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蹦/评论
诗集《唐朝的雪》出版后的第一时间,我去到冰竹家,敲门声有些大,他吸着从新疆带回的雪莲牌香烟,趿着拖鞋来给我开门。他递给我诗集,轻描淡写地说了三个字:“还不错”。我知道,他所说并非指所录诗作技艺上的无可挑剔,或评价一本诗集的设计、装帧,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是在说,作为诗人的冰竹对“行走的主体”的冰竹在心灵、艺术历程两者描摹的完成度与契合比,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的期待。
诗人对诗集的理解只有到了这种高度,披沙拣金的工作才有终极价值。一首诗,只是他捧在手里的一片雪花,读者可以看见“诗”,但看不见“诗人”,刚一捂热,雪就化了;而一本诗集,却是一个诗人忠诚的心灵与诗艺甬道,至少是一个重重的脚印。如何对冰竹的诗歌作出艺术上的总结是一个难题,表现主义、后现代,肯定不是,超现实、结构主义都有体现,但也只是偶尔为之,意象派、象征派的诗歌实践在他的诗中,都有坚固的支点,但又并非全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一个宿舍至少有两个诗人。冰竹大学时期创作的诗歌,《唐朝的雪》略有收录。这期间的诗歌,无论是涉及情感,还是对所处时代精神领域的冷峻考察,都有比较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笑容轻轻的,蓝蓝的/亦如薄荷般的甜香”(《那年夏天,蓝色的海》),“唯面壁思过或占据黑夜的一角/挥泪割舍,无人知”(《狼烟》),这两首最早的诗歌,情感单纯、炽烈,虽囿于时代,与当下汉诗语境扞格不入,但已有警醒的的文本自觉。“蓝蓝的”“笑容”,“思过”——“黑夜的一角”——“挥泪”——“无人知”,物象世界的由大趋小,心灵领域的由外及内,对通感、意象选择这些技艺的运用无师自通,情感与技艺融合无痕。我见过他大学时期的某些照片,长发,喇叭裤,与现在的形象几乎无甚相通处,但从这两首诗,我能想见他当年既浪漫多情又意气风发的“牛仔诗人”形象。
我认识冰竹的时候,他正在集中精力写小说,是国内各文学大刊的常客,我们在一起就只聊小说,偶尔谈到各自早年写诗时的语气,几乎是戏谑,默认早期的分行经历只是“一个小说家”必要的修辞练习。二十年后回头看,忽觉我们始终是无可救药的“抒情同志”。不管他有无意识到,小说家与诗人这两种身份,在他那里并无泾渭之分。
比如他发表在《山花》上的小说《西风奔走》,气息迷人,分成行就是诗,不分行,也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诗者气息。他搭建故事背景所用的材料,是乌鸦,是落叶,是变幻的迷云,是易冷的烟花,是梦,是半实半虚找不到实体的游魂,是转瞬即逝的虹。他的小说人物,仿佛一直在一条弥漫着蓝色雾气的清晨河流里沉沉浮浮,我至今不忘读《西风奔走》时的阅读体验,读完后顿觉现实即幻象,我与小说中的人物“知了”一样成了梦中人。
我再次读到他的诗,是本世纪初博客流行时他贴在博客上的一首诗:《浮世》。这首诗对于他的意义是历史性的。一是我知道诗始终让他耿怀,作为诗人归来是迟早的事情,二是由这首诗发端的语言风格一直延续至今。诗魂归来,已然身披斗篷,刀剑锃亮。后来又读到了他的诗作《迟疑》。个人认为,这是他诗集中非常有份量的两首诗作。我说的“有份量”,并非专指技艺的纯熟,而是这两首诗与诗人的精神向度最为贴近,这两首诗可以作为开启这本诗集的钥匙。将这两首诗对照来读,稍有诗歌阅读经验的人,都会立即被诗歌里的音乐性所唤醒,事实上,这两首诗在诗集里也一前一后出现,个人认为这种编排缘于诗人精准的直觉。
“过来,孩子,说吧/我拦你也拦不住/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它是我故乡的河/你会微笑吗//你来了/你说,你的面前有三只猫/一只坐着,一只抱着一架闹钟佯睡/一只把自己挂在树上/你说,鱼其实不生活在水里/在空中,飞来飞去//你说话的表情像一座山/像山上的一棵树/不,应该像一只手/你想拿去/就拿去吧”(《浮世》)。
“走过来,又走过去/再走回来/你想你刚才想起了什么?/你吹起了口哨/又走了回去//一个老人倒了下去/你走上前,把他扶了起来/在一种静默的光线中/你迟疑着,根本没有老人/你的双手/是扶在一棵树上//如果,你曾这么心领神会过/你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将不说出/我所知道的名字/虚无,无畏/被剥夺的//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不,你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迟疑》)。
