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母爱 彰显孝心
——浅评胡易《活菩萨》
杨国庆
(6,088字)
“椿树倚云凉气好,萱花迎日晓光妍”,“天上双星耿自流,人间五福此全收”。胡易在《上大尖》一诗中写了他和父亲的事,透出父亲对他的爱和他对父亲的孝心。应该说胡易是幸福的,现在他又写了有关母亲的诗。双亲健在,这是人间最好最大的福气,而胡易就有这样的好福气好运气。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胡易通过对母亲到庙里进香举动与言语的细心观察,思考,将母亲对他的关心与母爱很朴实又很细腻地书写了出来,表露出对母爱的深情讴歌;同时又将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写得入细入微,彰显了他这个儿子对母爱的拳拳孝敬之心。这种无声的母爱与胡易对母亲的孝心,让读者历历在目,久久不忘,感人至深。
这就如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人的生活就是诗的唯一的根本的对象,唯一根本的内容,戏剧因素应该成为诗的力量的基础。在诗中不应当有任何停滞不动的任何僵硬的、抽象的东西。诗叙述的只是环境怎样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又怎样对他周围的世界起影响,诗就是生活的戏剧。”(《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新1版,第425页)诗人胡易陪母亲到庙里进香,他将这样很特殊的“环境怎样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又怎样对他周围的世界起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深刻很有感悟也很诗意地化成了《活菩萨》这首表示对母亲孝心的诗。这确实说明了“诗就是生活的戏剧”这个很朴实又很艺术化的道理。
胡易写母亲的诗行中闪烁着美的光泽,把老人的言与行化作了一行行感人的诗句。这看出来他眼中在关注母亲,心里更是在感谢、感念母亲。他还将自己的孝心化作血浓如水般的诗句,在诗中一次次地彰显出来。
《活菩萨》具体是怎么写的呢?先来阅读这个标题:
《活菩萨》一看就知道是在写人。写谁呢,直到读完全诗,读者才恍然大悟。这也看出诗人将平常事情写成美丽诗行的谙熟技巧。《活菩萨》这一标题蕴含了多重含义,它不仅仅是对母亲进香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赋予了这一行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价值。首先,“活菩萨”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菩萨般慈悲心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在民间信仰中,菩萨是救苦救难的神圣存在,而称之为“活菩萨”则强调了这种神圣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因此,这个标题暗示了诗人的母亲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更是一位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体现佛教慈悲精神的人物。其次,标题的“活”字,除了表达生命力和现实存在之外,也暗指母亲的行动和精神状态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她通过到庙里进香的行为,不仅是在寻求宗教上的慰藉,也是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传递正能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活菩萨”作为一个诗歌标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想象空间。它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去探索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深层含义,从而增加了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标题《活菩萨》既体现了母亲作为信徒的虔诚,也展现了她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尚品质和积极态度,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层神秘和艺术的色彩,表明了诗歌内容是对母亲形象的一种颂扬。在诗歌创作中,使用“活菩萨”作为标题,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赏,也是对一种精神追求的肯定。
“一进庙门,见着每一尊/菩萨/”:这描绘了一个场景,即母亲走进寺庙,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庄严的菩萨像。这句诗通过具象的描写,传达了母亲内心的虔诚和敬畏之情,对每一尊菩萨都表现出深深的敬意。这表明她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希望通过礼拜来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这通过对母亲进入庙门的描写,展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探索和人生哲理。
“母亲都小心地叩拜”,描述了母亲在寺庙中的一个具体动作,小心翼翼地进行跪拜仪式。这个动作展示了母亲对宗教仪式的认真态度和对神圣事物的尊重。“小心”这个词描绘了母亲在叩拜时的谨慎和细致。她的小心翼翼反映了对神圣场所和进香仪式的敬畏。同时也是在默默地为儿子祈福。这是她对儿子大爱之心的形象表达。
“生怕得罪了哪一位/欺负她人生地不熟的儿子”。这两句诗展示了母亲的多种心理活动和她的美好而又善良的性格与心境。从母亲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她深深的母爱和对儿子的担忧。她虔诚地叩拜,希望能够获得菩萨的庇佑,避免她儿子受到任何伤害或困扰。这表现出她对儿子的关爱和保护。从文化背景的角度看,这两句诗表现出母亲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尊重。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和不安。母亲的担忧和祈求表明她对未知和不可控因素的恐惧,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同时,她对儿子的关爱和保护也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这种情感驱使着她去采取行动,以确保子女的安全和幸福。这两句诗还提醒人们要珍惜母爱,关注家庭和亲情,同时也呼吁我们勇敢面对未知和挑战,用爱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念念有词的母亲/每一次弯腰,屈膝/”这句诗通过描绘母亲重复的动作——“念念有词”与“每一次弯腰,屈膝”,展现了母亲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念念有词”意味着她在默默祈祷或是在心中反复诉说着对家人的关爱和期望,体现了她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执着;还表现出动作姿态的悲剧性美学意蕴,母亲的身体语言所传达的无力和沉重,弯腰和屈膝通常与承受重负、谦卑或顺从相联系,象征着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和牺牲。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使读者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她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美德。对母亲动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她的日常劳作,更深入地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庭无私的爱。同时,它也唤起了读者对母亲角色的同情和尊敬,以及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的反思。
