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剑自有他的“衢州活法”。在我的阅读印象中,他那富有灵动感的技法、语言的古典性和内涵的现代性,使他的诗写始终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他的作品兼具寓言风格、反讽色彩和游戏态度,使他的诗写呈现出贵州囤堡地戏般严肃、戏剧化、丰富又复杂的脸孔。这一点与他饮酒后的状态相符。这种生命的圆熟与诗写的自我放逐形成了强烈对比。他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姑蔑古域,进而寻求破壳般的诗学突进,寻求生命所能抵达的自由境界。
不同于简单的叙述和抒情,阿剑书写的场域由南方而北方,及古今中外智者,从历史到今天,从农耕文化到量子力学。在跨越时空的维度之后,他由此打开了词语之间坚硬的罅隙,让所有的事物之间有了情感关联。就其本质上而言,他想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返场对话。
如在卷一四首中开篇明义,《衢州活法》(P008)从泥土颜色、前朝、现世着笔,进而“观天”:“独坐盆地中央/蓑衣斗笠/半生守护阳光与庄稼/半生拾掇祖传的月亮碎片,数代梦呓”。他并未隐藏这些返场的伤痛,虚构真实,“满江滚动的大好头颅”,植入倔强、暴烈的短句,泛黄的族谱与满江烟雨。他试图以古典中国文人的传统心态去面对万事万物,将古典意象在现代语境中激活,从而使《姑蔑志》名为志而非志,对旧史志借尸还魂,使地域性的姑蔑国得以开放和生长,穿越地域的平台从而拓展到更为宽阔的写作视野。
由此开始地理考、建置制、物产考、人物传、艺文考......
■诗人一直想对时代说些什么?
由地理而节令,通过关联生长的诗行,启动如山者,是否找到返乡的路径?因为“泪水是无需户籍的家乡雨水(《动如山》P018)”。那么,家乡在哪里?是《烂柯山的莲池》(P019)吗?仍不是。
因那“天地间很多隐秘的火/这是为我点的慰藉辛苦的灯......”,他继续前行在返乡路上时,诗歌的本体选择了静态的截面,面对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更迭倍感无奈,成为了“工业区的盆景两棵”,感叹“无非园区尘土漫天,挖机轰鸣”。他迷失在这无处不在的现代场景中了吗?“儿郎伟/抛梁东......儿郎伟/抛梁南......仙霞连绵送晴岚”,由此可见烂柯的四方之土是养人的,能给他“百万年来的活命态度”。这部分的诗行,如果划掉骨鲠其中的现代场景,你便仿佛活在古典的片场,但注定这种在场的智性,反思的理性比模糊两可的歌唱附和更重要。
如“撕裂的胸腔、肋骨、体肤,予阀门和铁”,只“山梁脊断”,而主体“我惟端坐此方,成一座荒芜的塔”,看阿剑笔下的烂柯山,拥有如此清醒的夜色。
尘峦如岳,《江郎山》《饭甄山》《古田山》《秋山》......山山有韵。这里的山可为英雄、烈士、小丑、匹夫,可为“穷且硬的骨头”,诗人欲与过往的神鬼对话,既有缅怀先人的悲伤,也欲铭记那些余温尚存的旧日子,想把敬意给那些坚持理想的姿态和出身底层的群氓。
他在山中、山上。他想做“一颗突然就想拔腿飞奔的树”,也做一个“硬挺着不肯磕头/又痛到满山打滚的人”。他累了,裹挟着人到中年的沧桑,想象端坐于雨中,做“年老悔恨的孤王”。今时今日,那山色空蒙的江南,早已没有了“采茶曲的声音”,甚至连“看水的两个人”也没有了。西湖已是字迹模糊的石碑。
■清醒的在场。
阿剑有他的诗学理想和审美立场。记得2020年我俩一起在贵州高原的一处山野中漫游、长谈,说到兴致处,他指着那开满野花的山梁说:“相信这下面深埋着枯骨”。当我们共同面对历史的空茫和理性的辽阔,人生体验和经验便熔铸为自认坚硬的精神。
德国诗人恩岑斯贝格在《巴枯宁》一诗中写道“......你永远在流浪/出神的傻子,你是一个不理智的/让人无法忍受的怪人.....”诗者阿剑奔涌至心灵深处的心灵之旅,有悲伤、激昂,哀歌式的真挚与自然流淌其间,试图贯通前至先秦诸子、后接现代科学和大基建时代的狂热,看我们生活的世界正试图被改造成适宜我们呼吸的样子,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在不断试错。面对貌似正确的山海位移,荒诞的相互倾轧,互悖的政令,无一不演绎着每个时代破坏和毁灭的力量。几千年了,世界仍是个草台班子。
我们相信永恒吗?而“诗只是语言的寺庙(《观沧海》P038)”,还是另一修罗场?
