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强:“低头干活”与“抬头仰望”——略说韩润梅诗歌

作者:王士强   2024年07月05日 11:39  中国诗歌学会    181    收藏

640 (1)

韩润梅


→ 推荐阅读:

· 韩润梅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出版


作为诗人的韩润梅大概还并不太为人所知,出生于1968年的她错过了“诗歌的季节”,直到近几年才真正找到诗歌、开始诗歌创作。她在202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石头垒起的故乡》,2024年出版第二本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如果说第一本诗集尚显稚嫩,艺术学步期的特点还比较明显的话,第二本诗集已经比较成熟,具有了较为明显的个人化风格。或者可以说,这标志了韩润梅从“素人”到“诗人”的转变,由于这些扎扎实实、卓有特色的文本的存在,她的诗人身份已然可以确立起来。

韩润梅的写作不是高声大嗓,不是高亢、嘹亮的,而是低沉、舒缓的,她关注低处的、微小的事物,聆听细部的、微弱的声响,她的诗可称之为“寂静之诗”。“寂静”既是她诗歌表达的内容,也是她诗歌的特征。《寂静是一首诗》中写:“大地静静地屏住了呼吸/只有时间嘀嗒嘀嗒自己走”,《冬天的清晨》中写“我捂上耳朵,只是为了静静地感受世界”,《寂静的山谷》中则写道:“寂静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我喜欢/静静地和朋友呆着/去年的白云,又飘过来了”,“寂静”是一种客体状态,更重要的则是一种主体状态,是主体的寂静听到了外界、万物的寂静,呈现出外物富有诗意、诗性的状态。《山中》写空旷与寂静:“一头扎进花蕊里的蜜蜂/因太过用力、专注/以至于没有听到/路过的风声。它那么勤奋/整座林子因它而震颤//除此以外,太静了/几乎听到了自己轻轻喘息/我累了/坐在一块石头上//在河流的拐弯处/在白云下/山谷的空旷,教育了我”,这种“教育”是无声、无言的,却又是深刻、持久的。《斑鸠》中写鸟的鸣叫:“两三只斑鸠,蹲在楼顶上/它们的鸣叫/与矮树枝上的麻雀呼应/习惯把尾音说得很重/像是在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她听到并传达出了事物内在的、丰富的声音,这背后体现出的则是对于世间万物的平等、宽容、谦卑的态度。这种低声部的声音实际上也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对于人的内心、人的价值的尊重,代表了个体生命的真实感受,代表了细节和现场。诗歌中这种低沉、和缓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爱,包含了对于万物、对于世界的爱,这本身即是爱的能力的体现。


640 (2)


韩润梅注重呈现生活化场景,更注重呈现生活背后的意义空间,她具有一种将具象直接抽象化的能力。她的诗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写得很具体,很少有玄虚、不着边际的东西,甚至看起来是比较“传统”“保守”的写法。但实际上她对于事物的书写不是反映论、镜子式“现实主义”的,而是更现代、更自由、更有深度的,其书写有现实的、自然的维度,同时又有神性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维度,她对于事物的呈现是一种精神性的观照,是哲学化、现象学、存在主义的观察、审视、透视。如此,事物既是具体的、形象的、一时一地的,同时也具有了普遍性、超越性、精神性。《在海边》中写:“我们并排走在海边/海浪拍击着海岸/我们并排走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话要说/我们各自想着各自的一些心事/海浪重复着单调的声音/冲一下/就会又退到原地”,非常具体,同时又很有张力,看起来好像没说什么,但是又有很多微妙的东西含蕴于其中,内涵很丰富。《雪只是让树枝弯曲》也是这样,“雪越下越大/遮盖那些黑色,但它/并不想毀灭它们/只是表达、教导它们/要平等、虚心/然后用死亡证明这一切/化成水,消融于地下”,有一种隐忍的力量,微弱但又很强韧,特别有张力。她的诗看起来很浅,而同时又有很深的一面,很具象,很形而下,同时又能够很抽象,很形而上,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既可以在一般的、比较浅的层面理解,又可以在很深的,哲学的、精神性的、人生的、类似于宗教的等等层面来理解,“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有其深度,但是又平易近人,而不是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由具象而直达抽象,是韩润梅诗歌做得比较好的一点。


