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兼谈诗歌阅读、写作心得

作者: 2024年11月07日19:03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百名作家进校园”文学讲座
主办单位:福建省作协
协办单位:松溪县文联松溪县作协
承办单位:松溪二中

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兼谈诗歌阅读、写作心得

主讲:陈全德(福建省作协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我也曾在中学当老师,还曾想来我们二中教书,没成后调教育局办公室,改行了。退休后的今天,我选择来我们二中,以讲座方式圆一下当年想来这里当老师的梦,因此,把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的这讲座姑且叫上课吧。为什么我想来二中没成后还调教育局去了呢?因为我会写,会写当然又与我从小爱看书有关。今天我就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讲讲“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同时,跟大家说说我在诗歌阅读与写作中的一些的心得。
近些年我的写作从原来的写德育论文、信息报道、公文写作官样文章变成了写诗,并出版了诗集,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和中国诗歌学会,读诗、写诗成为我近些年主要的兴趣和爱好,读、写了大量诗歌,有不少自己的体会。所以,今天讲座题目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兼谈诗歌阅读、写作心得》。
先申明一下,为圆我当年想当二中老师的梦,姑且把讲座叫讲课,而实际上是讲座。讲课是有标准答案有规范要求的,而讲座可以是一家之言、个人观点,可以研讨,没标准答案的。因此,有不同看法可以提,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今天这讲座是省作家协会交给的任务,是全省百名作家走进校园讲百场《阅读与写作的意义》讲座中的一场。今天这个讲座分两部分讲——
一、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二、诗歌阅读、写作心得

一、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先要抓住“阅读”“写作”这两个关键词,弄清楚它们的概念、意义。

阅读及其意义
    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阅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种类种类:
按照阅读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以阅读时是否出声音为标准,则可以分为朗读、默读和视读三类;若以阅读时的速度快慢为标准的话,一般可以分为速读和慢读两大类。若以阅读理解效率的高低为标准的话,一般的阅读可分为“精读、速读、略读和泛读”四类。若以阅读的目的性和功能作用为标准的话,一般阅读也可分为“理解性阅读、记忆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等多种。
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而眼下的我们阅读的途径与方式可就丰富多了,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且十分便捷。但手机、网络之类的阅读虽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却是一种浅阅读,要防止碎片化。被动化、浅表化,而要主动、系统、深度。
忙碌而讲究效率的现代人难有完整的单元时间,常利用等车时分,就餐、乘车、乘机空隙,甚至上卫生间的时候,抓紧点滴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不分时间、场合的阅读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阅读内容的系统性,有所选择,有所持续。

阅读的意义
从陈毅元帅说起。因为关于读书的故事很多,比如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大家都很熟悉了。陈毅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十大元帅之一,军委副主席,职业军人;外交家,曾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诗人,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青松》《梅岭三章》。陈毅同志可谓是文武双全,文臣武将。为什么他能做到文可作诗、武是元帅?因为他从小好读书爱学习。
陈毅幼年时,有一次,母亲叫他到街上去买点绿豆,他提着篮子,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买好了豆子以后,又是一路上看着书回到家。母亲接过篮子一看:哎呀!叫你买绿豆,怎么买了豌豆?原来,他一心看书入迷了,竟没注意自己买的是什么豆子。陈毅同志从小就是这样刻苦好学的,他五岁开始读私塾,九岁以后在成都上小学。他每天鸡叫就起床,借着微弱的油灯朗读课文,在课堂上也认真听讲,放学后,不是温课做作业,就是选读家藏的《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官场现形记》等古典名著。他除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他还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写一百个大字,两百个小字。陈毅热爱读书,常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一会儿,假如发现了一本好书,比什么都高兴。有一年,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到就看见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忘记了步行十里路的疲劳,立即躲到一个空房间里专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作毛笔批注。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就把糍粑和糖给他端去,谁知他嘴里吃着糍粑,注意力却还完全沉浸在书中。糍粑本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去,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来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陈毅却很风趣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少哩!”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智。
读书如润滑剂。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阅读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
读书使身心宁静。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读书能修炼自身。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经常阅读,自有一股缭绕身心的别致“书香”,就像不会枯竭的丰盛水源、盛开不败的鲜花绿柳。因此,阅读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它是心灵的一种需要,是充实生活、引导灵魂前行的一种方式。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
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阅读,主要是指人文方面的内容。个人的气质、品位,便取决于这种阅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技术性的人才,如果没有专业之外的人文阅读,很难说他具有多高的文化修养与品位
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讲究刨根究底。比如文中的注释、书后的参考资料等,都值得我们足够重视,可“按图索骥”进行扩展阅读;再比如自己关注、喜爱的作家、作者,他们在知识结构、内在气质、个性特征等方面或与我们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可就此拓展、延伸开来,阅读他们的主要的乃至全部的作品。阅读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有定评的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具体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阅读。它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与提升。说到底,阅读就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与成长、成功相伴。
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何种行业,只要我们经常阅读,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生命的自为存在,便是一个有福之人。书香弥漫的人生岁月,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欣赏无限的生命美景,可使我们活得更加丰富与智慧、充实与从容,人生也会因此更加精彩

