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在您的关注和支持下,爸爸的诗集《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感谢中国诗歌网、《诗刊》社、《中国工人》杂志、中国工人出版社,感谢看见这篇文章的每一位读者,让一个平凡劳动者的文学梦想成为了现实。
一部现实版“父亲写的散文诗”
最美好的时光 最长远的陪伴
《诗刊》主编李少君、《世界文学》前主编高兴、诗人陈年喜、诗人王计兵
——联袂推荐——
2023年初,浙江桐庐的叶小平因病离开了人世。其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父亲留下来的宝藏——上百箱诗稿、日记和随感,从20世纪70年代起收藏的《诗刊》,还有她儿时收集的小石头、随笔写的留言条……
叶小平永不停歇地记录着生命。在一张张泛黄纸页上,他写劳动:鸟飞翔在天空,鱼游戏在水里,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写希望:我坚信大地不会欺骗种子,阳光走过的地方花草一定茂盛;写愤懑:让什么同意都去见鬼,别再让愚昧统治世界;写妻女:这是最美好的时光,是对我们一天认真生活的报答。
纷飞的诗绪从田间和厂房逸出,久久回旋在父母墓前、爱人的产房里、女儿的摇篮边。本书是对叶小平未竟遗作的集结出版,130首诗歌和50幅亲笔插画,书写一场诗意盎然的人生。
作者简介
叶小平(1956—2023)农民,工人,父亲,诗人。劳动之余、生活之间,他用纸笔记录着生命脉动,累计创作诗歌上千首。2023年初因病逝世,其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他的大量诗稿,分享到网上之后引起了万千读者的共鸣,如一位读者所言,“叶小平的一生便是一部未竟诗集,他的女儿是诗集中最动人的一首。”
名家推荐
我当了近四十年的编辑,越来越看重诗歌与人生的相互印证。否则,诗歌就会沦落为一种词语组合修辞游戏。叶小平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一生就在诗中呈现,有着人诗互证的意义。同时,他的诗歌也完整地记录了他生活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还有诗史互证的价值。
——《诗刊》主编 李少君
我含着泪读完他的诗歌遗作,深信这位将诗歌当作“救命恩人”,当作“生命中自然的需求”的“劳动者”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因为他满怀着深情,把自己的一生写成了一首动人心弦的诗歌。
——《世界文学》原主编、翻译家 高兴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是他个人的,也是所有人的。痕迹的聚汇,构成了时代与历史。命运云翻雨覆,唯有诗歌作证。
——诗人陈年喜
人生是在酿一场蜜,无论过往有多苦,无论百花百草是何种滋味,最后,他把他的蜂箱,交给了他的孩子。
——诗人王计兵
书 影
内文展示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
常冥想着一个命题
我是什么
我们是什么
鸟飞翔在天空
鱼游戏在水里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
《我有个六平方的天地》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
是永远不会黯淡的
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
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在贫瘠中创造的丰饶
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新书发布
10月31日,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诗词分会二届一次代表大会暨《我们劳作在大地上》诗集发布会在中国职工之家举行。会上发布了诗词分会最新策划推出的反映普通劳动者人生情怀的诗集《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引发热烈反响。
陈晓辰(中国工人出版社,本书责任编辑):“父亲”无疑是叶小平的一个重要身份,但当走进他的一生之后,会看到劳动与奋斗,也是他生命中厚重恒久的底色,他的诗不仅写给了女儿,也是献给了劳动与所有劳动者。
王计兵(外卖员,诗人,著有《赶时间的人》《低处飞行》等畅销作品):我有两个女儿,但我写她们的诗并不多,叶先生的诗让我很感动。叶先生的诗稿曾经被当成废品卖到了回收站,家人去“抢救”,我也有相似的经历。人生是辛苦的,像在酿一场蜜,但最后,叶先生将一生最好的礼物留给了他的女儿。
霍俊明(作家,诗人,《诗刊》社副主编):叶小平先生的墓碑以两种形式存在着,一种是石头做成的,另一种是由他的文字构成的。在书序中,我看到作者多年前给《诗刊》编辑部写的信,他写道“我没有虚掷过光阴,我总是满怀欢喜,以一个勤劳的农民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我希望能在明年《诗刊》首期刊登叶先生的诗作。
萨日娜(国家一级演员):这首《这是最美好的时光》里,写诗的父亲,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女儿认真地在台灯下做作业,没有去打扰,用诗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梦雨有她父亲留下的如此美好的文字,非常幸福。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