在姑蔑城,我是唯一在水边读诗的孩子。
我的身体里有辆来自北方的马车,
它注定要用洪水的速度
驶过南方低矮的屋檐。(《洪水赋》P039)
假定阿剑相信自己流淌着来自北地的血脉,在那个迁徙至南方的姑蔑小国,那么,他便是那个披发狂奔的传嫡,曾手执青铜刀戈,怀揣玉玦信物,现正等待身份指认。他这是想要贴地飞行吗?
在江南,粮食、木柴、丝绸和宣纸,宽袍广袖的舞女,惆怅着。那个穿青衫的人,仍怀揣万古愁,佩三尺剑,等着谁去“以命相博”,从春到冬,朝至暮,所有落花流水中的明灭,伤痛遍野。
他那把剑试图雕刻万物,常常忘了时间流逝,试图隐言天道的忧思之剑、气节的悬空之剑,只是如今无土可守,无景可看,失语的姑蔑。
■关于建置志。
是强烈的虚幻感和无意义感吗?这里有来自姑蔑这块土地多重交织的社会、时间、地理和心理的深层次冲突。
诗人扮演着一个史家的角色,干着冒险的诗写呈现。
姑蔑城“高一丈七尺,厚四尺”,这里的孤王曾自刎。衢州曾发现的“龙游石窟”,有采石场佐证,或曾为道家福地,既是安身立命之处,却也深藏巨大的空;这种空是湮灭的时空。这里的庙宇承担过无妄的战火,而诗歌的马匹却无法追上失孤的旧城,那熬出苦杏仁味的药堂,现在只遗留一堆无用的陈年药渣;诗人从那藏在方志之中的河流里舀水喝,患上宋朝的腹泻,但他看到了农耕时代那些筑堰而死的鬼魅。
这流浪的酒徒,看改朝换代的城墙屡次颓圮,遇见过反贼、桂香依旧的老巷,倾听过“骨头拍打空气的声音”,于马蹄声里,被暗流吞噬,只看到屠刀与鲜花一起绽放。这个游魂,只是在临了呼唤真实的体温,欲抒张狂。
看这些祖传的旧伤,是一个人的旧伤吗?抑或一条河、一座城的旧伤?
谁在试图穿越群山,对牛弹琴?这里的黄昏转而“指引离人,刨食者,归家的孽子”;这里的姑蔑,仍有固执的北地之音;那些人,穿州过府并粉墨登场;然而,诗人认为我们只是在坐井修炼,“修文明的恶,人类的病,写戴罪的诗”。只此一句,悲剧与力量彰显。
在现代场景下的古典之愁,他们之间正在进行一场生死的角力。琴弦,琵琶,古城墙,青瓦与黑铁,在深层次的心理冲突里,凶手与死者均未明(《高铁上》P102)。
■关于物产考。
阿剑的精神之核是鲜明的,在《蝉》《蝉鸣》中,通过这个等待漫长而具有生之短促而灿烂的意象,彰显了时空的迷离感和不确定性,述说了命运与自然互相搏动的力量,同时也充斥着张力和痛苦。
于此我常想象他在衢州酒后的黄昏灯影中踽踽独行。他四处游历,且在大学时代即已体验过北方旷野的辽阔。他便既是衢州的自己也不是衢州的自己,这让我想起毕加索说过的一句话:“比起绘制一幅杰作,那位画家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那比起阿剑诗歌的呈现方式而言,他指认原乡的根性意识更胜于诗吧!
