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丹樱,四川人。获华文青年诗人奖、《诗刊》社年度青年诗人奖、四川文学奖等。出版诗集《槐树开始下雪》《周一的火车》。
重新与自己相遇(组诗)
柿子树
给柿子上霜的明明是炊烟
看起来更像云雾的手笔
掉光了叶子,枯枝上的柿子越发鲜艳
也越发缥缈
我总是看不真切
感觉甜蜜的味道在半空
就挥发掉了
雀鸟获取甜蜜的途径
随心所欲得多,只需要收拢翅膀
一架笨拙的梯子靠在墙边
像是提醒。我没有翅膀,这是众多遗憾里
最意难平的了
新年快乐
接完电话跑过去
毫无意外,他举着杯白桃乌龙
等在门口
跟出来的背景音
是电视里的跨年演唱会
华灯初上。人们都筹划着自己的跨年方式
准备滑雪装备,看灯光秀
玩心仪的游戏,补觉或与亲友小聚
他的选择显然不在其列
他是快递小哥
是前几天敲错门,被邻居揪住教训半天那个
是严寒酷暑从不失约那个
是偶尔迟到
慌忙解释那个
接过热乎乎的杯子
接过无数次听到的那句请慢用
他很快就会消失在夜色里
他转身离开前,我将无数次回答的谢谢
换成了:新年快乐
槐树开始下雪
日影曈曈。现在是槐花时间上午八点
她心里喊妈妈妈妈
刺槐就一朵接一朵开花
她怀念妈妈的味道
槐花蒸蛋,清炒槐花,槐花饭,槐花糕……
那细碎的
有温度的香
踮起脚尖试了试,够不着
跳起来还是够不着
她埋头踢地上的石子,石子瞄准了浓荫间,弯弯的羊角辫
她选择遗忘。多么善解人意的风啊
现在
槐树开始下雪
刷子与水凼
总会备上一把刷子
雨天上班
必经的机耕道路段,丈量起来格外艰难
雨中的泥水黏性有多强
只有鞋子知道
——曾一脚踏错
拼命拔出来一只鞋面
返程站在路口等公交,取出刷子
选一处水凼半蹲下来……
多么神奇的酒精棉:
皮鞋或球鞋上的泥浆不见了
初入职场的疲态和狼狈不见了
不再雨天带着刷子出门
遇上路面的水凼
还是会瞄一眼
多么澄澈的眼睛啊
眼底是楼群和密布的电线
是树冠和游动的云
往返于和尚坡到晒经村那几个雨季
是几枝鲜红的蜜橘,是燕尾
剪开天空的烟绿
你的鞋带开了
一句话的事,我想了两站
地铁开往市中心
上车的乘客越来越多,拥堵在她周围
白帆布鞋,灰牛仔裤
先后淡出我的视线
只留下宝蓝色的毛衫
拉着吊环的手
全神贯注盯着手机的眼睛
再想两站
我就该下车了
她不会对我说谢谢
她大概率不会因此有所损害
假设我一门心思玩手机,就不会注意到
她散开的鞋带
像七弯八拐的犹豫,也不必纠结
要不要在地铁
抵达下个站点前
为一个善念的艰难实施
扯扯她的袖子
被暴雨突袭的施工现场
办公室旁边,幼儿园在维修
台风烟花登陆这几天
成都也时时暴雨。豆大的雨点敲打着
拉开窗帘,对面楼顶
工人们对突如其来的雨
显然毫无防备,但他们不慌不忙
走向楼顶搭好的架子
凹进去的位置。靠着,蹲着,坐着
有的掏出打火机互相点烟
有的拿起手机
抖音熟悉的配乐同雨声一同
灌注我的耳蜗
从我和同事少见多怪
偷偷拍下的画面,看不出半点抱怨
神情甚至带着几分怡然,仿佛并不是高空作业
而是湖边垂钓
没有记录的必要,我们关好窗户
删除视频。暴雨很快就会停下
像螺钉拧进螺帽
他们将在36度的高温天气返回工位
度过这平平无奇的一天
更害怕的
误踩缝纫机致针尖穿透指头
头撞到玻璃门,被公交车上的高跟鞋
踩烂脚背……
类似的伤害不胜枚举
儿时被邻村恶狗追逐
从山梁扑到山脚
狂吠一波紧似一波,吞没了我粗重的喘息
当迅疾的黑旋风迫近
一片摇摇欲坠的秋叶飘下来
停落小石桥中央……
林林总总的意外,从伤口愈合算起
疼痛程度已不再具体,包括恶狗的撕咬
记忆犹新的是时间
在生命中曾有一次凝固
是五岁那年夏天,我在小石桥中央单膝跪地
让出腰部
那漫长的十秒
青铜笮马
时间在回溯
围着篝火烤洋芋的人们
在月亮下纵酒高歌。马帮多么热闹
它的主人总跑在马脚子最前边
一闲下来就衔着草叶
对着翻滚的白云,把它的鬃毛绑成辫子
他的花腰带太显眼了
可以想象,编花腰带的姑娘
如何飞梭走线
如何送出了金嗓子里的洛神花
他心甘情愿为她走天涯
木里、雅安、康定,最远到过保山
新鲜的往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作为见证者
笮马可没闲着
它驮过酒、茶叶和盐巴
也驮过他的阿夏*
