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华诗歌作品研讨会在汉举行
作者:基瓦 2024年06月07日 15:50
0 收藏
5月26日上午,湖北省教育厅退休干部,研究员、教授程新华诗歌作品集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今古传奇杂志社主办。本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程新华2023年6月出版的诗集《送你一轮朝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诗集出版以后在社会和诗坛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读者说是“含着泪读这本诗集”。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著名文学评论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王先霈;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原副校长黄永林;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樊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舜;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管委会成员、《今古传奇》主编、玉娇龙传媒总经理万晶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评论家胡德才;诗人、作家、省作协原副主席刘益善;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诗评家荣光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新文学学会原副秘书长,旅游文化学者王国华;诗人、评论家,应城市作协主席李汉超;诗人、评论家、湖北日报高级记者易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窦金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王仁宝;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杨金翰;诗人、画家陈榭等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著名作家、学者刘鸿伏和诗人田汉国作了书面发言。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樊星主持会议。樊星认为,程新华的诗集《送你一轮朝阳》其中的许多作品,都凝聚了对故乡、亲情、友情的咏叹。写诗就应该写这样的诗:有画面感、有心灵的嘶喊,还有发人深思的人生五味。这样的诗,可以使人联想到“哀民生之多艰”“哭声直上云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些深入人心的古诗,让人读了过目不忘。程新华勤于写诗,他常怀诗情,使人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能够一直保持那份诗情的同龄人其实不多。因此,衷心祝愿他诗情长在、心情永远年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舜致辞,对到会的专家嘉宾表示欢迎,对程新华先生出版诗集表示祝贺。《送你一轮朝阳》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
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原副校长黄永林代表主办方中国新文学学会致辞。黄永林认为,程新华先生诗歌的三大主要特色: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写普通人、记身边事,有烟火气;从心底里涌出诗情,抒情言志、情真意切、以情动人;从激情中迸发诗句,清新明快、寓意深刻、感染力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创作初心就是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传递自己的情感。”“除供自己把玩外,也供他人欣赏点评。因为热爱文字的力量,希望用文字去触动人心、启发思考,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正因如此,他的诗歌才不拘一格、挥洒自如,才显得如此灵动,富有感人的力量。
今古传奇杂志社主编万晶琳代表主办方之一致辞:这既是一场从学术角度对程新华先生诗歌艺术的深入探讨,也是为一位诗人举行的具有阶段性总结性质的庆祝典礼。进入程新华先生的诗歌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特点:一见如故:程新华其诗与其人相同,拥有质朴无华的品格,无机心,不客套。一鼓作气:明快刚健的豪迈之气,鲜明昂扬的节奏。一往情深:程新华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烈感情,这种感情浓烈之极称他的诗歌为喷火体是传神的。我们拟与程新华先生在麻城市合办今古传奇云水书院,希望能够传续这种美好。