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流萍:堆雪老师,散文诗《兵词》今年四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先向你表示祝贺!先介绍一下《兵词》这本书吧。
堆雪:散文诗集《兵词》,通过对军营“热词”的全景扫描、着力盘点和诗意解构,抒写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军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示和平年代的纷繁和喧嚣中,当代军人坚守的情感领地、精神坐标和价值向度,塑造商业化、信息化、实用主义语境下,普通一兵的精神风貌与铁血品格。
这本书分为“入列”“营盘”“方阵”“号角”“旌旗”五辑,精选了我近几年来创作的109章军旅散文诗篇。我觉得,这一百多章散文诗,并不拘泥于表达形式,而是让思绪、情感随诗意自由伸展、蔓延,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铺陈情景,或挥洒空灵,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阅读中感受军旅别样的风景,分享当下军人灵魂深处的沉默与坚韧、奉献与震撼。这部作品集,我概括了四句话放在封底:军旅生活的诗性抒写,士兵情怀的灵魂歌吟,铁血沙盘的精神熔铸,迷彩青春的深情回眸。这,也是我从军25年呈奉给迷彩军旅与读者战友的精神献礼。
彭流萍:为什么要创作这么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呢?而且还选择了散文诗这种体裁?创作之初你有怎样的考虑?
堆雪:我在军营度过了25个年头。这25年,给了我很多东西,有很多记忆一直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因此,我一直想写一部“全面”展现军旅生活的作品,特别是展现基层部队体验的作品。我想让那些曾经当过兵的、现在还在军营服役的战友看到,也想让那些没有当过兵、对军队这个群体并不了解的人看到,让他们了解军营生活,理解一名军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方面的书太少了,所以我想完成它。
2013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参加全军首届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研修班学习,其间突发奇想:何不用散文诗这种文体写出我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呢?因为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报告文学,写军旅的有很多,但用散文诗这种体裁写,少之又少。而且用散文诗“成建制”“成系统”地写军营生活,更是凤毛麟角,或者说没有。这激发起了“我要试一试”的创作欲。散文诗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穿着“散文”的外衣,却有“诗”的内核,我在写诗的同时,创作过不少散文诗。因此我想,用这种体裁,会把“按部就班”的军营生活写得别开生面。虽然它可能承载不了过多的故事情节于其中,但正因为它删繁就简,便于自由抒情,所以也更容易直抵人的内心。
说写就写。不久,我的第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军旅散文诗《梦中跑过一匹马》就发表在2014年第2期《星星》诗刊下旬刊,这五章散文诗,就是后来《兵词》这本书中的《战马》《枪刺》《担架》《枪声》《边关》。在《边关》中,我这样写道:“也有梦,是那种蔚蓝色的,横过最恢宏的银河。/一队人马走过梦境,倒映天上,正好是北斗七星。”边关遥远、马蹄如铁,但在散文诗的吟唱和抒写中,竟然呈现得如此内敛和唯美,这令人惊喜!这组散文诗的发表,更加坚定了我要写下去的信心。我想,要是把经历的基层部队的方方面面写个遍,一定会是一个“迷彩”甚至“迷幻”的世界,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彭流萍:你说过,这一百多篇散文诗的写作,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请问堆雪老师,这中间有没有经历一些写作上的困顿或者叫挫折?
