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的诗与远方喝彩
作者:诗人罗宗鹏 2023年11月08日 15:03
0 收藏
兴义的《时光棱境》出版了,作为在网络上相识多年的文友,又是一同从河西大地漂泊新疆的游子,我真替小兄弟高兴。兴义是一位富有采华的诗人,也是我比较欣赏的年轻诗人,也关注已久。从他身上我看到诗歌后己有人,也看到中国诗歌复兴的希望。其实我这个人读诗歌作品挑剔,往往对一些年轻诗人,大学生诗人的作品有种稚嫩,缺乏成熟色彩,缺乏生活中真正的东西。这或许是年轻诗人,大学生诗人人生阅历不足而导致的。兴义虽然在《中国诗歌》《星星》《飞天》等省级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但年轻兴义毕竟二十多岁,社会阅历还欠缺,想达到名家大咖级别的造诣还要努力学习,走很长的路。
兴义给我说他出版诗集的事,我本想劝阻提醒他两句,再过五年,甚至十年。我多么希望我的好兄弟,我的小老乡的诗集一出,能在新疆乃至全国引起不同凡响,比余秀华还余秀华。话到嘴边,我又噎了下去,我怎么能打击兴义那颗虔诚的心呢。一本诗集三至五万,差不多要花费兴义半年工资。而如今辛辛苦苦自费出一本诗集,如果不是名家,卖肯定是卖不出去,只有在文友圈中交流学习。说白了就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是残酷的现实,也是基层诗人的真相。二十年诗歌之路一路走来,对文学人的尴尬无奈深有体会。但愿《时光棱镜》这本诗集的出版能对兴义的文学之路有所帮助,兴义是一块文学好“钢”,多么希望文字在上面镀上金,让它闪闪发光。
兴义发来信息,说诗集出版了,要送我一本,他说要驱车二十公里来送我真有点不忍心,一是怕耽误兴义工作,二是怕兴义来的时候我正在上班,我不想让兴义看到我在菜市场拉菜的样子,我拉菜的样子有损诗歌形象,有损文学形象。虽然我是打工者,但我还是以好形象呈现,我要为文学保留尊严,我要为诗歌留住颜面,虽在低处,但那颗仰望的心一直活着。努力学习,努力攀爬!
辽阔的河西走廊,美丽凉州大地。一提笔便有写不完的乡愁,离开家乡有太多无奈,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是那样隆重而执着。根在武威,我的心一直与家乡同在,我的浑身上下依然流着故乡的血脉。那种虔诚永远无法改变,如今只有用停不下来的笔为家乡的发展呐喊助威。
兴义出生在凉州区四十里镇朵浪村,有幸的是我在十九时在武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前习半年开车,我亲眼目睹了兴义的村庄纯朴好客的民风。那阡陌纵横的小溪串联起千亩农田。小米,玉米,辣椒,苹果园,以及农家乐,避暑山庄。还有后来的武威呈建的“康宁”庄园都坐落在此地。北靠截河坝火车站,南有西营水库,以及祁连山脉穿行而过。虽然算不上山清水秀,但可以称得上“人杰地灵"。四十里镇北可以通往丝绸重镇双城镇或直通金昌,民勤,西接康宁乡,三一二国道贯穿全镜,南可以直通九条岭煤矿,以及到达张掖的皇城大草原。四十里镇,由于交通发达,还有驾校,水泥厂,各种职业培训中心,餐饮业发展红红火火,极大带动当地经济。许多年以后我曾路过朵浪乡,连霍高速已经贯穿全境,三一二国道失去了曾经的车水马龙。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兴义出生在凉州偏远农村,虽然我比兴义年长几岁,但能够切实体会到农村的发展制后,生活水平不高。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多优秀学生上不起高中,读不了大学。一种刻骨铭心的疼深深刺在我的痛处。穷成我们那代人的标签,穷让人讽刺嘲笑,穷让我们失去爱的权利。又有多少不甘心的呐喊冲撞着那个年代的夜晚。穷成为励志的标签,成为努力的理由。背井离乡的无奈,还有挥洒汗水的夜晚,一直撬动心记录一代打工者改变命运,脱胎换骨的豪情壮志,我们用肩膀扛起一座城市,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时代的标签。站在城市高搂之上,比起很多人我们还是幸运的。