“鱼其实不生活在水里/在空中,飞来飞去”、“你想拿去/就拿去吧”;“走过来,又走过去/再走回来”、“你吹起了口哨/又走了回去”、“不,你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叠词连用,动作往复,语气无可无不可,词在摇晃,弥漫着一种半放任、半忧郁的悲观主义气息。这种冰竹独有的语言气息,也是他最令人称道的小说风格,我开玩笑地称之为“果粒橙态”——飘浮,不上不下,梦境般恍惚的语言艺术。
《浮世》写“孩子”,《迟疑》的中心意象则是“老人”。末段诗人像是自语:“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一个“薛定谔之问”,量子场中的不定态,怎么回答都是错的,疑问的方式又将这一恍惚带入了云端。你想搀扶的“老人”,与白沙河的“孩子”,仿佛是生命的两端。“果粒橙态”诗歌的语境营造,既有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同构,也有相互消解。“像山上的一棵树/不,应该像一只手”,先是肯定,马上否定,“虚无,无畏/被剥夺的”,“虚无”一词的属性是向下,“无畏”则是上升态,彼此消解,接着“被剥夺的”,三重否定,也就是说,刚给出向下或向下的两种方向,又被他词无情地抹掉,奇怪的是,词的三种方向在消失的同时,新的支点在摇晃中又得以重新确立。
《浮世》与《迟疑》两首诗对照阐释,“孩子”、“老人”两个意象都既可以象征生,也可以象征死。“老人”是实有的“在”(一个老人倒了下去),“孩子”是实有的“无”(“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生死无常;“孩子”是实有的“在”(“你说,你的面前有三只猫”),“老人”则又是虚指(“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死生由命。“在”与“不在”之间的摆动,语境进入深水区。除了实虚同构,当下与追忆的间错是这两首诗的另一特色。“我拦你也拦不住/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它是我故乡的河”是实写,但追忆又将实写裱糊得难以辨认,“三只猫”、不生活在水里的“鱼”、“一只手”等意象,则是因追忆产生的幻觉,时态是当下。如果探讨《浮世》的现实参照,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首不愿正视死亡的追忆之诗,《迟疑》里处在虚有之间的“老人”,则可以理解为提前到来的死亡排练。
如此多的词义重构与彼此消解,如何实现文本自洽?答案显而易见,虚无从来不是实有的反义词,死也从来不是生的对立面。“老人”与“孩子”不过是生命的两种形态,但归宿只有一个。这两首诗,完整诠释了诗人冰竹的怀疑主义气质,这种怀疑主义气质在生活层面是隐秘的,与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放达的酒神精神相悖、相忤,两者的粘和剂则是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人间》这首诗,也出现了一个老人形象。“石凳上坐着一位老人,用纸巾擦拭眼镜,然后伸伸手臂/把罩在头顶上的帽子像扣环一样解开/半径,弧度,雨水的线条分明”,“老人”这一在他诗里多次出现的意象在这首诗里突然变得明亮,像是沐浴在圣光里近乎先知的智者,“你”被“老人”所引领,“格姆吕峰”像是一座通往神秘之所的语言祭坛。虽然“老人”这一意象有实写的动作、装扮,但我还是倾向性认为,“老人”是生命之河流淌到下游时“你”的变体。全诗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色泽相对明亮,末段“穿过乌鸦的眼睛流入昏暗”,色调变得黯淡,色调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旅程。但无畏,“人间”“密密麻麻”,“一粒光子”,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归宿。“这一切我全都相信。不然呢?”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乐观如何?悲观又如何?种种有具体方向的价值都被诗人所摒弃,诗人给出的态度是旁观者的通透,而非积极消极简单二分法可以概括的价值取向。