在“物产考”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首诗是《幻象》(P115)。在幻象中,语言重新回到返乡的历史现场,“商人服象,象牙酒杯”,这里的野象仍执拗于北上寻找“雨水中的故国”,象形之象坚定了这种精神内部的执念。
“物产考”中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细腻而又欢快地戳痛读者内心,引发了很大程度的阅读共鸣。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看火车》(P116)一诗中他写道:“一个你穿着黑棉袄在游荡。/两个你们在铁道边扔石子。”这些那个时代孩子们熟悉的场景鲜活生动,延伸出那些流动在脚下的河水,火车压扁的镍币等,这些都是那代人共享的隐秘。
《拖拉机》(P117)中:“从化工厂拉氨水,刺鼻的/五谷丰登的气味,一路飘扬”,延展下去,你甚至还能在水田里捞获被氨水新毒死的黄鳝和泥鳅。那个时代,能爬上“父辈脊梁般的拖拉机”已经是一个孩子可以享受的荣光,当时代变迁,我们仍试图安放虚妄中的白雪与月光。
所以,现在,拾到一只破碎的官窑瓷碗,便如拾到了半壁江山,拾到温润如玉的满目青山。凝视当下这些无意义的被消解的门户、断碑、雕花牌坊(《废牌坊》P123),便可于月夜重返原乡,而这些被诗人眷念的旧物象,早已被打桩机、高铁纵横线等野蛮切开,而这种思考引领着读者突破了诗行本身。
从“物产考”全辑来看,诗写选题范畴好像并未经过系统设计,我以为是阿剑信马由缰,或骑着一头老牛踱过了他生长的故乡,一路见证,一路回忆,一路诗写。“物产考”中也有富于先锋精神和实验性的文本,如《酒歌》(三幕剧)(P157)这里不作展开。
■关于人物传。
阿剑诗歌中深藏着伤美风格,这是伤感于美好事物的孤独之旅。这种孤独有时通过青铜、玉玦和陶片以及更微小的事物来呈现。这种独特的美学层次属于那些具备自我突破力的诗人。当诗歌变成色彩、肖像,欢乐和恐惧,当诗歌变成血脉深处的静止和冲动,当诗歌变成想要明了尘世的欲望,诗歌从形容词、名词、动词、虚词的内部抵达能指的内涵,所指的外延便得到扩展,从而摆脱困锁自身的写作惯性,阿剑在人物传中尝试着这种努力,并进行了语言的呈现,他们朝向世界存在的意义。
就我个人统而观之,在“人物传”全辑中呈现了反传统、虚构、大爱、真相、思索与画像及灵魂奔走的六种分类特点,以下作全辑浅印象简读。
【反传统篇】
《杨炯之死》:忤逆终生而消失于水。
《王阳明》:他蕴养百年的反骨终未成形,变成了新炊的烟火。
《苏溪和尚》:食猪首,杀身又如何,巧舌供奉饕餮的肉身,未做和尚可,不做和尚亦可,在身份绑架的路上,有污名者具真性情。
《周不易》:写周文王时,解构了王图,混说了后天经卷。
【无限的爱意】
《白居易》:对山河沉默。“他的草,一夜长满长安。”
《李清照的声声慢》:“痛,又何妨再痛些。”
《聂小倩》:繁复穿插的意向在今古之间辗转,当古典情愫在物质的风中被明码标价,客体便在不同时空中以二元对立的形势产生异化,荟萃成诗,指向深远,自由的花朵得以因“骨”而耸立。
【虚构之诗歌】
《大彻禅师》:未语而先言傻者自称大彻,有生长在别处的智慧。
《刘伯温》:或许,只有起于微末的想象才是历史的真相。
《徐霞客过衢州》:他写下的难说不是——道在何方?
《告诉蒲松龄如何把衢州三怪做成人间食粮》:念想中的妖孽,惟缺快刀一把。
《百丈漈瀑布怀刘伯温》:与预言者神会,当在乱云飞瀑后,念妄人,作真语。
《游侠儿》:我印象中的江南是没有游侠的,多了些温文,然而在阿剑这里不一样的,总有意难平,然后离家出走。
【明了的真相】
《梦史记》:那一点佛心,才是真相的魔障。
《黄昏,两个苏东坡》:只有沉默和苟且才是永恒吧!
《陆游》:又如何“死祭/半个丢掉的中国”。
《左宗棠鏖战三衢记》:行不可为之慈悲,不为善;行可为之军旅,见野花开。
《弘一法师》:来了衢县也是一闲云。
《金庸》:苦恶史久矣,却试述平安喜乐。
《无脸佛》:智断之诗。佛皆无脸,有脸非佛,各得参悟。
