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忠文化”

作者: 2023年12月11日16:32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巴蔓子“刎首留城”
严颜“断头不降”
感念巴曼子、严颜“地边巴缴,意怀忠信”
唐太宗改将军故里为“忠州”地名
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
以“忠”为名立县的仅忠县
县因“忠信”赐名“忠义”传世
从来“忠勇”著称“忠诚”闻名
忠县人的“忠”字特征
享誉华夏世代璀璨

“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忠文化”自其在中华大地上
萌芽至今已有三千余年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从忠州到忠县
“忠文化”厚德载物源远流长
巴蔓子、严颜的壮举诞生了“忠文化”
历史积淀灿烂文明2300多年
忠文化乃忠县标志
已成为忠县人共同的追求与信仰
一代又一代忠县人
传承“忠文化”孜孜不倦
独特而厚重的“忠文化”薪火相传
润育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英烈模范

自古英雄出忠州
忠勇良将层出不穷绵延数千年
英勇之士忠义盖世威震四方
英勇之士载于史册光照汗青
战国时有“刎首留城”将军巴曼子
汉末有巴郡太守严颜
三国东吴“折冲将军”甘宁
“散骑常侍”文立在西晋
明末“工部右侍郎”高倬
明朝末年著名女将秦良玉镇山关
近代涌现出了一批忠于信仰的革命先行者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秦德君
广州起义中共领导人之一吴毅
现代革命先驱馀永藻、秦伯卿……

诸多忠良主政忠州
“唐代四贤”最为著名
唐朝贤相陆贽被贬别驾十载
情留忠州,骨埋翠屏山
诗坛宗匠白居易担任忠州刺史数年
植桑化民居官清正千古流芳
李吉甫、刘晏等驻守忠州
治理偏壤政绩卓著万世传唱
文人墨客亦驻足忠州
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在忠县,“忠”的精神
不只体现在历代英雄豪杰身上
在国家危亡时刻
普通的忠县人一样闪现着忠文化的光芒
《忠县志(民国)》有记载
“忠县自抗战以来
截自三十四(1945)年止
出征士兵计39183名”
民国二十八年出征7438名,为最多
当年政府下达征兵计划为6444名
结果超出将近1000人
足见忠县人的忠勇爱国
当年除去未成年和超龄男性
适龄青年大约只有6万人
出征抗日却近4万
在保家卫国的抗日战场上
“忠文化”精神深入骨髓喋血沙场

“仁义礼智信”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用一个字概括起来那就是“忠”
这个字在忠县世代传承
忠义之士、忠德之人辈出
“忠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服务社会发展
全国道德模范吴林香
13岁成为家庭顶梁柱照顾一家至亲
全国劳动模范李淑娥
一辈子默默照管孤寡老人30多名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周泽武
艰辛打工8年只为偿付56名工友欠薪93万元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黄一志
卖掉长途汽车拿出全部积蓄建起康乐院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郑定祥
一名“棒棒”在寒风凛冽的大街上
一连四五天寻找走失的货物雇主
面对别人的诧异
他一句“缺钱不缺德”感动了千万人
重庆市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黄永明
在暴涨的洪水中
不顾生命危险救起别人家的4个孩子
却痛失自家被洪水围困的2个小亲人

根植于忠州大地上的“忠文化”
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浸润着一方水土孕育着这座城市
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源
巴蔓子被评为重庆历史文化第一名人  
巴蔓子精神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
“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
“忠文化”将越发厚重丰富与完善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