在武威农村,兴义凭借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并最终成为一名援疆大学生参加工作,为新疆的发展作贡献,真替小兄弟高兴。经过南疆基层的艰苦条件的砺练,兴义继承了家乡人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不仅工作出众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而且闲暇之际,一直坚持写诗并且在《中国诗歌》《飞天》《星星》等全国知名诗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诗歌优秀作品。作为老乡,真替兴义的年轻有为,充满朝气感到高兴。如今兴义已经调到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工作,同在一座城市,我期代我们不久以后的相见。
兴义寄给我一本《时光棱镜》说让我为他的书写个诗评,本想拒绝,因为我尝试写诗评写作不久,正在学习探讨之中,再就是像我这样一个生存在低处的草根诗人有何德何能去评论一本诗集呢,又不是什么大咖,名流,我只是一位在九鼎菜市场拉菜的三轮车师傅。我给兴义开玩笑说传出去怕别多少人笑掉大牙。兴义说只有我才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只有我才最懂他身处异乡的尴尬与无奈。看到兴义执意要我评论一下,作为老乡,作为认识很多年的文朋诗友,我也再不好推辞,说什么也要写几句,一是为兴义的创作之路鼓励加油,二是希望兴义的文学之路能走的更远。
《时光棱镜》收集兴义诗歌181首,分六辑,第一辑:最是疆山风光美,以深情的爱,以虔诚的心书写了在疆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对新疆的爱寄予文字,以简短,质朴的语言书写生命的印迹,生存之美,动静之美,在细节锨接上恰到好处。在《戈壁写意》中,在戈壁滩上/火车轨道就是一把刀/也是一条河流/把骆驼和牧民的心患/一分为二/,在兴义眼中本该苍茫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利刃,变成了河流,利刃是新疆人民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誓把荒漠戈壁变良田的勇和智慧。一条河流,是梦想的河流,是绿色的海洋,一分为二的心患,既有对取得成绩的肯定,又有对未来前景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北风的强劲步子/踩响荒漠的琴键/,借物喻人,西北风就是那些乘着改革开放大潮西迁到新疆务工务农的农民工,他们迎着改革的春风,挑战贫穷,挑战城市,改革开放几十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多少像我这样的打工者,经过不懈努力,实现质的锐变,我们彻底向贫穷挥手。一曲由沙砾,石头和芨芨草的合唱/一遍遍把戈壁擦亮/,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在新疆做生意的内地老板,以及涉足餐饮领域的炒菜师傅,拉牛肉面师傅,服务员,以及从内地向新疆贩运反季节蔬菜的农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了生存想尽一切办法。一幢一幢高楼崛起,那万家灯火,不仅擦亮了城市也是努力付出之后的回报。最后一带前节部分:牧羊人/好像忘记了世界/他坐在羊群扭过的云朵下/用沉默代替孤独/,这里的牧羊人就是放牧生活的打工者,他们生存在低处,没有人会想到他们,他们用汗水改变了生活,他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的承受,这世界有时候很公平,有时候也很不公平,兴义用朴实的文字替打工者呐喊,心有余但力不足。农民的儿子不忘本,为善良的兴义点赞。最后:一只鸟疾速飞过/羽毛很轻/拔动他的沉重和疼痛/,在人间我们都是鸟儿四处寻觅食物,寻觅生活。是的汗水以及泪水付出微不足道,他们垦求更多的是别人的理解。兴义用很少的文字直击当今社会不和谐现像。比如公交车上不和民工坐一个座位,比如餐厅里不和民工一同就餐。这个社会人人平等,兴义心系老苦大众,为农民工呐喊,用文字的方式拼击社会丑罪现象。一位真正的诗人,不仅要有出众的文才,而且应该更重要后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不惧权贵去揭露,去批判。