《一个悉达多在河边》:在代入罪恶与救赎的真相中,动词、虚词与意向皆重新赋予了时间意义,奥义也隐藏在河流中了。
《阿婆的讯息》:妙在旷野、石头与植物,浮华既如尘泥,荒芜便是真实。
【思索与画像】
《刘勰》:文心酒徒,真语珍言。
《辛弃疾》:绿洲红尘,万里江山,终极死亡本身的给我式假设。
《郁达夫》:这是一路飘摇中的“汉国”,立了汉唐的心,俯卧于宋明山水......零落的旧史,终有人给出寓言式的失语。
《端午漫步,缅怀屈原》:惟有寓言式的解构,肉身才未朽腐,便存了江河万古。
《谶语者》生活有意义或没有,这都不需要回答,叙述背后的真相,固化的中年有了嵌入肉身的宿命,而谶语者就是那个说出背后谜底的神秘人。
【灵魂奔走的兽群】
《陈子昂》:终是不成高低的腐儒。
《王安石》:困于因果,终于现实。
《陈亮年谱的计算术》:过于平淡的叙述,还是叙述吧。
《杨继洲》:既医得了头,便医得了脚。
《山中读李白》:不一样的李白却是自己的游戏,心存了青山平湖。
《威克菲尔德先生在八月的夜里》:始于食色的寓言,重温一把霍桑笔下人物的繁衍生息另类欲望。
掩卷“人物传”,古今中外的形色人等仍纷至沓来,既写将相英才僧道俗,也有风流才子俏佳人,还写贩夫走卒游侠儿......诗人在这一辑所呈现的价值审美从儒而道,从道而佛,既有承担的勇气,也有克己的态度,且兼具神性的神秘和游戏的洒脱;文本由于建立在综合价值上而不是单一的儒或道,便显得包容,丰富而且透明,摹写中贯穿现实的生命承担进一步对站在一旁的本我生命进行了体认;而这一切通过不同的人物客体来展现,去理解和深入,演绎悲悯,也彰显自由和开放。
■关于艺文考。
阿剑的诗语特点,天然地代表灵魂上的感觉和情绪。其中表达的精彩处意味着诗意的可公度性、可直观的感知性,其语言的实质是经得起时间摩擦的。
语言不以现实为限的无限可能。如在《象征》(P216)短诗中,人类对虚像之物组成的未知之境在延伸、重叠,由佛像、庙宇、十万大山、日出,短短四行诗,把基于恐惧心理支配下的层层拜伏心态递进展示,诡异之处,臣服于陌生的,更空阔的事物,从而制造出语言的无限可能。
语言解构的温度。《隐喻》(P217)一诗对秩序、混乱、信念三个关键词的解构,像极了非冷静的职业性演说,在语言介入的路径上,以描述场景,通过场景对外部世界进行窥视或打探。这种打探本身与命运厮守,从而具有他想要认领的体温,让心脏的博起也有了血性的温度。
《中年赋》则措置了内心的经验,以人、事、物的兴发和怀想感叹,试图抵达生命的恒等。
《前世》以物像为前缀,致力营造一幅古典的,具有唯美、凄婉、悲壮意味的画卷。
《雨中花》通过敏感的词根,生动了一位前世妖孽,他,即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雪崩》《分开》有对这尘世手忙脚乱的心痛。在其反秩序、反虚伪、反灾难的背后,试图构建逆向而行的人生。
《创世纪》题目很大,但阿剑也不过是想要重温一下造字史,指向了文明重构的臆想。
《推敲诗学》“谁也不想写下滞销的句子,从而死在打折区。”诗写者溺失在诙谐、有趣,但无奈且彷徨失措人生境遇里。
《如果》似乎是按部就班地罗列了这一群被各种无意义消解掉的愤懑。
言爱的态度。《欢爱之后》(P224)激情与爱欲之火仍不能安慰这个男人焦灼的内心。《小措辞》通过“伫立、居住、倚靠、混迹”四个词,刻画了这个想爱又害怕爱的男人,内心依然小心翼翼。他害怕着什么,被生活现实折腾下的《我爱》(P229)即写出了那种内心的无奈。即便他又《爱》(P230)了,也显得很突然,因为他的内心依然孤独,依然孤苦无依,所以他选择了深夜读书,依然欲张正义且自艾自怜。
感知时代而并非沉默。如走近《黄昏》(P232),便走近了下行世界的沉沉铁幕,那操着故国口音的人,有着残砖镂雕的吉祥人生,但这个走进旧史中便有了“血气翻涌,狂歌罢,披发入林”冲动的人,仍是意难平,因为他曾在《在人间被雨水打湿》(P233)中,感叹着被“一阵风吹散”的情绪,感觉草木比脆弱的肉躯更显坚韧,但诗人又能何为,风花雪月或选择沉默?
