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大海的波浪 ——读尹继雄组诗《大海的口信》
作者:尹继雄 2023年12月01日 11:12
0 收藏
翻开大海的波浪
——读尹继雄组诗《大海的口信》
李汉超
2023年初春,诗友尹继雄给我寄来新出的诗集《晋江册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并请我“指正”。说是诗友,只是读过他的诗,并没有见过面,但都在“次要诗人”群里。因杂事太多,一直没有时间读它。暑去秋来,偶尔读到他发表于《福建文学》2023年第2期上的组诗《大海的口信》,我才抽出时间读完他的诗集,并发现这组诗是从诗集里选出来的。对于诗集,著名文学评论家石华鹏、著名诗人张泽雄已撰文予以评介,称他“由衷地记录了晋江和大海的恢弘与壮丽,并以一个诗人的胸襟,写下了浩荡、诚实和感恩”。在此,我完全赞同,不再赘述,仅就这组诗谈谈我的阅读体会。
尹继雄出生湖北天门,但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福建晋江,晋江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晋江位于闽南海边,这组诗中所写的就是他看到的普通渔民的生活,写了近海养殖,变质岩,海边古城,石塔,华侨等,试图写出大海所隐藏的苦难、恩情、变迁、浩大,写出海边的人们那种隐忍、不屈、开放、拼搏的精神特质。
《海中石林》里,诗人写养殖业,但写得奇巧生动,一个“乳房坚挺”引燃全诗,其形象感极强。从“石林”到“土壤”再到“乳房”,诗人通过转喻,写出石林给“海蛎,紫菜,与软贝”喂养“潮汐的美味”,并在人格化的书写中凸现石林煎熬、奉献的形象,苦难已掩藏在波浪里,而呈现出来的却是绚烂多彩。石林是个隐喻,实际上是渔民的形象写照。
《硅化木》中,诗人针对树木亿万年前埋入地下经过石化作用而形成的植物化石,抒写它“被高高抬起”后所遭受的“劫难”:“ 洗去黑夜的波痕/层层叠叠”。而重点在于抒写诗人内心对于时间的感伤:深陷于“落叶的惊悸”,既“看不到……听不到……”,又“感受不到……”,甚至“望穿秋水”,也“始终/没有等来叶落、花开”。过去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怎么“细数过每一朵浪花”,都无济于事。硅化木也是一个隐喻,在时间面前,“劫难”不可避免,埋入地下是,“浮出”海面也是。
《古树桩》与《硅化木》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面对的是同一类事物,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尽管“风静止在一棵树上”,可是,“一次次的潮汐/在体内反复推演、加重/刀锋一样沉默”,而且“刀锋一样/将你的身体变凉变硬”。《硅化木》侧重写时间的“劫难”,而《古树桩》侧重写宿命的“模样”。
《元龙山上》是一首写海边古城的诗。前半节写山上的村庄与石头:村庄是“闲散”的,而石头“明显多于人烟”,而由石头派生出来的那些事物,“没有一个是圆滑的、光鲜的”,呈现出“烟熏火燎”的样子,都“像被海风掏空的汉子/保留着守城时的老习惯”。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山城形象,既赋予山的气质,又赋予海的神韵。后半节写植物:长在山顶,“叫不出名字”,但“在狭窄的石缝间探出展翅的小蝴蝶”,形神兼备,喻意丰富。当“我打开软件识别”的时候,跳出来的“落地生根”正好应和、映衬了诗人的心境和际遇。这首诗有自况的意味。
《大海的口信》写的是海上贸易,焦点是“侨批”,也就是侨信,而落点是乡愁。“见信如面”开宗明义,而那些“托口信的人”却还在“抚平”心中的潮水,“临摹”镜子里的故乡,“一个人”出海的酸甜苦辣说也说不完。那就“省去”一些“轻描的泪水/淡写的月色……”之类,让大海去“收藏”;而那些“大洋深处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就让“孤舟”去“临摹”。“八闽的波浪”里,“船队”来往穿梭,“像暴风雨中兴奋的海燕,划亮黑夜”,又“像燕尾脊下的红砖古厝/吞吐着故乡”,游子搏击商海,但心怀故乡,对亲人的牵挂总在心间萦绕。
《养在大海里的海蛎石柱子》与诗集中的同名诗差别很大,舍弃了原诗里“家”的概念,却突出渔民生活中用于养殖海蛎的“石柱子”形象。“紧紧抱住”虽是石柱子的形态特征,也是渔民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所在。它们是“渔民们特意栽下的依靠”,但比“礁石”更为可靠,无论大海之“手”怎么“推拉”,怎么“诱惑”,它们总是满怀“感恩”,而“留下一把把明晃晃的刀”,与大海搏斗,“切割,划开/大海冠冕堂皇的面纱”。石柱子是渔民,渔民也是石柱子,以物喻人,以人状物,在相互关照、彼此辉映之中,传达出一种精神的力量。
《塔》原题为《海边塔影》,主要写渔民们关于塔的感受。塔是大海的标识,也是渔民的标识,以“移动”的状态,记录着大海的潮汐和渔民的生活。诗人首先写塔的“移动”,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主观揣摩它在“练习夜跑”,“擦洗眼睛”,“翻卷思绪”,并判定其目的是“预防/阿尔兹海默症”,丰富的想像加上俏皮的语言将塔的隐秘部分和盘托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诗人由塔引出人的“探问”与思索,当他们“爬上去俯瞰”却又“匆忙地下来”继而“激励”他人攀爬的时候,他们却“不愿再爬”,只是“热衷于眯着眼”安于平稳,“仿佛眼中/看到的一切,足以告慰平生”。相对于塔的飘荡,渔民们自感满足,所以“除了仰望”,他们都保持了“沉默”,一种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状态。最后,诗人用“仿佛是塔/对他们说出了什么偈语”作结。偈语是佛经中的唱词,这里以“偈语”暗示渔民在大海的修行与体悟中,获得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愉悦。