在诗歌《乌鲁木齐时光》中,暮春。风筝还牵着童年/我们已挤进中年、挤到瞬间破防/,春天草长莺飞,和风绚丽,那些天空中的风筝把作者的心带回到童年,不知不觉中年已经来到,有太多的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兴义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已经生活工作了十年。青涩少年已经中年而立,在我心中时常有一张照片重复着,帅气成熟的兴义,站在红山之巅深情的望着乌鲁木齐这片热土,眼神中充满感动感恩。是党的好政策让身在偏远农村的兴义考上大学,是新疆这片热土收留了他,温暖了他,这种爱是刻骨铭心的,清澈的爱,真诚的爱,坚定了他在乌鲁木齐扎根生活,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青涩这种赞美,是奢侈的/好像幼儿治愈之微笑/,“青涩”一词是不够成熟,“是奢侈的”就在意像中否定了“青涩",这座年轻的城市发展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更坚定了兴义留在乌鲁木齐的决心,是的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温暖比如:“环卫工人爱心早餐,老年人,残疾人乘坐公交的爱心卡,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坐,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文明能治愈一切。雨雪在窗外积攒/我们在微光中融化/,进一步升化了对这座城市的爱,就连雨雪也是温暖的,令人感动的,雨的滋润,雪的洁白,期待在阳光下与这座城市抱团取暖,相信乌鲁木齐的明天会更好。当那朵百合睁开眼睛时/一阵清香漫入想你的时光/,这种爱,爱这座的感情发挥到极点,就算有一天真的离开这座城,想念这座城市也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兴义深情的爱着这座城市我又何常不是呢,一个农民,一个打工者,如果不是来到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我还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是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给一代打工者提供了舞台,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一个个站在高楼之上的打工者对这座城市的情感是无以言表的。字少诗大,这首诗以足八十个字,将对乌鲁木齐爱写得淋漓尽致,足见兴义在诗歌造诣方面有一定功底。
打开《时光棱镜》第二辑:和光同尘志高远,第一首诗《注射天空》映入眼帘。在滨河路上行走/车流是另一条黄河/只不颜色比黄河复杂/只不过速度比黄河凌乱,滨河路是兰州的滨河路,是兴义在兰州求学期间,对身边事物善于观察,以敏锐的嗅觉洞察出,滨河路就是另一条黄河,诗歌来源于生活,悟性很高的兴义加上勤奋,把生活融入文字,看似极普通的语言,其实细细品来味道十足,黄河水昏黄,车流五颜六色,另一条黄河比真正的黄河凌乱。细品,再品,挖出诗意的部分,滨河路上霓虹闪烁,五花八门为了利益而不做正当生意的人,他们发财致富的门路比正常人快。侧面描写出兴义对当今社会一些不文明现象的担忧,忧国忧民,爱家乡,身在异乡放不下求学的地方。对民生担忧,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担忧。一个人的疲惫/被额头的汗珠放大/我走在两条河之间/风停下脚步,太阳把脸贴近地面,生存压力,逐渐加大,生活的所有开支都用汗水去兑换,用双手去努力干。两河之间是指滨河路是浑浊不堪,黄河是自然风光属于洁净的天空。为了生活不能走错了路,为了生活也不能太实在,这样可以生活幸福。兴义用自己独特眼光为城市把脉,开出自己的药方,给城市打针,给天空打针,这种意像隐藏的很深,读来更有内涵。干万束光茫涌入/兰州,这座城市/像一口大锅被高高架起/煮沸的人群四散而去,千千万万满怀希望的打工者为了生活的光来到兰州,各个行业,各个工厂人满为患,在竞争残酷的环境下,城市也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能为力。挣不到钱,找到工作人只能离开这个城市。