只要那些抵进血肉的力量仍和利刃一样依然存在,相信阿剑便不会忘记勇气和良知,就如帕斯捷尔纳克说过的一句话:“创作的目的,就是献出自己”。今天的中国诗人既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敌对者,也不可能成为刺进时代咽喉的一根尖刺,又不想做个局外人,或许只能真实记录当下的认知和遭遇,诚实于真实者,或者选择沉默于当下,或者借助跨越时空的返场对话,实现诗人真我的洗礼。
就阿剑生长环境的地域性《姑蔑志》而言,整体呈现与行政区划无关,基于言说的便利,应该是他在自己指认的民俗区内基于文化、经验、体验和事物所制造的一种场域,诗人梦亦非认为,这样的地域性诗歌“是从生活在别处回归到生活在此处;从关注文本回归到关注创作主体;从一种文化方式回归到一种个体生命,是一种人格修炼过程”,而我把阿剑的《姑蔑志》看成了是他个人的心结,愿意自觉疏离于众人而回归自己的原乡之所,他既藏审于姑蔑而又出离于姑蔑,他所需要呈现的是他的诗学立场,要开创自己的写作场域和写作时代,从而脱离附和的部分与流派的部分,整合自我精神并消除时空影响。
从阿剑的写作中,我们看到传统的精神,东方式审美,古典与现代的言说方式,儒道释与西方哲思的观照,这种独特的诗写风格,脱离了口语和翻译体的桎梏,在汉语诗歌的写作上形成了自己的成熟路径,也完成了自己的诗学贡献,作为一位生长性诗人,我相信并期待着阿剑超脱地域的未来。
不同于简单的叙述和抒情,阿剑书写的场域由南方而北方,及古今中外智者,从历史到今天,从农耕文化到量子力学。在跨越时空的维度之后,他由此打开了词语之间坚硬的罅隙,让所有的事物之间有了情感关联。就其本质上而言,他想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返场对话。
如在卷一四首中开篇明义,《衢州活法》(P008)从泥土颜色、前朝、现世着笔,进而“观天”:“独坐盆地中央/蓑衣斗笠/半生守护阳光与庄稼/半生拾掇祖传的月亮碎片,数代梦呓”。他并未隐藏这些返场的伤痛,虚构真实,“满江滚动的大好头颅”,植入倔强、暴烈的短句,泛黄的族谱与满江烟雨。他试图以古典中国文人的传统心态去面对万事万物,将古典意象在现代语境中激活,从而使《姑蔑志》名为志而非志,对旧史志借尸还魂,使地域性的姑蔑国得以开放和生长,穿越地域的平台从而拓展到更为宽阔的写作视野。
由此开始地理考、建置制、物产考、人物传、艺文考......
■诗人一直想对时代说些什么?
由地理而节令,通过关联生长的诗行,启动如山者,是否找到返乡的路径?因为“泪水是无需户籍的家乡雨水(《动如山》P018)”。那么,家乡在哪里?是《烂柯山的莲池》(P019)吗?仍不是。
因那“天地间很多隐秘的火/这是为我点的慰藉辛苦的灯......”,他继续前行在返乡路上时,诗歌的本体选择了静态的截面,面对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更迭倍感无奈,成为了“工业区的盆景两棵”,感叹“无非园区尘土漫天,挖机轰鸣”。他迷失在这无处不在的现代场景中了吗?“儿郎伟/抛梁东......儿郎伟/抛梁南......仙霞连绵送晴岚”,由此可见烂柯的四方之土是养人的,能给他“百万年来的活命态度”。这部分的诗行,如果划掉骨鲠其中的现代场景,你便仿佛活在古典的片场,但注定这种在场的智性,反思的理性比模糊两可的歌唱附和更重要。
如“撕裂的胸腔、肋骨、体肤,予阀门和铁”,只“山梁脊断”,而主体“我惟端坐此方,成一座荒芜的塔”,看阿剑笔下的烂柯山,拥有如此清醒的夜色。
尘峦如岳,《江郎山》《饭甄山》《古田山》《秋山》......山山有韵。这里的山可为英雄、烈士、小丑、匹夫,可为“穷且硬的骨头”,诗人欲与过往的神鬼对话,既有缅怀先人的悲伤,也欲铭记那些余温尚存的旧日子,想把敬意给那些坚持理想的姿态和出身底层的群氓。
他在山中、山上。他想做“一颗突然就想拔腿飞奔的树”,也做一个“硬挺着不肯磕头/又痛到满山打滚的人”。他累了,裹挟着人到中年的沧桑,想象端坐于雨中,做“年老悔恨的孤王”。今时今日,那山色空蒙的江南,早已没有了“采茶曲的声音”,甚至连“看水的两个人”也没有了。西湖已是字迹模糊的石碑。
■清醒的在场。
阿剑有他的诗学理想和审美立场。记得2020年我俩一起在贵州高原的一处山野中漫游、长谈,说到兴致处,他指着那开满野花的山梁说:“相信这下面深埋着枯骨”。当我们共同面对历史的空茫和理性的辽阔,人生体验和经验便熔铸为自认坚硬的精神。
德国诗人恩岑斯贝格在《巴枯宁》一诗中写道“......你永远在流浪/出神的傻子,你是一个不理智的/让人无法忍受的怪人.....”诗者阿剑奔涌至心灵深处的心灵之旅,有悲伤、激昂,哀歌式的真挚与自然流淌其间,试图贯通前至先秦诸子、后接现代科学和大基建时代的狂热,看我们生活的世界正试图被改造成适宜我们呼吸的样子,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在不断试错。面对貌似正确的山海位移,荒诞的相互倾轧,互悖的政令,无一不演绎着每个时代破坏和毁灭的力量。几千年了,世界仍是个草台班子。
我们相信永恒吗?而“诗只是语言的寺庙(《观沧海》P038)”,还是另一修罗场?