640 (3)


韩润梅诗歌抒情性较强,她的许多诗包含着强烈的感情,但是又不是直接地倾诉、抒发,而更多的情感是节制的、收大于放甚至引而不发的,这样的艺术表达其效果更强烈,更能够唤起读者的参与,引起更多的联想、想象、共鸣。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的第三辑主要是写给父亲的,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方面的特征,她非常克制、冷静、理性,但又能够让人感受到内在炽热的、浓烈的感情,她不直抒胸臆,而往往是通过相关的物事、情境进行“曲写”,言在此而意在彼,其抒情也是“冷抒情”,含不尽意于言外,很有艺术性。再比如《看云》一诗,“我曾静静地/观察一朵云的变化,它飘过来/又飘向远方/慢慢扩展,移动,消失/或者融合,形成新的//而此时/我正低头记一本账簿/那些数字,同时具有真实/和虚空两个维度//我每天静静地记账/计算和判断/却怎么也算不出/那些云朵/下一秒会怎样变化/它们那么自我、自在/不像这些数字/总是被我算得那么准确”,继而诗中写道:“每天我都把数字/规规矩矩填进窄窄的一栏/只有累了/才会望着天空”,这里面有两种非常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是工作的状态,是现实的、入世的,另一种则是“看云”,是出神或者说出世的。诗中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是作者点到为止、戛然而止,留下了非常大的艺术的、想象的空间,诗意于此氤氲而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流水诗》是一首关于写诗的诗(元诗),有理由相信,其中所写也正是韩润梅自己:“我不在云彩上写诗/而在草叶上/不在草叶的叶面上/叶尖上,有一颗水珠/就要掉下来//我到云端走动/只为了感受它的辽阔/证明我的渺小//我只在乎小的、清亮的/如一滴露珠/刚好装下我的一生”,这里面有着对于写诗、对于人生的深入理解,其中关于“小的、清亮的”“如一滴露珠”的存在的态度,更是体现着韩润梅式的哲学,贯穿在她的整体诗歌创作中。《从早晨开始》中写:“诗歌是悬在生活边上的月亮/我们低头干活,累了/就会抬头仰望”,这形象地写出了诗歌写作对于诗人韩润梅的意义,生活既需要物质的、现实的一面,所谓“低头干活”,但是也需要“抬头仰望”,看看天,看看月亮。诗歌其实也并不需要多么高大上,人们生活着,辛劳着,累了,抬头望一望天、想一想事,如此而已。


2024.3.7


王士强,1979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诗探索》编委。出版《烛火与星光》《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等著作,曾获扬子江诗学奖评论奖、澄迈·诗探索奖理论批评奖等奖项。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海峡两岸诗歌交流暨绿蒂《隐匿的黄昏》作品交流会举行
  2. 致敬独库公路的“隐形守护者”
  3.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4.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4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向海而诗:3位诗人获“中国·霞浦海洋诗歌成就奖”
  8. 首届全国新工业文学(东莞)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9.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0. “小”历史烛照“旧时光”:评何郁《旧时光越来越亮——四行诗》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
  3.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4. 中国诗歌学会·五粮液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启动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5.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6. 一个人和他的时代及文学——谢冕先生的学问与人生(上)
  7.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生活赋予诗歌清澈的回声——阮宪铣诗集《时光的草香与虫鸣》评论
  9. 2024绿风诗歌晚会暨“中国诗歌之城”师市第二届诵读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10. 专访第十三届“骏马奖”获得者姚瑶:一个诗人决定为“村BA”立传
  1.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2.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3.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4. 诗歌的创新——对话与研讨之二
  5. “金砖十国”72位诗人在中国分享“诗与远方”
  6. 第四十一届“青春诗会”暨“彩云南现”同题诗全球征集在云南祥云签约启动
  7. 礼赞新时代 致敬祖宗海 三沙举办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
  8. 燎原:一个人的诗歌评审团
  9. 从“青春诗会”到“国际青春诗会”
  10. 每日好诗第43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