深刻地揭示了世间那些丧失自我、没有自由却仍顽强活着的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人,表面上虽然还在呼吸、还在行走,但本质上已经死去,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是会动的骷髅。但此画更深一层寓意在于,傀儡艺人看似是操控木偶的主人,但画家却仍将其画成一具骷髅。表面上他掌控着手里的小木偶,可实际上,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和这小骷髅一样,受人摆布,都是会动的骷髅呢?二者的区别,不过是一条可见的线绳和一条无形的线绳罢了。那可见的线绳操控着小骷髅的一举一动,而那无形的线绳则束缚着傀儡艺人的灵魂与命运。
骷髅更是反映了人生命运的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在命运的长河中,你今天或许还是高高在上的操纵者,掌控着他人的命运与生活,但或许明天,你就会沦为一具被操纵者,被命运的巨手随意摆弄。因此,当人生被看透了,大约就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李嵩以其深邃的艺术洞察力和独特的绘画语言,通过《骷髅幻戏图》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生死、对自由、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叩问,让我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不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与自省,在这艺术的深邃意境中,探寻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