堆雪:是的,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确实经历了十年时间。但真正的写作时间没有十年,甚至没有五年。散文诗短小精悍,每一篇字数在四五百字左右,但它的写作难度是存在的。我觉得难就难在一个写作的角度,或者叫一个巧妙的构思。面对一个题材,你始终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哪些东西是表现它的最佳材料?你该从哪一部位、哪个角度、哪种方式开始写起?一章完成,回过头来再看:它的内容和结构,是否具有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抒情所带来的感染力?如果没有,那就是平庸的或者叫失败的。写作,就是与平庸与失败作斗争的一个过程,在确立与否决之间,反复取舍。
具体哪一年写了多少篇我没做过统计,但我清楚地记得,在写到五十多篇的时候,我曾陷入一个无法再写下去的困境。题材内容的雷同、表达元素的重叠、抒写方式的近似,使我面对一些题目时,迟迟无法破题、久久无法行笔。久拖不下之际,使我想起了1988年我曾买过的一本书——屠格涅夫散文诗集《爱之路》。这本当年第四版第六次印刷、印数累计达23万册的散文诗经典范本,我曾在中学时就读过好几遍,甚是喜爱。其中选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麻雀》,就出自这本书里。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时,我对散文诗的“多元表达”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散文诗不仅是纯粹的抒情,它还可以有对话、场景、故事、哲思、说理、隐喻等等,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某个故事的一个断面或一个情节。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就是打破了表达方式上的条条框框、清规戒律,自由表达、自如抒发、自在挥洒。正因为如此,它的散文诗才显得包罗万物、气象万千。重读经典,无疑解放了自己的思维和手脚。比如,《兵词》一书中的《上下铺》,就是用极简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新兵明知老兵经常在熄灯后在被窝里偷看情书但秘而不宣的有趣故事,故事很短,没有抒情只是叙述,但意味深长。从此,我的抒写不再有顾虑和犹豫,之后的五十多篇,也就天马行空,顺理成章。
彭流萍:为什么选择“兵词”作为这本书的标题?如果要提纲挈领地说,你觉得这本书要表达“兵”的哪些要义?
堆雪:《兵词》一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在许多文学刊物和报纸发表过,发表时,大多都带有“兵”或“军”的意味。比如在《解放军报》发表过的两个组章,就分别用了《兵词》和《军营关键词》做标题。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是准确的。因为它里面,全都说的是兵的事,表的是兵的情,用的是兵的词,也就是普通一兵眼里的风景、普通一兵心里的世界。因此,“兵”在这本书里,就是“故事核”,就是“抒情的主体”或“抒情的主体对象”。
通过对基层军营方方面面的扫描和抒写,想要表达的,无外乎下面这些要义:比如,《枪刺》《背包》等篇章,写兵的信仰;《腰带》《水壶》等篇章,写兵的日常;《前线》《背包》等篇章,写兵的觉悟;《掩体》《伪装》等篇章,写兵的隐忍;《会操》《老兵》等篇章,写兵的形象;《冲锋》《军歌》等篇章,写兵的歌唱;《换季》《年关》等篇章,写兵的念想;《炮火》《伏击》等篇章,写兵的牺牲;《担架》《英雄》等篇章,写兵的理想;《岗哨》《边关》等篇章,写兵的守望等等。这些集合起来,就是一个生龙活虎、立体威武的“兵雕像”。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为兵画像、为兵歌唱。在这些篇章里,也能够看到一名普通士兵对祖国和人民、对生活和亲人的温暖的爱,充满着一名战士自我担当、甘于牺牲奉献的时代力量。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的所具有的最大意义。
彭流萍:我认为,《兵词》一书的出版,是中国当代军旅诗的一件大事,它不但开创性地用散文诗这种精巧体裁抒写了基层部队的日常生活、普通一兵的情感世界,还填补了军旅题材创作在散文诗领域的一个空白。对此你怎么看?
堆雪:对于作家来说,写作可能没有大和小的区分。一首短诗,写的可能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本身就存在着文字的有限和意义的无限。而散文诗这种文体,和诗歌一样,也有“以小见大”的特征和气质。用散文诗这种文体抒写军旅题材可能也存在某些缺陷,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它不宜过多的铺陈,缺少生活中应有的细节;优点是它删繁就简,抒写中具有诗歌的凝练,剪辑提纯,直逼人心。当代军旅诗中少有散文诗这种体裁,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在军旅文学创作中,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的不少,唯散文诗作品很少,这也是我想尝试的一个原因。就像唱歌,我们听多了美声、通俗、民族、摇滚等唱法,偶尔听一听民间的小调,也别有一番滋味。很多作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在文学创作中,用什么体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写好,不管你用什么文体。同样是貌似小众体裁的散文诗,屠格涅夫的《爱之路》、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泰戈尔的《飞鸟集》、鲁迅的《野草》等成了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而我们很多人的同类作品,却被淹没在茫茫文海中。
用散文诗比较全面地抒写军营生活的成书作品,到目前为止应该没有。但我觉得,“尝试”比“填空”更重要。这种“尝试”的动力,来自我对军旅的热爱和对军人的敬重。我觉得我对军营是熟悉的,对军人是了解的,因此我就想用散文诗这种独特的体裁,抒写出我们军营的“红黄绿”、军人的“精气神”。
还有一点,就是在《兵词》的创作过程中,让我对散文诗这种文体有了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那就是一种体裁中,也应有N种不同的写法。特别是在同一类题材的创作中,如果不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手法,你的写作将会陷入题材和体裁本身带来的藩篱。因此,我比起“填补空白”这样的溢美之词,我更欣喜于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散文诗创作各种表达方式的尝试、探索和突破。
彭流萍:军旅散文诗集《兵词》一书的完成和出版很不容易,你觉得这本书中有没有你不满意的篇章?你对读者的阅读有什么期待?