写作及其意义?
什么是写作?
写作是人类活动,通常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行文——修改——发表”五个阶段。写作一般分四种写作:一是语文课程的写作(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二是应考、竞赛写作,三是文学创作、投稿类写作;四是应用写作或叫工作写作。这四种写作,应该是写作的全部。
在表层上,写作是一种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行为,如信函、公文;在深层上,写作又是一种生命生存的形式、途径,如文学创作,特别是诗写。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就是对生命秩序的创生行为。因此,写作行为又具有一种哲学性、生命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活动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征: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
写作有什么意义?
写作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必须的技能,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说小一点,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名气大小、争取支持多少、发展的快慢。)
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低,读、写水平不高,是难以进入经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的,也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如果人们的写作活动符合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笔生花”,写出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好作品。
写作,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还广泛出现于应用写作领域(包括公文写作、经济写作、广告写作、军事写作、法律写作、科技写作、英语写作等)。就当下而言,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概念已越来越多地指向应用写作这一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实践活动。另外,文字对每个人都会有影响,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进一步讲,是对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贡献。比如古代经典中有大量语词、句子成为后世直至当今的成语、名言警句,其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文化血脉生生不息流淌。

3.写作与阅读的相互关系
 (这在后面“诗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讲)

诗歌阅读与写作心得
这里首先要抓住“诗歌”这个关键词,弄清它的概念。

什么是诗歌
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说文解字》认为诗是“心志”,正所谓诗言志。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用言语(文字分行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她贵在精,微言大义,凝炼的语言,短篇幅大叙述,言有限而意无穷,再加上音乐性。这些是诗的基本元素。
诗歌不啻要句子分行的诗的外形,诗更要诗性、诗意和诗质。诗意是核,是诗言志的志、诗缘情的情。诗质是表达诗意的语言(字词)。诗性是诗意与事象准确联结的逻辑性。
诗与诗歌。通常我们讲诗就是诗歌,诗歌就是诗。其实,诗与诗歌严格来讲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泛指各种体裁的诗。“诗歌”可以是诗体裁,也可以是有韵律的民歌、童谣、劳动号子等,诗歌包括诗。
诗歌分类:诗歌按不同标准,可分不同的类别。
按长短分:微诗(3行以下,如俳句、截句)、小诗(4-7行、短诗(8行以上,通常是15、20行以下)、长诗(50行以上);有人把20-50行再划为中诗。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以叙事为主,如史诗、故事诗)、抒情诗(以抒情为主,如爱情诗、怀古诗)。
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格律诗与自由诗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现代汉语新诗就是自由诗,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称为“中国现代诗歌”,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2.诗歌阅读体会
    以上明确了诗歌的基本涵义和分类,现在来谈谈诗歌阅读体会。先来看个短视频,听听为什么要读诗(插播《为什么读诗》)
在大量的诗歌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好诗和劣诗,也会遇到只是文字非行的非诗即伪诗。如何区分诗与非诗、好诗与劣诗?下面结合当今诗坛几种争论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诗歌阅读中的“诗与非诗”
一是字句论。我们在诗歌阅读时,会读到才一两句的诗,一两句也是诗吗?北岛的诗《生活》正文还只有一个“网”字呢。虽这些情况不多,但这说明了诗与非诗,跟字、句多少无关。
二是诗意论。诗意,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在情感立场上,有歌颂的,也有批判的;在表达方式上,有委婉的,也有直抒胸臆的。而现实是诗意经常被理解成美好优雅,如“好有诗意呀!”“诗意地栖居”。相反就被说无诗意,不是诗。其实,诗意也有表达丑陋的。比如写乡村巨变,作为有责任担当的诗人,不只唱赞歌,也写乡村振兴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大拆大建中的文物、历史遗迹、古村落等的保护问题,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三留守”问题,对回不去的乡村的牵牵念念即乡愁问题,乡村人员大量外出造成的乡村虚空与荒凉及土地抛荒问题等等。揭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揭示问题的诗,往往就没有我们平时说的美好的诗意。因此,我们不能以语言表达的意思是否优雅美好来判定诗与非诗。
三是语言论。读诗时我们知道,诗有语言高度凝炼的格律诗、也有随意自由表达的现代诗,有晦涩难懂的朦胧诗,也有直白如平时说话的口语诗。有现代诗、也有后现代诗,我们不能因语言凝炼、晦涩还是自由、直白来判定诗与非诗。比如我的《春天,诗的季节》(《老道士诗选三百首》P页)。这首诗语言就比较诗性优雅,而我尝试自创的新闻体诗歌,语言则很直白朴实,用的是新闻报道的语言。(新闻体诗歌,要兼具新闻与诗歌的基本要素,用新闻报道的语言写诗,既像新闻又像诗,当然前提是这新闻要有创作成诗的价值,即史诗价值,否则就没有意义。)
(插播朗诵诗《春天,诗的季节》视频)
四是韵律论。古代诗词都讲究韵律,尤其是格律诗,很多都是可以吟诵咏唱的,现代诗歌则十分自由。我们不能以是否有押韵、有韵律来判定诗与非诗。但要注意内在节奏性,能韵尽韵,不能韵不强求,不因形式和艺术手法损害内容与意思表达。

