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诗意的深情倾诉

作者: 2024年09月20日00:56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读胡卫民的组诗《村庄的语言》

                    文/静川

  我一直挺喜欢胡卫民的田园诗。最近,又读了一组他新出炉的一组诗《村庄的语言》,小诗首首都很接地气,朴实、真挚,整得我有点儿心长草,想回老家溜达溜达。
  这组诗的语言恰似乡村那未经雕琢的璞玉,朴实无华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善于运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进行描绘,那些精妙的表达,诸如“那影子,已经搭在近旁的小河上/任由鱼儿玩耍”“仿佛一棵树,也有这样的声音”,带着读者穿越文字的屏障,仿若身临其境般置身于那充满诗意的乡村世界。他对于选材独具慧眼,从日常生活的细微角落中挖掘宝藏,那些常见却又极易被忽略的乡村景象,如安静生长的小树、缓缓飘来的积雨云、淅淅沥沥的雨声、娇艳欲滴的樱桃、悠然归巢的鸽子等,在他的笔下皆成为了传递乡村韵味的信使。以小见大,于细微处展现乡村的宁静之美、美好瞬间、悄然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温暖画面。
在《河边,小树静谧》这首诗里,诗人开篇对小树看似平淡无奇的刻画,“一棵小树兀自空落着/似乎无事可做。除了刮风/除了遮阳,和慢慢膨胀年轮”,实则展现了其在平凡中持续而坚韧的生长力量。随后,影子与小河的亲昵互动,“那影子,已经搭在近旁的小河上/任由鱼儿玩耍”,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活泼。毛毛虫努力向树叶爬行的细节描写,更是让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细腻的描绘,逐步展现出河边小树周边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悠然自得的美好意境,也生动地体现了乡村生命的自在与悠然,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生命在这片宁静土地上的自由呼吸。
《积雨云》中,诗人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积雨云一片片缓慢飘来的情景,“一片积雨云飘过来/后来,又飘过来一片”,突出了其沉稳凝重的特质,仿佛时间都在云的缓慢移动中变得迟缓。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积雨云聚拢成更大云团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是对雨水的渴望,更是对大自然力量变化的敬畏与关注。“但愿越靠越近/成为比自己还要大的一块铁”,字里行间透露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期待。同时,诗中提到“四周明亮/说明它们并未遮蔽太阳”,巧妙地描绘出天空的景象,也暗示了希望与光明的存在。最后,诗人描述“我”在玉米地中等待下雨的情景,将人的期待与自然现象紧密结合,“齐膝深的玉米地里/我在等待下雨,而积雨云/一旁的太阳也很着急/正看向这里——”,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人与大自然之间那种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乡村人对雨水的依赖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期盼。
《雨声》则仿佛是一首由远及近、由虚到实的乡村交响曲。诗的开头,诗人充分发挥想象,描绘雨在高空的碰撞与融合,“一开始只是凭空流淌,想象/雨在高处碰撞、融合/发出多大响动/我的耳朵够不到”,突出了雨的神秘与难以捉摸。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雨落向老家的各种具体事物,“雨燕、树林、房屋、水筲、鸡架、狗窝/还要与空气摩擦”,这些熟悉的乡村元素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雨景图。最后,诗人讲述了母亲因雨匆忙抱柴火的情节,“那时,一看来雨了/我娘就赶紧往屋里抱柴禾/因此,雨又落到了那捆柴禾上”,这一细节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使雨声与乡村生活场景紧密相连,让读者在感受雨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乡村生活中的烟火气和亲情的醇厚。
《樱桃熟了》像是一首对家乡物产的赞美诗。诗人开篇点出樱桃成熟的主题,“满树的樱桃熟了”,瞬间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那挂满红果的樱桃树上。接着,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本地樱桃的小巧鲜嫩、色泽饱满、水灵灵的特点,“小巧、玲珑/红得鲜嫩、饱满、水灵/还特别胆小/你得耐住性子/倍加小心地/一颗一颗/从树上往下摘/弄不好一汪水就破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樱桃在枝头轻轻颤动。随后,诗人将本地樱桃与外地樱桃进行对比,突出了本地樱桃的娇弱和独特,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物产的熟悉与喜爱。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本地樱桃的特点,也反映了乡村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让人联想到采摘樱桃时的欢乐场景和品尝樱桃时的甜蜜滋味。
