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969年,父亲携全家下放到离县城百里外的偏僻小村。
离城
一辆卡车人货装,风尘百里甚迷茫。
举家下放离城市,且把他乡做故乡。
山村
百人不足十余家,男子耕田女纺纱。
南面良田栽水稻,北凭野岭摘油茶。
开镰播种听耆叟,打草骑牛有细伢。(1)
灯火昏昏开卷懒,炊烟袅袅入云霞。
下放干部
蓑衣加身笠压头,放下笔头握锄头。
盛夏割禾顶日头,隆冬修堤雪染头。
专务稼穑方开头,工分难比壮丫头。
一家重担在肩头,满腹忧虑锁眉头。
此生可曾有盼头?
山村小学
且把祠堂作课堂,三个年级一间房。
教职员工就一个,独课学子十几双。
我听课时你自习,讲完算术讲文章。
莫嫌上课太枯燥,讲段故事做褒扬。(2)
上午学习同辛苦,下午干活各自忙。
家长不问读书事,睁眼瞎子亦无妨。
出早工
贯穿晨雾几声钟,队长挨家喊出工。(3)
妇女锄禾高垄上,男人犁地小村东。
人勤土沃青苗乐,鞭狠轭沉黄牯疯。(4)
饥乏不随谈笑散,收工钟响早霞红。
过年
全年养大两头猪,一卖公家一自屠。(5)
聚宴谁嫌云腿腻,闲谈更喜切糖酥。(6)
岁除守岁柴吐焰,春至迎春龙戏珠。(7)
挨家招待新姑丈,顿顿需斟酒几壶。(8)
一辆卡车人货装,风尘百里甚迷茫。
举家下放离城市,且把他乡做故乡。
山村
百人不足十余家,男子耕田女纺纱。
南面良田栽水稻,北凭野岭摘油茶。
开镰播种听耆叟,打草骑牛有细伢。(1)
灯火昏昏开卷懒,炊烟袅袅入云霞。
下放干部
蓑衣加身笠压头,放下笔头握锄头。
盛夏割禾顶日头,隆冬修堤雪染头。
专务稼穑方开头,工分难比壮丫头。
一家重担在肩头,满腹忧虑锁眉头。
此生可曾有盼头?
山村小学
且把祠堂作课堂,三个年级一间房。
教职员工就一个,独课学子十几双。
我听课时你自习,讲完算术讲文章。
莫嫌上课太枯燥,讲段故事做褒扬。(2)
上午学习同辛苦,下午干活各自忙。
家长不问读书事,睁眼瞎子亦无妨。
出早工
贯穿晨雾几声钟,队长挨家喊出工。(3)
妇女锄禾高垄上,男人犁地小村东。
人勤土沃青苗乐,鞭狠轭沉黄牯疯。(4)
饥乏不随谈笑散,收工钟响早霞红。
过年
全年养大两头猪,一卖公家一自屠。(5)
聚宴谁嫌云腿腻,闲谈更喜切糖酥。(6)
岁除守岁柴吐焰,春至迎春龙戏珠。(7)
挨家招待新姑丈,顿顿需斟酒几壶。(8)
注释:
(1)打草:打猪草 ,采野草做猪食。骑牛,放牛。细伢,小孩。(2)如果学生们听课认真,老师就会讲一段故事,作为奖励。(3)生产队劳动分早晨、上午和下午三段。队长一方面催促大家出工,一方面不知具体农活。(4)黄牯,一般指阉割了的黄牛。(5)开始队里有集体养猪场。后来取消了。个人养的猪,按规定至少一半要卖给国家。(6)切糖,叫冻米糖或米花糖。又称江南小切。(7)正月初一到十五,又舞龙习俗。(8)新姑丈,也叫生姑丈。指去年结婚今年第一次来给老丈人拜年的女婿。按习俗,结婚当年女儿不能回娘家,要到春节后与丈夫一起回来拜年。这时,全村每家都宴请他们。新姑丈往往每天被灌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