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与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程新华先生的诗歌世界,同时也为文学创作和欣赏提供新的视角和灵感,进一步激发我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王先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著名文学评论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程新华的诗让我想起《论语》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最早的诗人是为己,他自己有话要说,有情绪要表达,有思想要表达,他才写诗。那么这种为己的诗、为己的文学、为己的文化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振兴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另外一个层次上又是为人民、为乡村建设做一点儿事情。今天的主办方之一今古传奇与程新华一同创办云水书院,假如说今古传奇和程新华的合作能够多一点儿,哪怕是小小的探索,有一点儿小小的前进,对于我们乡村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复苏、文化的繁荣,也是给诗歌的发展找出一条新路。程新华的这种探索,一方面为自己写诗,一方面对新时代的乡村诗歌是一种探索,一定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国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新文学学会原副秘书长,旅游文化学者):程新华先生的诗集中许多诗篇,有的浪漫潇洒,有的激情昂扬,有的缠绵悱恻,有的喷火激荡,有的沉雄悲伤……程新华先生在文学边缘化、文化人纷纷逃离文学的时代,依然情有独钟地坚守诗歌创作阵地、坚持乡村振兴主要是依靠“文化振兴”的理念,是值得钦佩与点赞的。我对他这种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和勤奋执着于诗文创作的文化情怀表示深深的敬意。我钦佩程新华先生凭一己之力在麻城凤湖之滨创建云水书院的勇气,更感叹程新华伉俪为家乡麻城的文化堡垒建设的付出,同时也衷心祝愿程新华先生心心念想的云水书院能够像浙江湖州的开沅书院那样早日开幕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书院运营经验,为中国日渐兴起的“古代书院复兴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更期待关注程新华先生文学创作的各位同仁能够为程新华先生的云水书院建设奉献锦囊妙计……
胡德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评论家):程新华主张“诗要喷火”,即强调诗人应激情充沛,有感而发,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充分发挥诗歌娱情、审美、讽世的功能。他的诗歌基调是明朗、刚健、豪迈、深沉,彰显出浪漫主义诗歌的雄健之风。这在中国当代诗坛显得尤为宝贵,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彰显诗歌的浪漫雄风、充满奔放激越的诗情而言,《诗坛要火》堪称程新华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不满于当代诗坛的平静、暗淡、低温、柔弱,大声疾呼“诗坛要火”。火中炼诗,诗才有温度,才见赤子之心,才与人民同呼吸,才与时代共脉搏。近年来,新华兄乡居麻城,自筑云水居,常赋田园诗,虽然歌吟田园生活,但仍气势不凡,具有豪放之风,堪称田园诗中的浪漫派。期待新华先生能锤炼出更多精美的诗篇。
荣光启(诗评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新华的写作形式非常多样,我至少可以辨别其中几种:新诗(分为传统手法和现代派的手法);旧诗;对自己作品的评析;这种多样性与他的写作热情是分不开的,他心里面涌动着许多文学的言辞,触目所见、有感动的诗文,都能成为他或吟咏或阐释的对象,诗歌写作使他的生命变得充实。其实,他的整个人生状态就是诗意的。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诗人”,有的时候指的是这个人以诗得名,他确有许多精深高妙的诗作流传世间;而在另外的时候,“诗人”之名,可能超出了创作经典作品的“作者”之意义,它指的是那种有境界、有情怀、将才华分配在世间各类艺术形式上、有多种趣味的“文人”。程新华应该正是这样的“诗人”,更准确地说是“文人”。
我注意到程新华对新诗的写法很有自己的的看法,比如他会特别注明某一首我用口语的方式来写,甚至有时同一题,他分别以传统手法和现代派的手法来处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新诗目前的口语化的状况有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他不完全赞同,对于他自己,他只是偶尔为之。对于新诗写作,他更倾向于在新诗的想象与词语的运用中,作者应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资源。他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写新诗的作者重视的。
