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 :立春之雪 | 《长江文艺》

“头条诗人”2024年9月第11期

作者:薄暮   2024年09月30日 14:53  中国诗歌网    1624    收藏

头条诗人


薄暮,河南商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作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新华文摘》等报刊和若干选本,入选“《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排行榜”,出版诗集《我热爱的人间》

微信图片_20240930140646



立春之雪(13首)


快乐


小院里,每一朵石榴花下

我都像一粒尘埃

徘徊着,那么轻,没有心事

我的父母从没见到过


他们的目光无数次

跟着露水扛起我从河堤上出发

总想叮嘱些什么

山脚下,板栗树林

远远递来一簇簇淡黄的花穗

抚在背上。那么游移

重了,怕惊动河水

轻了,又容易被脚步声抖落

我比快乐

更像快乐地走着


今早,石榴树还没有一颗果实

真的很轻松

再也没有人为我担心

这种快乐,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我是有山谷的人


山路穿针引线,纳鞋底,上鞋帮

儿子顺着山谷往下走

棺材沿着山脊抬上去

希望越来越低,悲伤越来越高


时常俯瞰谷底的小鱼,拼接

世代相传的陶器

时常仰望山顶,一生

不可抵达的马尾松



快雪


恐怕只有雪花,绽放与凋谢

同时完成。这场雪

黎明前悄然停下


薄薄一层,温和,谨慎

不会让城市与人群相互推搡

为远道而来的春天腾出席位


还有谁与我一样

突然想在雪原上踩下第一行脚印

朝阳直起身看见

白色庙宇上,一只蚂蚁

衔着大风爬行


不为寻找一朵雪花和另一朵梨花

我知道,黎明的天空中

它们都在



灯火阑珊处


每到此刻,都想停留在这里

仿佛需要等待,又似满怀畏惧

下意识裹紧寒夜,担心春天

从心里跑出来

找不到遍地茅针破土的声音

方寸之处不可收藏

字迹漫漶的碑刻。那些用记忆

在比青石更坚硬的

亲人背影上凿出的路线图

因为不断重叠、缠绕、抵牾

渐渐归于平静和苍白

明明是立春后第一个节日

总像残冬最终的狂欢。元宵焰火

将祝福以灿烂的方式

交还黑夜,或是把头顶上的虚无

以比未来更轻盈的形态绽放

空中圆月

仿佛在月色里孑然疾走

又似在月光上独自守候



立春之雪


孩子,整个冬天

北中原都没下雪。今日立春

朝着微弱的天光可以看见

灰白的尘埃

一落地,瞬间消逝于灰白


是的,有一些失望

如果以重量计,比一再错过

棠梨花落在老屋的青石台阶

要轻

如果以长度计,比看一眼

台历上的冬天要远


如果以深度计

孩子,不可能的


如今,灰白色的

羽毛或山谷,都已不能

抵达我内心的万紫千红



多好的日子


雨下得千里迢迢

洗去怀念的尘埃,一大早

阳光清清爽爽坐在山冈

点燃纸钱,伏下身子

听见草根在地底轻快游走

每一方墓碑上,我的名字

写得那么工整,刻得那么深

忽然有一丝羞愧

风就过来,提起一些纸钱

向森林里去,往天上飞

赶忙用一根栗树枝压住

河水变得平静。多好的日子

我有一点喜悦,和亲人一样喜悦

他们挨得那么紧,没有给我留下

一个人悲伤的地方



我们并排坐在河岸


那时小镇不通汽车。雨后下午

两棵白芒草撑开天空,搭上一辆

手扶拖拉机。群山开始靠近


乌桕叶红得让风焦虑

柴油机急促的方言,山谷中

与庞大黄昏倔强地争论


小河已然涨水。他径直开进去

碾过大大小小鹅卵石

在河心,被一声叹息拦住


我们蹚水,坐在一片红蓼草前面

等更大的拖拉机经过

他不停地抽烟


聊什么早忘了。星星一颗接一颗

从河底浮上来,漂过石步时的

声响,黑暗中传得很远



旧照片


水库四周,青山已经生锈

我们还坐在那条水泥船上

面颊毛茸茸的,笑容宽过上衣


不会选择角度。眼睛很小

断定那一刻我们什么都没思考

只是一齐逆着光,朝向幽深镜头


乐凯胶卷的廉价色彩让我们

懒洋洋的。永远年轻,从未分离

仿佛时间的人质


如今,我也是一张光敏纸

旧事物被时光不断显影

仿佛背面不是一片空白



只要一个纯糯米粽子


何时起,纯糯米粽子

不见踪迹。金穗大道两侧

每一家超市,每一辆早餐车

都有各色粽子

都有精选食材和美好名字

我只要一口雪白的故乡

在口齿间沙沙作响

这半生,裹进太多身外之物

只要一筷头清波

一小片箬竹叶的荫凉

不再与自己争论

简单与复杂,谁更宽大。何时起

我不能容忍一粒花生,甚至绿豆

只要一个纯糯米粽子



东方既白


东方既白,即将走出余集老街

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熟人


中年男人卸下门板

长条案上卧着饧好的面团

松针引燃柞柴

烧起油锅。突然间

饥肠辘辘


当第一对装满小葱和黄瓜的竹筐

摆上街边石板,清早变得拥挤

人影晃动,慢慢将我搡出躯体


像一缕炊烟飘在屋檐

发白的是自言自语

泛蓝的是从没说出的理由

被河口的枫杨叫住

