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镇南:优秀的评论家应具备三个条件

作者:曾镇南 宋庄   2024年07月30日 11:10  中华读书报    1341    收藏

24071703B03LC_h_p37_b

   曾镇南,著名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首届鲁奖获得者。


  您对阅读的爱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曾镇南:从小学就开始了。我的班主任很喜欢文学,经常借书给我看。在中学时代,对我热爱文学的倾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两位:一位叫汤明德,是我初一、初二时的班主任;另一位叫蔡国钦,是我高中时的语文教师。汤老师让我读“五四”以来的新诗,我一下子就被《女神》《红烛》《死水》迷得如醉如痴。查良铮译的普希金的抒情诗一集、二集和《欧根·奥涅金》《波尔塔瓦》,更是使我沉入了诗人梦中。我狂热地读诗、背诗、写诗。开始写短诗,越写“野心”越大,居然写出一首题为“故乡三部曲”的一千多行的长诗来,把故乡的神话传说、故乡的现实面貌、幻想中的故乡的未来都塞进诗里。这诗写完后,我惴惴不安地请汤老师看看,没想到大受赏识。在他的努力下,这诗居然油印出来,全校各班都分发一份,一时我的“诗名”大震。县教育局和学校还为此发给我一张奖状。于是我的胃口更大了,开始写一部叫“森林六部曲”的更长的“巨著”,计划写上万行,内容是一支勘探队在森林中找到铁矿的事。大概写了一千多行,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不了了之。


  从诗歌开始的阅读和写作对您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曾镇南:后来我写理论文章,也追求一点诗意的习惯,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我很欣赏笔端常带感情的梁任公,文章应该是抒发感情的工具。只有有感情的文章才有个性。个性不是神秘的东西,就是真情。最使我对文学真正发生兴趣,把它当成一个事业去追求的是鲁迅。我高三时开始读鲁迅的杂文,那真是如饥似渴,一本接一本地读,一读就放不下,甚至高考时也丢不开。我完全被鲁迅那深邃的思想和具有极大魔力的文采迷住了。我第一次认识到文学事业不仅仅是朦胧的、美好的一种诗意,一种境界,它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的一项严肃的事业。鲁迅这样的文学家,是民族的战士,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有着非常深透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而且始终把文学当成促使社会进步,改造人生的一种工具。当时我报考大学中文系,就开始把对文学的朦胧的追求确定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对您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鲁迅吗?

  曾镇南:我这一生会永远处于鲁迅的影响之下。从我高三时开始读鲁迅杂文到现在,我们目击的中国社会生活和中国思想界、文艺界的变迁、风浪,也算不少了,但鲁迅的文章的光芒是稳定、持久的,岁月不但不磨损它,反而增加了它的光彩。鲁迅的文章经常给我以帮助和养育。鲁迅对于我,是非常亲切、诚挚、平等的思想巨人。他高出于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任何人,但我读他的时候一点也无须仰视,可以和他在平等的交流中得到乐趣。他对读者的尊重,对复杂事物明澈的烛照,他的精悍独特的表达,都使我感佩、惊叹不已。


  您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受哪些名师的影响比较大?

  曾镇南:我在北大学习分两段。1964年,我从福建老家考上北大中文系本科;1979年,在母校老师们的鼓励下,我考取了文艺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是杨晦先生和吕德申先生。在北大两段时期的学习中,吴组缃先生的“中国小说史论”使我觉到了重新受一次文学启蒙的激动,每一堂课几乎都能获得茅塞顿开的愉快;陈贻焮先生讲唐诗时那种恢宏的风度,不羁的思路,使我心折;袁行霈老师的古典诗歌赏析,以吐字清晰、徐疾适度、顿挫分明的讲述和潇洒俊逸的板书,把他那敏锐细致的艺术感受,准确地传递给了学生,使我有如沐春风的兴味;孙玉石老师的现代文学史课,丰厚缜密、论必己出而又文采斐然,让你在下课时一边抚摸着发酸的手腕一边得到饱餐一顿学问的满足……这些听课的印象,是我那一年紧张的补习生活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胡经之老师教文艺理论,讲课不是很生动但内容扎实。他老讲文艺创作、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外号叫“胡规律”。他发现了我对文艺理论方面的兴趣,选我当文学概论课的课代表。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我开始大量地、迅速地阅读文艺理论方面的基本书籍,同时补读文学名著,也学着弄一点俄文翻译。


  您是怎么从文艺理论转向当代文学评论的?

  曾镇南:那段时间正是文坛上非常热闹的时候。但我对于当代的作品却很生疏隔膜。这使我感觉到一种苦闷:我有时想捉住一个文艺理论方面的问题,收集点资料,深入地研究下去,但弄来弄去,终因缺乏对创作实际的了解,连自己也觉得所写的文字迂远而无补于文事,于是就产生了改换一下修业办法的念头。有一次,我因为一篇读书报告的事到杨晦先生的书房去。我惊异地看见老人的案头上,放着很多打开的《收获》《十月》《当代》之类的新杂志。我就好奇地发问道:“杨先生,您也有时间看这些新杂志么?”他惊奇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不看么? 现在的小说,是很使人激动的。我读了常常睡不着觉的。你搞文艺理论,要多研究文学现状。”从那时候起,我开始留意当前的创作。果然,我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活跃于当今文坛的作家们的优秀之作,也许还谈不上成熟,对我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魅力,使我尝味到鲁迅所说的“连自己也烧在里面”的喜悦。我很快地成为王蒙、李国文、张贤亮、蒋子龙、陈建功、何士光、王安忆、铁凝等等的爱好者了。不由自主地,我写下了最初的一批文学评论,开始向报刊投稿。


  那么您写文学评论,是偶然的吗?

