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数首诗
本期评论人:于志亮 冯恩科 冯金宝 庄兰香 李宝翠 李维东 苏良进 邹国庆 范德忠 单宝海 欧秋国 荆翠
本期诗人:周文彰 刘树亮 郭顺敏 管恩锋 王京华 刘汉泽 高树贞 祁汝平 陈学毅 范黎青 范永来 张增祥 李义功 于志亮
看青州南阳古城墙遗址
周文彰
宏伟城墙事渐遥,青砖可辩宋王朝。
神凝石板浮光处,车马人流犹未消。
【冯恩科评】:
这是写青州古城的绝句,作者随感而作。景情交融,画面感强,很有情怀。诗人用心,实为佳作。
首句用宏伟、渐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道出了青州古城的历史悠久。起句中的一个“遥”字,拓展了语言的张力,为续后展示作了好的铺垫。次句:青砖可辩宋王朝,“辩”字承上启下将视角扩展,用“历史的情结”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转句中用了“神凝”、“浮光”四个字,作者把这最具特色的事物撷取入诗,籍物借景,更加凸显出了古城的富丽壮美。意境深远,余味无穷。尾句:车马人流犹未消,虽是写景,却写出了古城今日依旧繁华,作者用“犹未消”写出了今日生活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抒写一个新的时代气息,取代了传统的感伤情调,今人耳目一新。
沂山颂(通韵)
刘树亮
擎天拔地指魁星,毓秀钟灵佑众生。
东镇碑文接地气,法云庙宇荡和风。
倾听狮崮千年啸,收纳泉流百丈鸣。
为有诗缘人未老,我来龙峪取真经。
【邹国庆评】:
《沂山颂》是一首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刻描绘与赞美的佳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将沂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既壮美又深邃的画卷。
诗的首联,“擎天拔地指魁星,毓秀钟灵佑众生”,以宏大的气势和生动的描绘,将沂山的雄伟和神奇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以“擎天拔地”形容沂山的高大,用“指魁星”这一富有色彩的意象,进一步突出了沂山的非凡地位。同时,“毓秀钟灵”一词则展现了沂山自然风光的秀美,以及它所蕴含的灵气与生命力。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沂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颔联,“东镇碑文接地气,法云庙宇荡和风”一联,诗人巧妙地将沂山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相结合。东镇碑文是沂山历史文化的见证,而法云庙宇则是信仰与祈愿的圣地。这里,“接地气”和“荡和风”两词,既表现了碑文与庙宇的庄重与威严,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敬意。
颈联,“倾听狮崮千年啸,收纳泉流百丈鸣”。诗人进一步展现了沂山的神秘与魅力。狮崮的千年啸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而泉流的百丈鸣声,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强大与生生不息的力量。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沂山的独特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畏。
结联,“为有诗缘人未老,我来龙峪取真经”,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沂山神秘与美丽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取真经”一词,既是对自己此行目的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对真理、智慧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沂山颂》是一首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佳作。诗人通过对沂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歌技艺。
冬题(通韵)
郭顺敏
天风妙笔驰,山水静由之。
一任无轴画,翻成白雪诗。
【李维东评】:
这首绝句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天风妙笔驰”,诗人将“天风”拟人化为画家,画家的“妙笔”正是“天风”自己,真正的大画家、大艺术家,无论在其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还是整个人生中,都是人笔一体、人画一体,可谓天赋。“妙笔”在哪里挥洒?“山水静由之”,广袤的山水在静静地任由“天风”驰骋。冬的天地成为一个巨大画室,创作灵感已经酿成,正在“驰”。上联的一动一静,即“驰”“静”;一上一下,即“天”“山水”,正是美妙的大构思!大写意!
“一任无轴画,翻成白雪诗”。天地之大,山水之阔,没有什么可以当画轴,任凭天风挥洒自如,此处的“无轴画”可谓精美绝伦,确实难得,诗人之妙思是可遇不可求的。“天风”绘画,画出了什么?——“白雪诗”!茫茫大地,一片白雪,晶莹世界如诗如画!这一杰作,正是大自然馈赠给诗人的“诗画”,也是给人类的“诗画”。
总之,这首诗意象简洁,结构紧凑,意境宏阔,空灵静美,诗人的灵性再次淋漓尽致的得到展现。
〔双调•沉醉东风〕端午诗人节寄思(通韵)
郭顺敏
搲缸里一瓢糯米,浸水中几摞竹衣。使手托,将绳系,这青白令俺着迷。岁岁端阳和泪题,有个人、舍命把苍天唤起!
