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宇诗评】鞍山诗赋协会群诗词作品快评二
作者:赵红宇 2023年11月08日 15:03
0 收藏
评/赵红宇(清风细雨)
上联:二月酥冰天续暖;(方石)
下联:初阳软柳水尤寒。(方石)
正值早春二月之际,方石在【每日对联】所出的七字联应时应景,从细处着笔,写出了咱们鞍山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特色景致。
上联,起笔点出时间:二月。鞍山的二月,冰开始融化了,如何形容这一幕呢?方石用了一个“酥”字,真是令我想不到呀,习惯上酥字是形容春雨的,而方石却用来形容开始融化的冰,将此际冰的物象描写直入细微之境:松松脆脆的冰形状还在,细细的冰粒形状还在,却禁不起轻轻的一碰,一碰就会散了化了。炼字炼到了极致,由此铺展二月的画面,冷接续的是暖,乍暖还寒的特色景象一览无遗。
下联,起笔用“初阳”对“二月”,不仅工稳,契合了时间与节气。初阳,一可指古谓冬至一阳始生,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为初阳;二可指初春。接下来方石用“软柳”来对“酥冰”,这景物对的工巧极了。一个“软”字,图状绘貌将二月的柳枝刻画得形象而生动,不再是冬日硬邦邦的直来直往,而是有了柔软度,风拂柳枝时有了曲线运动的画面。此时此刻的柳枝,不着一丝绿与黄,只有软了,时间点把握的真准,因此才以“水尤寒”做结,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画面至此描写完毕。
纵观此联,2212句式皆是景语,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迎春向暖,对春日的憧憬尽收笔底尽在此联中。
临江仙·秋夜思语
词/王园
一枕秋声谁共?三更夜雨分明。浠浠帘外梦中醒。举城空寂寂,入耳语叮叮。
漫漶笼如丝网,绵回是以深情。可怜前夜月冰清。江天多变故,万物渺螟蛉。
王园的这首《临江仙·秋夜思语》,上片起笔便紧扣主题以问句开篇展开叙述。“一枕秋声谁共?三更夜雨分明。”意在笔之先,一枕对三更,秋声对夜雨,点明时间、地点、环境;谁共?分明,一问一答,“自古逢秋悲寂寥”,更何况是在这样秋雨飘零的夜晚呢?一场秋雨添凉,三更秋雨添愁,氛围渲染得法。次拍“浠浠帘外梦中醒”,淅淅沥沥的夜雨一声声地惊醒了梦中之人,好梦破碎,惆怅满怀,此一拍承上启下,叙事简洁,不着痕迹地将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层层递进,入情入境,同时也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歇拍“举城空寂寂,入耳语叮叮。”一个“空”字,再加上叠词“寂寂”的连用得实在是巧,炼字炼意炼境,视觉上是满城空寂寂,感觉上是满怀空寂寂。错落滴答的夜雨声,声声入耳入心,化作一句句的叮咛。词者精于状景,雨声、语声,虚实相生,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动,笔法精湛。
下片承接上片以景融情叙事,“漫漶笼如丝网,绵回是以深情。”漫漶,模糊不清也。是什么使得词者眼中的夜雨景致模糊不清呢?是泪眼朦胧使得眼前的雨景模糊不清吧。雨织如网,心有千千结,一网而情深,词者如此写法,意象凄美,意境幽眇。次拍“可怜前夜月冰清”衔接流畅自然,依旧紧扣主题思而语,慨而叹之,以月冰清映照雨冷寂,将此时此刻酸楚惜惋描写的贴切自然,深谙词法。歇拍“江天多变故,万物渺螟蛉。”格局打开,对于词者来说秋雨添愁,小事罢了,红尘多变故,世事多不如人意,那又如何?万物皆渺小而又伟大,思而深思而远思而豁,结于此,“秋夜思语”的主题得以升华。
纵观整首词作,词者于叙事中写景,借写景以寄托寓意,言情见意,构思独特,章法巧妙,词语凝练,格调高雅,佳作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