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如意湖感(新韵)

作者: 2024年06月18日16:39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得道高僧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已是深刻体会到人间众生所处的状态,顿悟应该如何修炼自己,如何明心见性,这种悟道已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因在这个世上,名利太重,诱惑太多;思绪太乱,定力太小,绝难抛开一切胡思杂念,达到无人无我无事无物、超脱红尘的境界。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都不是如你所料的。一位大字不识几个的六祖慧能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把对佛心的理解、对尘世的认知及修炼的境界提高到了一个众生难以企及的高度。相较之下,这种境界更高一筹、悟道更深一层。三种喻示:一是体现佛性的高深,世上的各种生灵、万事万物终归一个"无"字,能想到这一点,什么烦脑忧愁、什么酸甜苦辣、什么悲欢离合、什么爱恨情仇、什么富贵名利、什么兴败盛衰,都将变得无足轻重,皆为身外之物。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去创业做事,而在于说凡事随缘,尽力则无悔,最终归宿在一"无"。二是感悟人世的深邃。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不要觉得本事多高、能力多大,在这个纷繁芜杂多彩的世间,强中更有强中手、高人之外有高人。只有那些"井底之蛙"的人才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看到的天只有那么大。高端的人大多不争不辨,只顾前行。三是追寻自我的心境。既然终是"无",何必不体现"有"的现状。按照自己的方式坦荡地活着,把握为人的节律和处世的平衡,也是一种哲学、一种佛性、一种悟道、一种境界。总使人有一些收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千字文,留一生情。甲辰年阳历四月十一(阳历5月18日)记。
如意湖边难入意,
身行俗世总痴迷。
红尘多恨争名利,
仰笑苍生尽是虚。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