【范德忠评】:
此曲曲眼是“有个人、舍命把苍天唤起”。前两句看似叙事铺陈,实则是在酝酿感情。每年人们不仅是在包粽子,更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在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礼和追思,“这青白令俺着迷”宕出一笔,直到倒数第二句“和泪题”,将这种沉重的感情推向高潮,使结句有如开闸放水,一泻千里,道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寓意和现实意义,屈原不仅是以身殉国,更是以身殉诗,让忧国忧民的高贵灵魂照亮几千年中国诗歌的发展之路。在叙事方式上,前面故意不谈屈原,将感情抒发限制在一定强度之内,给予后面抒情以更为广阔的空间,突显了散曲的豹尾效果。否则,将是虎头蛇尾,作品的艺术性会大打折扣。
诉衷情·桃子熟了
管恩锋
羞红半面压枝头。唤起多少愁。花开花落一年,树下影长留。
姿色俏,石泉流。岂能休。相依朝夕,此时一别,几度回眸。
【欧秋国评】:
桃花、桃子,道尽千古风流。该词中,作者借山色一景,倾述往日情怀,缠绵悱恻,不失为一首好词。
上阕,尽采用比兴手法,借景入词,丰收的美景没能让诗人兴起,却唤起多少年来的愁绪,反衬的表达手法,更加让人心动。此处“愁”字,并非忧愁,而是对过去无法释怀的“情愁”,是全词的眼。年年花落去,唯有当年羞红的容颜和俏影还长留在树下,大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遗恨。
下阕,首句承上启下,以常用的“落花流水”的景色起兴,泉流不止,此恨岂能休,此处更进一层道尽相思之苦。结篇,直叙当年依依,详尽惜别之态,让人几度伤怀。今年的桃子又熟了,可恨的是当年“城南庄”的桃花运却未能结出硕果,今遇旧景,却是物是人非,怎不让人感叹。
全词感情深沉,且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好词!
不足之处,此词格律当属四十四字的晏殊和陆游体,故“少”“年”及“此时一别”等处有失格律,当然如果作者故意变格,当另加别论。此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望作者和诸位方家海涵。
古城春光
高树贞
古城春满好风光,烟树万重丝柳长。
绿染阳溪添秀色,红垂驼岭换浓妆。
登高极目三齐远,览胜回头故国香。
世外桃源非梦境,花开花落是沧桑。
【庄兰香评】:
这是一首描写地方特色的风景诗,作者通过“烟树柳色”“阳河秀水”“驼山锦绣”等景物的细致描写,犹如一架摄像机,由近而远,慢慢展开。古城春天的美丽风光犹如一幅画卷,让人如临其境,陶醉其中。
先看首联,用“春满”“万重”说明此时已经春意盎然,暖意融融,春颜无处不在。放眼望去,丝柳如重重帘幕,倒映在阳河水里,堆烟无数重。颔联,那潺潺奔流的阳河秀水被“绿”色晕“染”,驼山岭上到处开满了山花,“红垂”使得具有佛国圣地的驼山换上了艳艳的浓妆,更加绰约多姿。写出了此处山水的美丽绝伦,不拘一格。我们再继续看去。“登高”站在三齐重镇青州古城,远远就能望见齐国故土,这里写出了古城的高耸和挺拔。回眸,哪里的景色也比不上古城的古韵和神韵,比不上半山秀色半山佛的古意,半壁宋史驻辉煌的深意。最后一联,古城是一处“世外桃源”“并非梦境”,几千年来,花开次第,此处妖娆的秀色也曾经是历尽沧桑变化万千。最后一句升华,同时也是抒发感慨。
这首诗对当地景色的描述,无不体现出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盛,风俗人文底蕴的深厚。作者用语精炼,辞藻清丽,情绪饱满,情景融合,是一首不错的风景诗。
沧湾
王京华
漾月亭楼入半空,鸢飞花绽舞东风。
小城多少古今事,都在琼池碧水中。
【冯金宝评】:
王京华老师的这首《沧湾》,着实为一首咏物诗的“小精品”,颇有一番言尽意余的味道,读完会让人不自觉的带入到时间和空间的遐思。沧湾——坐落在市中心的这一池碧水,多少年来承载诸城这座小城太多太多的东西,更因乾隆朝学士窦光鼐在此读书,留下了“蚊止蛙静”的传说。
首句“漾月亭楼入半空”,多么简洁的文字。诗题为沧湾,开篇入手写的便是沧湾之水,而我们看不到一个水字,那么水在哪里呢?看:“漾月亭楼入半空”,其实水就出现在“入半空”这三个字中。居于沧湾碧波中心的漾月亭,也就几米的高度,那么怎么可能“入半空”呢?这个“入半空”,就以清清沧湾喻湛湛天空,将沧湾的清澈之貌跃然纸上。这个比用的好。我想这个“入半空”,或许有两种状态:其一,清清沧湾水就像天空;其二,无比清澈之水倒映了天空,也倒映了漾月亭楼,产生了水天一体的“错觉”。诗题为沧湾,首句的这种表达方式便是暗起之法的“承题”。二句“鸢飞花绽舞东风”,如果首句诗人是以俯视视角切入的话,那么,二句显然作者将视角转换为仰视着笔,亦似乎是一个从俯视到仰视的过程转换。作者站在沧湾之岸,看到了清澈碧水中倒影的“漾月亭”,水中好像又倒影了岸边的花和空中的鸢,然后诗人慢慢抬头平视的岸边花,再仰视的空中鸢,让小诗便产生了空间的变化。