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志烈绝句《闲愁》赏析
喻志烈
丽日温情不肯冬,青山带彩半葱茏。
担心天暖无霜雪,误了梅花那抹红。
《闲愁》赏析
山花烂漫
冬日的暖阳总是不肯也不想进入冬天,你看那青山有一半还青青葱葱的。我担心这个冬天又无霜雪,耽误了梅花那一抹(片)红。
喻志烈老师的“闲愁”,一点也不闲。他担心今年又是个暖冬,你看那高阳一点也不像冬天的样子,好像不愿意进入冬天。那山一半的青葱,一半的初黄。要是今年的冬天又没有雪压枝头,那不岂是误了梅花的一片美景。
“梅花喜欢漫天雪”。没有雪的冬天,梅花会淡然失色。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为此,喻志烈老师对是不是暖冬,今年冬天有没有雪格外关注。不仅仅是关注有没有雪,主要的还是关心“雪地里的‘那一抹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喻志烈老师不是直接吟唱梅花,但却把梅花作为了这首绝句的主角。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喻志烈老师的诗则不同,他能推陈出新:“担心天暖无霜雪,误了梅花那抹红”。你看他没有直接写梅花,却用“误了”点出自己对美好的担心。这首小诗意味未尽,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喻志烈老师的诗起,承,转,合章法得当,很是自然。
起句可以看到作者用缓缓而入的笔调,来展现出对暖冬的担心,从中暗示着自己对的梅花的担忧。
“丽日温情不肯冬,”(缓缓而入的开头) --谓之“起”。
“青山带彩半葱茏。”第二句在承接第一句的意思,继续表述着其现状: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足以表现出对梅花担心的情绪表露。
“担心天暖无霜雪”,“转”:“担心”与“无”所组成的诗句,进一步刻画出对梅花的担忧。
“误了梅花那抹红”。第四句唯怕“误了”来揭示自己对梅花的担忧。结句与开头形成呼应关系。显示出诗意的紧密性。对梅花的担忧的情绪在一气呵成中得到宣泄。
此首绝句严格用“起,承,转,合”的格式完成。体现出心灵发生,发展,转思,结论。具有层次性的,反映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诗,由于短小,开头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关于开头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类是缓缓起步,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另一类是骤然起步,先声夺人而达引人入胜来产生效果。两种起步各具特色,可因作者的性格,需要或心情来设立。
结尾要细心锤炼,尽力做到鲜明有力(这个有力多指力度)。在全篇幅的安排中上,前后须有别。开头是在播种,结尾是要收获;前面是论述,后面是结论。琐碎,繁杂的事放在前面去铺陈,而最后是为前面的事给一个说法。不然,诗便是无意义的诗。结尾做得好,若人如坐钟,稳似泰山。千锤百炼而不倒。反之,结尾了草随便,虎头蛇尾,让人读起来则如泄气无劲。一首诗要重视结尾,往往是你的思想所在,风采所在,人品所在,诗德所在。
喻志烈
丽日温情不肯冬,青山带彩半葱茏。
担心天暖无霜雪,误了梅花那抹红。
《闲愁》赏析
山花烂漫
冬日的暖阳总是不肯也不想进入冬天,你看那青山有一半还青青葱葱的。我担心这个冬天又无霜雪,耽误了梅花那一抹(片)红。
喻志烈老师的“闲愁”,一点也不闲。他担心今年又是个暖冬,你看那高阳一点也不像冬天的样子,好像不愿意进入冬天。那山一半的青葱,一半的初黄。要是今年的冬天又没有雪压枝头,那不岂是误了梅花的一片美景。
“梅花喜欢漫天雪”。没有雪的冬天,梅花会淡然失色。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为此,喻志烈老师对是不是暖冬,今年冬天有没有雪格外关注。不仅仅是关注有没有雪,主要的还是关心“雪地里的‘那一抹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喻志烈老师不是直接吟唱梅花,但却把梅花作为了这首绝句的主角。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喻志烈老师的诗则不同,他能推陈出新:“担心天暖无霜雪,误了梅花那抹红”。你看他没有直接写梅花,却用“误了”点出自己对美好的担心。这首小诗意味未尽,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喻志烈老师的诗起,承,转,合章法得当,很是自然。
起句可以看到作者用缓缓而入的笔调,来展现出对暖冬的担心,从中暗示着自己对的梅花的担忧。
“丽日温情不肯冬,”(缓缓而入的开头) --谓之“起”。
“青山带彩半葱茏。”第二句在承接第一句的意思,继续表述着其现状: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足以表现出对梅花担心的情绪表露。
“担心天暖无霜雪”,“转”:“担心”与“无”所组成的诗句,进一步刻画出对梅花的担忧。
“误了梅花那抹红”。第四句唯怕“误了”来揭示自己对梅花的担忧。结句与开头形成呼应关系。显示出诗意的紧密性。对梅花的担忧的情绪在一气呵成中得到宣泄。
此首绝句严格用“起,承,转,合”的格式完成。体现出心灵发生,发展,转思,结论。具有层次性的,反映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诗,由于短小,开头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关于开头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类是缓缓起步,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另一类是骤然起步,先声夺人而达引人入胜来产生效果。两种起步各具特色,可因作者的性格,需要或心情来设立。
结尾要细心锤炼,尽力做到鲜明有力(这个有力多指力度)。在全篇幅的安排中上,前后须有别。开头是在播种,结尾是要收获;前面是论述,后面是结论。琐碎,繁杂的事放在前面去铺陈,而最后是为前面的事给一个说法。不然,诗便是无意义的诗。结尾做得好,若人如坐钟,稳似泰山。千锤百炼而不倒。反之,结尾了草随便,虎头蛇尾,让人读起来则如泄气无劲。一首诗要重视结尾,往往是你的思想所在,风采所在,人品所在,诗德所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