这种宿命气质的语言风格,有一种令人迷醉的气息。这几年,冰竹似乎强烈地意识到,诗歌与小说虽然有各自的文本逻辑,但就主题来说,终归要趋于一致——你总得回答“你的眼睛”与可触之物的关系,进而找到个体的坐标系。最近他的诗歌里出现了大量的“叙事元素”,而这些人物、事件就我理解是意象的某种变异或极端形式,笼上了一层轻纱般语言的外衣,像云雾一样在山间缭绕。如果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那么诗歌里出现的“小说因素”,则是虚构的“虚构”,是虚构的平方。
“我将他接进屋子里/然后翻动一堆厚厚的旧书/拿出一本来/翻到第23页/一枚十年前的银杏叶跌落下来/翻到第231页的时候/又掉下一张25年前的像片/我拾起来指着我的朋友说/这像片里有你,后排左三/也有我,前排右二/我们长得像夏天的/窗外的那排落羽杉?/我的朋友没回答我/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便回过头来/发觉他已经不见了”(《落羽杉》)。
《落羽杉》没有收录入《唐朝的雪》,我之所以想说说这首诗,是因为透过这首诗,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诗人为了抵达他想要的“终极文本”,曾经作出过哪些尝试与努力。这是《落羽杉》后面的一小部分内容。“23”、“231”、“25”、“左三”、“右二”,这些看似像仓库管理员一样的数字实写,实则是虚无的此刻对过去真实发过的事件的嘲弄。我在他的书房里问过一句他写《落羽杉》的情形,他指着窗户外一排随风晃荡的红色针叶树(我不确定那是不是落羽杉),说,“看见了,就写了”。也就是说,那个与他一同翻看相册的人是他“借”来的。
关于照片,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的比喻最为准确——“一本照相簿……这是一座露天家庭坟墓”,“坟墓”是过去式也是未来式,埋葬的主体是“时间”。故事、人物,没有目的、没有结果,“他(她)”只是推开门来了,打开门又走了,或者“他(她)”根本没有来,根本没有走,因为记忆让所有时态都不再有清晰的界限,身影、脚步声似乎只回荡在你的心灵之内。这首诗与散文化文本的界限,一般读者可能会觉得非常模糊,但它是纯粹意义上的诗歌文本而非其他,因为意境的营造完全是诗意的,最终呈现的是语言的“飞升态”。
“他”是谁?一个多年不见无次数想念过的朋友?可以的。但并不完全准确。将“他”理解为流逝的“时间”本身,或者“他”就是恍惚状态下的诗人自己,我们会听见另一扇诗歌之门訇然开启。此时与彼时,时间的颜色、气味发生了变化,而回忆则是链接过去现在未来的唯一锚定物。语言层递带来意境的“飞升态”,只会领你进入诗歌之境而非其他。足够的生命能量,让实写的语言被“气化”,只有诗歌能完成这一艰辛的任务。这与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收纳事物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类似这样结构诗歌的方式也出现他近期的一首诗《宋朝蝴蝶》里——“我觉得你坐在我的面前/是在虚构另一个我的存在/或许你就在我头顶上/构成一条无限长的循环线/构成循环线的无数个点/在不定的时间内掉落下来”,这首诗里的“你”可以为以上结论提供佐证,“你”比《落羽杉》里的“他”指向更为明确,是诗人的分身,是抓不住流逝的那个自己,是时间“循环线”上的另一个小黑点。这首诗有大量不确性词、“否定肯定”等语言技术的运用,如“觉得”、“虚构”、“或许”、“不定的时间”等,这些词的指向性都被自身所否定,阅读的过程可能会因为我们抓不住“词”的具义而焦虑,其实勿须抓住,这即是进入冰竹的诗最好的临界状态,因为这些词即是诗人意识的潮汐涌动时的本来面目。
形式即内容,这是我一向的观点。考察一首诗歌的价值,可以考察语言的精准度;但考察一本诗集的价值,其实就是考察一个诗人的价值。语言不是诗人的游戏外挂,诗歌如果是诗人的外在之物,既是对自己的羞辱,也是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亵渎。“技艺考验忠诚”,我很庆幸诗人冰竹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各种思潮纷涌的时代,精准地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文本与精神的双重坐标。