在姑蔑城,我是唯一在水边读诗的孩子。
我的身体里有辆来自北方的马车,
它注定要用洪水的速度
驶过南方低矮的屋檐。(《洪水赋》P039)
假定阿剑相信自己流淌着来自北地的血脉,在那个迁徙至南方的姑蔑小国,那么,他便是那个披发狂奔的传嫡,曾手执青铜刀戈,怀揣玉玦信物,现正等待身份指认。他这是想要贴地飞行吗?
在江南,粮食、木柴、丝绸和宣纸,宽袍广袖的舞女,惆怅着。那个穿青衫的人,仍怀揣万古愁,佩三尺剑,等着谁去“以命相博”,从春到冬,朝至暮,所有落花流水中的明灭,伤痛遍野。
他那把剑试图雕刻万物,常常忘了时间流逝,试图隐言天道的忧思之剑、气节的悬空之剑,只是如今无土可守,无景可看,失语的姑蔑。
■关于建置志。
是强烈的虚幻感和无意义感吗?这里有来自姑蔑这块土地多重交织的社会、时间、地理和心理的深层次冲突。
诗人扮演着一个史家的角色,干着冒险的诗写呈现。
姑蔑城“高一丈七尺,厚四尺”,这里的孤王曾自刎。衢州曾发现的“龙游石窟”,有采石场佐证,或曾为道家福地,既是安身立命之处,却也深藏巨大的空;这种空是湮灭的时空。这里的庙宇承担过无妄的战火,而诗歌的马匹却无法追上失孤的旧城,那熬出苦杏仁味的药堂,现在只遗留一堆无用的陈年药渣;诗人从那藏在方志之中的河流里舀水喝,患上宋朝的腹泻,但他看到了农耕时代那些筑堰而死的鬼魅。
这流浪的酒徒,看改朝换代的城墙屡次颓圮,遇见过反贼、桂香依旧的老巷,倾听过“骨头拍打空气的声音”,于马蹄声里,被暗流吞噬,只看到屠刀与鲜花一起绽放。这个游魂,只是在临了呼唤真实的体温,欲抒张狂。
看这些祖传的旧伤,是一个人的旧伤吗?抑或一条河、一座城的旧伤?
谁在试图穿越群山,对牛弹琴?这里的黄昏转而“指引离人,刨食者,归家的孽子”;这里的姑蔑,仍有固执的北地之音;那些人,穿州过府并粉墨登场;然而,诗人认为我们只是在坐井修炼,“修文明的恶,人类的病,写戴罪的诗”。只此一句,悲剧与力量彰显。
在现代场景下的古典之愁,他们之间正在进行一场生死的角力。琴弦,琵琶,古城墙,青瓦与黑铁,在深层次的心理冲突里,凶手与死者均未明(《高铁上》P102)。
■关于物产考。
阿剑的精神之核是鲜明的,在《蝉》《蝉鸣》中,通过这个等待漫长而具有生之短促而灿烂的意象,彰显了时空的迷离感和不确定性,述说了命运与自然互相搏动的力量,同时也充斥着张力和痛苦。
于此我常想象他在衢州酒后的黄昏灯影中踽踽独行。他四处游历,且在大学时代即已体验过北方旷野的辽阔。他便既是衢州的自己也不是衢州的自己,这让我想起毕加索说过的一句话:“比起绘制一幅杰作,那位画家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那比起阿剑诗歌的呈现方式而言,他指认原乡的根性意识更胜于诗吧!
在“物产考”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首诗是《幻象》(P115)。在幻象中,语言重新回到返乡的历史现场,“商人服象,象牙酒杯”,这里的野象仍执拗于北上寻找“雨水中的故国”,象形之象坚定了这种精神内部的执念。
“物产考”中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细腻而又欢快地戳痛读者内心,引发了很大程度的阅读共鸣。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看火车》(P116)一诗中他写道:“一个你穿着黑棉袄在游荡。/两个你们在铁道边扔石子。”这些那个时代孩子们熟悉的场景鲜活生动,延伸出那些流动在脚下的河水,火车压扁的镍币等,这些都是那代人共享的隐秘。
《拖拉机》(P117)中:“从化工厂拉氨水,刺鼻的/五谷丰登的气味,一路飘扬”,延展下去,你甚至还能在水田里捞获被氨水新毒死的黄鳝和泥鳅。那个时代,能爬上“父辈脊梁般的拖拉机”已经是一个孩子可以享受的荣光,当时代变迁,我们仍试图安放虚妄中的白雪与月光。
所以,现在,拾到一只破碎的官窑瓷碗,便如拾到了半壁江山,拾到温润如玉的满目青山。凝视当下这些无意义的被消解的门户、断碑、雕花牌坊(《废牌坊》P123),便可于月夜重返原乡,而这些被诗人眷念的旧物象,早已被打桩机、高铁纵横线等野蛮切开,而这种思考引领着读者突破了诗行本身。