把锅高高架起比作城市失业率加大,城市购买能下降,既现形逼真,又新颖,这与勤奋的兴义,读书多,读别的东西多有莫大的关系。天空病了/移动铁塔举着注射器/分分秒秒把信号的药剂/注入它的身体,人们挣不到钱,失业率加大。网络的兴起,电商,快递,物流等新兴行业的崛起,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诗人在下坡道拐弯,又抵达了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侧面反应出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爱与不舍以及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善良的兴义抱着赤诚的求学之心,也有一颗身系大众,忧国忧民的火热之心,也是一代大学生身上难得的中华情怀,世界终究是年轻代的,希望所有大学生羽翼丰满,天马行空,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时光棱镜》第三缉:信美守静诗春秋,其中一首《一道爱的光线》这首关于母亲的诗,让我不得不特意聊聊。一束灯光探入夜空/像一支玉簪/别在四臂相拥的墙头上/母亲拖着步伐,张望月亮/,关于母亲的诗我读起来感觉有种特殊的情怀,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贫穷,我们的母亲为我们在灯下缝补衣服,挑水做饭,浇水割麦。母亲二字在凉州的份量很重很重,母亲在那些年对一个贫穷家庭的操持尤为重要。想到我的母亲,一辈子受苦受累,一辈为了我们真的是受尽人间苦难。而如今母亲老了,我们又不在身边照顾想想满是愧疚。母亲是黑暗中永远亮着的那盏灯,无论身处逆境,还是心情不好时给母亲打电话聊聊,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母亲在家在,家永远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兴义把母亲比作玉簪太贴切不过了,再华丽的语言也无法形容我们伟大的母亲。别在四臂相拥的墙头上/母亲拖着步伐张望月亮,双手四臂母亲用身体扛起生活的那面墙,用整日整夜忙撑起我们的生活。一口煮熟岁月的铁锅/躺在墙角深处 仿佛/完成了一辈子最后的使命/一粒粒尘埃,吞噬着它,“铁锅”又象形的比拟我们的母亲,老了的母亲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老屋,她把我们养大,而如今我们不在母亲身边尽孝,八,九十年代,我们那代人的母亲的辛苦可想而知。兴义比我小,但他们地处干旱山区,那些年吃水都是用地窖存,他们的村庄打不出地下水,就连开饭馆的老板也是从干渠里拉的水,干旱少雨,种植玉米,小麦没有经济作物,兴义的父母肯定更辛苦,我在驾校学车时,亲眼见证了朵云村的父老乡亲,在截河坝河滩打场收麦。兴义只能把母亲的勤劳辛苦寄予文字,希望随着农业观代化实现,千千万万的农民母亲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那把切碎苦日子的菜刀/被光阴的快车,送上了柴房,切碎苦日子的菜刀形象的比喻了母亲的能干,朴实,坚韧,锐利。我们的母亲为了生存想方设法,买布头为我们缝制衣服,炎热的夏天为了挣五块钱去沙场洒一天沙,母亲二字在我心上沉甸甸的。因为沉甸甸,所以还懂得感恩,寄生活费。炊烟是母亲的一腔愁绪/随风和雨,把爱深刻成皱纹,为了生活,母亲愁了一辈子,愁成了炊烟,愁成了云朵,母亲还在愁,愁儿女们的婚姻,愁儿女们能不能吃上喝上,愁儿女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小孩养好,母亲有一颗闲不下来的心,一复一日里,把对子女们的爱,过于操心,一次次加深了额头的皱纹。多少个夜晚,母起绣花针/一针一线把爱串联成四个大字/一生平安/贴在儿女的脚心,最后一节升华了诗的中心思想,“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看一位勤劳朴实的凉州母亲在灯下绣着鞋垫,那些用省略的睡眠和汗水绣的鞋垫纳的千层底布鞋,永远是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母亲对儿女操碎的心。读来眼睛湿润,泪水欲下,一生平安是万千母亲对儿女们的期盼。在这里我们千千万万个母亲致敬!“妈妈你们辛苦了”!
