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

作者: 2024年03月11日11:52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有这么一段: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先说第一境,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境乃憧憬之境也。望断天涯,憧憬未来,这也是少年之境境。

再说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追求之境,剧中之境,正在进行之境,也是青年人成年人的奋斗之境。

那么第三境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回首之境,老年之境,“功成名就”之境。回首回眸处,年轻时代的自己还在自己的记忆中奋斗,凄然,凄凉,凄美,动人兮,动人乎。

想起了南宋蒋竹山的一首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同样写出了人生三境:少年之境,壮年之境,老年之境。蒋竹山生活在南宋末年,家国离乱之变,黍离之悲,都在这首词中展现。这首词中的味道,也就是人生三境的味道。

其实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大体也不过就是写“人生三境”

比如年少之境,读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读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读李白的“大鹏一日因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约可领悟少年时代的境界。所以年少之境,虽然难免轻狂无知,却是最值得珍惜,有诗曰“劝君惜取少年时”,有文曰“少年中国说”。而最能体现年少之境的味道,是“滕王阁序”,“不坠青云之志“的浩然之气。

在中国古诗词歌赋中,另一种波澜起伏跌宕波澜壮阔之境,乃是壮年之境。壮年之境是家国情怀之境,家国天下担当之境,是建功立业之境。你看祖狄“中流击水”,你看刘鲲“闻鸡起舞”,你看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壮年之境就是这样的情怀。

壮年之境的另一个境界就是豁达,旷达,司空见惯,波澜不惊。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千帆过后,洗尽铅华的朴实,平淡,自信,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澹然。

人生第三境,体现在古诗词歌赋中,是功成圆满,功成名就之境,这样的感觉,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是“苍龙日暮犹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之境,是庄子的“逍遥游”,历经千辛万苦,历经千劫万劫,依然不坠壮心,这样的老境,壮哉!

人生三境,不外乎就是少年之境,壮年之境,老年之境,也就是憧憬之境,追求之境,回眸之境。人类生存生活,面临的基本的问题,其实大抵相似,也就是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也就是人人都会面临三境。看古人生存的三境,得到现代人的“悟”,才是重要的。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