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倚云 女,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市海淀区,科技诗人、工学博士、教授。诗词领域专著《新中国诗史.航空航天卷》、《当代诗词百首点评》。
作者简介:杨叔子(1933年9月5日—202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九江,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诗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江学院名誉院长,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
七律•赞曲轮连杆颈车床难题攻关胜利
何惮攻坚难上难,洋人无奈国人担。
同心厂校争筹策,戮力师徒不计班。
数据严思征兆识,缘由细析处方探。
蓦然妙解连环结,心共苍山一片丹。
韩倚云评:
立意之新,不言而喻,全诗起承转合,结构谨严,音情顿挫,词旨老当,可谓出手不凡。“何惮攻坚难上难”令人想起《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惮”下得极妙,“洋人无奈国人担”之“无奈”一词,乃无声之喊,在普遍认为欧美科技水平高于我国大环境下,能用“无奈”二字形容之,实在鼓舞人心,更见一个中国自然科学家的自信与使命感。同时,又有《论语.洋货》为依托,衔接传统,书写当下;“心同厂校争筹策,戮力师徒不计班”之“筹策”令人想起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数据严思征兆识”之“数据”二字,亦出自张衡之《九章算术》之用语,“征兆”二字原本用于天之征兆,而此处则表达由数据分析推知可能的结果,可谓利用科技之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缘由细析处方探”“缘由”也为上天之缘,老子之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自然科学在于探缘,唯探得万物之缘,方能使之为我所用;“蓦然妙解连环结”之“探缘”到一定程度,便得“解”,曲轮连杆车床为旋转机构,自然是“连环”问题,把此机构用词牌之《解连环》来表述之,再恰当不过,可见巧思,把科学与国学杂糅的如此之妙,“蓦然”二字又令人想起稼轩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共苍山一片丹”。借文文山之“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寄托示自家襟怀。
鹊桥仙•贺“嫦娥一号”绕月成功
沧桑几度,悲欢无数,华夏今兴俯注。阴晴圆缺喜环飞,卅亿载,相信互慕。
清清阙冷,幽幽娥素,碧海青天仰顾。千年夙愿梦终成,跨箭去、奔探绕戌。
韩倚云评:
此词于流畅深情之中,寓跌宕之致,“鹊桥仙”之词牌选用亦是恰到好处,写出了千百年来诸多诗人之期待,“阴晴圆缺”出自苏东坡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碧海青天”出自李义山之《嫦娥》,“嫦娥奔月”本为古代诗人浮想联翩之意愿,“后羿射日”乃《山海经》之传说、诗人之想象,而科技发展到今天,使诗人之想象变为现实,于是先生便有“千年夙愿梦终成,跨箭去,奔控绕戌。”之感叹,此非亲历之人难以写出。
七律•飞机上观云
振翅飞翔在九重,奇观纵目妙无穷。
棉堆密密驰狂兽,雪海茫茫涌乱峰。
厚薄高低随积叠,淡浓明暗任裁缝。
休言变幻真无定,大道深藏大道功。
韩倚云评:
首联写在飞机上,与云平齐,以平视角度写云,那么,机上观云,与地上观云自然不同。所以,先生用“纵目”二字,点出妙无穷。第二联写云的状态,也就是以平视角度观云,似棉似雪之状,亲身翻上天空,从视角上超越古人。第三联,通过空中观云,来悟到人生:无论薄处还是厚处,都能积厚,而积厚到一定程度,则可随心所欲剪裁。中二联对仗极其工稳,深得律诗之道。尾联,深化,休言变化无定,大自然自有其规律性。
此首乃科技人文融合之典型。
鹊桥仙•贺“嫦娥一号”绕月成功
沧桑几度,悲欢无数,华夏今兴俯注。阴晴圆缺喜环飞,卅亿载,相信互慕。
清清阙冷,幽幽娥素,碧海青天仰顾。千年夙愿梦终成,跨箭去、奔探绕戌。
韩倚云评:
很显然,先生用鹊桥仙之词牌,也是与古人行成对比。首次探月,是探月工程中,从0到1的突破,那么,这个突破是最艰难、最有意义的。深得鹊桥仙体气,又融高科技于其中,以积极的心态描述非常艰难的工程,举重若轻!