堆雪:书一旦出版,已留下遗憾。谁的书,都不例外。坦率地说,这本书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我是不满意的,虽然它们基本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在抒写这些篇章时,我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急于成书的心理,使我降低了对于它们的认知标准。这些篇章大多以“写实”的面目出现,在对军旅诚实叙述的同时,缺少了对于题材诗意的提炼和抛光。它就像一名十分努力但缺乏天赋和灵感的士兵,在整齐划一的队列中,虽没有掉队,但始终缺乏能够传旨会意的眼神和气质。但我觉得,有些题目或者题材,在以后的岁月里,依旧可以当作一个新的题目和题材进行再创作和再打磨。也许,现在遗憾的,就是留给未来的不可知。
对于读者,我希望有更多的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能够读到它,因为在《兵词》这本书里,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军营之外不曾有军旅经历的读者,我希望在读这本书时,千万不要以为你只是在看一名士兵的“背影”。他站在远处守望远方,或者径直向你走来。他微笑着,渐渐与你汇合成了一个人……
堆雪:谢谢流萍的提问!最后,我想用曾经发表在《飞天》杂志上的一首诗《高原上,几朵走不动的云》中的后四句,结束这次关于《兵词》对话:
高原上 几朵走不动的云
多像一群 不爱说话的士兵
当我打马一口气跑出几十里 回头看
几朵云和它们的影子 还在原地
堆雪:散文诗集《兵词》,通过对军营“热词”的全景扫描、着力盘点和诗意解构,抒写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军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示和平年代的纷繁和喧嚣中,当代军人坚守的情感领地、精神坐标和价值向度,塑造商业化、信息化、实用主义语境下,普通一兵的精神风貌与铁血品格。
这本书分为“入列”“营盘”“方阵”“号角”“旌旗”五辑,精选了我近几年来创作的109章军旅散文诗篇。我觉得,这一百多章散文诗,并不拘泥于表达形式,而是让思绪、情感随诗意自由伸展、蔓延,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铺陈情景,或挥洒空灵,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阅读中感受军旅别样的风景,分享当下军人灵魂深处的沉默与坚韧、奉献与震撼。这部作品集,我概括了四句话放在封底:军旅生活的诗性抒写,士兵情怀的灵魂歌吟,铁血沙盘的精神熔铸,迷彩青春的深情回眸。这,也是我从军25年呈奉给迷彩军旅与读者战友的精神献礼。
彭流萍:为什么要创作这么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呢?而且还选择了散文诗这种体裁?创作之初你有怎样的考虑?