诗集第四辑:唯有沉默诉真情。其中一首《风湿》感觉很有味道。几瓶国公酒/今天寄到父亲手里,这里的国公酒是治疗风湿的药酒,价格肯定不便宜。父亲的风湿病犯了,兴义特意在网上买了国公酒为父亲治疗风湿。兴义所在的西营干渠浇水库里的水,每当浇季,干渠水来势汹汹,兴义的父亲为了决堤的坝,不顾自己的身体跳进水里,风湿病多半是这样落下的。在凉州农村,残酷的自然环境,使广大农民生存艰辛,我亲眼见证了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初期,没有农机,二牛抬扞成为农业生产模式,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祝福家乡人民,通过日光温室,通过辣椒种植,早日奔向富裕的日子。电话打了很多遍/才被接通,此节表现了兴义对父亲病情的担心,也反应了虽然父亲有病在身但还是依旧忙碌着,放不下手中的活计。文字不多,读来平平淡淡,但静下心来一回味,一句话反应出兴义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在如今的社会难得可贵,另一方面反应出兴义的父亲也是一位好父亲,一辈子为了并不富裕的家落下了病根。兴义用平淡的语句,仿佛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语言,看似平淡其实寓意深刻。他的声音略带着三分脾气/但足以满足我的柔软/读到此处我眼睛湿润了,兴义的父亲是凉州大多数父亲的标签,凉州父亲慈父严教,棍棒相加,是那些年教育孩子的手段。而如今人们提倡心理说服,不打不骂。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贪玩的秉心,我认为严教,用棍棒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的态度。当然这里有一个适度,要达到教育的目地,但绝不能伤到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那个父母愿意打。但不严教,肯定就考不上大学,一辈子又是背朝黄土的庄稼人。兴义父亲发脾气也是为了生存,为了兴义有个好前程。这里发脾气也许是父亲感觉自己并不大碍,不想给兴义添麻烦,兴义不应该买那么贵的酒。这就是凉州父亲,这就我们那一代人的父亲。虽然生活贫穷,唯有爱,唯有对儿女们操碎的心可以治愈一切。兴义有一个好父亲我又何尝不是呢,为我们伟大的凉州父亲点赞。“柔软”二字生动反应出兴义能理解父亲的苦心,半点也没有怪父亲的意思。我们的话很短/短得像他膝盖的刺痛一样,兴义本想跟父亲多说会儿话,但父亲的一举一动又一次深深感动了他,值得他一生尊敬的父亲,一颗心全部放在儿女身上,兴义多么希望父亲的病赶快好起来,希望膝盖的疼再也不要折磨父亲了。有兴义的孝心,有兴义父亲的担当,一位多么慈祥的父亲,父爱无疆,相信老天也会感动。
诗集《时光棱镜》第五辑:朵云深处是故乡。看到一首《架在火炉上的朵云村》。再烤下去/土壤的嘴唇上就会开出裂子/大片大片地开,哈哈“裂子”一词或许不是凉州人恐怕不知道,“裂子”是我们年代的产物,尤其我们的父母裂子开在手上,一干农活鲜血直流。在这里解释一下,“裂子”就是因为气候原因,和冬天开在手上的裂口俗称“裂子”。西北大地干旱少雨,凉州更是如此。而兴义所在的四十里朵云村更是靠浇水库水才能收获庄稼,地下打井很困难。炎热少雨的朵云村,干涸已久的截河坝河滩早已在哪些年被变成一座驾校。截河坝上游的河滩上一到夏天,一大片河滩被太阳晒得裂了口。此节兴义抓住了夏季干旱地区的特征,用细致如微的描写,说明了年轻的兴义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被烈火焚烧过的疼/从玉米枯瘦的腰杆喊出来/风把喊声放大,贫穷落后是压在村庄的一座山,由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缺水干旱,使凉州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我们从小在凉州农村长大,穷像一根钉子深深的扎在我们心上。