  曾镇南:看似偶然,其实也有些必然的因素在内。我选择搞文学评论这个行当,是基于对自己气质的分析,并不是盲目决定的。我原来最喜欢写诗,可是对观察客观外界的东西,捕捉人物什么的,较为迟钝一些,而对抒发内心思索的道理和感情,就比较得心应手。一个人想决定搞什么,应该首先对自己的气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对于迅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展是很重要的。鲁迅讲,弄文学的人最重要的一条,要坚韧,韧长。不能写了几篇文章就偃旗息鼓、见异思迁了。要不计成败得失,不计毁誉,要执着,把全部精力投进去。


  您认为优秀的评论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曾镇南:首先要热爱生活,要把文学评论当成自己投身生活的一种手段,参加到变革生活的活动中去,怀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去观察、追踪生活,而且要把生活的这种新鲜的气息和汹涌澎湃的气势,及时地注入自己的笔端。好的文学评论也应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二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文学评论家的文章要有文采,要带艺术性,要保持一种活泼、自由的思维状态;第三,要有比较敏锐、细致的艺术感觉。要老老实实地多读作品,不要端起文艺评论家的架子,要有坚忍的劳动态度。我有时也写得很苦。真正有分量的评论,起码是和创作一样惨淡经营的。


  如果请您给青年文学评论者开个书目,您有什么推荐吗?

  曾镇南:先要读作品,最好是把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补补课。有很多名著,人们往往是只听其名,没有读过。你真正读得多了,脑子里衡量作品时,就能高屋建瓴。搞文学评论的人,鲁迅的全部杂文、书信都应该好好读。对外国人的文艺理论著述,我最推崇的是普列汉诺夫,他的思想周密、严谨,特别雄辩。普列汉诺夫论述问题,不光是把结论告诉读者,而且把论述过程也一步一步地展示给你,而且把你引入他的思想逻辑里去,让你摆脱不得。还要读读卢那察尔斯基和高尔基的文章。另外,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文章也值得认真钻研一番。


  您有什么读书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吗?

  曾镇南:我读书时一般不做笔记,很快地读,集中力量,一口气读完。读书最好自己买书来读,上边可以做点记号,便于以后温习、查找。这样可以节省作笔记的时间。读完这些名家的书一定要消化好。受普列汉诺夫说过的“引证是论战的武器库”的影响,一开始我很喜欢引用这些人的话。后来发现,用别人的思想来代替自己的思考是不好的,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作品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过多地引经据典,往往是一个人不成熟、幼稚的表现。


  常常重温读过的书吗? 反复重读的书有哪些?

  曾镇南:我常常重温年青时读过并留下美好印象的书,可以举些例子:常温的毛主席的文章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评白皮书的几篇文章。在我看来,那不仅是革命的雄文,而且是诗意盎然的诗篇,是我青年时代读得最多的有文学启蒙意义的课本。鲁迅的《野草》和《二心集》,郭沫若的《女神》和他的系列自传作品,普列汉诺夫的《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和《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其芳阐发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篇著名的论文和《论〈红楼梦〉》。陈涌论鲁迅的论文集与《在新时期面前》。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自然辩证法》,还有列宁谈辩证法的哲学论文……这些书在我的青年时代都曾经激荡过我的心,教育过我,帮助、雕塑过我的灵魂,是我最感到亲切的启蒙读物。我到了晚年,时或会重温它们。我觉得,这些是我构筑人生的基本书。我爱它们。


  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在世的或已故的,想见到谁? 希望从这位作家那里知道什么?

  曾镇南:对于作家最好的喜爱或景仰的表达,是认真读他的作品,同情并理解他的作品——见没见过他倒是不重要的(当然文学记者和文学传记作家另作别论)。所以,我过去以至现在,并不曾特别希望见到哪位作家。不过,因为去年重新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1-3部)又细读了一遍,稍稍有点懂得了路遥的伟大,再次惊异于他何以能写出这样一部展示1975-1985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般的画卷的巨著。重读了《平凡的世界》,也就等于重新见到他了。


  如果可以带三本书到无人岛,会选哪三本? 假设正在策划一场宴会,可以邀请在世或已故作家出席,会邀请谁?

  曾镇南:我从来没有过到无人岛上去的打算,也没有策划过一场宴会的经验和计划,因此,最后这个假设题只好交白卷了。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第三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举办:明月照山海 诗意话团圆
  3.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生活赋予诗歌清澈的回声——阮宪铣诗集《时光的草香与虫鸣》评论
  6. 第44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星辰与海浪间的诗韵 ——霞浦海洋诗歌的传承与发展
  8. 首届全国新工业文学(东莞)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9.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0. “首届千古相思李之仪诗歌奖”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
  3.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4. 中国诗歌学会·五粮液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启动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5.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6. 一个人和他的时代及文学——谢冕先生的学问与人生(上)
  7.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生活赋予诗歌清澈的回声——阮宪铣诗集《时光的草香与虫鸣》评论
  9. 2024绿风诗歌晚会暨“中国诗歌之城”师市第二届诵读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10. 专访第十三届“骏马奖”获得者姚瑶:一个诗人决定为“村BA”立传
  1.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2.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3.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4. 诗歌的创新——对话与研讨之二
  5. “金砖十国”72位诗人在中国分享“诗与远方”
  6. 第四十一届“青春诗会”暨“彩云南现”同题诗全球征集在云南祥云签约启动
  7. 礼赞新时代 致敬祖宗海 三沙举办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
  8. 燎原:一个人的诗歌评审团
  9. 从“青春诗会”到“国际青春诗会”
  10. 每日好诗第43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