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上午,为“推动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由西藏大学党委宣传部指导、西藏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基地、国家四部委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藏文学评论家协会、西藏文学编辑部举办的聚焦敖超的《直线三公里》暨刘萱的《西藏三章》论坛在拉萨成功举办。相关领导和区内高校师生、西藏大学文学院师生100多人参加了论坛并现场互动,气氛热烈,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旨在为文学爱好者、创作者以及专业评论家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与探讨的平台。通过对敖超的《直线三公里》和刘萱的《西藏三章》这两部获奖作品的剖析,挖掘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探讨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创作意图。两部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特定的地域风貌、人文情感和社会现实,通过专家的解读和作者的分享,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提升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作者敖超和诗集《西藏三章》的作者刘萱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研究员次仁央宗首先在论坛上发言:“敖超先生的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以拉萨和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两个城市的社会风貌、中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仅了解这么一个介绍,我就有阅读的冲动。”
她还说:“刘萱先生说:对每一位来西藏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眼中的西藏,我创作《西藏三章》时,就选定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个西藏,不人云亦云,包括意象、语言、修辞及首次开创散文诗“三章体”形式书写西藏,都是从心而来,真情抒发。
的确,她的诗作还有她本人,都选定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个西藏。她心中的西藏是具象的,是魂牵梦绕的,是放不下的,也是让她激动万分的。热爱西藏的人,很多。藏文化的潜在意义在于讲究因果因缘。相信所有热爱西藏的人,都有自己的因。那么先生心中的那一个西藏的热爱点或者说那个因,我个人认为比较简单,就是纯粹,纯粹的感、纯粹的热爱。
正如西藏著名作家马丽华先生所讲的:她仿佛向诗而生,因诗而来。在经历过两轮“援藏季”之后,重返西藏的萱歌,同时完成了诗心的安顿和诗意的栖居。她就此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轨迹。
现在职场有一句话:纵向发展横向拓圈。这句话应证了刘萱先生的人生经历。作为公职人员,她不断纵向发展,不断进步。作为诗人,她努力去横向拓圈,开拓圈层。记得大约在十年前,她开始和一群诗歌爱好者和有共同梦想的朋友们一同,打造了应该说是西藏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原创朗读的自媒体诗歌平台“雪域萱歌”,走过了十年,这个平台依然成为西藏诗歌平台的标尺。”
西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颜亮认为,刘萱在诗中表达了对西藏的热爱。这种情感并非表面的浮光掠影,而是基于多年在西藏的生活经历和深入体验,是诗人内心深处与这片土地的灵魂对话。
他认为,诗集《西藏三章》是对西藏的多元呈现,情感真挚与深沉,意象构建独特,独特的审美视角语言富有诗意和表现力。通过意象的组合、情感的渲染和语言的描绘,诗集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宏大、深邃的意境。
她不仅仅关注西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更深入到西藏的历史、哲学和精神层面,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独特的审美视角。例如在对藏文化的探索中,涉及到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使读者对西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是关于拉萨青年日常生活与情感的书写。作者敖超介绍说,这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三公里”源于他在阿里之行时所见到的两座湖泊: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二者之间的距离就是三公里。专家认为,《直线三公里》运用的多个空间场景,将两座湖泊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思考。
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小平从刘萱诗歌的创新美、意象美、思想美角度作出分析。
他说,刘萱不受传统诗歌格律和韵律的束缚,将散文的叙事性和诗歌的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独创了一种“三章体”的散文诗。如她的《阿里三章》《藏北三章》《文布三章》,三章体的语言长短自如,无拘无束,具有散文诗的风姿,抒情方面又有诗歌含蓄之美,给读者到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升华。
2018年出版的诗集《西藏三章》,该诗集是西藏第一本有声诗集,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探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传播力,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和欣赏习惯。《西藏三章》在形式上大胆创新,为西藏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西藏文化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等,都在她的诗歌中得以体现。她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引发对文化价值的思考。
西藏大学文学博士王四四从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等角度对《西藏三章》进行了分析,透彻而新颖,受到大家关注。
在论坛上,西藏大学学生还分享了几年来评论家对《西藏三章》的评论摘要,不少学生通过此论坛纷纷爱上了诗歌。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普布昌居作总结发言。她说:在这个论坛上,我们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文学之旅。
通过本次论坛将进一步激发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活力。优秀的获奖作品往往能成为创作的榜样和灵感源泉。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研讨,为广大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