堆雪:我在军营度过了25个年头。这25年,给了我很多东西,有很多记忆一直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因此,我一直想写一部“全面”展现军旅生活的作品,特别是展现基层部队体验的作品。我想让那些曾经当过兵的、现在还在军营服役的战友看到,也想让那些没有当过兵、对军队这个群体并不了解的人看到,让他们了解军营生活,理解一名军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方面的书太少了,所以我想完成它。
2013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参加全军首届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研修班学习,其间突发奇想:何不用散文诗这种文体写出我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呢?因为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报告文学,写军旅的有很多,但用散文诗这种体裁写,少之又少。而且用散文诗“成建制”“成系统”地写军营生活,更是凤毛麟角,或者说没有。这激发起了“我要试一试”的创作欲。散文诗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穿着“散文”的外衣,却有“诗”的内核,我在写诗的同时,创作过不少散文诗。因此我想,用这种体裁,会把“按部就班”的军营生活写得别开生面。虽然它可能承载不了过多的故事情节于其中,但正因为它删繁就简,便于自由抒情,所以也更容易直抵人的内心。
说写就写。不久,我的第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军旅散文诗《梦中跑过一匹马》就发表在2014年第2期《星星》诗刊下旬刊,这五章散文诗,就是后来《兵词》这本书中的《战马》《枪刺》《担架》《枪声》《边关》。在《边关》中,我这样写道:“也有梦,是那种蔚蓝色的,横过最恢宏的银河。/一队人马走过梦境,倒映天上,正好是北斗七星。”边关遥远、马蹄如铁,但在散文诗的吟唱和抒写中,竟然呈现得如此内敛和唯美,这令人惊喜!这组散文诗的发表,更加坚定了我要写下去的信心。我想,要是把经历的基层部队的方方面面写个遍,一定会是一个“迷彩”甚至“迷幻”的世界,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彭流萍:你说过,这一百多篇散文诗的写作,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请问堆雪老师,这中间有没有经历一些写作上的困顿或者叫挫折?
堆雪:是的,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确实经历了十年时间。但真正的写作时间没有十年,甚至没有五年。散文诗短小精悍,每一篇字数在四五百字左右,但它的写作难度是存在的。我觉得难就难在一个写作的角度,或者叫一个巧妙的构思。面对一个题材,你始终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哪些东西是表现它的最佳材料?你该从哪一部位、哪个角度、哪种方式开始写起?一章完成,回过头来再看:它的内容和结构,是否具有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抒情所带来的感染力?如果没有,那就是平庸的或者叫失败的。写作,就是与平庸与失败作斗争的一个过程,在确立与否决之间,反复取舍。
具体哪一年写了多少篇我没做过统计,但我清楚地记得,在写到五十多篇的时候,我曾陷入一个无法再写下去的困境。题材内容的雷同、表达元素的重叠、抒写方式的近似,使我面对一些题目时,迟迟无法破题、久久无法行笔。久拖不下之际,使我想起了1988年我曾买过的一本书——屠格涅夫散文诗集《爱之路》。这本当年第四版第六次印刷、印数累计达23万册的散文诗经典范本,我曾在中学时就读过好几遍,甚是喜爱。其中选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麻雀》,就出自这本书里。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时,我对散文诗的“多元表达”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散文诗不仅是纯粹的抒情,它还可以有对话、场景、故事、哲思、说理、隐喻等等,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某个故事的一个断面或一个情节。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就是打破了表达方式上的条条框框、清规戒律,自由表达、自如抒发、自在挥洒。正因为如此,它的散文诗才显得包罗万物、气象万千。重读经典,无疑解放了自己的思维和手脚。比如,《兵词》一书中的《上下铺》,就是用极简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新兵明知老兵经常在熄灯后在被窝里偷看情书但秘而不宣的有趣故事,故事很短,没有抒情只是叙述,但意味深长。从此,我的抒写不再有顾虑和犹豫,之后的五十多篇,也就天马行空,顺理成章。
彭流萍:为什么选择“兵词”作为这本书的标题?如果要提纲挈领地说,你觉得这本书要表达“兵”的哪些要义?
堆雪:《兵词》一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在许多文学刊物和报纸发表过,发表时,大多都带有“兵”或“军”的意味。比如在《解放军报》发表过的两个组章,就分别用了《兵词》和《军营关键词》做标题。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是准确的。因为它里面,全都说的是兵的事,表的是兵的情,用的是兵的词,也就是普通一兵眼里的风景、普通一兵心里的世界。因此,“兵”在这本书里,就是“故事核”,就是“抒情的主体”或“抒情的主体对象”。
通过对基层军营方方面面的扫描和抒写,想要表达的,无外乎下面这些要义:比如,《枪刺》《背包》等篇章,写兵的信仰;《腰带》《水壶》等篇章,写兵的日常;《前线》《背包》等篇章,写兵的觉悟;《掩体》《伪装》等篇章,写兵的隐忍;《会操》《老兵》等篇章,写兵的形象;《冲锋》《军歌》等篇章,写兵的歌唱;《换季》《年关》等篇章,写兵的念想;《炮火》《伏击》等篇章,写兵的牺牲;《担架》《英雄》等篇章,写兵的理想;《岗哨》《边关》等篇章,写兵的守望等等。这些集合起来,就是一个生龙活虎、立体威武的“兵雕像”。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为兵画像、为兵歌唱。在这些篇章里,也能够看到一名普通士兵对祖国和人民、对生活和亲人的温暖的爱,充满着一名战士自我担当、甘于牺牲奉献的时代力量。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的所具有的最大意义。
彭流萍:我认为,《兵词》一书的出版,是中国当代军旅诗的一件大事,它不但开创性地用散文诗这种精巧体裁抒写了基层部队的日常生活、普通一兵的情感世界,还填补了军旅题材创作在散文诗领域的一个空白。对此你怎么看?