“念念有词”和“每一次弯腰”,很是值得细细咀嚼。首先,“念念有词”可以解读为母亲在进行某种精神上的活动,这种不断的念叨反映了母亲内心的焦虑、希望、祈愿或是对生活的某种坚持。它也象征着母亲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安慰或力量。其次,“每一次弯腰,屈膝”也象征着母亲在生活中不得不低头、妥协或忍受的状态,反映了她的谦卑和对现实的接受。这通过母亲的身体语言和口头言语表达,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有深思想度的母亲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对母爱、生活挑战和个人牺牲的深刻思考。
“我都能听到母亲倔犟的/骨头/在我的心中山崩地裂”。运用了强烈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儿子对母亲坚强性格的深刻感知和情感共鸣。“倔犟的骨头”是对母亲坚韧不拔、顽强生存意志的形象化描述。“骨头”象征着母亲内在的力量和坚定,而“倔犟”则强调了她的不屈和刚强。儿子能够“听到”这种骨头的声音,说明他对母亲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我的心中山崩地裂”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来形容儿子内心的震撼和激荡。“山崩地裂”比喻了儿子情感上的巨大波动,表明母亲的倔犟和坚强在他的心中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仿佛内心的平静被打破,情感如同大地震般剧烈动荡。
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儿子也就是诗人的这种感受包含了敬佩、同情、担忧和自豪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他敬佩母亲的坚强,同情她在生活中所承受的艰辛,担忧她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感到自豪。这就是诗人的孝心的有力彰显!
这句诗通过诗人即儿子的视角,深刻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相互的理解与尊重。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揭示了几层深情的内涵:表现出共情与理解,儿子能够“听到”母亲倔犟的骨头,感受到她内心的坚韧和力量,这表明儿子对母亲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共情和理解。这种共情超越了言语,直达心灵的深处。这表现出敬佩与尊重,母亲倔犟的骨头在儿子心中引发“山崩地裂”般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反映了儿子对母亲性格之美的认可和评价。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回应,诗句中儿子的感受不仅仅是单向的,它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回应。儿子通过内心体验,传达了对母亲的爱和对她所承受困难的同情,同时也回应了母亲对他的无私付出和深沉爱意。这显现出生命力的共鸣,母亲倔犟的骨头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而儿子内心的震动则是对这种生命力的共鸣。这种共鸣强化了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得他们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血缘之上,更在于精神的相通和力量的共享。这更是一种成长与启示的表现,通过感受母亲的坚强,儿子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启示。母亲的榜样作用激励着儿子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自己的韧性和勇气。这句诗表达了母子之间一种超越言语的深情,它基于共情、敬佩、情感的相互传递、生命力的共鸣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启示。这种深情是复杂而细腻的,它不仅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展示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尊重、爱戴和孝心。
“我一步步地跟着,认亲/似的/帮母亲烧纸,点香”。描绘儿子参与传统仪式的场景,创造了一种深情而庄重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解读。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诗中的儿子通过参与传统仪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这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应忽视或遗忘我们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价值观。通过尊重和传承传统,我们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连续性和身份认同。这也是中华文明和传统优秀文化具有连续性的具体而富有诗意化的表现。二是家庭与个人成长表现,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儿子通过参与这种仪式,不仅表达了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也体现了对家庭责任和角色的认同。这启示人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滋养和支持。三是情感与记忆的传递,通过参与进香的仪式,儿子不仅在行动上表达了对家人的情感,也在心灵上与家人建立了更深的联系。这强调了情感交流和共同记忆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读者应该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让爱和记忆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四是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儿子通过参与进香的传统仪式,强化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这提示人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是形成独立人格和自信心的重要部分。这也是表达社会责任与传承,通过参与进香仪式,儿子承担起了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责任。这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传播有益于社会的文化遗产。这句诗通过描绘儿子参与进香传统仪式的情景,引发我们对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个人、情感与记忆、文化身份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它鼓励人们珍视和维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励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传统与创新的路径。