诗歌阅读中的“好诗与劣诗”
    在诗歌阅读中,阅读了大量好诗,也读了不少劣诗和读不懂的诗。
好诗与劣诗怎样区分,标准在哪?
叶延浜(曾先后任《星星》《诗刊》主编多年)说,我从事诗歌编辑工作几十年,对于好诗标准,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向美、向善、向上。“向美”,指这首诗有艺术追求,能带给人艺术享受;“向善”,就是这首诗有人文关怀,他能陶冶人的心灵;“向上”,是说这首诗能打动人,让人感动。他又说,究竟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经过时间、经过读者检验,最后被留下的那些。“留下”,不是说谁选的选本把它留下了,也不是说哪位批评家承认它了,或者是说它获了什么奖了,而是多年以后,我们回归这个时代,还能想到这首诗。好诗最后的标准,就是它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在那个社会被定格了。——他这话讲得好。
那诗是易懂还是难懂好?请听金石开)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兼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是怎么说的,请看短视频《诗歌“读不懂”,谁应该对此买单》。
有人认为,诗令人难懂为高,热衷于诗写技艺和诗写不懂,写出的自以为高水平的诗,别说有文化的大众读不懂(有感觉都算懂),就是其他诗人也读不懂。本人看法是好诗标准与易懂难懂无关。当然,对广大读者来说,诗易懂总比难懂好。所以,诗写绝对不要去故弄玄虚、刻意写晦涩难懂的诗。诗的优劣,不在高深莫测故弄玄虚,也不在通俗易懂平铺直叙,而在真,即真实,真善,真情。这里包括了用于表情达意的准确、规范的汉语言。所谓语言的技巧和语言的诗性,应该放在汉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的前提条件下来谈。语言的形象美感、高度凝练,不能偏离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诗歌阅读中的“点与面”
另外,诗歌阅读还有个点与面的问题,也就是博杂和精专的问题。读诗的面应该广,点上可以专。读诗要先有面即博杂,后再点即精专。博杂即什么诗都去涉猎,无论古体、近体、现代,也不论长短、难易、谁写的和什么风格派别的,包括垃圾派、下半身、羊羔体、梨花体等,都可以有所见识,有所了解;精专,即博杂后的有所选择和偏好,主要是选择经典和自己喜欢的作品来读。
诗歌阅读也不可能不读到这些轰动网络造成很大影响的诗,今天讲诗歌阅读也不好去回避这些流派及代表人物。
有人评价说:“垃圾派诗歌”以皮旦为代表,是怎么污秽怎么写;“下半身诗歌”以沈浩波为代表,是怎么暴露怎么写;羊羔体诗歌以车延高为代表,代表作是《徐帆》;梨花体诗歌以赵丽华为代表,代表作是《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乌青体诗歌以乌青为代表,代表作是《对白云的赞美》;屎尿体诗歌以贾浅浅为代表,代表作是《朗朗》。

