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诗仙的长眠地
安徽的马鞍山盛唐诗国的舞台
峰奇岭秀长江之畔迤逦的文脉
《千字文》《陋室铭》诞生于此
周兴嗣刘禹锡等诗人常栖居往来
年轻浪漫的诗仙曾以绵绵之情
在这里吟诵起天门中断楚江开
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直到终老与这里的山水同在……
马鞍山有一个当涂县
南朝诗人谢脁*曾在山上筑宅
李白一生仰慕谢脁风范
七次来这里登天门山凌歊台
泛舟姑孰溪丹阳湖
游牛渚矶灵墟山和谢公宅
曾寓居横山石门观赏桓公井
写下五十六首诗文将当涂抬爱……
他自二十五岁到当涂开始
直至六十二岁终老激情不再
三十七年弹指间过去
留下了千古诗人永远的风采
一生坎坷却好入名山游
游遍大半个中国铿锵豪迈
年轻时乘船离蜀出三峡
南游洞庭东下南京一路澎湃……
天门山地势险要风光绮丽
吸引着历代墨客骚人来此抒怀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李白这首《横江词》
道出了自然的雄险奇乖
天门山从此而扬名天下
成为一座里程碑和品牌……
李白第三次游历当涂
是公元739年秋从江苏溯江而来
月夜行船过白鹭洲途经当涂采石
结交了尚书员外郎崔员外*
还写了月夜江行寄崔员外的诗
泛舟江上诗酒唱和好不愉快
即景生情挂席移轻舟
游山玩水吟咏天蓝石黛 ……
公元747年春怀着傲岸自负的心绪
由扬州南京溯江而上第四次故地重来
在风景幽美的当涂横山隐居到秋天
他曾写诗对迷人的秋色畅欢放怀
天门山铭、城寺大钟铭等诗文
呈现出他的不朽文采
那山水尤奇、盘道屈曲的景色
是他诗文里永恒的传承和记载……
第六次游历当涂是公元757年
时当永王李璘以平乱为名邀请李白
唐肃宗视李璘为患下诏讨伐
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受连带
获罪流放到夜郎后遇赦
吟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惬意抒怀
碾转南京、当涂、宣城、和县等地
这时他已经晚年凄凉体弱年迈……
肃宗上元二年最后一次来当涂
日暮苍山时再也没有离开
身已老力已衰病重卧床不起
托付李阳冰将其诗作进行编排
李阳冰***编完撰写了《草堂集序》
将李白的诗保留下来传续到现在
一代诗仙虽没有留下后人
而他的诗却依然放射灿烂的光彩……
2024.4.29于北京
注释
*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南齐诗人。
**崔员外即崔宗之。崔宗之,本名崔成辅,字宗之,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诗一首。新唐书《李白传》载,崔宗之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酒中八仙),其中崔宗之称为四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字少温,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为李白祖叔。宝应元年,为当涂令,白往依之,曾为白序其诗集。历集贤院学士,晚为少监,人称李监。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