*摩梭语永远的情人,阿夏指女性,阿注为男性。
花和叶子
蜡梅的花朵和叶子
太不搭调了。这话是他说的
路过梅园
他说他粗枝大叶
就同蜡梅树的叶子差不多
说这话时,他甚至搓了搓手
难为情还是冷
不得而知
但他是唯一在我面前
用蜡梅叶子模拟自己的人
世上的因缘
赏心悦目的又有多少
何况蜡梅树的粗枝大叶
是造物的选择。蜡梅的精巧之处
他从没提过。十几年相处下来
有些话
倒也不必说
守海人
我以为抱膝而坐的
是位游客,我以为他用衣领上的帽子
遮住头
只是不想被打扰
这是夜里十点。我出现在酒店前的沙滩上
只是要去听海
我的日常里不包括海
作为游客,我备着足够的新鲜感
他回应了我的好奇
他说要在这里坐到天亮
原谅我想把“枯”字
冠在“坐”前面
那是位年轻人
他的岗位是一把高高的椅子
和已经收拢的阳伞
了解和羡慕是一对矛盾体
世上的事概莫能外
比如我将不再羡慕,这位年轻的海岸线守护者
即使他在每个晴天
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
蹦出海平线
雪地上的自行车辙
像画在白纸上的铅笔线条
拖着长长的尾巴
结局是注定的。伴随无声的雪落
新的记忆覆盖旧的
那几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拐弯
填充着一百种想象
每一个都能赋予雪地上的自行车辙
鲜活的生命
这正是令人着迷之处
因为无法修改,我们落笔
都加着小心
红皮邮筒
古镇有家店铺兼卖明信片
年轻的同伴挑选完毕
问及收件人地址
写在什么位置,我才意识到投寄业务
已经是时代的活化石
信封里的花朵,口香糖,肖像画
都被时间封印
所幸店里的红皮邮筒
不仅仅是摆件
如果缓慢的生活方式
重新流行起来
作为珍贵的出土文物,我将重新与焦灼等信
愉悦读信,虔诚写信的那些自己
相遇
庭院里的杏花
高高的台阶和门坎
看起来拒人千里
而登临并不需要推敲。落座的人跋山涉水
来此深山人家
度过春茶陪伴的半日
之于疲惫的身躯
最好的去处就是杏树下的椅子
杏花挨挨挤挤
几乎覆盖整座院落,高过屋宇的几枝
可以望到他山,但不能望得更远
而真正的寂静
可能在风起之后,在茶客起身之后
在庭院的主人拄着拐,来到杏树下之后
她挪动椅子
她整理茶盏
星空下的花田
花们交头接耳
仿佛不当值的星星,都从夜空
跑回家了
上次晚上路过油菜花田
还是七八岁光景
串完门从姨妈家出来
三月的田埂如同油菜花的接力赛
即使在夜里
也带着足量的善意和明媚
一段又一段,怎么也量不到尽头
那时困意深重
——花香拂面,也置若罔闻
还好星空下
我已备好赏花的心境,还好油菜花
仍在原地
谷草
蓬松地铺在棉絮和床板之间
隔阻湿气
两个小男孩曾翻箱倒柜,锁定大姐床头
掀开被褥,从窸窸窣窣的谷草里
扒拉出七八粒水果糖
他们早就吃光了自己那份
馋虫却没离开,喜出望外的脸
被我具象成四岁的小舅和八岁的大舅
听说水果糖是坏掉的红薯做的
要凭票,还限量……
走在老家的田埂
颗粒饱满的谷穗在风中沙沙作响
粮食的香气寄生于草本植物
呼之欲出
提起调皮的弟弟们
母亲笑着摇摇头。据说那时我还在她肚子里
等待稀缺的糖分来孕育
我不清楚作为大姐
母亲往棉絮下反复摸索
空落落的心情。此时她的讲述
阳光充足,谷草那种潮乎乎的霉味
已被缓缓烘干
气味
往湿地公园幽深处骑行
仿若置身小森林
风微微推来,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树里
出现了久违的气味
那气味不仅仅属于草木
还属于记忆
熟悉的,好闻的,湿漉漉的
极有可能来自老屋后山
推着单车来回查看,却找不到源头
气味很是玄妙,拓着私人印记
近乎蛮不讲理
很难循着嗅觉精准描述
后来有好几次重游湿地公园
我故意挑选这段路
那种气味
再也没有遇见
内陆的人鱼站在海边
——像刚上岸的美人鱼
还没学会走路
等她从海浪中站起来
等洁白的泡沫渐渐消散,等厚重的衣裙
被海风吹干。大海给出的一次趔趄
很快就被时间覆盖
但一只内陆的美人鱼
与今天的海
缘分有所加深。她站在海边,看海水听从时间
渐渐变绿
又转蓝。她若有所思
生活给出多少趔趄,才能让美人鱼
学会走路
时间尚未给出答案
一只珍灰蝶飞过雨林
一只珍灰蝶能在时间里做些什么?