堆雪:对于作家来说,写作可能没有大和小的区分。一首短诗,写的可能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本身就存在着文字的有限和意义的无限。而散文诗这种文体,和诗歌一样,也有“以小见大”的特征和气质。用散文诗这种文体抒写军旅题材可能也存在某些缺陷,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它不宜过多的铺陈,缺少生活中应有的细节;优点是它删繁就简,抒写中具有诗歌的凝练,剪辑提纯,直逼人心。当代军旅诗中少有散文诗这种体裁,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在军旅文学创作中,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的不少,唯散文诗作品很少,这也是我想尝试的一个原因。就像唱歌,我们听多了美声、通俗、民族、摇滚等唱法,偶尔听一听民间的小调,也别有一番滋味。很多作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在文学创作中,用什么体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写好,不管你用什么文体。同样是貌似小众体裁的散文诗,屠格涅夫的《爱之路》、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泰戈尔的《飞鸟集》、鲁迅的《野草》等成了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而我们很多人的同类作品,却被淹没在茫茫文海中。
用散文诗比较全面地抒写军营生活的成书作品,到目前为止应该没有。但我觉得,“尝试”比“填空”更重要。这种“尝试”的动力,来自我对军旅的热爱和对军人的敬重。我觉得我对军营是熟悉的,对军人是了解的,因此我就想用散文诗这种独特的体裁,抒写出我们军营的“红黄绿”、军人的“精气神”。
还有一点,就是在《兵词》的创作过程中,让我对散文诗这种文体有了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那就是一种体裁中,也应有N种不同的写法。特别是在同一类题材的创作中,如果不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手法,你的写作将会陷入题材和体裁本身带来的藩篱。因此,我比起“填补空白”这样的溢美之词,我更欣喜于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散文诗创作各种表达方式的尝试、探索和突破。
彭流萍:军旅散文诗集《兵词》一书的完成和出版很不容易,你觉得这本书中有没有你不满意的篇章?你对读者的阅读有什么期待?
堆雪:书一旦出版,已留下遗憾。谁的书,都不例外。坦率地说,这本书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我是不满意的,虽然它们基本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在抒写这些篇章时,我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急于成书的心理,使我降低了对于它们的认知标准。这些篇章大多以“写实”的面目出现,在对军旅诚实叙述的同时,缺少了对于题材诗意的提炼和抛光。它就像一名十分努力但缺乏天赋和灵感的士兵,在整齐划一的队列中,虽没有掉队,但始终缺乏能够传旨会意的眼神和气质。但我觉得,有些题目或者题材,在以后的岁月里,依旧可以当作一个新的题目和题材进行再创作和再打磨。也许,现在遗憾的,就是留给未来的不可知。
对于读者,我希望有更多的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能够读到它,因为在《兵词》这本书里,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军营之外不曾有军旅经历的读者,我希望在读这本书时,千万不要以为你只是在看一名士兵的“背影”。他站在远处守望远方,或者径直向你走来。他微笑着,渐渐与你汇合成了一个人……
堆雪:谢谢流萍的提问!最后,我想用曾经发表在《飞天》杂志上的一首诗《高原上,几朵走不动的云》中的后四句,结束这次关于《兵词》对话:
高原上 几朵走不动的云
多像一群 不爱说话的士兵
当我打马一口气跑出几十里 回头看
几朵云和它们的影子 还在原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