诗集《唐朝的雪》出版后的第一时间,我去到冰竹家,敲门声有些大,他吸着从新疆带回的雪莲牌香烟,趿着拖鞋来给我开门。他递给我诗集,轻描淡写地说了三个字:“还不错”。我知道,他所说并非指所录诗作技艺上的无可挑剔,或评价一本诗集的设计、装帧,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是在说,作为诗人的冰竹对“行走的主体”的冰竹在心灵、艺术历程两者描摹的完成度与契合比,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的期待。
诗人对诗集的理解只有到了这种高度,披沙拣金的工作才有终极价值。一首诗,只是他捧在手里的一片雪花,读者可以看见“诗”,但看不见“诗人”,刚一捂热,雪就化了;而一本诗集,却是一个诗人忠诚的心灵与诗艺甬道,至少是一个重重的脚印。如何对冰竹的诗歌作出艺术上的总结是一个难题,表现主义、后现代,肯定不是,超现实、结构主义都有体现,但也只是偶尔为之,意象派、象征派的诗歌实践在他的诗中,都有坚固的支点,但又并非全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一个宿舍至少有两个诗人。冰竹大学时期创作的诗歌,《唐朝的雪》略有收录。这期间的诗歌,无论是涉及情感,还是对所处时代精神领域的冷峻考察,都有比较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笑容轻轻的,蓝蓝的/亦如薄荷般的甜香”(《那年夏天,蓝色的海》),“唯面壁思过或占据黑夜的一角/挥泪割舍,无人知”(《狼烟》),这两首最早的诗歌,情感单纯、炽烈,虽囿于时代,与当下汉诗语境扞格不入,但已有警醒的的文本自觉。“蓝蓝的”“笑容”,“思过”——“黑夜的一角”——“挥泪”——“无人知”,物象世界的由大趋小,心灵领域的由外及内,对通感、意象选择这些技艺的运用无师自通,情感与技艺融合无痕。我见过他大学时期的某些照片,长发,喇叭裤,与现在的形象几乎无甚相通处,但从这两首诗,我能想见他当年既浪漫多情又意气风发的“牛仔诗人”形象。
我认识冰竹的时候,他正在集中精力写小说,是国内各文学大刊的常客,我们在一起就只聊小说,偶尔谈到各自早年写诗时的语气,几乎是戏谑,默认早期的分行经历只是“一个小说家”必要的修辞练习。二十年后回头看,忽觉我们始终是无可救药的“抒情同志”。不管他有无意识到,小说家与诗人这两种身份,在他那里并无泾渭之分。
比如他发表在《山花》上的小说《西风奔走》,气息迷人,分成行就是诗,不分行,也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诗者气息。他搭建故事背景所用的材料,是乌鸦,是落叶,是变幻的迷云,是易冷的烟花,是梦,是半实半虚找不到实体的游魂,是转瞬即逝的虹。他的小说人物,仿佛一直在一条弥漫着蓝色雾气的清晨河流里沉沉浮浮,我至今不忘读《西风奔走》时的阅读体验,读完后顿觉现实即幻象,我与小说中的人物“知了”一样成了梦中人。
我再次读到他的诗,是本世纪初博客流行时他贴在博客上的一首诗:《浮世》。这首诗对于他的意义是历史性的。一是我知道诗始终让他耿怀,作为诗人归来是迟早的事情,二是由这首诗发端的语言风格一直延续至今。诗魂归来,已然身披斗篷,刀剑锃亮。后来又读到了他的诗作《迟疑》。个人认为,这是他诗集中非常有份量的两首诗作。我说的“有份量”,并非专指技艺的纯熟,而是这两首诗与诗人的精神向度最为贴近,这两首诗可以作为开启这本诗集的钥匙。将这两首诗对照来读,稍有诗歌阅读经验的人,都会立即被诗歌里的音乐性所唤醒,事实上,这两首诗在诗集里也一前一后出现,个人认为这种编排缘于诗人精准的直觉。
“过来,孩子,说吧/我拦你也拦不住/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它是我故乡的河/你会微笑吗//你来了/你说,你的面前有三只猫/一只坐着,一只抱着一架闹钟佯睡/一只把自己挂在树上/你说,鱼其实不生活在水里/在空中,飞来飞去//你说话的表情像一座山/像山上的一棵树/不,应该像一只手/你想拿去/就拿去吧”(《浮世》)。
“走过来,又走过去/再走回来/你想你刚才想起了什么?/你吹起了口哨/又走了回去//一个老人倒了下去/你走上前,把他扶了起来/在一种静默的光线中/你迟疑着,根本没有老人/你的双手/是扶在一棵树上//如果,你曾这么心领神会过/你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将不说出/我所知道的名字/虚无,无畏/被剥夺的//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不,你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迟疑》)。
