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河上的村庄》
野老/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马蹄河上的村庄》为第二届黔南州文艺扶持项目,该诗集青年诗人野老近三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汇编而成。诗集中的大多数作品都着眼于乡村生活和田园风物展开,深入挖掘了生命、爱情和死亡这些普遍而深刻的主题,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时代立场,真实记录和见证了诗人所生活的波澜壮阔的时代。
野老,本名黄健,土家族,1996年生于贵州沿河,高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水县文联副主席(兼)。作品散见《诗刊》《扬子江》《星星》《诗歌月刊》《长江文艺》《北京文学》等杂志,出版诗集《雾中山色》(2018)。
推荐语
河流、村庄、树木、花草、苍鹰、小鹿………在野老的诗里,这些是他反复书写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也是他生活的场景和生存的背景。这一些平常景观,因他深情的书写,显得神奇,熠熠生辉。这是一个诗人的使命,他应该为其身边所有增光添彩,使花草树木焕发光彩,使牲畜人物闪现光芒,使生命和世界因此光辉。
——李少君(“自然诗人”、《诗刊》主编)
自名野老的年轻诗人黄健,擅于从自然中捕获灵感,藉多变的语言范式渐次展开他与旷野风物、与故土山川的多维度对话关系,他写得质朴又灵动,时而也透出一种早熟的沉郁气质,令他的诗歌面貌更为丰富。
——陈先发(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野老的诗有大地意识、高原的滋养和自然的咏叹,有时恢弘跌宕,有时凝神静气,在主与客、大与小的自如切换中,呈现出生命的力度与柔情。更可贵的是一种不断唤醒、生长的自觉精神,从个人经验和命运出发,朝向世界的幽微和广大,领悟到“世间是对等的”“世上没有一块土地是贫瘠的”,诗歌这门生命的修辞学,恰恰能将贫乏转化为丰饶,并为虚无注入本源之光。当诗/写作“与万物交换呼吸”,诗人则渴望成为一个主客相契“光芒穿墙的合体”,反之亦然。
——沈苇(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野老执着于对山川大地、人间草木的热爱,将自然之星辰、月光、野花等意象融入个人的孤独与冥想,显示着其内心的质朴与开阔;而他对个体生命经验与故乡的书写,更是传递了一种从日常生活淬炼智慧的能力,也使得其个人的情感在时间流动中有了寄托。
——丁东亚(作家、《长江文艺》编辑)
《马蹄河上的村庄》诗选
放牧
在夜色里放牧一座青山
石头、草木、鸟鸣、流水,都将被放牧
我放牧一座青山,那些无家可归的树
便有了伴侣。夜色里,我要为被放牧的青山
点灯,灯光暗淡
除此之外,还得放牧
一匹失眠的马
失眠的马匹,是为我那孤儿妹妹放牧的
不然我的妹妹又将枕着的头发
当作我们的母亲
为了生活
溪水静静地流淌
你为了寻找一只失散的羊
借着月光,翻空了整座山
同样的夜晚
你又为了生活
悄悄翻过了那座山
这么多年,小溪和山一直都在
但始终没人翻山越岭找你
你告诉我
因为他们也要生活
偏爱
我偏爱夜间满天飞舞的雪花
浓稠雪粒,生活镜像
允许我们自由地远走
母亲的最远是她的麦田
而我的最远是爱一位叫雪的姑娘
她站在雪地里,所有落雪
犹如一颗颗星星在她身上凋零
但不会像落日那么短暂
她会偏爱我,献出
身体里带着雪意的马灯
让我梦见最后的麦田
马蹄河上的村庄
在马蹄河之上,白云成为船只
是必然,也是礼物
我成为村庄里唯一的孤儿
情有可原,也荒诞至极
一只羊羔与我命运相连
我跟着它,枕着河流的心跳
看见邻家的陶罐
我们就把心放进去
谁家的火塘呼啸
我们就推门而入
等我们的人站在梦境之中
遥远也倍感亲切
在马蹄河之上,村庄的样子
就是我们的样子
在枯荣间翅膀诞生
借颠簸的风,我们像粮食般飞舞
但没有割舍土地
镰刀和锄头也不能割舍
石磨碾碎了日子,但河水依旧泛着涟漪
马蹄河上的村庄依旧安详
村庄和河流倒映在月亮里
让我们透明的是山和水
让我们沉默的是鸟鸣悠悠
失眠者之歌
黑夜的城池吊起唯一通道桥
黑夜门外,奏响了我的哀歌
我不止一次在此门外受伤
伤口愈合之后再次受伤还是伤口
故土的呼吸渐渐脱离我的身躯
远方的摇篮在高高跃起的城内
我没有诅咒过黑夜,我身体里的血管却
在夜色里煎熬地生锈。在空洞的夜色里
无人呼唤你入眠,就没有:
一棵树退还你的梦
一只飞鸟给你插上双翼
空旷的夜色之路上,没有人为我种下月光花
我的双色紫罗兰没有熬过子夜
失眠者的哲学包罗万象
水手的证词:每座沉默的岛屿都是大海的中心
每个跪下的人都在梦想的门外
后记
借诗歌的力量打开内心的河流
在我的梦境中,总有一条河流在涓涓流淌。我敢断定这条河流一定是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竹根坝村的母亲河——马蹄河。
每位诗人的诗歌,都有一个源头,而我的诗歌源头在马蹄河和河岸上的村庄。马蹄河在村庄的底部,河水在两岸叠翠青山的映照下,常年碧绿,也许是因为没有船只的缘故,我从未知道它的源头和万物的生命之水流向哪里。每天,我看着太阳从马蹄河另一岸的山中升起,我和妹妹赶着羊群向马蹄河走去……太阳落下,我们又赶着羊群回家,直到月亮站在姑姑家的房屋上,我才知道我们回到了村庄。
