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 是当下广大诗人一直在深度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的问题。由李少君主编的《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以下简称《新工业诗选》)用诗歌文本有力回应了这一问题。这部《新工业诗选》是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一次大集结,诗选集中呈现出新工业诗歌的审美价值与走向,为如何更好创作新时代新工业诗歌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新工业诗选》收录当下28位新工业诗人的278首优秀诗歌作品,作品中涵盖了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水利、石油、燃气的生产供应业,还扩大到了新兴产业中广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企业融合赋能等各个工业领域,集中展现出诗人对当下新工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观察与深度思考,这些诗人都是各个工业产业直接或间接的从业者,他们熟知自身所从事的工业领域随着新时代飞速发展而突飞猛进的行业特点,以其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认知、独有的身心体验与感受,将新工业情感、新工业温度、新工业审美的诗歌艺术盛宴在《新工业诗选》中集体呈现出来,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新工业诗歌的审美世界。
一、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升新工业诗歌审美力
博尔赫斯曾说过,“具有现代性就是具有时代性,和时代共脉搏、同呼吸。事实上我们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反观诗歌发展史,不同时代的诗歌风格各异,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潮流。例如,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这与他所处的东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背景有关;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与他生活的盛唐时期社会开放、文化繁荣的氛围相契合;杜甫的诗歌则因其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刻描绘,被誉为“诗史”,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巨大变迁;鲁迅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潮和精神。当下的新工业诗歌便是以新中国百年路、新征程的大代为背景,与飞速发展的新工业时代共脉搏、同呼吸。
时下,传统工业逐渐被新型工业取代,中国工业正以蓬勃强大的生命力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新工业的高度,开拓出无比广阔、无限可能的新工业诗歌天地,诗人随之产生了新的创作视野、新的诗意表达、新的审美风尚、新的诗歌形态,催动新工业诗歌创作的积极性,激发新工业意象内在的活力与生机,这是水到渠成的必然成果。
诗人以诗歌的方式关注新工业发展,关注人类文明的最新变革,将审美移情到新时代钢铁、矿石、煤炭、工厂、车间、工业园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等等新的创作对象上来,这些或陌生或硬邦邦的新事物,因诗人情感的植入而生成有温度的人间烟火味道,因诗意语言的润泽,产生新的审美向度,因而,新工业诗歌有别于以往其他诗歌文本。
工业新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也相应的改变。就新工业诗歌而言,诗人的诗思,也随着新工业的飞速发展而转换。《新工业诗选》中,马行在《在大庆油田》一诗中写到,“那一角彩云多么亮丽/仿佛一面旗帜/仿佛纷飞的思绪/那是钻井工,这是采油工……这是多少人的工业故乡//身边的风,大起来/又小些/可那一角彩云/……只轻轻招展”诗人捕捉到松嫩平原大庆油田的钻井架上的“一角彩云”,将石油工业的现实境域、精神追求、未来展望以及石油工人的荣耀感,全部移情到“一角彩云”上,传递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新时代风貌;温馨的诗《厂房里的向日葵》里,诗人借“向日葵”的意象,刻画出从业者工作艰辛的同时,也洋溢着对工作岗位无限热爱,对梦想的美好期许,“我的手上沾满油污、泥尘/向日葵的花盘依旧洁净如洗/我可以用它叛逆执拗的火焰/沸腾我的血液,在钢铁之上/铺一方锦瑟年华……//而我与它的和弦,就是努力追着太阳/把灿烂拉长,增重”。
从这些诗里,我们轻易就能读出诗人在审美创作中,将主体情感植入到创作对象之内,并赋予恰切意象以真情实感,从而完成物我合一的创作心理过程。这种“天人合一”、“情景合一”便是新时代大背景下,时代、工业、情感、文本以诗意贯穿完美融为一体的结果,读者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带入感,由此对新工业诗歌的审美力也随之提升。
二、以新工业诗歌之美,拥抱新质生产力
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等手段,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种新形态,由此催生了新质生产力。这种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的剧烈变化,人们的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也随之变化。正在兴起的新工业诗歌方兴未艾,不仅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审美回应,更是对新技术化时代人类情感、身份认同和社会变革的诗意拥抱。