从“物产考”全辑来看,诗写选题范畴好像并未经过系统设计,我以为是阿剑信马由缰,或骑着一头老牛踱过了他生长的故乡,一路见证,一路回忆,一路诗写。“物产考”中也有富于先锋精神和实验性的文本,如《酒歌》(三幕剧)(P157)这里不作展开。
■关于人物传。
阿剑诗歌中深藏着伤美风格,这是伤感于美好事物的孤独之旅。这种孤独有时通过青铜、玉玦和陶片以及更微小的事物来呈现。这种独特的美学层次属于那些具备自我突破力的诗人。当诗歌变成色彩、肖像,欢乐和恐惧,当诗歌变成血脉深处的静止和冲动,当诗歌变成想要明了尘世的欲望,诗歌从形容词、名词、动词、虚词的内部抵达能指的内涵,所指的外延便得到扩展,从而摆脱困锁自身的写作惯性,阿剑在人物传中尝试着这种努力,并进行了语言的呈现,他们朝向世界存在的意义。
就我个人统而观之,在“人物传”全辑中呈现了反传统、虚构、大爱、真相、思索与画像及灵魂奔走的六种分类特点,以下作全辑浅印象简读。
【反传统篇】
《杨炯之死》:忤逆终生而消失于水。
《王阳明》:他蕴养百年的反骨终未成形,变成了新炊的烟火。
《苏溪和尚》:食猪首,杀身又如何,巧舌供奉饕餮的肉身,未做和尚可,不做和尚亦可,在身份绑架的路上,有污名者具真性情。
《周不易》:写周文王时,解构了王图,混说了后天经卷。
【无限的爱意】
《白居易》:对山河沉默。“他的草,一夜长满长安。”
《李清照的声声慢》:“痛,又何妨再痛些。”
《聂小倩》:繁复穿插的意向在今古之间辗转,当古典情愫在物质的风中被明码标价,客体便在不同时空中以二元对立的形势产生异化,荟萃成诗,指向深远,自由的花朵得以因“骨”而耸立。
【虚构之诗歌】
《大彻禅师》:未语而先言傻者自称大彻,有生长在别处的智慧。
《刘伯温》:或许,只有起于微末的想象才是历史的真相。
《徐霞客过衢州》:他写下的难说不是——道在何方?
《告诉蒲松龄如何把衢州三怪做成人间食粮》:念想中的妖孽,惟缺快刀一把。
《百丈漈瀑布怀刘伯温》:与预言者神会,当在乱云飞瀑后,念妄人,作真语。
《游侠儿》:我印象中的江南是没有游侠的,多了些温文,然而在阿剑这里不一样的,总有意难平,然后离家出走。
【明了的真相】
《梦史记》:那一点佛心,才是真相的魔障。
《黄昏,两个苏东坡》:只有沉默和苟且才是永恒吧!
《陆游》:又如何“死祭/半个丢掉的中国”。
《左宗棠鏖战三衢记》:行不可为之慈悲,不为善;行可为之军旅,见野花开。
《弘一法师》:来了衢县也是一闲云。
《金庸》:苦恶史久矣,却试述平安喜乐。
《无脸佛》:智断之诗。佛皆无脸,有脸非佛,各得参悟。
《一个悉达多在河边》:在代入罪恶与救赎的真相中,动词、虚词与意向皆重新赋予了时间意义,奥义也隐藏在河流中了。
《阿婆的讯息》:妙在旷野、石头与植物,浮华既如尘泥,荒芜便是真实。
【思索与画像】
《刘勰》:文心酒徒,真语珍言。
《辛弃疾》:绿洲红尘,万里江山,终极死亡本身的给我式假设。
《郁达夫》:这是一路飘摇中的“汉国”,立了汉唐的心,俯卧于宋明山水......零落的旧史,终有人给出寓言式的失语。
《端午漫步,缅怀屈原》:惟有寓言式的解构,肉身才未朽腐,便存了江河万古。
《谶语者》生活有意义或没有,这都不需要回答,叙述背后的真相,固化的中年有了嵌入肉身的宿命,而谶语者就是那个说出背后谜底的神秘人。
【灵魂奔走的兽群】
《陈子昂》:终是不成高低的腐儒。
《王安石》:困于因果,终于现实。
《陈亮年谱的计算术》:过于平淡的叙述,还是叙述吧。
《杨继洲》:既医得了头,便医得了脚。
《山中读李白》:不一样的李白却是自己的游戏,心存了青山平湖。
《威克菲尔德先生在八月的夜里》:始于食色的寓言,重温一把霍桑笔下人物的繁衍生息另类欲望。
掩卷“人物传”,古今中外的形色人等仍纷至沓来,既写将相英才僧道俗,也有风流才子俏佳人,还写贩夫走卒游侠儿......诗人在这一辑所呈现的价值审美从儒而道,从道而佛,既有承担的勇气,也有克己的态度,且兼具神性的神秘和游戏的洒脱;文本由于建立在综合价值上而不是单一的儒或道,便显得包容,丰富而且透明,摹写中贯穿现实的生命承担进一步对站在一旁的本我生命进行了体认;而这一切通过不同的人物客体来展现,去理解和深入,演绎悲悯,也彰显自由和开放。
