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勋 网名长堤老树,生于1948年,祖籍河北巨鹿县,居北京。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副主任、中国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散曲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十大导师高级研学班导师。
郭顺敏 女,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党总支书记,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第五、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官方公众号《瞿塘潮》编审,山东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散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潍坊诗词学会会长。在《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中华散曲》《中国诗歌网》等国家级诗词、散曲期刊杂志、官方公众号、官方网站发表诗词、散曲、评论、学术论文数百首(篇)。师从京味散曲家南广勋先生,第二届“山东省优秀诗人”,作品多次在全国性诗词散曲大赛中获等级奖,论文多次入选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曲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学术论坛。
论南广勋散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郭顺敏
提要:南广勋京味散曲素以题材广泛、构思巧妙、活泼灵动、风趣幽默、特立独行、雅俗共赏而享誉曲坛诗界和网络。他将戏曲宾白、小说构思、国画写意、漫画幽默、新诗造境、诗词蕴藉、口语俚趣等多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综合运用于其散曲创作中,独树一帜,形成了一派曲风,深刻影响了当代散曲的创作风尚和审美取向,形成了语言美、意象美、意蕴美等鲜明的审美特征。在大力提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对南广勋散曲艺术审美特征的关注与研究,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广勋、 京味散曲 、审美特征。 |
在当代著名散曲家中,南广勋京味散曲素以题材广泛、构思巧妙、活泼灵动、风趣幽默、特立独行、雅俗共赏而享誉曲坛诗界和网络,被誉为曲中汪曾祺、丰子恺、黄永玉。他成功地将戏曲宾白、小说构思、国画写意、漫画幽默、新诗造境、诗词蕴藉、口语俚趣等多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综合运用于其散曲创作中,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不仅独树一帜,形成了一派曲风,而且深刻影响了当代散曲的创作风尚和审美取向,撬动和激活了散曲的创造力,丰富了表现力,增强了吸引力,扩大了传播力。其布道之功不可谓不高,其独特贡献不可谓不大。
南广勋散曲,据其本人粗略统计,共约四千余首,创作时间跨度约二十年,作品题材丰富,包罗万象,有如一出当代民俗生活的全景戏、一部故事集、一座大观园、一卷风俗画,尤以亲情、友情、家庭生活、山水田园、旅游见闻、四季风情类的散曲作品最脍炙人口。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南广勋散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以凝炼晓畅浏亮之语发散曲新声——语言之美
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附《作词十法》中说:“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南广勋散曲是在深刻研究理解元散曲“通俗、谐趣、辛辣、直白”,“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甚至谐谑调侃、使酒骂座的泼辣文锋及市井化的亲合力”(南广勋语)的前提基础之上的再创作。他一贯强调要继承元散曲的精神实质,而并不仅仅是其程式化的躯壳和外在表现形式;倡导运用时代语言和新韵进行创作,以过人的胆识与才气、发展创新的勇气践行着他的散曲创作理念与主张。其曲作语言之美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鲜明的诗性底色
“墙头阙处,补座青山。” (《〔双调·殿前欢〕贺志德新居落成》)“羊铲扛肩哼一曲,帽边插朵野菊花。” (《〔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再游广武汉墓群》)“雾腾腾落雨抛珠,马萧萧地震山呼。” (《〔越调·寨儿令〕观壶口瀑布》)“桃蹊李径惹行人。掐一根,细细品尝春。” (《〔中吕·喜春来〕香椿生芽》)“老妻换掉绣花鞋,寻梅去也。”(《 〔正宫·醉太平〕初雪》)“天作穹庐地作台,竹签撸出火花来。” (《〔正宫·双鸳鸯〕在蓝旗草原李国华请吃羊肉串》)“陌头生绿草,岸柳摆青绦。满山腰,似雪非雪小山桃。”(《〔仙吕·四季花〕春日出游》)
这些极其浪漫唯美的佳句,一是有真趣,富想象,美在意似之间;二是有真情,富人情,美在虚实相生而有味;三是擅用典,如水中着盐,融化剪裁,不露痕迹;四是能出新,师古而不泥古,化古为新,化常为奇。在南广勋散曲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二)纯熟的虚词活用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善用虚,其开合呼唤,悠扬委曲,皆在于此。”南广勋散曲之语言美的又一显著特征,是他既能够很好地继承元散曲衬字、虚词的定格规制,又能加以活学活用,通过精巧构思,使得其作品初读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自然流畅,就像聆听邻家大哥聊天般亲切朴实,再读如陈年老酒,内涵丰富,韵味十足。如〔双调·水仙子〕《临朐女县委书记》:
观花走马看临朐,掌印当家是“小姨”。四梁八柱千条绪,咋分身将线儿提?笑听她泄露天机:把女人当成老爷们儿,将男人使作借来的驴。哈哈,还都很积极。
作品末句“还都很”,就是典型的虚词,“哈哈”是添加的衬字语气词,在曲作中自然运用,语言不隔,从而对整首作品起到了很好的润色和逗转作用。再来看〔双调·水仙子〕《元宵》:
桂花糖块儿水喷潮,米粉筛中转着摇。竹筛摇动珍珠跳,桂花糖成糯米桃。沸水中煮软才捞。老外吃一口,直摸后脑勺:这汤汁儿咋也能包?