“出庙门的时候/开心的母亲/差点被庙堂的门槛绊倒”。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其中蕴含了多重情感和象征意义。这暗含着母亲的开心原因,在宗教或精神层面的满足,母亲在庙宇中经历了祈祷或参拜,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因此感到开心。表现出社交互动的愉悦,庙宇通常是人们聚集的地方,母亲在与其他信徒或亲友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从而心情愉快。
那么母亲差点被绊倒的原是什么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试做一下探讨。或许是情绪激动导致注意力分散,母亲由于过于开心,可能没有注意到脚下的门槛较高,这反映了人在极度情绪状态下容易忽视周围环境的普遍现象。或许是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母亲可能因为视力或反应速度不如年轻时敏锐而未能及时避免绊倒。当然也应该看到,母亲此时的心情状态,显然是积极的,她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之情。
母亲的动作还与美好性格还有着多侧面的关系,反映了纯真与朴实的个性,母亲因为内心的喜悦而忘记了外在的危险,这种纯真和朴实的性格使得她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的干扰。反映出她乐观与坚韧的个性,即使面临潜在的危险,母亲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体现了她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我小心地搀扶着/一直想告诉母亲/您才是我要好好供奉的活菩萨”。这描绘了一个儿子在进香结束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同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想要告诉母亲她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从动作层面看,儿子的动作表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这种细心和温柔的动作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她的尊重。从心理活动层面看,儿子想要告诉母亲,这话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母亲就像是活着的菩萨,是他应该尊敬和供奉的对象。从心理活动的特征看,儿子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内省和感恩。他在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并在心中默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
儿子的动作还体现出多种美学意蕴:儿子的内心告白和小心翼翼的动作构成了情感上的美,这种美源于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关怀。将母亲比作活菩萨,创造了一个充满敬意和神圣感的意象,这种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增强了其美感,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流畅的叙述,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这句诗通过对儿子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孝顺、感恩、自省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母亲深厚的情感。
“孝心自许合神天。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这首诗在表现母亲对儿子爱心的同时,重点是写儿子“我”对母亲的孝心,这是全诗的主旨。将母亲当“活菩萨”供奉着,这句诗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全诗的核心和诗眼之所在!
孝心和孝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被誉为“百善之首”。孝被视为个人品德的基石,是衡量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儒家经典《孝经》中强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味着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所有的教育和道德规范都源于孝。孝不仅是家庭伦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关键。通过孝顺父母,人们学会了尊老爱幼、顺从和责任感,这些品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孝文化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教育体系,孝的理念都被广泛传播和实践。孝的故事和理念在中国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被广泛描绘。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戏剧都是以孝为主题,如《孟母三迁》、《二十四孝》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孝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演变,但其核心价值依然被当代中国社会所重视。
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如《孝经》说“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弟子规》明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礼记·内则》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可以看出,适中的“我”即儿子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孝心满满,陪母亲到庙堂进香,确实做到了“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胡易写的这首《活菩萨》很自然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有关孝心和孝顺的血脉基因,同时又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家庭伦理道德启示。可以说写的正逢其时,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也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性诗歌是用来表达刚强坚毅的意识的明确的言辞,是跟包含在其中的思想保持均势的形式,是正面现实的世界;它永远总是用明快而又准确的、简洁而又清晰的、跟概念旗鼓相当的形象表达出来的。”(《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90页)胡易的《活菩萨》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诗作,用“刚强坚毅的意识的明确的言辞”来表达“正面现实的世界”。将跟着老母亲到庙里一起进香这件小事但又是很有寓意的事,“用明快而又准确的、简洁而又清晰的、跟概念旗鼓相当的形象表达出来”,会给人多方面的思索和启发。