■关于艺文考。
阿剑的诗语特点,天然地代表灵魂上的感觉和情绪。其中表达的精彩处意味着诗意的可公度性、可直观的感知性,其语言的实质是经得起时间摩擦的。
语言不以现实为限的无限可能。如在《象征》(P216)短诗中,人类对虚像之物组成的未知之境在延伸、重叠,由佛像、庙宇、十万大山、日出,短短四行诗,把基于恐惧心理支配下的层层拜伏心态递进展示,诡异之处,臣服于陌生的,更空阔的事物,从而制造出语言的无限可能。
语言解构的温度。《隐喻》(P217)一诗对秩序、混乱、信念三个关键词的解构,像极了非冷静的职业性演说,在语言介入的路径上,以描述场景,通过场景对外部世界进行窥视或打探。这种打探本身与命运厮守,从而具有他想要认领的体温,让心脏的博起也有了血性的温度。
《中年赋》则措置了内心的经验,以人、事、物的兴发和怀想感叹,试图抵达生命的恒等。
《前世》以物像为前缀,致力营造一幅古典的,具有唯美、凄婉、悲壮意味的画卷。
《雨中花》通过敏感的词根,生动了一位前世妖孽,他,即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雪崩》《分开》有对这尘世手忙脚乱的心痛。在其反秩序、反虚伪、反灾难的背后,试图构建逆向而行的人生。
《创世纪》题目很大,但阿剑也不过是想要重温一下造字史,指向了文明重构的臆想。
《推敲诗学》“谁也不想写下滞销的句子,从而死在打折区。”诗写者溺失在诙谐、有趣,但无奈且彷徨失措人生境遇里。
《如果》似乎是按部就班地罗列了这一群被各种无意义消解掉的愤懑。
言爱的态度。《欢爱之后》(P224)激情与爱欲之火仍不能安慰这个男人焦灼的内心。《小措辞》通过“伫立、居住、倚靠、混迹”四个词,刻画了这个想爱又害怕爱的男人,内心依然小心翼翼。他害怕着什么,被生活现实折腾下的《我爱》(P229)即写出了那种内心的无奈。即便他又《爱》(P230)了,也显得很突然,因为他的内心依然孤独,依然孤苦无依,所以他选择了深夜读书,依然欲张正义且自艾自怜。
感知时代而并非沉默。如走近《黄昏》(P232),便走近了下行世界的沉沉铁幕,那操着故国口音的人,有着残砖镂雕的吉祥人生,但这个走进旧史中便有了“血气翻涌,狂歌罢,披发入林”冲动的人,仍是意难平,因为他曾在《在人间被雨水打湿》(P233)中,感叹着被“一阵风吹散”的情绪,感觉草木比脆弱的肉躯更显坚韧,但诗人又能何为,风花雪月或选择沉默?
只要那些抵进血肉的力量仍和利刃一样依然存在,相信阿剑便不会忘记勇气和良知,就如帕斯捷尔纳克说过的一句话:“创作的目的,就是献出自己”。今天的中国诗人既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敌对者,也不可能成为刺进时代咽喉的一根尖刺,又不想做个局外人,或许只能真实记录当下的认知和遭遇,诚实于真实者,或者选择沉默于当下,或者借助跨越时空的返场对话,实现诗人真我的洗礼。
就阿剑生长环境的地域性《姑蔑志》而言,整体呈现与行政区划无关,基于言说的便利,应该是他在自己指认的民俗区内基于文化、经验、体验和事物所制造的一种场域,诗人梦亦非认为,这样的地域性诗歌“是从生活在别处回归到生活在此处;从关注文本回归到关注创作主体;从一种文化方式回归到一种个体生命,是一种人格修炼过程”,而我把阿剑的《姑蔑志》看成了是他个人的心结,愿意自觉疏离于众人而回归自己的原乡之所,他既藏审于姑蔑而又出离于姑蔑,他所需要呈现的是他的诗学立场,要开创自己的写作场域和写作时代,从而脱离附和的部分与流派的部分,整合自我精神并消除时空影响。
从阿剑的写作中,我们看到传统的精神,东方式审美,古典与现代的言说方式,儒道释与西方哲思的观照,这种独特的诗写风格,脱离了口语和翻译体的桎梏,在汉语诗歌的写作上形成了自己的成熟路径,也完成了自己的诗学贡献,作为一位生长性诗人,我相信并期待着阿剑超脱地域的未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