新工业诗歌不仅仅聚焦高精尖的新工业场景、新工业成果,还把新工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面貌、情感、思维方式的变化,融入到诗歌文本当中呈现出来。《新工业诗选》收录的作品,从各个工业领域、社会场景、行业工人情感等不同角度,诠释出新时代新工业的审美心路历程。从汪峰的诗《冶炼分离线》《冶炼》中,淬炼出冶炼工业的“新质”光芒,以及新时代的工业旋律,“她在键盘中不断调整着生产参数/就像一个钢琴师在反复调整肺热和音阶”,“镰刀要收收割高原和群峰/……让金属的骨头火焰一样狂长//……死亡与新生,在冶炼中/就这样夺目,光芒闪闪”;本人借《数字矿山》《智能开采》《互联网的煤》等诗,挖掘出新时代煤矿的“新质”对象,如今煤矿工人下井,不单纯为了挖煤,而是重在“挖”数据,同时,也对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状态下的“一块煤”寄予温暖的绿色期望,“挖掘你幽微而宏大的愿景/我的目的很单纯,只想让你火爆脾气重新合成/构建你每一个温暖的黎明”,“我还必须给远在地下千米深处的煤/献上一束光,或者一束红玫瑰/让数字矿山的每一条巷道/涌动人世间的真情实感”;从第广龙的《无人值守》《控制中心》中,传递出“新质”化的力量,“热切的气流/像是听到号令/源源不断上升/又顺着一条长长的管线/向远方奔涌”,“数据在生成,在变化/一方屏幕,一方地理/扑面而来的,是长大的油田/是生机勃勃的油田”;从龙小龙的《高纯晶硅》《高纯晶硅硅棒》里,我们看到新工业园区在新时代所展现的巨大而无形“新质”工业成就,“中国的金钥匙,打开了西方的封锁/赋予大格局的意识形态/那闪烁的半导体,正满怀笃定的信念/走向岁月的辽阔”,“它的能量无以表述/据说,切开神奇的硅棒/就能够得到一片片深邃的海洋/一方方洁净的天空”……不逐一列举了,《新工业诗选》中28位诗人的作品,从不同行业的不同审美视角,以诗人切身所感所知所思,经过诗歌语言的精准雕琢,传递出新时代工业“新质生产力”的诗意在场。
新工业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激活人们对新时代的审美力、对新生活的感受力、对新事物的想像力,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诗意灵感,赋予原本坚硬的、冰冷的或无形的新工业产物以无限的开掘空间,创造出与新时代相得益彰的诗意之美。
三、以新工业诗歌之声,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新时代新工业条件下,作为新工业诗歌文本的创作者,既要保持从容自信、坚守诗歌艺术之本,更要扩展胸怀和眼界,关注各个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时代工业诗歌的意象,主要来源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绿色环保、网络化协同以及创新驱动,用诗意审美新质生产力,主动回应时代之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是新工业诗歌创作者的首要任务。
面对新时代工业发展的巨大变化,写好新工业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然而,创作出与新时代工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品力作,积极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成就和工业人的精神面貌,是每一位诗人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个人认为,新出版的《新工业诗选》不是以往任何一种“诗歌体”的衍生或者发展,也不必与新诗史上的《朦胧诗选》《第三代诗选》相比肩,它是在自己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有自身“成诗”的坚实基础和雄厚资本,是站得住、立得稳的独立诗歌体,与新时代工业文明的同呼吸、共命运的诗意在场,也将随时新时代的飞速发展而同步前行。新工业诗歌创作,正在打破固有的、同质化的模式,走出创作的“舒适区”,革新观念、更新题材、创新手法,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动,主动融入新时代新工业的新变化。《新工业诗选》入编的两百多首诗,以其题材、样式、语言、风格,有力表达出时代发展的新内容、新天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从《新工业诗选》收录的作品中,我们随处都能读出这样的宏魄气势,与时下一步千年的新工业时代相互感召。煤矿诗人周启垠通过《下井》,将新时代煤炭工业的巨变述诸诗里行间,“这是人类的另一种上升/下沉有多久,上升就多有力量/开着汽车下井/可以自由地想像,还可以唱歌/向煤炭的深处进发/一个声音蹦出是光明/另一个声音蹦出来是更多的光明/……让所有的热血/澎湃出地球激动人心的轰鸣”;崔完生在《页岩油》里,赋予万物生命以新律动,“这是不需要点燃的火/固态液态气态都不重要/渗透在我们的毛细血管中/不需要考证属于动脉还是静脉/默默运移未见的光/……埋藏多深都是石头的大胆/迟早要在大地留下齿痕与闪电”;宁明的诗《腾飞》《海底神探》《天地神通》《中国臂力》《人造太阳》等,从海、陆、空全方位展现出新时代的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温度,恰切记录了飞速发展中祖国的世界风貌。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从《新工业诗选》中可以看到当下的新工业诗有现场、有生命体验、有悲悯情怀、有大爱高度,新工业诗歌立足现实,根植大地,弘扬着跨越时空、超越民族、跨越地域的工业精神。从工业制造转向了工业创造,在新工业背景下,面对创作对象在不断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情感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全民素质稳步提高,人们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力普遍提升,诗歌已不再是小众化的艺术,人们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参与创作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这就注定了新时代的诗歌文本,要随时记录迅猛发展的时代之变,随时效呼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之变。
当代中国新工业的物联网、电子云、区块链、工业园、大数据、智能化等等的信息洪流,已然构成新工业腾飞协奏曲,让诗人们大为震撼,纷纷命笔抒怀,用新工业诗歌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符合时代性、人民性的要求,《腾飞协奏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既是当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也为这个时代的国家精神与人民形象立传。
诚然,如何更好地将日新月异的高精尖新工业入诗?如何赋予坚硬的新工业事物以柔软的情怀?如何从虚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中捕捉新质生产力的意象?如何保持常写常新的艺术创作技巧进行新工业诗的创作?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回应人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持续提高的审美期待,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任重而道远。
邵悦,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阳光》杂志编辑,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级研修班学员。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