掀起风暴。
制造幽蓝的闪电。
让捕捉美的镜头
变得疯狂,一只珍灰蝶足够了。
它飞着就是一种蛊惑。
在湿热的雨林,它干燥且清醒。
——霓裳向来孤独,它的下一帧可能在远方。
可能在高处。
“头条诗人”总第869期,《作家》2023年第10期
在当下性书写中通向万物有灵的诗学
——敬丹樱近期诗歌读札
刘波
在敬丹樱的诗歌世界里,总有一种切入人生的细腻与敏锐,她善于捕捉那些看似不经意却又无法忘怀的场景进行诗性的转化,其间隐藏的生动、爱意和反转,都渗透到了平实的表达中,已形成独属于诗人自己的美学风格。如果说敬丹樱之前还热衷于书写那些带有格言警句色彩的句子,追求出其不意的表达,现在,她更注重回到生活的现场,以隐秘叙事的方式营造整体的诗歌氛围。她将目光重新拉回到自然,对万物给予诗的观照,并由此建构了其自然诗学的秩序,而诗歌回赠给她的,还是某种超越修辞的思想,这是其写作所抵达的一重更高远的境界。正是在近几年的转型中,敬丹樱似乎获得了对诗歌的另一种认知,它们源于自然和细节,诗人需要以探寻的眼光去“发明”日常生活,这才是诗意构成的关键。而她在观察日常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当下经验也在语言中不断地溢出,这可能是时代赋予其诗歌创作的主体性自觉。
自然与“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的阅读印象里,敬丹樱笔下总会出现雨中的芭蕉树、落日下的小火车、松针上的露珠、训练有素的含羞草……这些自然物象作为诗人写作对象的表征,已经构成了一套系统化的集束性装置。在“风景之发现”的语言创造旅程中,诗人可以随时启动这套装置,让自然通向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灵魂出窍般的境界。当然,她首先是通过观看来发现,这种观感经验的切入在写作之初属于常态,一旦自然风物和语言产生化学反应,“观物”也会反作用于“语言的感觉”,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表达的奇迹。正是在不断地观察自然与靠近内心的实践中,敬丹樱练就了一种“微知觉”的能力,她与其说是在书写自然,不如说是在以打开自然内核的方式重新发现“自然诗学”的奥秘。
在敬丹樱近期诗作里,自然既是她写作的背景,也是她书写的对象,只是这一对象变得不再那么具象,而是幻化成了一道诗歌的光源——通过自然万物唤起内心的宁静,以及对生活的反思。组诗《重新与自己相遇》虽然书写的是“我”与世界的关系,但在自然这个中介的召唤下,诗人将自己作为方法,重新打量“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两者的互动性,一方面来自诗意要求的内部规则,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发明一种精神自然的内在动力。“我出现在酒店前的沙滩上/只是要去听海/我的日常里不包括海/作为游客,我备着足够的新鲜感”(《守海人》),海作为自然风景,它给从未见过海的诗人带来的是一种好奇和渴望,这种好奇和新鲜感让她的向往变得更加神秘,因此“我”与海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打量的关系。从风景自然到精神自然,敬丹樱在诗歌创作中体现的是一种深刻的共情力,这一共情力首先是基于对自然万物的情感认同,“我学着亲近自然,洞察万物,感受生活的馈赠,为卑微的事物呐喊。”(敬丹樱《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这也是诗人总是关注细小事物之微妙性的原因,“给柿子上霜的明明是炊烟/看起来更像云雾的手笔”(《柿子树》),在入心的观察中,敬丹樱将观看的经验转化成了对自然的审视,而审视和探索自然也会延伸出更多创造的可能性。敬丹樱希望打捞和分享的,就是自然的神秘力量,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诗人写作的状态和心境。