——浅评胡易《活菩萨》
杨国庆
(6,088字)
“椿树倚云凉气好,萱花迎日晓光妍”,“天上双星耿自流,人间五福此全收”。胡易在《上大尖》一诗中写了他和父亲的事,透出父亲对他的爱和他对父亲的孝心。应该说胡易是幸福的,现在他又写了有关母亲的诗。双亲健在,这是人间最好最大的福气,而胡易就有这样的好福气好运气。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胡易通过对母亲到庙里进香举动与言语的细心观察,思考,将母亲对他的关心与母爱很朴实又很细腻地书写了出来,表露出对母爱的深情讴歌;同时又将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写得入细入微,彰显了他这个儿子对母爱的拳拳孝敬之心。这种无声的母爱与胡易对母亲的孝心,让读者历历在目,久久不忘,感人至深。
这就如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人的生活就是诗的唯一的根本的对象,唯一根本的内容,戏剧因素应该成为诗的力量的基础。在诗中不应当有任何停滞不动的任何僵硬的、抽象的东西。诗叙述的只是环境怎样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又怎样对他周围的世界起影响,诗就是生活的戏剧。”(《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新1版,第425页)诗人胡易陪母亲到庙里进香,他将这样很特殊的“环境怎样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又怎样对他周围的世界起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深刻很有感悟也很诗意地化成了《活菩萨》这首表示对母亲孝心的诗。这确实说明了“诗就是生活的戏剧”这个很朴实又很艺术化的道理。
胡易写母亲的诗行中闪烁着美的光泽,把老人的言与行化作了一行行感人的诗句。这看出来他眼中在关注母亲,心里更是在感谢、感念母亲。他还将自己的孝心化作血浓如水般的诗句,在诗中一次次地彰显出来。
《活菩萨》具体是怎么写的呢?先来阅读这个标题:
《活菩萨》一看就知道是在写人。写谁呢,直到读完全诗,读者才恍然大悟。这也看出诗人将平常事情写成美丽诗行的谙熟技巧。《活菩萨》这一标题蕴含了多重含义,它不仅仅是对母亲进香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赋予了这一行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价值。首先,“活菩萨”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菩萨般慈悲心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在民间信仰中,菩萨是救苦救难的神圣存在,而称之为“活菩萨”则强调了这种神圣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因此,这个标题暗示了诗人的母亲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更是一位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体现佛教慈悲精神的人物。其次,标题的“活”字,除了表达生命力和现实存在之外,也暗指母亲的行动和精神状态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她通过到庙里进香的行为,不仅是在寻求宗教上的慰藉,也是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传递正能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活菩萨”作为一个诗歌标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想象空间。它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去探索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深层含义,从而增加了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标题《活菩萨》既体现了母亲作为信徒的虔诚,也展现了她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尚品质和积极态度,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层神秘和艺术的色彩,表明了诗歌内容是对母亲形象的一种颂扬。在诗歌创作中,使用“活菩萨”作为标题,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赏,也是对一种精神追求的肯定。
“一进庙门,见着每一尊/菩萨/”:这描绘了一个场景,即母亲走进寺庙,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庄严的菩萨像。这句诗通过具象的描写,传达了母亲内心的虔诚和敬畏之情,对每一尊菩萨都表现出深深的敬意。这表明她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希望通过礼拜来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这通过对母亲进入庙门的描写,展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探索和人生哲理。
“母亲都小心地叩拜”,描述了母亲在寺庙中的一个具体动作,小心翼翼地进行跪拜仪式。这个动作展示了母亲对宗教仪式的认真态度和对神圣事物的尊重。“小心”这个词描绘了母亲在叩拜时的谨慎和细致。她的小心翼翼反映了对神圣场所和进香仪式的敬畏。同时也是在默默地为儿子祈福。这是她对儿子大爱之心的形象表达。
“生怕得罪了哪一位/欺负她人生地不熟的儿子”。这两句诗展示了母亲的多种心理活动和她的美好而又善良的性格与心境。从母亲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她深深的母爱和对儿子的担忧。她虔诚地叩拜,希望能够获得菩萨的庇佑,避免她儿子受到任何伤害或困扰。这表现出她对儿子的关爱和保护。从文化背景的角度看,这两句诗表现出母亲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尊重。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和不安。母亲的担忧和祈求表明她对未知和不可控因素的恐惧,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同时,她对儿子的关爱和保护也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这种情感驱使着她去采取行动,以确保子女的安全和幸福。这两句诗还提醒人们要珍惜母爱,关注家庭和亲情,同时也呼吁我们勇敢面对未知和挑战,用爱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念念有词的母亲/每一次弯腰,屈膝/”这句诗通过描绘母亲重复的动作——“念念有词”与“每一次弯腰,屈膝”,展现了母亲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念念有词”意味着她在默默祈祷或是在心中反复诉说着对家人的关爱和期望,体现了她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执着;还表现出动作姿态的悲剧性美学意蕴,母亲的身体语言所传达的无力和沉重,弯腰和屈膝通常与承受重负、谦卑或顺从相联系,象征着母亲在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和牺牲。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使读者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她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美德。对母亲动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她的日常劳作,更深入地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庭无私的爱。同时,它也唤起了读者对母亲角色的同情和尊敬,以及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的反思。