将“老外、这汤汁儿”“直摸、咋也”这些衬字和语气词穿插使用,有的位于开头,有的位于句子中间,对中心部分内容起着说明、限制、修饰、强调的作用,强化了散曲通俗化、口语化的特色,也增加了作品的曲趣和曲味,凸显了作品的艺术灵性。
(三)浓郁的诙谐曲趣
朱光潜《诗论》说:“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谐。丝毫没有谐趣的人大概不易作诗,也不能欣赏诗。”散曲诙谐之曲趣的形成,有“前代唱赚艺术和滑稽词的遗传,主要还是受到杂剧的深刻影响。时至今日,剧作家们为了活跃表演气氛,引观众发笑,经常使用插科打诨的手法,或相讥,或自嘲,或装疯卖傻,或自作聪明,或故意曲解人意,或故意夸张某些人的言行和特征,从而产生出一种谐趣效果。”(赵义山《元散曲通论》)在西方文艺学理论中也有个名词叫做“戏仿”,又称谐仿或谐拟,属于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与人物。这种手法也在南广勋散曲创作中被运用得活灵活现、精彩纷呈。如〔双调·水仙子〕《过“圣诞”》:
洋节引进任铺排,土灶柴锅烧起来,粉条猪肉熬白菜,直吃得肚儿歪。见熟人把手一抬:好啊右,顾的白,恭喜发财。
曲作“见谐趣”。借用著名评论家郎晓梅的话来评说:“炼词出人意料而妥帖,极富词趣。对“好啊右”“顾的白”这两个国人所熟悉的英语问候语的音译处理,选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汉语口语化俗字谐音,音准极近老百姓的日常口语,令人捧腹又感到亲切;“好啊右,顾的白”与“恭喜发财”中西两组语词同时使用,并行对立,又相映成趣,不落俗套。再看〔正宫·塞鸿秋〕《看山桃》:
今生空在江湖混,双足未践风流阵。老来误入桃源郡,方知红粉妖娆甚。扑鼻阵阵香,贴面层层印。咱平白交了桃花运。
南广勋散曲擅用白描,古谚俚语、时尚新词全不避忌,自然活泼,生机无穷,教人只觉其趣不觉其俗。这首散曲最突出的特色,不独依古今俗语“桃花运“来进行创意构思,而且用活比喻、夸张却不失文人雅趣,作品清新脱俗俏皮。结句“咱平白交了桃花运”,典型的务头加豹尾,其俗语翻新的手段和创作思维值得称道。
二、融传统现代中西之技法抒散曲意趣——意象之美
诗乃有声画,画为无声诗。当白描、写意、勾线、留白……,这些中西融合、沟通人天、启迪灵性的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被散曲艺术家南广勋所领悟和掌握,其构图、造境、铺陈、抒情的笔墨就焕发出了新奇的艺术生命力,并被赋予了兼具个性化和时代感的审美意趣。
(一)视觉之美
文学艺术无疑和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结合最为密切,这一联系能在有着细腻感受和人文修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里看到其深切的关联。苏东坡曾赞美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同质,情趣与意象相互契合。有专家评论说,南广勋是一位散曲小说家,笔者认为,说南广勋是一位散曲漫画家、国画家、油画家、水粉画家同样适合。请看下面这两首散曲:
〔双调·折桂令〕《大寒日大雪》
大寒日、瑞雪飘飏,老柳悬银,冰柱垂枪。遥望西山,水洇墨淡,一片迷茫。出院门、我身披大氅,紧随身、她一套红装。我真想、循着梅香,信步徜徉,牵着毛驴,驮着婆娘。
〔中吕·朝天子〕《诗人西山雅会》
上坡,下坡,玉柳芽初破。诗翁个个脸儿酡,相与青山坐。花满长柯,香飘碧落,黄莺犹唱劝酒歌。快活,快活,醉了铺云卧。
这些意境优美的作品,其中无处不在的色彩、线条、浓淡、远近、明暗、冷暖、大小、形状,无一不是绘画的专业技法和构图要素,而那一个个神来之笔,又呈现出一种优雅的“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使曲作的语言和句法更加淳朴天然,活生生透着一股子仙风道骨”(尹日高语)。
(二)形象之美
人物形象是文学形象的核心,而审美意识和情趣是形成形象美的重要因素。善于刻画各类人物可谓是南广勋的拿手绝活。作品中那些着墨不多,却呼之欲出、神形兼备、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每每吸引着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南广勋精心营造的散曲大观园。请看南广勋笔下的人物形象:
〔双调·水仙子〕《干休所老人》
推车拄杖步槐荫,眼袋垂兜发卷银。蹒跚小步艰难进,呼吸喘不匀。咳一声、如虎啸龙吟。青春梦,斗战魂,曾叱咤风云。
〔正宫·塞鸿秋〕《湘妹背影》
青花小袄坡肩袖,辫花垂在纤腰后。过膝裤脚稍稍瘦,芙蓉鞋面些须旧。偶尔一回眸,明月云间露,山茶一朵红初透。