李汉超(诗人、评论家,应城市作协主席):读完程新华诗集《送你一轮朝阳》,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来自他心灵的声音,这声音激越、旷达、深情,实实在在地感染着我。程新华三类诗歌写作上的大体风貌:一类是“喷火”诗,热情豪迈、激荡人心;一类是咏物诗,借物抒怀、含蓄隽永;一类是亲情诗,温润深情、真切感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写出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共有的经验和情感,他们大都吃苦耐劳、热情奔放、心存感恩,可以说程新华的诗歌写出了一代人的心跳。为自己也为60后的一代人刻下心灵的诗碑,尽管有些朴拙,但还是比较“鲜明地竖在”读者眼前。在他看来,“创作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旅程,只要保持热爱和坚持,每个人都能在创作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有所收获”。
易飞(诗人、诗评家、中国作协会员、高级记者,《特别关注》原总编辑、江汉大学特聘教授、湖北诗词学会现代诗工委主任):诗歌是个体生命体验在语言中的瞬间展开。程新华的诗,书写了丰沛的个人生命体验,以厚重的情感,以自身感受为起点,提供了诗性的语言的见证。程新华的诗不啻是以情感作为跳板、作为触发器,而是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词语的精准对应与适当的修辞,使情感的洪流得到了有效遏制与流动,但依然保持了很强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程新华的写作始终保持了初心,即我手写我心,一直在试图缩短手和心的距离。其情感的浓烈,依然在诗歌的规训之下,在稳健的叙述中,体现了诗人的老练和掌控力,并尽量避免公共文化和大众经验的表达。他的努力值得期许。
刘益善(诗人,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原社长、主编):当前写旧体诗的人,基本是老先生老干部,还有一部分旧体诗的爱好者。这些诗的作者、读者是一个圈子,他们自娱自乐,也让中国诗坛更加热闹和丰富。程新华也写旧体诗,他的旧体诗基本是抒怀咏物写景,明白晓畅易懂。中国新诗,百年历史,流派众多,山头林立,圈子重重,各展风采,各领风骚,各具一格。程新华的新诗,是传统写法,是现实主义的。他的诗歌主张是诗应大气恢宏、激情奔放、明快豪放,能震撼人心灵引起共鸣。程新华的诗基本可以说是传统的写作,当然,他也吸收了一些现代的手法。一位诗人的写作,不丧失底线,一直保持锋利,这是程新华追求的目标。愿程新华今后写出更多的好诗来。
刘鸿伏(著名作家、学者,《送你一轮朝阳》序作者)在书面讲话中说:我常常想,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好诗人。也许做一个诗人并不难,难能的是经历万水千山之后依然有着诗人的情怀。关于程新华先生的诗歌创作,我在该书的序言中已有评述,表达了个人的观察与看法。他的诗感情充沛深沉,格调高昂刚键,风格明快畅达,己经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诗人田汉国在书面发言中说: 新华兄是个勤奋的诗人,也是一个跨界诗人,用诗的语言写了不少散文、寓言、戏剧、诗评。关于新华的诗,我一直在用心读。诗者,心声也。诗歌要写作者心灵深处的悸动,是作者情感的诗意升华,是作者用独特的诗歌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新华先生的诗集《送你一轮朝阳》写亲情,写爱情,写友情,写世风,写山水,都饱含深情,感人肺腑。他用语的精炼,修辞的灵动,行气的连贯,开合的把握,都值得学习和取法。前面很多老师的点评我都是赞同的。这也说明新华先生的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高评。我曾多次谈及当前诗坛诸相,譬如流派,主义,团体,师承,等等。新华兄有广阔的视野,他认为要站在全境的角度看问题,要有人扛旗帜,要有人喊主义。所以,他也写了大量诗歌创作的理念性文章,线上的阅读量常常过万,这表明他的观点是很有市场的。从这个方面讲,新华兄不仅是一个饶有成就的诗人,也是诗歌领域的播种者。这点也符合他目前正在做的云水居书院项目。一个有悲人悯世情怀、有时代锲入感和责任心的人,才更适合做一名好诗人。现在有些诗人过分强调我手写我心,做专注的心灵世相书写者,而放大自己的隐私体验,写琐细的精致的日常,沉溺在自我一时一事的得失中,窃以为失诗大义。新华兄诗歌的跨界现象还表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多种形式上。他的现代诗诚然是盎盎可观的,比如《行走在光黄古道》《自己给自己的心情刻碑》《父亲的脊背》《悼玉舫兄弟》《致病妻》《别亦难》等等。这些诗情感真挚,读来常有戳到心窝生麻刺痛的感觉。撇开诗的所谓风格流派主义不谈,只觉得是好诗。我想,一首诗读过之后,能触动你的心尖尖,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后才是艺术的东西。如果一首诗没有真情怀真性情在里面,难说是好诗。我们不能用些小技巧去糊弄本已是为数不多的读者。新诗以外,新华兄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有排律,我尤其喜欢他的一些绝句。
王仁宝(中国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从程新华先生的人生经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一是大学读书阶段、二是公务员工作阶段、三是退休赋闲回乡阶段,不同人生经历在其诗歌作品中都有所呈现。从程新华的诗歌作品来看,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或是浓厚的怀乡恋友之情,或是热烈的批评反讽之思。《送你一轮朝阳》中的很多诗词都是对家人、亲朋的怀念,《父亲的葬礼》《今夜,我回想母亲》等诗作可视为佳作,它们以意绪的自然流动和情感的热烈迸发构思诗作,极富情感张力。从程新华诗歌作品的接受效果来看,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征。他的作品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的粉丝,现实中也有很多乡民朗诵,真正起到了乡村文化的传播功效。而这种传播功效的获得,与其诗歌语言的通俗晓畅、诗歌情感的自然深厚等是密不可分的。总体来说,我认为程新华的诗歌对20世纪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大众化、人民性传统的接续,融入了对古代陶渊明浪漫主义诗风的吸收与转化,体现出了一定的创作潜力。