“念念有词”和“每一次弯腰”,很是值得细细咀嚼。首先,“念念有词”可以解读为母亲在进行某种精神上的活动,这种不断的念叨反映了母亲内心的焦虑、希望、祈愿或是对生活的某种坚持。它也象征着母亲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安慰或力量。其次,“每一次弯腰,屈膝”也象征着母亲在生活中不得不低头、妥协或忍受的状态,反映了她的谦卑和对现实的接受。这通过母亲的身体语言和口头言语表达,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有深思想度的母亲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对母爱、生活挑战和个人牺牲的深刻思考。
“我都能听到母亲倔犟的/骨头/在我的心中山崩地裂”。运用了强烈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儿子对母亲坚强性格的深刻感知和情感共鸣。“倔犟的骨头”是对母亲坚韧不拔、顽强生存意志的形象化描述。“骨头”象征着母亲内在的力量和坚定,而“倔犟”则强调了她的不屈和刚强。儿子能够“听到”这种骨头的声音,说明他对母亲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我的心中山崩地裂”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来形容儿子内心的震撼和激荡。“山崩地裂”比喻了儿子情感上的巨大波动,表明母亲的倔犟和坚强在他的心中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仿佛内心的平静被打破,情感如同大地震般剧烈动荡。
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儿子也就是诗人的这种感受包含了敬佩、同情、担忧和自豪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他敬佩母亲的坚强,同情她在生活中所承受的艰辛,担忧她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感到自豪。这就是诗人的孝心的有力彰显!
这句诗通过诗人即儿子的视角,深刻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相互的理解与尊重。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揭示了几层深情的内涵:表现出共情与理解,儿子能够“听到”母亲倔犟的骨头,感受到她内心的坚韧和力量,这表明儿子对母亲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共情和理解。这种共情超越了言语,直达心灵的深处。这表现出敬佩与尊重,母亲倔犟的骨头在儿子心中引发“山崩地裂”般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反映了儿子对母亲性格之美的认可和评价。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回应,诗句中儿子的感受不仅仅是单向的,它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回应。儿子通过内心体验,传达了对母亲的爱和对她所承受困难的同情,同时也回应了母亲对他的无私付出和深沉爱意。这显现出生命力的共鸣,母亲倔犟的骨头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而儿子内心的震动则是对这种生命力的共鸣。这种共鸣强化了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得他们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血缘之上,更在于精神的相通和力量的共享。这更是一种成长与启示的表现,通过感受母亲的坚强,儿子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启示。母亲的榜样作用激励着儿子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自己的韧性和勇气。这句诗表达了母子之间一种超越言语的深情,它基于共情、敬佩、情感的相互传递、生命力的共鸣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启示。这种深情是复杂而细腻的,它不仅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展示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尊重、爱戴和孝心。
“我一步步地跟着,认亲/似的/帮母亲烧纸,点香”。描绘儿子参与传统仪式的场景,创造了一种深情而庄重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解读。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诗中的儿子通过参与传统仪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这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应忽视或遗忘我们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价值观。通过尊重和传承传统,我们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连续性和身份认同。这也是中华文明和传统优秀文化具有连续性的具体而富有诗意化的表现。二是家庭与个人成长表现,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儿子通过参与这种仪式,不仅表达了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也体现了对家庭责任和角色的认同。这启示人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滋养和支持。三是情感与记忆的传递,通过参与进香的仪式,儿子不仅在行动上表达了对家人的情感,也在心灵上与家人建立了更深的联系。这强调了情感交流和共同记忆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读者应该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让爱和记忆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四是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儿子通过参与进香的传统仪式,强化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这提示人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是形成独立人格和自信心的重要部分。这也是表达社会责任与传承,通过参与进香仪式,儿子承担起了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责任。这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传播有益于社会的文化遗产。这句诗通过描绘儿子参与进香传统仪式的情景,引发我们对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个人、情感与记忆、文化身份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它鼓励人们珍视和维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励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传统与创新的路径。
