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信,落在旷野的雪
比落在城市的雪空灵
你看,山冈上,乡间小路上的雪
反射出幽蓝的微光
那些劳作的人们,在微光中
若隐若现。走在旷野之中
我们不知道何处是坦途
何处是深渊。我们用洁白
掩饰自己的冷漠。用消亡
掩饰自己的无情。旷野中
我们是雪,也是衰草和深渊
我们只有绝对的白
可以覆盖,可以枯萎,可以埋葬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通过对雪这一自然元素的象征化处理,实现了对生命状态、人性矛盾和自然法则的艺术化呈现。首先,以“旷野的雪”和“城市的雪”为对比,凸显自然之境的空灵之美,拉开与喧嚣尘世的距离,山冈、乡间小路、幽蓝微光等生动而富有层次的自然意象,交织成一幅旷远而神秘的雪景画图,为诗的深层意蕴铺设了背景舞台。其次,将雪与人的生命状态紧密关联,赋予雪以丰富的象征内涵。雪的“绝对的白”,象征生命的初始纯洁与理想化的自我,而“覆盖”“枯萎”“埋葬”的过程,则隐喻生命的消逝、轮回以及个体在宇宙秩序中的渺小地位。“我们是雪,也是衰草和深渊”,三个意象并置,形成鲜明对比与深度互文,揭示人性的复杂多元:既有追求纯洁美好的渴望,也有面对生命困境时的冷漠与无情,更有对未知命运的深深敬畏。此外,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冷静而内省的叙述语调,使得诗意在平实中流淌,于无声处激荡,强化了诗的内在张力。
点评网友:柯烂忘归
经编委会评选,柯烂忘归(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新程(来自网页)、诗无涯(来自网页)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首诗以“我确信”开头,掷地有声,好似鲜衣怒马的少年迎雪而立,自信而张扬,道出“落在旷野的雪比落在城市的雪空灵”之结论。为什么?因为旷野上有“若隐若现劳作的人们”,不论坦途还是深渊,雪皆以其洁白消亡一切。看着落在旷野的雪,想到被其覆盖的衰草与深渊,不由生出空灵之感。结尾的“绝对”呼应开头的“确信”,看似写落在旷野的雪,实则写行走的人生,不论坦途还是深渊,终究归于空灵,空灵是风景,亦是心境。
点评网友: 新程
《落在旷野的雪》在主客转换、物我融合、以雪言志三个方面有独特之处。关于主客转换,诗的前一部分,我是我,雪是雪,主客分离:“我确信,落在旷野的雪/比落在城市的雪空灵/你看,山冈上,乡间小路上的雪/反射出幽蓝的微光/那些劳作的人们,在微光中/若隐若现。”诗中的雪是我表达的对象,而非我自身。中间部分,主客合一,我们是人与物的结合体:“走在旷野之中/我们不知道何处是坦途/何处是深渊。我们用洁白/掩饰自己的冷漠。用消亡/掩饰自己的无情。”我与雪合为我们,既是写雪,也是写人。诗的最后反客为主,用我代雪,写生存者的卑微特性与多舛命运:“旷野中/我们是雪,也是衰草和深渊/我们只有绝对的白/可以覆盖,可以枯萎,可以埋葬”。关于物我融合,在诗的中间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读者很难分清是在写雪还是在写人,这就是物我融合的原因。关于以雪言志,就是以雪的口吻,表达人的志趣或判断。作者娴熟地运用主客转换、物我融合、以雪言志等手法,诗意由浅入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点评网友:诗无涯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