  对白云的赞美
            乌青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赵丽华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当然,他们也不只写这样的诗,我们只有全面了解他们,才能客观评价和对待他们。
网络时代,诗人多、诗更多,会炒作的名诗人也不少,我在博杂阅读大量现当代诗人诗歌后,我比较专注阅读的有2位诗人,他们是刘年和张二棍。名气大的、所谓诗坛领军人物的诗不一定写得好。诗与诗人同样有个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的问题。

诗歌写作体会
诗有诗的基本特征,诗歌写作要守住诗的几个基本元素,否则,诗就混同于别的文体,甚至不如其它文体,诗都不是诗了。
目前,我已写诗3000多首,出版一本《老道士诗选三百首》诗集。我的诗被60多个选本收录,发表于100多个纸媒和网络平台。我这3000多首诗,绝大多数是2015年后写的,平均每天1首还不止。因此,本人也于2019年加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21年6月和12月先后成为南平市、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同年还被中国诗歌学会评为2021年度优秀会员。
近年来,我的诗写进入一种“思不止、写不停”的自然状态,写得实在有点多,有点快,但我并没有丝毫刻意。这也许与我诗写取材广、写得杂、无拘束有关。我写诗不仅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只写抒情诗,也不单写很诗意的诗,而是看到啥写啥,想到什么写什么,走到哪写到哪,什么时候想写就什么时候写。培根说:写下即时的想法。那些不求自得的想法往往最珍贵。当然,写得多、写得快,也许还有停笔太久憋得太久的原因吧。1980年代初也就是诗歌最热的时候,我开始学习诗歌创作,可是刚开个头不久就停笔了,一停就停了近三十年。2010年后,特别是2015年后,我进入快速写作状态。正如我在一首诗中写的《我等你来敲门》(《老道士诗选三百首》P27页)那样,诗是主动找上门来的。(插播《老道士诗频•我等你来敲门》

《我等你来敲门》

你是我眼前燕子掠过鱼塘水面
你是我惊奇发现麻雀在沙里游泳
你是我独坐山亭听到山下传来犬吠鸡鸣
你是我在楼顶悠然看见河面闪耀碎银

你是我深夜醒来还在恍惚回望的彼岸的花
你是人人惊艳的秋天的红枫
你是乍看像米粒样的女贞花落在我的头肩
你是清明时节满山红遍的杜鹃

你是将一洼水当江河洗澡的番鸭
你是老年得子那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你是美丽善良女子纯净的回眸一笑
你是河岸杂草丛中漫开的卑微的小花

你是空谷幽兰香
你是山涧流泉响
你是发情被关的猫
你是树叶落地一声大叫

诗 我等你来敲门
我的女神

写诗不神秘,只要做有心人,生活日常也有诗意。写诗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能力,其实不管对谁,写诗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写出自己的感觉、情感和想象。但诗毕竟是诗,尽量用最少的文字写出最多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张力。诗不可以混同于其它体裁。写诗要以善为核,以意为先,顺其自然,努力追求内在的节奏韵律、语言的凝炼诗性,形式服从内容,艺术手法服务于诗意表达,宜俗不雅,宜华丽不朴素,不要拘泥于形式,随自己意写去,可以手写,语音转文字粘贴再修改写;可以看诗写诗,看影视写诗,看新闻写诗,回忆梦境写诗,触景生情写诗。
写诗,从创作题材来说,可以大就大写,大中求深;小就小写,小中见大,只要是真正能触动诗人的生命、性情和灵魂的,不管是美人香草或是天地山川,是历史或是现实,抑或是哲学、宗教、文化、神话以及别的什么,宇宙也罢,人生也罢,乡土也罢,异域也罢都可以写,人和动植物身体和躯体也可以写。有的人认为只有什么什么能入诗,这是诗歌观念过于狭隘。不过,诗人对其所写必须要有真的神往之心,否则,写出来的便是空洞无物的非诗、假诗、劣诗。
写诗要多写,多中有优有好;精改,改中求准求美。
写诗要先写后改,写后一定要改,多改不坏,哪怕改改错别字,改改从何处断开分行。
写诗可以看看诗评,但不要受制于诗评。
写诗不论如何“跳跃”,但绝对不能没有逻辑。
写诗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多义性,让诗歌更有张力。比如