三四句“小城多少古今事,都在琼池碧水中”,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的二联有异曲同工,“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春秋变换,历史更迭,唯有清清沧湾、镜湖之水依旧,更让人产生跨越时间和历史空间的遐想。岁月轮回,尘世荣枯,唯有清清沧湾之水,默默地见证着诸城这座小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简单平直的文字,经过诗人的润色,便是一幅美妙的画面。王老师这首《沧湾》,是典型的一首借物咏怀之作,章法柔顺自然,以水起,又以水合。建议之处是结句“都在琼池碧水中”的“琼池碧水”似有重复之嫌,是否可以改为“都在一汪琼碧中”?这就要看诗家的意愿了,因为“读者所以然,而作者未必然”。
夏日登山寻幽
刘汉泽
只身沉浸绿葱茏,凉爽宜人莫问风。
虽是繁花无处觅,可知深竹不时逢。
登高一望掬清气,寄意千寻入碧空。
飘荡长云犹白练,眼前泛拂更从容。
【于志亮评】:
历代诗人,往往有登高情结,或凭高怀古,寄意旷远;或面对苍茫,尽抒块垒。此诗读罢,却如清风拂面,更兼意象鲜明,语言疏朗,给人一种优雅从容的审美享受。首联置身深山幽林,独享葱茏,惬意清爽,自不待风。“莫问风”化用杨万里的《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句意,妙合无痕,平添今古景同而意洽之韵味。长夏时节,繁花不再,而山中幽篁,却不时相逢,山深而竹幽,如与高士邂逅,又似故友重逢,甚相得也。颈联转写登高纵望,天朗气清,一个“掬”字,化无形为有形,虽盈盈在手,却已荡涤心胸。胸中意浑然天地气,横向无涯,直上碧空。尾联以景结情,长云如练,从眼前飘逸,于身边轻拂,与其说是云之从容,毋宁说是经林历幽的洗练后登高临远时的人之从容。
整首诗一改传统登高诗的沉郁慷慨、悲时伤己之陈式,寓情于景,又情因景生,显出一种悠然从容的气度,读后余味幽远,实佳作也。末句“容”字借韵,属孤雁格,灵活地处理保证了写景的准确与抒情的充分。
初游鸢都湖
祁汝平
几番梦赋平湖韵,践约偕游愿得酬。
浩渺清波凫戏鲤,逶迤曲岸鹞追鸥。
花丛烂漫蝶蜂舞,柳浦葱茏莺雀啾。
秀色盈眸真醉我,唯期身在画中留。
【苏良进评】:
律诗从梦中畅游鸢都湖入题,表达游览鸢都湖湖光秀色的未了心愿,最终和同伴相约如愿以偿。颔联写湖面水波浩渺鱼儿浅游,湖岸曲折逶迤鸟儿飞翔;颈联写花丛烂漫、蜂蝶飞舞,柳树葱葱茏茏,莺雀鸣叫。描写出了一幅湖光潋滟、草木郁郁葱葱、鸟儿群翔,风光优美的风景名胜之地。尾联写鸢都湖犹如一幅山水风景画,令人陶醉,不愿离去。表达了诗人兴趣盎然的生活情趣,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描写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
苦菜花
陈学毅
忆昔荒郊野岭边,星星点点煮贫年。
而今顿顿打牙祭,更念春中第一鲜。
【庄兰香评】:
诗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微,景物、山水、田园等所见所闻,都会触发诗人的遐想和希冀,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苦菜花》就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情诗。作者借用最寻常所见的“苦菜花”来描写生活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短短的四句话,通过古今生活的对比,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教育、启迪后人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第一二句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用“星星点点”来表示往昔贫苦的生活:大家都去挖野菜吃,野外的野菜也变得非常稀少,人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度过了岁岁年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贫苦与无奈的感喟。
再看转句,“而今”的生活已经不同以往,顿顿丰盛的菜肴习以为常,却常常感觉食之无味。最后一句是文章的升华,“更念春中第一鲜”这一句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珍惜,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而“第一鲜”则在表达作者人生观的同时,也升华了主题,非常准确地定位了苦菜花的特点和精神,从而达到了忆苦思甜,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主要意义!