这组诗除了充实的书写内容、真挚的抒发情感、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精炼的表达语言之外,还在结构上呈现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行短语的运用。有人说“诗是靠结构来推动的”,尹继雄深谙诗歌的玄机与奥妙,于每一首诗的开头安排一个短语,或说明,或描摹,或提示,或点旨,都简明扼要,少则三字,多则五字,既可避免一些相关联的冗长叙述,又可使读者开门见山了解诗人的情感指向,更可强化诗歌内在的诗意表达,给人一把阅读诗歌的钥匙。接下来,诗人在结构上纵深推进,在诗意上自由腾挪,都不会迷失方向,都不至于淹没在翻滚的情感波涛之中。
尹继雄具有多年的诗写经历,诗歌已经成为他灵魂的呼吸,“一首诗就是一个住在自己内心的小孩,我的一呼一吸、喜怒哀乐,我的荣耀与羞耻、忐忑与心安,无不在滋养它,或影响它,又经由它替我说了出来”,但他对诗歌始终保持着警惕与自觉,“我得像呵护一个孩子一样对它,自觉地坚守属于自己的诗写纬度、视线坡度、思维难度,并借由一首诗的改变或提升,带给未来的自己的颤栗、安慰与可能……”热爱就要热爱得深刻,不能流于肤浅,这一点十分难得,我们衷心地祝愿他不断获得诗意的同时,真正获得一种属于他自己打开诗歌的独特方式。
2023年9月3日
李汉超,湖北应城人,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应城市作家协会主席。在《诗刊》《词刊》《星星》《长江文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芳草》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2000余篇(首),曾获全国首届“海东诗歌奖”、《辽河》“青年文学奖”和第11届湖北文艺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已出版诗集《岁月无尘》《大地之灯》和诗评集《诗海逐浪》《静下心来读好诗》《荆楚诗韵》等11部。
(原载《泉州文学》2023年第六期)
附录:
大海的口信(组诗)
/尹继雄
◎海中石林
种入海。被谁砍伐、沉浸
为大海的土壤、产床。乳房坚挺
喂养海蛎,紫菜,与软贝
它们不停地趋附、挤压、捧吮
潮汐的美味。唯有石林
孑立,并陷入一场浩大
而无休止的纠缠
与争宠里。日与夜的马蹄
踩踏波浪的节拍,催乳师一样
逼迫石头
溢出大海雪藏的乳汁
◎硅化木
被高高抬起。浮出海平面
洗去黑夜的波痕
层层叠叠。多少劫难置于脑后
不为人所知。我深陷于天空
一片落叶的惊悸
看不见鸟影,听不到蝉鸣
感受不到阳光之暖,月色之凉
直至望穿秋水
细数过每一朵浪花,始终
没有等来叶落、花开
◎古树桩
浪花依然。风静止在一棵树上
从深沪湾海底打捞上来
时间,已将这片森林硅化
一次次的潮汐
在体内反复推演、加重
刀锋一样沉默。刀锋一样
将你的身体变凉变硬。潮水退去
我看到了海面露出的模样
◎元龙山上
在福全古城。这个闲散的村庄
石头明显多于人烟
城墙、院落、石板路
旧石磨、石狮子、师风爷
没有一个是圆滑的、光鲜的
一个个烟熏火燎的
像被海风掏空的汉子
保留着守城时的老习惯
当我不费吹灰之力
跃上元龙山最高处的石头
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在狭窄的石缝间探出展翅的小蝴蝶
我打开软件识别
它们就跳出来——
学名:落地生根
◎大海的口信
见信如面。托口信的人还在抚平
汹涌的水,一遍遍临摹
镜子里的故乡。一个人的日子、背影
与叮咛,还在说出大海、港湾
其间省去。轻描的泪水
淡写的月色……都被大海收藏
海中的孤舟,坚固的船队
临摹大洋深处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八闽的波浪,循着侨批的航向
像暴风雨中兴奋的海燕,划亮黑夜
像燕尾脊下的红砖古厝
吞吐着故乡
◎养在大海里的海蛎石柱子
紧紧抱住。海中的石林
渔民们特意栽下的依靠,甚至比那些礁石
更加可靠。
大海,总想用推拉的手
诱惑我们走向远方
待渔民从我们身上取走感恩
留下一把把明晃晃的刀
用于切割,划开
大海冠冕堂皇的面纱
◎塔
它是移动的。在看不见的深夜
练习夜跑,以保持白日强健的形象
在月光下擦洗眼睛,以保持明亮的灯盏
在涛声里翻卷思绪,以预防
阿尔兹海默症
它是有历史的。每个来到的人
都在探问
它身体里神秘的文字,最初的意义
留下了多少本真。能带给他们
多少振奋,或安慰
他们鼓励自己爬上去俯瞰
他们往往匆忙地下来
对着向上攀登的人,继而激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己却不愿再爬一次了
他们热衷于眯着眼
站在平而稳的地面。仿佛眼中
看到的一切,足以告慰平生
除了仰望
他们几乎都保持了沉默。仿佛是塔
对他们说出了什么偈语
(原载《福建文学》2023年第2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