这意思是什么意思

河边 一位大姐与
一个小妹视频 很大声
男人叫你吃饭 唱歌
是有意思的 难道你不知道
不知道这意思是什么意思
你如果有意思 你就去 
你如果没意思就别去
这大姐俨然就是个百识

这是河边散步听来,我敏感到它的诗意就把它写下来。又如:



所有的厚道  
都是坦途


不耻下流

上善若水
水皆下流
2023.2.7.走路时

写诗在语言应用上该含蓄的含蓄(特别是不便说的或说不清道不明的,如一种感觉一种情绪,如有避讳的),该直白的直白(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诗歌就无法含蓄,也不能含蓄,没有必要含蓄)。
写诗,想故意令人不懂,过于注重诗写技艺的诗人,还是半熟诗人。诗应写得让人懂,还是令人不懂,其实不是问题,顺其自然就好。我有时灵光一闪就写,写出的诗自己也不懂;有时灵感一来就写,怎么写也写不出令人不懂的诗来。
诗写过程,其实也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懂与不懂,易懂和难懂,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得太白,一览无余;第二个阶段是写得难懂,故弄玄虚;第三个阶段是写得易懂,言浅意深。如果从这意义说,易懂(且不论表面意思还是深层意蕴)比难懂处位更高。不是特殊需要,诗写尽量别太技巧,尽量别让人读不懂。
写多写少与写好写差有没有关系?我的体会是,诗写多,自然写好写差都有,其实写好并不因写得少,写差也并非因写得多。写作,原有积累很重要,进入写的状态更重要。
“诗中所写都是你的经历吗?”有人这样问。文学中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是不一样的。诗贵真,但这真是真诚、真心、真善、真美的真,是艺术的真,不等同于生活真事的真。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体的细节、事件也可以艺术加工甚至虚构的,阅读时切不可去对号入座,把诗中所写等同于生活,更不能等同于作者的生活。比如,我有的诗中的内容就是从“道听途说”中来的,还有的来自报刊或网络媒体,如我的新闻体诗就大多数内容都来自报刊网络的。这些内容虽不是我的亲身经历,却都是社会上客观的真实存在。
另外,诗人要写好诗,还要少点功利心,为名利写诗是很难把诗写好的。任何事物,一与金钱挂钩,就会变质腐烂。离功利最远、距灵魂最近的诗歌更是这样。所以,诗人只有单纯、天真,才能连通三界与神对话,才能写出“为世间立法,为天地立心”的好诗来。

   4.阅读与诗歌写作的关系
写诗功夫在诗外,学养与思想就是诗外功夫,这诗外功夫就离不开阅读。这阅读包括诗歌阅读,更指大量的其它阅读。思想与学养的高低事关写诗的多少与优劣。阅促写,写促阅,阅写相长。我从没停止过写诗看诗,天天看,天天写,无拘无束,什么都写,还写语录,国际国内时事即时短评,心得、感想类,受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驱动。
面对同一事物有人有诗,有人没诗;有人写出这种诗,有人写出那种诗,有人写出好诗,有人写出差诗。为什么?因为学养不同,思想不一样。
假如我的诗写还算有些积淀、有点基础的话,那也是我从小爱好文学,后来大学读的是政教专业,学了些理论,养成关心民生和时事政治、喜欢思考的习惯,还有就是多年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不少人和事。我也曾把月光当天亮,也曾看书看睡去灯光烧着了裱墙的报低。原来,学生阶段由于忙于课业应考,走上社会后忙于工作,使阅读十分有限。我中外文学名著没一部看完整(逐段逐句),更没看全,古代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泛指儒家经典。)更没读全。我的文学爱好开始于1970年代末的高中阶段,试写诗、写小散文、写小说,到1980年代未就中断了,中断了近三十年,到2010年左右重新开始。也许憋得太久吧,一开始便如泉喷涌。但经过后来不停的思想与诗写,又逐渐开始觉得自己的知识、学养的不足、思想的贫乏、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差距,思与写倒逼我又开始大量阅读,特别是去年退休以后,不仅大量阅读诗歌、诗论,也阅读文史哲、天文地理,还有意识地涉猎一些宗教、神学、自然和生命科学,以弥补积累之不足。退休后,已听读了《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前段时间听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全集。《诗经》305首诗听读了一半,《唐诗三百首》每日听读一首快听读完了。课余业余阅读有时间尽量多读,名作经典读不全也没关系,因为这些经典精神已融化在中华文化人类文明里,我们都在不同程度受其涵养。
好学、善思,努力丰富知识库存、加强心灵滋养、提高精神境界,是写好诗要下的苦功。这苦功就是“功夫在诗外”的功。
从文学体裁来说,我现在几乎只写诗、写现代诗,这与我从小背诵、阅读大量现代诗,特别是背诵悼念毛主席、周总理的诗有关;我经常会写出没题目、只有两三行甚至一两行的诗,这与我小时候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飞鸟集》等有关;我写诗多婉约,这也许与我喜欢读徐志摩、仓央嘉措的诗有关。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大家都熟悉就不念了,请看仓央嘉措《那一世》(插播视频):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请看冰心现代诗歌经典作品选读,就是没题目的两言两语,如花絮,像水的点滴,冰心把它们统称为《繁星》与《春水》,这是诗人灵魂如繁星点点闪光,如春水滴滴灵动。先读几首《繁星》:

 繁星(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的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繁星(十九)
我的心,
孤舟似的,
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繁星(二十)
幸福的花枝
在命运的神手里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再看她的《春水》

 春水(二十)
山头独立
宇宙便一个人占有了么?

春水(三十三)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春水(六十五)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飞鸟集》,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也是三言两语的,首次出版于1916年。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由于诗人忠实于自己的思想,具有敏锐洞察自然、社会的能力和一支善于表达心曲的妙笔,这些形似只言片语的小诗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奥的哲理,表现出一种清新明快、优美隽永的风格。《飞鸟集》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对于中国的“小诗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深深影响着我。请看我的《闲言碎语》:

1)
你是天上的北极星
我是茫茫大海中的航船

有你我就不会迷失方向

2)
当你身处灰色世界
别沮丧  头顶的天空

依然澄澈湛蓝

3)
你是吞噬流沙
陷进去的是我

我越挣扎越陷  越陷越挣扎

4)
当你看见闪烁的星光
你已身在夜晚的黑暗

黑幕  就在你的头上

5)
翻山越岭的高压线
是天神弹拨的五弦琴

弹出高山流水和你的笑声

6)
听到来自头顶的天籁之音
我仰慕寻找了半天

却怎么也看不到你的丽影

7)
走在林间小径
树顶的阳光层层透进  然而

能落到地面的只有零星的斑点

8)
皇上的头都可以随便摆弄
叫低下就低下

理发的  有时比皇上还大

9)
枫树  没有人注意到它的
夏天挂果 春天开花

人们只看到它秋天举着火把

10)
人  习惯了求神拜佛
孰料  佛神本就是人

人可以变成佛陀神仙
2017-06-13

当我惊奇我写诗怎么写成这样时,我发现这些三言两语的《闲言碎语》是我思想与情感的自然流淌,是随时冒出随地随时写下的,没办法给他们写题目,成了真的无题诗。后来我才想起我曾很喜欢读泰戈尔、冰心他们写的这样的诗。这也许就是《飞鸟集》《繁星》《春水》对我的影响,几十年前已埋下了我写小诗、微诗的种子。
我还发现,我写的3000多首诗中有大量口语诗。这是我深受口语诗影响的结果。我还自创了新闻体诗歌。这是用新闻报道语言写作的的很口语化的诗歌。口语诗之所产生,是因为社会现实问题太复杂,原有诗写太晦涩或太无病呻吟。口语诗是对原有诗歌诗写的一种反动,是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大众表达,是对假大空无病呻吟的消解、反讽。但口语诗不能随便滥用,滥用就会把口语诗写成口水诗。写离不开读,读然后要写,又读又写,读写相长并进是写好诗最好的办法。
诗歌阅读使我爱上诗并将终身写诗,读冰心、泰戈尔使我不知不觉地会写三言两言的闲言碎语,读徐志摩、仓央嘉措使我诗写婉约温情,读各种流派风格的诗使我兼收并蓄、诗写得无拘无束,文史哲及生命科学等杂学涵养,加上生活和从政经历(生活是本大书,经历也是一种阅读,这就是所谓“阅历”),使我诗路广阔、关心民生、时事、政治,爱思考,有思想。这些都是我诗写的基础。

今天讲了这么多,归纳起来就是:要搞好写作,就要多多阅读;写作很重要,阅读对写作更重要。要多写诗,就要多读诗,只有多读诗,才能多写诗、写好诗。今天所讲都是本人所学和真实的感想与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