上述曲作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呼之欲出;多种艺术手法并用,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服装外貌的描写,有动作眼神的描写;有色彩反衬,有声音渲染;有表情夸张,有心理刻画;动静结合,虚实得当。仅举此两例,我们便可充分领略到其手到擒来的散曲真功和白描手法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三、以简约浅淡禅意之境求散曲真谛——意蕴之美
南朝梁钟嵘《诗品》以自然淡远为诗歌的审美基础,自然之美为诗歌的最高艺术魅力。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云:“禅诗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南广勋散曲继承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北曲本色派的通俗自然、明白如话这一雅化后的散曲本色语,又擅用豹尾效果,作品充满奇思妙想,那些丰富的手法、聪明的调侃与智慧的幽默着实耐人寻味,余韵无穷。
(一)化俗为雅,大俗大雅
〔黄钟·人月圆〕《山乡年关迎归人》
灶间檐下绳悬肉,松柏火熏香。别时小犬,携儿带女,坐望村旁。(幺)年糕糯米,醉糟腌腊,翁媪频忙。背篼娃笑,花簪云鬓,少妇依窗。
这是一首反映湘西、四川、云贵一带民俗风情的散曲小令,由前篇和幺篇组成一幅色彩丰富、画面温馨、人物鲜活、寓意吉祥的唯美油画:“松柏火熏香”了“灶间檐下绳悬肉”,”别时小犬”“携儿带女,坐望村旁”;还有一位竹篓背娃“花簪云鬓”的依窗少妇,想必是在眺望在外打工即将回家过年的丈夫和亲人吧。这首散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包含传统艺术元素之大写意,又吸收借鉴西洋油画的浓墨重彩、重细部、重细节,并与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和古典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与审美取向有机融合,虚实得当,呈现出一种神秘、厚重、宁静、别致的艺术质感,读来令人向往和沉醉。
(二)升华意境,语浅味厚
〔双调·水仙子〕《题和老婆秋林小照》
林中秋叶落纷纷,老俩已经白发人。笑谈犹忆出村镇,专钻小树林。记得也是秋深,红叶红如火,黄叶黄似金,落了一身。
这首作品的主题本是最平常不过的婚姻家庭与爱情,所选意象也是最常见的:深秋时节,落叶缤纷,老两口林中散步,笑谈青春往事。但是,当你读到“记得也是秋深,红叶红如火,黄叶黄似金,落了一身”这充满灵性与才气,充满艺术张力与表现力以及人性光芒的文学语言,你一定感动了、陶醉了,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庄严、尊贵与短暂,从而激发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热爱之情。
当然,我们研究南广勋散曲艺术,是抱着学术研究与艺术探讨的目的,也就不应回避问题和某些不足。如:或许受生活阅历所限,南广勋散曲对重大社会题材的关注与表现似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有的作品还比较表面,意蕴及余味还可进一步挖掘。需要强调的是,诗词散曲等韵文体式流传于民间,最初都具有一种本色质朴之美,一经文人染指而雅化后,表现手法便日益含蓄蕴藉、精雕细刻。元散曲发展中后期,以词绳曲之风日盛,最后散曲演变成远离民众、阳春白雪般的纯案头文学,成为文人的专利、小众文化,最终导致其鲜活性与生命力式微和衰落。进入21世纪全媒体时代,南广勋京味散曲以其通俗自然、谐趣俏皮、雅俗共赏的本色之风,及其为人民写作、为时代发声、为散曲开路的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业已结出了丰硕果实,为中华散曲在当代的普及、传播与复兴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值得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尤其在大力提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对南广勋散曲艺术的关注与研究,更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缩写版刊发于《中华辞赋》2024年第6期“视点”栏目)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