窦金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读了程新华先生《送你一轮朝阳》的新诗部分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是学院式专业诗人的标准来评价,还是用业余创作、为自己写诗的一些标准?我在程新华先生的诗歌创作里,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脉络,传统的沿袭和表现,也用了传统的手法和现代派的手法。程新华先生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其实,文学介入现实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用,包括乡村文化建设,也是需要一些除了学院学者、作家之外的写作者去参与,然后为这个事业贡献力量的。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要有益于世道人心”,这也是评价程新华先生写作的标准的一种。
诗集作者程新华在致谢辞中说:《送你一轮朝阳》是我倾注心血创作的一部诗集,它收录了我几十年来的部分诗作,是我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对爱情、对艺术等多元主题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后面两本诗集都是最近两年写的。在长江数字出版传媒的网站上可阅读)这本诗集从时间跨度讲是历时较长的,我说还是要感谢我的母校华师赋予了我浓厚的诗歌情怀,培育了我的一些诗歌观念,是因为前几天我特地从书柜里翻出一本泛黄的《桂子山诗草》,就是40多年前在母校创作的,而这本集子的很多诗,如《诗坛要火》(《桂子山上的月和人》、《月夜》等就是出自这个手抄本。可以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诗集从时间上来看是苍老的,在艺术上还是有很多粗糙和稚嫩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写一首诗很容易,比如搞个顺口溜,写点大白话的口水诗,但要写出一首能让人回味的好诗就很难,特别是如刘益善老师所言,写出一首让人一看就记得住的诗就更难。向在座各位老师特别是王老师坦言,当时我在华师的文艺批评文艺理论课没学好,毕业论文只好写语言学方面的内容。近一年多我就恶补了文艺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还结合实践写了60多篇谈诗论诗的文章,写了上百篇对自已对名家的评析文章(长的几万字短的也有上千字)。以我现在的批评眼光看,当时有些诗确实不那么成熟,不应该那样写的。如2008年,我在长江文艺第12期上发表的《父亲的脊背》一诗:父亲驼着我去翻文化的山岭,就是一败笔,还有这次荣光启老师指出的《妈妈的落发》最后三句就是多余之言。 要说我的诗有什么特点?那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明快刚健的风格,可以差强人意。40多年前,我在《桂子山诗草》中,就明确提出“诗坛要火”的说法,后来发在我的博客上也比李犁先生《诗坛要火》的诗论文章要早很多年。写了很多宣传文章,我的弟一本诗集的跋和第二本诗集的自序,都强调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它的情感作用。时间关系,我在这儿就不展开汇报了。几十年的诗歌生涯中,我也走了很多弯路,学写现代派风格的诗,如先锋派啊,朦胧诗等等都搞过,像这诗集中保留的题目《垃圾》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诗歌也应该像其他文学体裁和艺术种类一样还是要走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三个贴近”的道路,过于“小我”,过于冷晦,是没有生命力的。《送你一轮朝阳》出版以后,我送了一批书给当地识字的乡亲,他们看了以后有两点评价:一是读得懂,二是感动人,有的甚至说感动得流眼泪,从20多里地外跑来,专门为自己家里的人讨要诗集。方家畈有一个81岁的老人叫陈绍让,可以大段大段的背下我的悼念父亲母亲的诗。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持着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力求通过文字的力量,传达出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
(李晓玲供稿)
程新华简介:程新华,号云水居士,省教育厅退休干部,研究员、教授。有诗歌、诗评(诗论)、散文、小说(含翻译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三百万多万字,发表于报刊、书籍及网络平台上,著有诗集《送你一轮朝阳》(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6)《一生一世的桃花》、《想起了紫藤花的浓厚》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