村庄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排列。村庄的两边是树林和空旷地带,背后是村庄通向外界的路。父亲搬进土堆居住,母亲离开村庄后,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个谜,为什么回家的路永远只有一条?长大后,我带着关于马蹄河的神秘和村庄的谜,走出村庄,寻找答案。至今,我没有一点线索,回头一看,我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马蹄河上的村庄》,是我2020年到2023年回忆马蹄河和村庄里的万物,以及我走出村庄后关于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思考,所形成的诗句,我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借诗歌的力量来打开我内心的河流。
这本诗集由四辑构成。
第一辑的总标题为“一棵树的声音”。在马蹄河上的村庄,有着无数挺拔的树木。我时常思考,一棵树的命运就是一条河、一个村庄、一个人的命运,这部分诗歌,收录了我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树木人生的思考。这部分诗歌大多数显得悲凉,因为我是以孤儿的身份去撰写的,这是我未成家之前的真实身份,我有一万个理由不喜欢,但这是事实,我必须接受。
第二辑的总标题为“自己的太阳”。2020年,我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为了生活奔波到了广州,又从广州被派驻到贵州参加扶贫工作。那段时间,因为内心的追求没有达到而常常失眠。那个时候,我无比期待有属于自己的太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又被调回了广州。广州的海比马蹄河宽阔,但马蹄河养育了我,所以我带着“赶海的人,把大海带了回来”回到了贵州。回到贵州,我从失眠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太阳,使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足以抖落一身萤星。
第三辑的总标题为“爱的麦田”。爱是人世间最大的力量。这部分诗歌无疑是全诗中最为浪漫的,因为里面主要书写了我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爱情中的甜蜜和悲伤。在我亲身经历中,孤儿追求爱情实在太难,其中包含太多的因素,在此我不必举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象。但,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找到了我的爱情归属。我也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辑的总标题为“最后的孤儿”。该部分是由几首长诗组成,有对花的赞美、旧事物的怀恋、匠人的歌颂、传统文化魅力的认识,更有关注“孤儿”这群特殊。这部分诗歌大部分属于自我的呐喊,在呐喊中表明的写作态度。诗人的使命是勇于记录诗人所处的年代。而记录一定是要敢于说真话。我的笔名叫“野老”,取自杜甫的自号“少陵野老”,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因为杜甫关注于现实,敢于书写现实。所以,他是我最为崇拜的伟大诗人。而我的这部分诗歌中“孤儿颂”,是现实的再现,我希望我是人世间最后一个孤儿。
吉尔伯特说:“我相信诗所处理的就是人生,我的人生。它使我的人生更完美,而且帮我找我必须走下去的方向。”这就是我要借诗歌的力量打开我内心河流的缘故。我的人生是缺少灯盏的人生,但我的人生又是拥有月亮的人生。在这番醒悟后,我又常常问自己,关于我内心的河流,具体是什么,其实我也无法说清楚。也许是一棵树,也许是一份爱,或许就是一条河流。有可能,我的一生都无法打开内心的河流,但看到河流,我就得到了很多爱,这是诗歌赋予我的。
在诗歌中,我拥有万物。没有遇见诗歌之前,别人口中的父母是别人的,我放牧的羊群是山坡的……遇见诗歌之后,我得到无数个父母的爱,得到一群每天都围着我吃草的羊群。感谢诗歌,让我拥有万物。
写诗,我是为了照见自己。如果苦难不曾与我握手,我就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诗句,也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我热爱生活,热爱草木与天空。但我不能忘记这份恩赐,所以我要以诗歌的形式书写这个时代的美好。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返乡”,我愿把这本诗集取名《马蹄河上的村庄》,感谢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黔南州文联给予我大力扶持和帮助,让我这本诗集得以面世;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吴承亚为我题写诗名,让我这本诗集更加充满故乡的元素;感谢孟学祥导师,为我写序,让读者对我和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李少君、陈先发、沈苇、丁东亚老师联袂推荐此书,让稚嫩的文字,多了许多分量;感谢一路陪我风雨兼程的朋友,是你们鼓励着我前行,我将一如既往带着热情去写诗歌,去打开内心的河流。
最后,愿我们的生活都能被诗歌照亮。
2024年4月1日于百鸟河畔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