《晚霞中的鸽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乡村傍晚宁静而祥和的优美画卷。诗人首先描绘晚霞洒进高粱地的美景,“晚霞洒进高粱地”,为整个画面铺上了一层温暖的底色。接着,诗人描写鸽子归巢的情景和它们发出的粗糙叫声,“吃饱了的鸽子/不搂着高粱穗过夜/而是要赶在一天中的时光散尽前/回到村庄里/咕咕咕,是高粱米粒在叫/声音粗糙/仿佛来自一块铜的深处”,展现了鸽子归巢的急切与欢快,以及乡村傍晚特有的声音。最后,诗人以鸽子归巢后太阳的孤单作结,“现在四周安静/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所以,鸽子们一身轻松/呼啦啦地往村庄里赶/让西沉的那面铜/多少显得有一点儿孤单”,通过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悠然,让读者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的节奏和谐共融。
《鸟在树上》通过一个意外的小事件,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紧张而又真实的瞬间。诗人以有人用皮筋瞄向树上的鸟作为开篇,“我见过一个人,把皮筋套在/拇指与食指上,瞄向树上的鸟”,瞬间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紧接着,意外发生,弹丸打到了瞄鸟人的虎口,“不慎,弹丸打到虎口上/一种难以掩饰的疼甚至扩散到了/我的嘴角”,这一细节描写让人感同身受。诗人对瞄鸟人痛苦反应的刻画十分生动,“他不想让我看出来他有多痛苦/只是吐着长气吹呀吹/仿佛在吹,冒烟的枪管”,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意外与无奈,也让读者对乡村生活中的小插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玉米地》将现实的玉米地与对未来的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乡村发展变迁的思考。诗人先描述玉米地中人多热闹的场景,“人越聚越多,装不下了/便有了一环、二环/处于三环位置的玉米地/今年还是玉米地”,展现了乡村劳动的繁忙景象。然后,诗人提及玉米地的位置和可能的未来用途,“还能打出很多灿烂的粮食/我夹着镰刀/到庄稼地里去/其实就是进入了日后的某个居民区/或者歌舞升平/乃至其他什么场所”,将现实的玉米丰收与未来可能的土地用途变化相对比,反映了乡村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让读者在感受当下乡村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不禁对乡村的未来产生思考。
《遥远的雷声》捕捉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个瞬间场景,通过雷声、孩子和皮球的不同动态,展现出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纯真。诗的开头描绘雷声在天空中的隐隐闪烁,“轰隆隆地,天空/发出碎裂声/但这次/只是在远处闪烁了几下”,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然后,诗人询问在草坪上踢球的孩子是否听见雷声,孩子们边追逐边摇头的反应,表现出他们在自然中的无忧无虑,“我问草坪上踢球的孩子/你们听见雷声了吗/他们边追逐,边摇头/皮球突然被踢飞/在空中旋转着,滚动着/仿佛一个哑巴雷,”与远处未传来声音的雷声形成有趣的对比,凸显了乡村生活中的那份宁静与纯真,让读者感受到乡村孩子们在大自然怀抱中的自由与快乐。
《写到乡野》这首诗作为组诗的收尾,具有升华主题的重要作用。诗人开篇表达了对乡村书写的强烈意愿,“总是写到乡下/且愿意把所寄居的城市/看成乡土的一部分”,这种对乡村的执着关注和深厚情感贯穿始终。接着,诗人将城市与乡土相联系,描述了城市在庄稼地中的景象,“从空中看/城市在一大片庄稼地中/街道如田埂、沟渠”,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城乡融合的视角。最后,诗人提到山峦,强调了乡村自然景观的重要性,“至于山峦就不说了/乡下不缺它们/遮阳、避风,有靠头/开门就能见到……”进一步凸显了乡村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整首诗不仅是对乡村的深情描绘,更是对乡村与城市关系的深刻思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的深深眷恋和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总体而言,胡卫民的这组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诗人用朴实耐读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在诗中感受到乡村的温暖、宁静与生命的律动。尤其是在《写到乡野》中,诗人对乡村的深厚情感达到高潮,愿意将城市也视为乡土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成为这组诗的点睛之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让我们对乡村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这组《村庄的语言》,不仅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赞歌,更是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现实与记忆、人与自然的心灵桥梁,引领我们走进那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乡村世界,去聆听、去感受、去领悟乡村生活的恬静之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