“出庙门的时候/开心的母亲/差点被庙堂的门槛绊倒”。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其中蕴含了多重情感和象征意义。这暗含着母亲的开心原因,在宗教或精神层面的满足,母亲在庙宇中经历了祈祷或参拜,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因此感到开心。表现出社交互动的愉悦,庙宇通常是人们聚集的地方,母亲在与其他信徒或亲友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从而心情愉快。
那么母亲差点被绊倒的原是什么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试做一下探讨。或许是情绪激动导致注意力分散,母亲由于过于开心,可能没有注意到脚下的门槛较高,这反映了人在极度情绪状态下容易忽视周围环境的普遍现象。或许是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母亲可能因为视力或反应速度不如年轻时敏锐而未能及时避免绊倒。当然也应该看到,母亲此时的心情状态,显然是积极的,她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之情。
母亲的动作还与美好性格还有着多侧面的关系,反映了纯真与朴实的个性,母亲因为内心的喜悦而忘记了外在的危险,这种纯真和朴实的性格使得她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的干扰。反映出她乐观与坚韧的个性,即使面临潜在的危险,母亲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体现了她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我小心地搀扶着/一直想告诉母亲/您才是我要好好供奉的活菩萨”。这描绘了一个儿子在进香结束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同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想要告诉母亲她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从动作层面看,儿子的动作表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这种细心和温柔的动作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她的尊重。从心理活动层面看,儿子想要告诉母亲,这话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母亲就像是活着的菩萨,是他应该尊敬和供奉的对象。从心理活动的特征看,儿子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内省和感恩。他在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并在心中默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
儿子的动作还体现出多种美学意蕴:儿子的内心告白和小心翼翼的动作构成了情感上的美,这种美源于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关怀。将母亲比作活菩萨,创造了一个充满敬意和神圣感的意象,这种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增强了其美感,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流畅的叙述,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这句诗通过对儿子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孝顺、感恩、自省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母亲深厚的情感。
“孝心自许合神天。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这首诗在表现母亲对儿子爱心的同时,重点是写儿子“我”对母亲的孝心,这是全诗的主旨。将母亲当“活菩萨”供奉着,这句诗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全诗的核心和诗眼之所在!
孝心和孝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被誉为“百善之首”。孝被视为个人品德的基石,是衡量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儒家经典《孝经》中强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味着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所有的教育和道德规范都源于孝。孝不仅是家庭伦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关键。通过孝顺父母,人们学会了尊老爱幼、顺从和责任感,这些品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孝文化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教育体系,孝的理念都被广泛传播和实践。孝的故事和理念在中国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被广泛描绘。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戏剧都是以孝为主题,如《孟母三迁》、《二十四孝》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孝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演变,但其核心价值依然被当代中国社会所重视。
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如《孝经》说“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弟子规》明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礼记·内则》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可以看出,适中的“我”即儿子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孝心满满,陪母亲到庙堂进香,确实做到了“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胡易写的这首《活菩萨》很自然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有关孝心和孝顺的血脉基因,同时又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家庭伦理道德启示。可以说写的正逢其时,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也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性诗歌是用来表达刚强坚毅的意识的明确的言辞,是跟包含在其中的思想保持均势的形式,是正面现实的世界;它永远总是用明快而又准确的、简洁而又清晰的、跟概念旗鼓相当的形象表达出来的。”(《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90页)胡易的《活菩萨》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诗作,用“刚强坚毅的意识的明确的言辞”来表达“正面现实的世界”。将跟着老母亲到庙里一起进香这件小事但又是很有寓意的事,“用明快而又准确的、简洁而又清晰的、跟概念旗鼓相当的形象表达出来”,会给人多方面的思索和启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