谢池春·与夏至
吕素玲
尽日风熏,催落小花无数。看幽林、翩翩蝶舞。新蝉声起,引莲舟偷渡。这时分、怎堪归去。
人间小坐,恐有淡烟疏雨。总撩人、痴怀几许。诗囊一背,是归途来路。唯初心、暗香如故。
【欧秋国评】:
“诗言志,词言情”,虽非绝对,但颇有道理。欣阅吕老师此作,感同身受。
上阕,抓住季节特点,以小景入词,近处,“尽日风熏,催落小花无数”,有熏风,有野花,这本是一幅绝好的美景,却是风吹花落,整句浸透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反衬的抒怀是最能撞击心灵的。远处,灵蝶起舞,新蝉声声,又有莲舟偷渡,这样美景,很自然地带出“这时分、怎堪归去”的心态,来去自然,如身临其境,让人倍感亲切。“怎堪”一词,情感蕴含丰富,是因爱不归,还是归去无趣,不觉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凄美,让人好生思忖。
下阕,首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既然不忍归去,那就“人间小坐”,继续赏景,却又恐“淡烟疏雨”的骚扰而不能如愿,这种矛盾的心境,皆因对景、对情、对诗词、对故人的“痴怀几许”吧,寥寥几句,动人心扉!几十年来,诗人写了上千首诗词,却都是“归途来路”,如“淡烟疏雨”,不值得挂怀,最值得挂怀的唯有不变的初心,接着,很自然过渡到结篇,“唯初心、暗香如故”,充分表达了对作者对诗词、对故人的钟爱,是久久不能忘怀的。想人世如烟,归途漫漫,唯有真爱才能“香如故”啊!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言浅而情深,烟淡而意浓,全词情感千回百转,灵动细腻,自始至终于美景中赋予的那些轻轻的忧伤,不断地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无法释怀,爱不释手,易安之风犹存矣!好词!
【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迎春文化大集一瞥
范黎青
牌楼换彩妆,震耳鼓敲响,二龙戏珠来亮场。红绸劲扬,高跷队舞街巷。〔带〕铺笺走笔福呈祥,春联流墨香。小儿踮脚要三张,贴爷奶家门上。老少心花放,年味涨。
【荆翠评】:
这首散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节文化大集的热闹场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牌楼彩妆、震耳鼓声、二龙戏珠等节日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最耐读的是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富有动感的词汇,如“红绸劲扬”、“高跷队舞街巷”,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热烈场面,感觉曲中有诗:心随锣鼓街上闹,学甩红绸扭蛮腰,乐在新春入散曲,谁说俺老不妖娆?同时,通过“铺笺走笔福呈祥,春联流墨香”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凸显了春节文化大集的特色。
此外,作者还通过“小儿踮脚要三张,贴爷奶家门上”这一细节,融入了情感,让人感受到团圆年的味道,回家的温暖,捕捉到天伦之乐最美的瞬间!曲中作者通过完美的的过渡和衔接,使得各个部分之间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不仅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还富有感染力和共鸣力,是一首优秀的散曲作品。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早市(通韵)
范永来
东方天欲晓,早市人喧闹。鲜蔬任意挑,鲈鲤活欢跳。【鲈鲤活欢跳。【带】叫卖好喧嚣,讲价喜成交。付款轻一按,手机支付宝。呶呶,民乐多说笑;瞧瞧,小康真是好。
【李宝翠评】:
起句点名时间“欲晓”,地点“早市。续写所见。过片紧抱始调,听到和看到、想到跃然纸上,语出自然真实。
