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在这样春雨绵绵的夜晚,尤其适合静下心来,在溢满茶香的小屋,静静地品读诗歌,感受惬意与美好。于是,在温润的雨雾里,我枕着蛙声起伏的子夜,流连在刘付云的《诗迷意悦》中。
《诗迷意悦》是刘付云早年出版的一本现代诗歌集,他以深邃的诗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当代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部作品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了生活中那些常常被忽视的生活片断和美好瞬间,以诗歌的形式将其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品味迷人的诗意中感受到无尽的愉悦。
纵观刘付云的诗歌世界,你会发现这是多元化主题的探索与情感的表达。主题不仅涵盖了家国情怀、反哺情深、思乡情愁、悲悯情暖、爱恋情真,还有人生哲理,充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一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祖国的芬芳/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甜蜜清香又饱满的果肉/那金黄色的木菠萝/像一棵棵金色的葵花/映衬着大地
——《闻见祖国的芬芳》
诗人以一首《闻见祖国的芬芳》开启诗意之旅。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充满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刘付云出生于粤西地区,他巧妙地运用家乡的水果木菠萝作为情感纽带,将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葵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刘付云在诗中将金黄色的木菠萝比作葵花,形象生动,不仅以木菠萝的成熟展示了丰收的喜悦,还隐喻着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出祖国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
在《诗迷意悦》诗歌集中,刘付云饱含深情地为母亲创作了多首作品。如《母亲消失在春天来临的路上》《母爱的灯光》《再写母亲》《扛着锄头的母亲》等。这些诗意文字散发着浓浓的思念,有母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也有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人间最深沉的母子情交融在一起,于是天地间就奏响了温婉动听的乐章。
母亲消失在春天来临的路上/消失在千百棵苦楝树花开放的时节/消失在山稔花将竞开的岭岗上/母亲,再也不能像我们一样/欣赏到这又一春天的人间仙境了
——《母亲消失在春天来临的路上》
母亲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也就是在苦楝树和山稔花将要盛开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这个描述非常具有画面感,在一幅绝美的春景中失去最亲爱的母亲,那是一种无法言状的凄美,也表达了诗人失去至亲时的深切哀痛,让读者为之动容,深感难过和失落。
因为深爱,所以情感才愈发深沉。刘付云通过描绘春天的优美景象和母亲离去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思。与其说是母亲不能和我们一样欣赏这美丽的春天,不如说是“我们”因无法再看到深爱的母亲而更加落寞与伤感。
三
在他乡的风雨路上继续流浪/注定我越走离家越远/对田头村越积越久的思念/早已堆满我的心头/像疯长的春草剪不断
——《漂泊的路上》
在20世纪90年代初,刘付云稚气未脱,就怀揣着梦想远走他乡到珠三角寻梦。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却经历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艰辛,当理想遭遇现实的嘲弄时,诗人在困苦与无奈中喟叹命运中的种种不可抗拒。于是在失意时,他想起在田头村的无忧无虑,想起田头村的父老乡亲,想起童年的亲密伙伴……沉浮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于是就有“千帆过尽皆是客,洗尽铅华谁人知”的失落与无助,从而对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以生动的诗句形象地剖析了诗人当年的生存现状,深刻地描绘了他在失意时的思乡情感。
从离家的那天开始/我疏远了家乡/像被北风吹起的蒲公英/飘得远远的/别人把家乡/当作最温暖的太阳去怀念/依恋/而我活在亲人的梦中/今天是这样,将来也是一样
——《家乡》
刘付云和许多打工者一样,对家乡都有着复杂的情感。是啊,自从离家的那天开始,我们就疏离了家乡,像轻盈的蒲公英一样,一旦漫随风起,家乡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这首《家乡》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因为大多数的70后都有过相同的境遇。对于家乡的抒情,是游子们心中永恒的主旋律,饱含着离别的痛苦、寻梦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依恋。
四
我反反复复地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看见眼窝又深陷了很多/皱纹已长了不少/使我哀叹着风雨人生的无情/看见自己做着不同的鬼脸/觉得滑稽搞笑/但我怎么也笑不出来/想出重拳把诡异的镜子擂碎/或让它刮破我的手指/把隐形的时间染满鲜血/让历史作证/请太阳瞧瞧/这能吞掉人的岁月/多么阴森可怖
——《无题》
这首《无题》是刘付云写给张海超的诗,是《诗迷意悦》中最震撼人心的一首诗。我甚至觉得,这首诗是整本诗集中最有力量的精品之作,毫不夸张地说,这或也是刘付云在诗歌创作中无法逾越的巅峰之作。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7月17日,河南新密农民工张海超,以自残式“开胸验肺”的悲怆,反映了当年职业病工人的维权之艰。当手术刀划开他身心俱疲的躯体时,尘肺的阴影便暴露于天下。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张海超的人生困境和抗争精神。他通过深入人心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深刻体验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与对命运无声的抗争,让社会更加关注他们的生存权益。这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思考的诗歌,值得大家深入品读和反思。
刘付云的情感是丰富的,内心是善良的。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他为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外来务工者发声,以悲悯的笔触,为奔忙在生存狭缝中的人群写下感人的诗篇。在他的诗集中,我们看到了送水工、洗楼工、洗碗工、流水线工人的影子,甚至看到了维权无门手刃三个无良管理员的刘汉黄眼中的绝望与癫狂。刘付云最初以打工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验,所以更能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无助,以致他以诗歌的美好,渡他们无以言状的困苦人生。
五
你在贫瘠的土地里成长着/开着卑微淡黄的花/像是农家子弟的我一样/在异乡的城市里/表情总得满面春风地笑对世间事/在别人的眼皮底下迎送着朝暮/说出最好听的话/背地里却要精神地努力地/用自己弱势的手/推开很多的束缚/向一个个充满梦想的明天挺进
——《花生》
在《诗迷意悦》诗歌集,刘付云用到最多的修辞手法就是隐喻,通过含蓄而深刻的意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升了其艺术价值。
在《花生》这首诗里,诗人把外来务工者隐喻成花生,因为生长在农村,就像盛开在贫瘠土地上的小黄花一样,血液里都涌动着卑微。在流光溢彩的繁华都市里,他们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异乡,那种过分的小心和刻在骨子里的自卑,令他们无法在繁华中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于是,刘付云通过诗歌的力量,鼓励他们要保持春风般的笑容,勇敢地面对世间的种种挑战,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向着充满希望的明天挺进。要像花生一样,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刘付云。
除此,刘付云还用隐喻的手法揭露社会乱象。比如,他把仰仗“保护伞”而胡作非为的人比喻成无人敢碰的《刺猬》;把见风使舵的人比喻成见利忘义的《猫》;把见义叛变的朋友比喻成《狗》;把不自量力的人比喻成阳光下的《雪糕》;他甚至以《看病》这首短短几行的小诗,揭露了社会乱象以及令人堪忧的社情。
是的,刘付云就是这样的一位敢说、敢写、敢爱、敢恨的诗人。他写爱国之情,满目皆是热爱;他写亲情,满纸皆是深情;他写爱情,便将甜蜜与苦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写人生哲理时,他则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迷意悦》中,刘付云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真挚地传达给读者。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诗意的深度与魅力,在品味中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刘付云。
【作者简介】黄小霞,笔名诗姬、林枫,广东龙川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基层党务工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南沙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出版个人散文集《最美的遇见》《六月荼》。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