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北京大学新诗所臧棣研究员作客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名师大讲堂,应邀主讲“最大意识量:现代诗的文学动机”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王东东主持,山东大学校内外近百名师生现场听讲。
讲座伊始,臧棣老师以一系列经典诗歌文本为例,如罗伯特·勃莱的《从睡梦中醒来》《数着小骨头尸体》、伊凡·哥尔的《第七朵玫瑰》、特朗斯特罗姆的《冬天的目光》、保罗·穆顿的《粘网》等,通过逐首细读,让大家感受到现代诗有别于中国古典诗歌、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另一表达方式。臧棣老师认为,如果仅从“这首诗在表达什么具体内容”角度去考虑现代诗就会产生困惑,他总结到,现代诗在其表达方法上或许并不选择从情感入手来表现一个诗人对世界的具体感受,甚至也不要求、不形成一个带有清晰意图的结论话语,而是更期待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原到一个较为内在、较为丰富的内心体验层次。
艾略特对现代诗下过一个定义——“诗是生命意识”,在臧棣老师看来,这个定义或许可以作为解开现代诗的一把钥匙。他强调,理解诗与意识的关系对于辨认文学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意识和现代诗的关系经常被人们忽略,而从现代诗的发展脉络来考虑,则能够认识到生命意识和现代诗的关系更是现代诗审美变革中的核心事件。在对诗歌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后,他还以新诗史为线索对上述问题进行追踪,从袁可嘉在1940年代对此前新诗想象力落后表示不满而提出的“新的综合”观点切入,同时也借引瑞恰慈“诗是冲动的调和”、理查兹“艺术的价值不在认知,而在于激发和表现人的意识状态”等观点作为例证,认为无论是在文学传统、表达方式还是在文本形态上,现代诗歌写作都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其原因即是生命哲学与现代心理学的两股合力,从诗必须表达情感到诗是生命意识的自我揭示,这其间转向决定了现代诗最基本的感受力。
臧棣的讲座分享令现场听众生发出热切的交流兴趣。在提问环节,多名到场同学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臧棣老师对大家的问题也一一做出充分回应,与会师生均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到场同学排起长队,邀请臧棣老师在书籍扉页签名。
臧棣,1964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所研究员。著有诗集《燕园纪事》《骑手和豆浆》《情感教育入门》《诗歌植物学》《世界诗歌日》《最美的梨花即将被写出》等。曾获“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以及昌耀诗歌奖(2022)、屈原诗歌奖(2022)、鲁迅文学奖诗歌奖(2022)、漓江文学奖(2023)等。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