绛都春•为“神舟七号”书怀
敦煌壁画,是仙女绰约,飞天潇洒,舞带蹁跹,反弹琵琶何牵挂!千年寻梦难休罢,科技力,寰球惊讶,有人已是,登月行走,九天桥架。 奋跨,炎黄后裔,振雄烈,孰忍强权称霸,六度乘舟,多少风流兼佳话;深空还讯嫦娥嫁,更神气,伴星驭驾,苍穹漫步抒怀,宝无此价。
韩倚云评:
上片先是浮想联翩,以敦煌壁画起拍,写古人对登天之梦想与无奈。继而写有人登月行走,九天桥架,这一想象也是先生融文理与一体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下片写“神七”对国人精神之振奋,此情无价!
先生五首大作,虽然略有不足,诗味略欠。但是,对诗词领域大胆的开拓,是当代诗词从0到1的突破,如同当年的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器,只要能飞行,就是突破,后续的大飞远远超过莱特兄弟的成果,但是,其历史地位已远不及也!
作者简介:陈懋章(1936.02.10- ),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阮郎归·“嫦娥四号”降落月背天河基地
嫦娥应悔偷灵丸,飞天形影单。谪居寥落背冰盘,娉娉人爱怜。
长火箭,大飞船,天河送翠钿。带来温暖似人间,广寒不再寒。
韩倚云评:
陈院士乃航空科学家,以亲历助天,写登月之词,于中国词史上,乃题材创新。上片一气贯通,写我国登月前“嫦娥”孤寂情景,用了拟人手法,并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典故。融古神话与古人想像为一体。下片写科技发展之后,用火箭推动飞船登月,并首次登上月背,人情使整个“月宫”暖了起来,不再是苏轼笔下的“高处不胜寒”。
浪淘沙·贺天问一号入轨成功
欲访火星难,浩宇微斑。成功入轨庆安然。杯里琼浆干又满,天地同欢。
回首百年前,民族危艰。而今天问踏峰巅。历尽沧桑多少事,换了人间。
韩倚云评:
“天问”一词,本取自屈原《天问》,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否适合居住,是一个大问题。上片当下,写成功入轨,天地同欢。下片写回首百首前,民族生计尚且艰难,何况探火,结片写出当代换了人间。科技类题材,却诗味甚浓。
鹧鸪天·利玛窦
传道西风万历间,中华典籍更精研。以儒释教融乡俗,述理行文绘壮观。
勾股律,几何圆。西方科学上金銮,明清皇贵供奇猎,误国封关三百年。
韩倚云评:
利玛窦是西方传教士,欲在中国推行数学之“勾股定理”,而中国皇家不接受,似以礼相待,之后,利玛窦离开中华大地。成为国人科技发展的永久遗憾。陈院士作为科学家,为此事惋惜不已。数学术语入词,是新于句法也!
唐多令·从扑翼机到固定翼飞机
大梦上青天〔1〕,驭云霞万千。学鹞鸢、翼舞蹁跹。水复山重思尽处,易路辙、另更弦。
定翼启新篇,展腾飞路宽。万生园、寻遍无先。铁骨钢筋光灿烂,高昂首,上云端。
【注】:
〔1〕自人类飞天之梦始,长期以来,以鸟为仿生对象,拟采用自身双翼扑扇为动力带动整体飞起,为研究扑翼机之始。达·芬奇先生亦如是。到了晚年,他才意识到完全依靠人的体能而不借助外力的扑翼机是不可行的。19世纪初,英国人凯利提出固定翼理论,开辟了现代飞机发展的康庄大道。
韩倚云评:
此首写初始时,飞行器设计原理:学禽类扑翼,而难于承载大的重量,因人体重远高于禽类。于是,人类通过自己智慧,实现了飞机从0到1的突破。上片写学禽类飞行的结果,下片写固定翼的发明,开启人类飞行器的新端。终于把人类带上了云端。
此词新于题材,又饱含情愫!
鹧鸪天·天舟颂
行路艰难冰雪封,路何处在望苍穹。强摇木棹期津渡,直挂云帆济海蓬。
离大地,上天宫。卫星遥测识行踪。飞天今已寻常事,“长七”推“舟”济太空。
韩倚云评:
此首写天舟翱翔于苍穹,陈老师浮想联翩,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典,把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其中,“飞天今已寻常事,‘长七’推‘舟’济太空。”又写明最高科技发展程度。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