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绕梦的浅吟低唱 —— 浅评蔡萍的一副对联

作者: 2024年04月22日20:26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乡愁绕梦的浅吟低唱
    ——    浅评蔡萍的一副对联

杨国庆

    (2,816字)        
诗人蔡萍近时写了一副对联:
小月临窗,牵动乡愁千万缕;
楠花缭眼,消磨岁月两三联。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用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首先表现了深远的美学意境,“小月临窗”和“楠花缭眼”两个场景,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之中,感受到那种淡淡的乡愁和岁月流转的静谧。联中还表现出真挚情感,作者通过“牵动乡愁千万缕”和“消磨岁月两三联”的表述,直接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并且显露出一种写作修辞之美:一是对仗工整:对联上下两联在字数、结构和语法上都十分匹配,体现了对仗工整的修辞特点。例如,“小月”对“楠花”,“临窗”对“缭眼”,“牵动”对“消磨”,“千万缕”对“两三联”,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二是用词精准:作者选用了“小月”、“楠花”、“牵动”、“消磨”等词语,既符合场景描绘的需要,又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这些词语既具有形象性,又富有诗意,使得对联更具艺术感染力。三是动词运用优美。体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牵动”一词表达了乡愁的动态涌动,而“缭眼”则描绘了楠花在眼前轻轻飘动的静态画面。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使得对联更加生动有趣。展示情感的流露:“牵动”和“消磨”两个动词不仅描绘了动作本身,还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这两个动词的使用,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隐喻运用恰到好处:“小月临窗”隐喻着作者独自在他处漂泊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月光般皎洁无暇。“楠花缭眼”则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楠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短暂。同时,“缭眼”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对联还有意象清丽幽美。“小月”、“楠花”和“窗”三个意象各自承载了丰富的美学意蕴,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小月”通常指的是月亮较小的时候,给人一种温柔、朦胧的感觉。在这里,“小月”不仅代表了夜空中的月亮,还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月亮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因为无论身处何方,抬头望月都能唤起对故乡的回忆。“小月临窗”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还通过“临窗”这一动作,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渴望。窗户作为连接室内外的媒介,也象征着作者与故乡之间的联系。“楠花”指的是楠木的花,通常在春天开放。在这里,“楠花缭眼”不仅描绘了楠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还通过“缭眼”这一动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楠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短暂,与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相呼应。“楠花缭眼”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楠花的美丽与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勾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窗”在这副对联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小月临窗”的对象,为月亮提供了一个落脚点,使得画面更加完整;另一方面,它也是“楠花缭眼”的背景,为楠花的盛开提供了一个舞台。此外,“窗”还象征着作者与外界的联系,是作者观察故乡、感受自然的重要媒介。“窗”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象征。通过“窗”,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同时,“窗”也提醒着读者,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扇窗,通向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所以说,“小月”、“楠花”和“窗”三个意象在这副对联中各自发挥了独特的美学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的画面。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和揭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这副对联还写得飘逸灵动,很重要的就是巧用动词,展露出一股动态之美。“临”、“牵动”、“缭眼”和“消磨”这四个动词在对联中各自呈现出独特的动态之美,并带有丰富的引申义。“临”字描绘了一种静态的动作,即月亮接近窗户的瞬间,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在这里,“临”不仅指接近,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涌现。月亮的“临窗”可以看作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到来。“牵动”是一个充满动感的动词,它描绘了乡愁如同细丝一般,不断地拉扯着作者的心。这种动态不仅表现了情感的强烈,还体现了情感的复杂性。看得出来,“牵动”还引申为对内心深处情感的触动和影响。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这种情感对作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缭眼”形象地描绘了楠花盛开时的景象,花朵在作者眼前轻盈飘动,如同梦幻一般。这种动态既表现了楠花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缭眼”除了字面上的“眼睛被绕”,还引申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感慨。“消磨”给人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感觉。它描绘了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就像手中的沙粒一样不断滑落。这种动态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消磨”不仅指时间的流逝,还引申为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接受的态度。这四个动词通过各自独特的动态之美与引申义,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它们不仅丰富了对联的内涵和表现力,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时间、生命和情感等永恒的主题。
    乡愁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反复吟咏,就是在今天人们也是非常怀念回不去的故乡。它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盼。首先,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这副对联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作者成功地唤起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让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亲切。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这副对联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这副对联堪称佳作。作者运用生动的意象、简练的语言和巧妙的对仗,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锤炼,使得整副对联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再者,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这副对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小月”、“楠花”、“窗”等元素的运用,作者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最后,从升华和提升的角度来看,这副对联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它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情感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这种思考和领悟使得这副对联具有了更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哲理,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和启迪。
    综上所述,这副对联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多重美学价值。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动人的诗篇,让人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邃理解,对明天的美好憧憬,并体现出较高的对联写作艺术。从而使这首对联的情感价值与美学效果,还有绕梦不去的乡愁,在清美丽秀的联句中浅吟低唱地体现出来。

杨国庆,男,中国作家网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播报》,中国诗歌网,中国当代诗词网,《应用写作》,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作家》,湖北作家网,《长江文艺评论》,《武汉文学》,《楚天文学》,《南方文鉴》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评论和文章及新闻作品1280多篇,累计230多万多字;还有6部总计600多万字的长篇连载VIP小说在网络上发表。有30来篇文章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