“鱼其实不生活在水里/在空中,飞来飞去”、“你想拿去/就拿去吧”;“走过来,又走过去/再走回来”、“你吹起了口哨/又走了回去”、“不,你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叠词连用,动作往复,语气无可无不可,词在摇晃,弥漫着一种半放任、半忧郁的悲观主义气息。这种冰竹独有的语言气息,也是他最令人称道的小说风格,我开玩笑地称之为“果粒橙态”——飘浮,不上不下,梦境般恍惚的语言艺术。
《浮世》写“孩子”,《迟疑》的中心意象则是“老人”。末段诗人像是自语:“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一个“薛定谔之问”,量子场中的不定态,怎么回答都是错的,疑问的方式又将这一恍惚带入了云端。你想搀扶的“老人”,与白沙河的“孩子”,仿佛是生命的两端。“果粒橙态”诗歌的语境营造,既有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同构,也有相互消解。“像山上的一棵树/不,应该像一只手”,先是肯定,马上否定,“虚无,无畏/被剥夺的”,“虚无”一词的属性是向下,“无畏”则是上升态,彼此消解,接着“被剥夺的”,三重否定,也就是说,刚给出向下或向下的两种方向,又被他词无情地抹掉,奇怪的是,词的三种方向在消失的同时,新的支点在摇晃中又得以重新确立。
《浮世》与《迟疑》两首诗对照阐释,“孩子”、“老人”两个意象都既可以象征生,也可以象征死。“老人”是实有的“在”(一个老人倒了下去),“孩子”是实有的“无”(“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生死无常;“孩子”是实有的“在”(“你说,你的面前有三只猫”),“老人”则又是虚指(“你重新相信那个老人的存在?”),死生由命。“在”与“不在”之间的摆动,语境进入深水区。除了实虚同构,当下与追忆的间错是这两首诗的另一特色。“我拦你也拦不住/你坐在白沙河的波浪里口吐莲花/它是我故乡的河”是实写,但追忆又将实写裱糊得难以辨认,“三只猫”、不生活在水里的“鱼”、“一只手”等意象,则是因追忆产生的幻觉,时态是当下。如果探讨《浮世》的现实参照,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首不愿正视死亡的追忆之诗,《迟疑》里处在虚有之间的“老人”,则可以理解为提前到来的死亡排练。
如此多的词义重构与彼此消解,如何实现文本自洽?答案显而易见,虚无从来不是实有的反义词,死也从来不是生的对立面。“老人”与“孩子”不过是生命的两种形态,但归宿只有一个。这两首诗,完整诠释了诗人冰竹的怀疑主义气质,这种怀疑主义气质在生活层面是隐秘的,与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放达的酒神精神相悖、相忤,两者的粘和剂则是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人间》这首诗,也出现了一个老人形象。“石凳上坐着一位老人,用纸巾擦拭眼镜,然后伸伸手臂/把罩在头顶上的帽子像扣环一样解开/半径,弧度,雨水的线条分明”,“老人”这一在他诗里多次出现的意象在这首诗里突然变得明亮,像是沐浴在圣光里近乎先知的智者,“你”被“老人”所引领,“格姆吕峰”像是一座通往神秘之所的语言祭坛。虽然“老人”这一意象有实写的动作、装扮,但我还是倾向性认为,“老人”是生命之河流淌到下游时“你”的变体。全诗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色泽相对明亮,末段“穿过乌鸦的眼睛流入昏暗”,色调变得黯淡,色调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旅程。但无畏,“人间”“密密麻麻”,“一粒光子”,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归宿。“这一切我全都相信。不然呢?”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乐观如何?悲观又如何?种种有具体方向的价值都被诗人所摒弃,诗人给出的态度是旁观者的通透,而非积极消极简单二分法可以概括的价值取向。