小时候就连一角五分钱的作业本也买不起,耽误了交作业,没有办法,最后是掏了邻居鸡窝里一个鸡蛋,问同班同学借了两分钱才买的数学作业本。如果当年有五千元上高中的学费,也许我也是大学生,而如今五千元一个不放在眼里的钱,在那个年代却改变了我的一生。贫穷是凉州孩子刻骨铭心的痛,一代又一代凉州人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一直为甩掉穷帽子而努力。或者贫穷不见得是坏事,贫穷会激励人,贫穷是一个人停不下来脚步的信念。一代凉州男人改变命运,脱胎换骨的豪情,将载入一个时代的使册。那些贫穷就是岁月焚烧的痛,被岁月一点一点挤兑出来,枯瘦的玉米腰杆就是指那些父辈以及爷爷辈的人,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被风声放大,兴义用隐匿的手法,悄悄的反应了改革开放春风吹来,落后偏远艰苦地区与整个西部农村拉开了距离。兴义为乡的发展担忧,希望有更多人关心偏远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被热渗透的唐老三/手摇一把蒲扇/试图扇来整个冬天,光着膀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唐老三是农民的写真,在凉州有千千万万个唐老三,他们留守在村庄,坚守着家园。面对不完全统计武威近十年流失人口三十万。离家二十年,乡愁已经成为永远的痛。我们向干千万万的唐老三致敬。试图扇来整个冬天,残酷的自然环境,由于节水,限水,农业灌溉困难。自然环境差,农业发展缓慢;二是工业底子薄,缺乏像样的企业;这样造成整体经济不发达。”日光温室”成为武威农业发展最后救命稻草,但盲目的扩建日光温室,没有科学信息引导,就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试图扇来整个冬天,这里兴义一面对日光温室有所期待,一面又有所担忧。在外漂泊的兴义心系家乡,他多么希望朵云村,甚至是凉州大地早日过上富裕的日子。代表让人对故乡的祝福,对家乡无微不至的爱。爱家乡,思念故乡是所有漂泊游子的心声,乡音未改,根在凉州,我们永远是凉州的孩子。沸腾在天蓝下的朵云村/苦涩里接受着自然的安排,最后诗人情绪低落,有美好的祝福,也有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架在火炉上的朵云村》,诗的题目就是想让朵云村燃烧,想让凉州城燃烧,走入快车道发展。最后代表万千游子祝福我们的凉州发展的更美好。
诗集已经品读到尾声,诗集第六辑《风月同天细思量》,不知不觉中我也啰嗦了这么多,兴义的第六辑以组诗为主,我就不一一评述了,我就挑一首《速写武威步行街广场》来说一说吧。步行街广场画布中央/谁画了一条湍急的彩色河流。武威的步行街,那些年我们一进城都会去的广场,马踏飞燕崛立在中央,来自城里城外的人们纷涌而至,跳广场舞,打太极,晨跑,是武威人民的健身广场。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像一条河流流淌着。四坝的钟鼓子,王城堡的社火,下双乡的民间自乐班,杨下坝的交谊舞会,形成武威独具特色的全民运动文化。拉二胡的艺人把日子拉白拉旧/把滴血的命运拉成独特的街角文化,拉二胡的艺人是指武威贤孝继承人张天茂,张天茂的三弦是武威出了名的,小时候他骑着毛驴走街串巷给村子上的人唱《王哥放羊》《天官赐福》《丁郎刻母》《梁山泊与祝英台》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不仅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也起到教育人们的目地。在武威四乡八里传为佳话。后来改革开放春风吹来,张天茂也老了,只好每天早晨坐公交车去大什子文化广场摆摊继续他爱着的贤孝事业。由此他的贤孝三弦,成为武威街头一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街角文化。把日子拉白拉旧形象地描述了时光飞逝,光阴一去不复返,张天茂师傅一生传奇而又悲情的命运一直寄托在他热爱的贤孝事业里无怨无悔。爱无悔,就像我们对文学的爱对文学的忠诚,那种令人落泪的感动,一般人不会体会到。