终老于一支响朗的麦穗


一定还有比我更晚的炊烟

一定没有比我更难改写的旅程



喝茶记


山谷里一棵樱桃树下。其实

只是端着杯子,似乎

阳光就这样握在手中

不会被头顶上的云彩带走


低于云彩的是满树的樱桃

一簇簇,红得像熟悉的心跳

风吹开衣襟,你没有低头

凋零的事物不在这里

伸出一只手,努力挽留自己


那本时尚杂志不属于

松木条桌。壶茶执着地

收纳山路。你不愿放下的

只是风不肯带走的声响

和背上缓缓移动的星光



错觉


深秋下午,伏牛山面色柔和

黄栌、槲树、柞树、红桦、化香木

把风从枝头扯下来

铺满山坡,又一条条卷起

试图裹住赤身裸体在山谷中

奔跑的毛白杨


没有一只鸟,甚至一声

鸟叫。几只羊啃着灰白的云脚

向上望去,伏牛山慢慢闭上眼睛

并未转身,平静得

像一块完整的石头

越往里走,越感到时间的坚硬


所有小路都通向山顶

是一种错觉。它们会在一片树林

或突然的小雨中消失。如同

总有人把不可抵达的已知叫作前途



晚秋的月季


古城到处种着月季

黄昏又遇见它们

明明是一丛丛,一簇簇

在秋天的墙根,很用力

并不热烈。仿佛

走了太久,已无人鼓掌

更像一个人使劲

踩住风的影子

又不得不顺从时间的方向

街灯一亮起,颜色开始失真

塑料花似的。忍不住伸出手

——它在颤抖

像一种内伤

中年之后,用沉默

这副膏药

久治不愈的那种



“头条诗人”总第1007期,《长江文艺》2024年第9期




诗评:不可抵达的“己知” /  丁东亚


对任何一个写作者而言,书写的广度,无疑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就诗歌的广度来说,它是包容万象的,万物皆存在于诗歌里。但追求“广度”的写作,时而也会令诗人产生自我质疑,因为对于超越于诗人写作经验的事物,必须依靠丰沛的想象力将以前的意象和观念融为一体,并使之具有鲜明而新奇的效果。但事实上极少诗人可以像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那样在诗歌与现实之间来回停靠,且坚信诗歌就是想象力。想象来源于现实,这点毋庸置疑,但如何进入复杂的精神世界,以奇特的想象力使自我经验和现实抽象化,同时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许才是诗歌写作者真正要面对的挑战,毕竟“真正的诗性来源于对个体生命与语言遭逢的深刻理解”(陈超语)。近日重读陈超先生的《生命诗学论稿》,个人十分认同他在《现代诗:个体生命的瞬间展开》一文中的说法:“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诗应该是生命深处的而非道义深处的。自我成了我审视的基本对象,生命深处的熔炉成了诗歌可靠的母胎。”以生命个体的经验和体悟来写作,如今已成为当代诗坛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将个体的生命体验精准有效地提炼出来,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对诗人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因为个体生命之诗,尽管看似失去了广度,局限在“小我”,但它一旦凝聚为一点,爆发的张力可能也是无可计量的,而且这种将读者排斥在外的书写,也同样吸引着读者,因为个人的悲欢与喜乐本身就是言说,并具有着戏剧性。我深信每个诗歌写作者都想要将个人从生活中淬炼出的智慧分享给读者,只是对读者而言,残酷的事实是,只有在他们钟爱的诗人那里,诗歌才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启发性,似乎也只有在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时,才可能随时准备好自己的智力去与诗人心灵共振与共情,一如将好水的人放在水里。

倘若说提供一种澄明是诗歌的作用之一,对诗人而言,那些在文本中呈现的物与事不仅瞬间有了完整性,更多出了丰饶和陌生的可能。完整是源自潜在秩序的复原,在想象抵达的任何地方,所有的事物得以回到了他们自身应该所在的位置,也因记忆的不可能完全准确而变得陌生和多义,这也是诗歌之想象性回应复苏之物的魅力。从这一层面来说,薄暮的诗歌大多是这样的。他慢述生活日常,尽可能克制情感的漫漶,甚至时而过度留白,表达那不可名状的悲伤(《与父亲下棋》),时而平静异常,将逝去的爱无处不在的情境书写得庄重又自然(《娘在天上举着灯》),即便是写自我的小欢喜:一棵亲手栽下的樱桃树,他也竭力止住抒情的可能,以平淡的叙事语调赋予那“十二年/年年满树花朵/没有尝到一颗果实”的樱桃树以存在意义,从而显示出心理上的妙不可言的自足。对于诗人薄暮,事实上我知之甚少,甚至在初读到《长江文艺》即将刊发的这组《立春之雪》前,我从没读到过他的任何诗作。也正是这种不期而遇的机缘,让我对他的诗歌有了一种莫名的欢喜,一是来自作为同乡在文本中的确认,一是来自阅读他书写之事与物无障碍的体认。平凡的声音与生活是他个人书写的自我生命记述与确证,但诗歌写作之于他,并非真如他认为的是“个体化的成长过程必然性地感知生命与命运的偶然性”,即便是这样,这种偶然也是必然:没有人会毫无必要地去踏入一条苦修之道。