这种宿命气质的语言风格,有一种令人迷醉的气息。这几年,冰竹似乎强烈地意识到,诗歌与小说虽然有各自的文本逻辑,但就主题来说,终归要趋于一致——你总得回答“你的眼睛”与可触之物的关系,进而找到个体的坐标系。最近他的诗歌里出现了大量的“叙事元素”,而这些人物、事件就我理解是意象的某种变异或极端形式,笼上了一层轻纱般语言的外衣,像云雾一样在山间缭绕。如果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那么诗歌里出现的“小说因素”,则是虚构的“虚构”,是虚构的平方。
“我将他接进屋子里/然后翻动一堆厚厚的旧书/拿出一本来/翻到第23页/一枚十年前的银杏叶跌落下来/翻到第231页的时候/又掉下一张25年前的像片/我拾起来指着我的朋友说/这像片里有你,后排左三/也有我,前排右二/我们长得像夏天的/窗外的那排落羽杉?/我的朋友没回答我/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便回过头来/发觉他已经不见了”(《落羽杉》)。
《落羽杉》没有收录入《唐朝的雪》,我之所以想说说这首诗,是因为透过这首诗,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诗人为了抵达他想要的“终极文本”,曾经作出过哪些尝试与努力。这是《落羽杉》后面的一小部分内容。“23”、“231”、“25”、“左三”、“右二”,这些看似像仓库管理员一样的数字实写,实则是虚无的此刻对过去真实发过的事件的嘲弄。我在他的书房里问过一句他写《落羽杉》的情形,他指着窗户外一排随风晃荡的红色针叶树(我不确定那是不是落羽杉),说,“看见了,就写了”。也就是说,那个与他一同翻看相册的人是他“借”来的。
关于照片,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的比喻最为准确——“一本照相簿……这是一座露天家庭坟墓”,“坟墓”是过去式也是未来式,埋葬的主体是“时间”。故事、人物,没有目的、没有结果,“他(她)”只是推开门来了,打开门又走了,或者“他(她)”根本没有来,根本没有走,因为记忆让所有时态都不再有清晰的界限,身影、脚步声似乎只回荡在你的心灵之内。这首诗与散文化文本的界限,一般读者可能会觉得非常模糊,但它是纯粹意义上的诗歌文本而非其他,因为意境的营造完全是诗意的,最终呈现的是语言的“飞升态”。
“他”是谁?一个多年不见无次数想念过的朋友?可以的。但并不完全准确。将“他”理解为流逝的“时间”本身,或者“他”就是恍惚状态下的诗人自己,我们会听见另一扇诗歌之门訇然开启。此时与彼时,时间的颜色、气味发生了变化,而回忆则是链接过去现在未来的唯一锚定物。语言层递带来意境的“飞升态”,只会领你进入诗歌之境而非其他。足够的生命能量,让实写的语言被“气化”,只有诗歌能完成这一艰辛的任务。这与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收纳事物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类似这样结构诗歌的方式也出现他近期的一首诗《宋朝蝴蝶》里——“我觉得你坐在我的面前/是在虚构另一个我的存在/或许你就在我头顶上/构成一条无限长的循环线/构成循环线的无数个点/在不定的时间内掉落下来”,这首诗里的“你”可以为以上结论提供佐证,“你”比《落羽杉》里的“他”指向更为明确,是诗人的分身,是抓不住流逝的那个自己,是时间“循环线”上的另一个小黑点。这首诗有大量不确性词、“否定肯定”等语言技术的运用,如“觉得”、“虚构”、“或许”、“不定的时间”等,这些词的指向性都被自身所否定,阅读的过程可能会因为我们抓不住“词”的具义而焦虑,其实勿须抓住,这即是进入冰竹的诗最好的临界状态,因为这些词即是诗人意识的潮汐涌动时的本来面目。
形式即内容,这是我一向的观点。考察一首诗歌的价值,可以考察语言的精准度;但考察一本诗集的价值,其实就是考察一个诗人的价值。语言不是诗人的游戏外挂,诗歌如果是诗人的外在之物,既是对自己的羞辱,也是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亵渎。“技艺考验忠诚”,我很庆幸诗人冰竹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各种思潮纷涌的时代,精准地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文本与精神的双重坐标。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