那股带有乡愁的烤鸭味还在弥漫/闻到它就闻到了一种踏实,乡愁永远是远在他乡抹不去的痛,试问几个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呢,兴义也是,我又何尝不是呢?兴也大学毕业以后,如果能顺利找到一所中学仼教,他绝不会去援疆,有时候情非得已。步行街上的烤鸭,武威面皮,行面卤肉,是我们吃着长大的,那种味道就像妈妈的味道。失身的燕子依旧被马蹄/踩在郭沫若先生的才华里默默低吟,郭沫若与铜奔马有何缘渊我不知道,网上一查才发现,当时铜奔马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郭沫若的评价。郭沫若看到了铜奔马之后就对古人精湛的技艺大为赞叹,因为铜奔马有风驰电掣之势,同时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古人能做到这两点真是难能可贵。郭沫若认为这是一件稀世珍宝,对此给出非常高的评价,激动的说:这两件东西拿到北京可以引起轰动,你们好好宣传,我回去也给你们宣传宣传。因为有郭沫若的名人效应,铜奔马在北京展览的时候万人空巷,人们都在感叹铜奔马的逼真和精美。后来“铜奔马”也成为中国旅游标志,凉州作为天马的故乡也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旅游之都。兴义是大学生,比我这种草根读书多见识广这里是很好的体现。我不过是时间挤下的一滴墨水/装点过画布某时的画意后还将被时间拭去,最后一节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滴墨水,是的兴义有才华,人又能吃苦耐劳,以后的前程肯定一片光明,祝福兴义!这里诗人情绪莫名的低落,再鲜艳的色彩,有一天终究被时间抹去不留下仼何痕迹。在这里兴义用几乎用看似聊天的语句表达了对背井离乡的无奈。
兴义的诗集《时光棱镜》分为六辑,仿佛是六根擎天柱撑起文学的天空。写下他对文学的忠诚,落下一个文学的标签。《时光棱镜》是兴义这么多年坚持写作的成果,也是起点。这必将点燃兴义创作的灵感,再一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向远方翱翔。只要有梦,只要坚持,终归有一天兴义会成为天空中最闪亮的心。祝福兄弟文学创作道路越走越宽。
读完兴义的诗集《时光棱镜》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有时会热泪盈眶,有时会莫名的伤感。兴义的诗真正的戳到我的痛处,深深振撼了我。两个凉州人,共同热爱我们的诗歌,有一同坚持了这么多年,是诗歌紧紧的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在这写作换不来生活的年代,又有多少像我这样的打工者坚守文学阵地,是的农民也需要文学,打工者也有诗歌梦。手捧兴义的诗集《时光棱镜》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一个农民,一位打工者表达对既对兄弟羡慕嫉妒,又对兄弟非常倾佩。诗集出版了,很遗憾这么多年来,我也没有写出什么名堂,除了写个诗评,我又再能做什么呢?兴义是位好诗人,他能洞察社会现象,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与劳苦大众紧紧贴在一起,他的善良,他的朴实,他的一如既往的坚持必定在不远的将来他的诗一定会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这不是什么诗评,这是一个打工者写下对兄弟的祝福,落下对文学的忠诚。西部辽阔的地域给兴义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他平衡着文学与生活,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攀爬。他是一代年轻诗人的榜样。写着内心的孤独,一个人行走在西部的天空,似一颗耀眼的星星,悬挂在黎明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