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惋冯镇峦
西蜀散人
师承舅父日深耕,
博学鸿才少有名。
运蹇时乖三落第,
沈黎一官度余生。
注释:1、冯镇峦(1760年-1830年),字远村,清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倡办崃山书院
西蜀散人
民贫地瘠道难传,
倡创黉宫教化延。
自此黎州文学盛,
才人辈出史无前。
注释:冯镇峦到任时的清溪县,“地瘠民贫,风俗凋敝”、“缺文学,尤清苦”。他积极奔走呼号,与县丞余绍元一起于道光四年(1824)倡办崃山书院(今汉源一中)。
冯公诗词垂千古
西蜀散人
数十年间不辍耕,
披文揽胜见真情。
胸中自有千秋句
笔底风云万象生。
注释:远邨诗文“凡天地造化,古今运会,历代人物典章,五方风土好尚,以逮乐律兵阵、水利江防、释典道书、医方地理,谶纬术数之异,草木鸟兽之繁,靡不搜集记录,参以辩论,汇集牛腰大卷六十余册。”《合川县志》“诗工尤深,境界较文为高”。
千古文章传后世
西蜀散人
屈就沈黎勤勩耕,
鸿文百卷慰平生。
文坛自此添新秀,
学界赢来载誉声。
注释:《合川县志》人物传记载其“凡在管训课之日,皆是其著作之日”,在清溪相继写下了《红椒山房笔记》《读聊斋杂说》《片云诗话》《黎雅诗话》《读史随笔》、《批点古文左翼》、《冷斋图说》等,“故清人士敬而爱之,历任县令亦多仰品学”。
冯评聊斋
西蜀散人
探妍学术务求真,
大胆怀疑勇创新。
以史观文抒独见,
至今论者作圭珍。
注释:1、冯镇峦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文艺批评。在清溪创立“黎雅诗会”,编辑《黎雅诗话》。2、评点聊斋,另辟蹊径,独创新说,影响深远。
冯氏点评聊斋赞
西蜀散人
学识淹弘作点评,
创新立异百家惊。
似真如幻殊难辨,
天下几人能看清。
注释:合阳书房喻焜说"爱其随处指点,或一二字揭出文字精神,或数十言发明作者宗旨,不作公家言、模棱语,自出手眼,别具会心",认为"洵可与但氏新评并行不悖",他与但明伦被后人称为聊斋批评的“双璧”。
西蜀散人
师承舅父日深耕,
博学鸿才少有名。
运蹇时乖三落第,
沈黎一官度余生。
注释:1、冯镇峦(1760年-1830年),字远村,清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倡办崃山书院
西蜀散人
民贫地瘠道难传,
倡创黉宫教化延。
自此黎州文学盛,
才人辈出史无前。
注释:冯镇峦到任时的清溪县,“地瘠民贫,风俗凋敝”、“缺文学,尤清苦”。他积极奔走呼号,与县丞余绍元一起于道光四年(1824)倡办崃山书院(今汉源一中)。
冯公诗词垂千古
西蜀散人
数十年间不辍耕,
披文揽胜见真情。
胸中自有千秋句
笔底风云万象生。
注释:远邨诗文“凡天地造化,古今运会,历代人物典章,五方风土好尚,以逮乐律兵阵、水利江防、释典道书、医方地理,谶纬术数之异,草木鸟兽之繁,靡不搜集记录,参以辩论,汇集牛腰大卷六十余册。”《合川县志》“诗工尤深,境界较文为高”。
千古文章传后世
西蜀散人
屈就沈黎勤勩耕,
鸿文百卷慰平生。
文坛自此添新秀,
学界赢来载誉声。
注释:《合川县志》人物传记载其“凡在管训课之日,皆是其著作之日”,在清溪相继写下了《红椒山房笔记》《读聊斋杂说》《片云诗话》《黎雅诗话》《读史随笔》、《批点古文左翼》、《冷斋图说》等,“故清人士敬而爱之,历任县令亦多仰品学”。
冯评聊斋
西蜀散人
探妍学术务求真,
大胆怀疑勇创新。
以史观文抒独见,
至今论者作圭珍。
注释:1、冯镇峦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文艺批评。在清溪创立“黎雅诗会”,编辑《黎雅诗话》。2、评点聊斋,另辟蹊径,独创新说,影响深远。
冯氏点评聊斋赞
西蜀散人
学识淹弘作点评,
创新立异百家惊。
似真如幻殊难辨,
天下几人能看清。
注释:合阳书房喻焜说"爱其随处指点,或一二字揭出文字精神,或数十言发明作者宗旨,不作公家言、模棱语,自出手眼,别具会心",认为"洵可与但氏新评并行不悖",他与但明伦被后人称为聊斋批评的“双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