当然,我相信薄暮的诗歌写作是无目的性的,无目的意味着无意识的真实本性与真诚,也意味着诗歌成为了他信仰的对象。这在他的诗集《我热爱的人间》里有着尤为直观的展现,除了他丰沛的情感,还有他诗句之轻柔和自知的透明感中所流露出的精神气质:理性而克制,温善而细腻。倘若诗歌如艾略特所说,“是对个性的偏离”,我想这种偏离在薄暮这里指向的也无疑是情感,而非诗人内心的认知与感悟。于此,我更愿将薄暮诗歌里的“纯粹”与“明朗”的生命状态看作是其智慧和生命力所在,是不断深化展开自己,将自己所体认到的生命意义(希望与爱)“归附为一种大记忆大瞩望”。同时,更有意思的是,在这本诗集里,我还从中梳理出了他个人的偏爱阅读对象:鲁迅、奥登、李白、洛尔迦、蒲松龄以及中国的四大名著等。这种把个人阅读经验或感受带入诗歌创作的方式,也是一种真诚或致敬,同时也自证着阅读对他的影响,以及诗歌并非来自乌有、去向虚空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有着个人意义的具象呈现。而这种个人意义上的具象呈现,首先要从他书写的场域说起,即他的出生地,河南商城一个叫王塆的村庄。在那里,父亲“像凿子、钉子一样孤独/一辈子和天空过不去”;母亲是一种宗教;祖父在塆里“广受尊重/却总会夜里长叹”;烤龙河干净平缓,从不喧哗;自留地或承包地上长满的狗尾巴草“绿得比春天浅,黄得比秋天久”,“像我一生中的万古愁”;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的名字,或“有如乡村少年:/臭椿、白果、黑荆、倔强松/或有似落地书生:/君迁子、丁香、落羽杉……”,在他深情的回望中,那片出生地成为他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也成为他在心灵世界不断抵达的场域,这种不可抵达的“己知”,是他诗歌写作的开端与灵感源头,更是其内心坚实的力量之所在,当那些久存记忆的意象如条件反射般自发涌现,一切都有了光。这种光,在《立春之雪》这组诗里,是爱:即使是去为亲人上坟,也是好日子,“一大早/阳光清清爽爽坐在山冈/点燃纸钱,伏下身子/听见草根在地底轻快游走”,“我有一点喜悦,和亲人一样喜悦/他们挨得那么紧,没有给我留下/一个人悲伤的地方”;是心有山谷之人的片刻缅怀:“山路穿针引线,纳鞋底,上鞋帮/儿子顺着山谷往下走/棺材沿着山脊抬上去/希望越来越低,悲伤越来越高”;是不为人所知的内心的万紫千红,是灯火阑珊时分将自己“交还黑夜,或是把头顶上的虚无/以比未来更轻盈的形态绽放”,更是自知的自洽,当“再也没有人为我担心”,心里不觉生发出的快乐,也无须告诉任何人。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薄暮的诗歌里读到的是他对故土田园牧歌式的追忆,以及他平淡无奇的喜悦与对世上持续存在之物所抱有的警醒之心,那么很容易错失的则是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其源源不断的创作力,在《十万花海》里,他“看着自己的影子模仿余生”,所愿是“每一个清晨/有所信,有所爱,有所恨”;在《卧龙岗上》里,他其实“不敢望东北/……生怕一眼过去,看见故乡/天空上,已经很久没有云彩”,宁可独立岗上,“等着/跟你说:竖子,莫停留,莫回头/趁世无英雄”。

此刻我在诗歌里试图一次次抵达薄暮,而他无时无刻不在“以自我满足且无拘无束的词语”(谢默斯•希尼语)里表达着自己:以其在异乡的领悟和充实的阅历归根返本。我们都在个体的想象里试图抵达,也永远停留在不可抵达的“己知”。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河南开封 | 第40届青春诗会参会诗人诗选
  2. “人是无限开放的存在”——阿多尼斯访谈录
  3.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6. 王夫刚:雪,作为一种背景——吴小虫组诗《冰雪叙事》读后散记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4.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 | 以新气象新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5. 张宏森:绘就新时代文学的光辉图景
  6.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上海站)在上海举办
  8. 每日好诗第44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每日好诗第44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 获奖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
  6. 第44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为什么要建中国新诗版本馆
  8. 第二届“天涯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9. 每日好诗第44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