这是一首描写集市风景盛世繁华的带过曲。农民辛勤老作,大棚蔬菜,五谷杂粮作为必须品为人民源源不断的提供生活资料。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支付技术手机“扫一扫”的快捷与方便,在购物中广泛应用。尾句“瞧瞧,小康真是好”道出作者的朴实与喜悦之情。小令承接无误,谋篇合理,章法有度。不足处“鲈鲤活欢跳”里的“活”属废字,因死的不会跳。改成“争”试试。
山水情
张增祥(昌邑)
白云如簇近相迎,问水观山野趣生。
澄澈清流藏古意,葳蕤翠岭启新程。
千年不败鱼龙气,万木争荣雷鼓声。
美景萦怀兴感慨,家乡热土最牵情。
【于志亮评】:
文山临潍水,足以畅深情。首联问水观山,簇簇白云殷勤相迎,诗人之雅意,山水之多情交相投合,有两情相悦之感,甫一落笔,而境界顿生。颔联“澄澈清流”“ 葳蕤翠岭”本寻常句,寻常景,而“藏古意”“启新程”的一藏一启使实景含虚,意蕴深厚:清流静对,满是岁月流转,几多人世沧桑?翠岭凭高,油然豪情勃然,志上云程。颈联“千年不败鱼龙气,万木争荣雷鼓声”,一纵一横,凝练而又充分地这山水之间旷古而崭新的豪迈气魄,展现了一幅龙腾鱼跃、万象向新的盛事画图。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对热土的由衷牵挂与赞美。张老年逾九十而笔耕不辍,热爱生活;退居田园而情系家乡,讴歌美好。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山水情》一诗中充溢的赤子情怀,正是诗之根本,而正因为感情的真挚充沛,再加上故园情结的普遍性,又让整首诗的诗意、情感有了透彻心底的“实义”,“苗言”素朴,“华声”雅正,确是一首好诗。
照顾老伴恢复体能
李义功(安丘)
晨起楼前双手牵,左摇右晃步行坚。
一从结发同甘苦,愿许白头今世缘。
【单宝海评】:
一直都相信文字是有生命的,有的如烟花般绚烂,有的如老农般朴实。而诗词,就是把这些个绚烂朴实糅合成一场心路的旅行。就像这首小诗,平凡真挚,质朴而又丰满。
“晨起楼前双手牵,左摇右晃步行坚。”晨曦中,牵着手的手,是责任、是信任,是相濡以沫的情感。作者用很轻很淡的文字,用平平无奇的语境却写出了生命的可贵,生活的色彩。为什么要牵手呢?是因为“她”走路左摇右晃,所以“我”要用我的双手搀扶着她,让她在康复中慢慢的练习走路。多么真实的画面啊,起承二句十四个字就让人仿如亲眼所观,历历在目。
“一从结发同甘苦,愿许白头今世缘。”一个人,从背负责任的那刻开始,发愿并做到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这是世间最最美的东西。这种美,不用大声呼喊,不用大肆宣扬,就那么低调内敛自然天成。
什么是好诗?我觉得刊发在《中华诗词》月刊上的这首李义功老师的七言绝句就是一首好诗。用很精简的文字,表述出诗人内心的思想,让读到它的人产生共鸣,这就是诗词的妙处所在吧。
腊月闲吟
于志亮(潍坊)
指间烟渐散无涯,顿觉流年似漏沙。
鬓发飞霜今趁短,大寒头上插梅花。
【李维东评】:
这首诗的题目即主题。“腊月”是四季之末,岁之末,多情善感之人必有感慨。“闲吟”则是闲中生情,诗人以诗赋闲,则是别有一番风味。
首联,诗人以“指间烟”切入,点燃手中香烟,屡屡烟雾,照亮了灵感,生出一首“闲诗”,有了“闲”,这份感慨也就鱼贯而出了。烟散无涯,人之所欲所思,岂不恰如这渐渐消淡的烟雾?在此基础上,诗人顿悟“流年似漏沙”。人生总是会某个节点突然顿悟,当然也可能有人不会顿悟。
顿悟后如何选择?以此为起点又会呈现出不同的人生色彩。“鬓发飞霜今趁短,大寒头上插梅花。”诗人在感慨之余没有消极,而是更加珍惜光阴,趁着霜发尚短、心有余力的时光,学习“大寒”中盛开的梅花,让晚年岁月再为人生填几枝“梅香”。
这首诗的精彩之处不在于首联,其只是引子、铺垫,精彩在于结句。“飞霜”有感叹时光“偷袭”之意,不说霜发多少、轻重,而说长短,这是诗人的别出心裁。“大寒头上插梅花”与“夕阳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避开了“夕阳红”的老套。
这首诗最妙之处在一个“插”字。厚厚的大雪中挺立着几枝盛开的梅花,远观近瞧都好像是花店插花一样的效果,然而这里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的,
这首诗平淡中有新意。人生晚年如夕阳红一样固然好,但是如果像这大雪中的梅花,会更有生机与希望吧。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