从自然之小进入到大的生命内部,这是我们惯常的理解路径,而对于诗人来说,自然万物的交汇与重组,就能构成新的审美范式。如果说自然是天地对我们的馈赠,那么,我们对自然本身所拥有的美感和意义,是需要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进行提纯,语言可能会加重自然转化的力度,也可能会净化写作主体的灵魂。敬丹樱更多时候以不动声色的表达呈现出她眼中自然风景的轻逸感,当然,这种轻逸不是浅层次介入,而是一种更为柔韧的书写力道。当办公室窗外的两棵黄葛树出现了变化——“一棵掉光了叶子,一棵却枝繁叶茂”,这种自然变化是异于常态的,而诗人又如何以移情的方式进入到黄葛树的“内心”来感受季节的更替,则是一个新的挑战。“我早已习惯/与万物共享一本日历/而黄葛树显然是个例外/什么辰光种下/属于自己的四时便什么时候开启/——发芽,长叶,落叶/及至发新芽……/每一棵/都有专属的量身定制”,黄葛树的生长轨迹溢出了日历之外,正是这一不经意的发现带来了诗意的可能,因为自然也会携带着自己的内在规则来更替和运行。当诗人认识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时,其“问题意识”也就随着情感和思考的深入而获得了精神分析的色彩,因为她找到了黄葛树在遭遇自然变化时的个体属性,这一抽象的体验在更为具象的观看中得以有了诗性的定格。“多么让人羡慕,当一棵黄葛树找到自我/整个宇宙都愿意围绕它/搭建/新的秩序”(《黄葛树的日历》)。在诗人看来,黄葛树在生长中也有了它的主体性,其寻找“自我”的意志,又何尝不是对自然的反向审视?敬丹樱触及到了黄葛树的灵魂,它是一个带着自身命运感的有机体,自然也可以为它搭建新的思想空间,这正是万物存在的意义。
也许敬丹樱这种书写自然万物的目的,除了实现语言创造的价值,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寻存在的意义,这是被很多匆忙的人所忽视的内在风景。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到诗人笔下,只要有一颗足够敏感的心,“万物有灵,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敬丹樱意识到的这一点,也是她这些年坚持从自然万物中寻求诗歌资源的理由,只是这些源于自然的诗歌资源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诗人以更具动态感的形式让它们获得了更宽广的边界。在我们惯常的认知里,花和叶子是匹配的,但在诗人与“他”的一场对话中,常态被打破了,蜡梅的花朵和叶子就不搭调,因为蜡梅树的叶子是“粗枝大叶”,由此,诗人感慨道:“世上的因缘/赏心悦目的又有多少/何况蜡梅树的粗枝大叶/是造物的选择。”(《花和叶子》)自然之美也有它的造化,每一个事物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都有自己的坐标,诗人相信蜡梅树叶也有自己的位置。从自然到人心是有相通之处的,更多时候,诗人就是在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回应这种息息相通的灵魂感应。
从自然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灵魂里去,敬丹樱以自然的“小”见证了世界的“大”,因此,她笔下的小自然也有深邃的宇宙观。她虽然写的是自然万物,总归还是在写人,写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则,还有那惊心动魄的生命一瞬。看似写《庭院里的杏花》,她实则写的是动中之静的内心生活姿态,如同我们的闲庭信步,真正构成了一道在生活剧场里安放心灵的人生景观。而《星空下的花田》虽然写的也是静谧的夜晚风景,但是童年记忆的设置和对比,仍然折射出了人在当下生活中寻求安宁的心境。在那些心灵呓语般的表达中,诗人求助于自然,自然也相应地回馈了纯粹之美,只是诗人在这场转换之旅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她一方面在自由地观看并体验,另一方面也在生动的话语实践中领悟诗的真谛。
日常观看经验的诗意生成
敬丹樱书写自然的动机,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她敏锐的观察力。她的观看和凝视并不是“目击成诗”的前提,然而,这种从自然中寻求诗意的行动力,本身就代表了当下诗歌创作的一种面向。也许就是在持续的观看中,诗意从自然与风景中脱颖而出,这是诗人写作的目的,也是手段。观看本是向外的主体行为,而将观看经验转化为诗,似乎又成了一种向内的精神行动,敬丹樱的选择是由外向内地重塑自己对各种观看经验的理解,以见证新的诗歌审美机制的生成。
很多时候,观看并非刻意为之,恰恰是一种“无视外部”的选择会聚焦于“内心的风景”,我们以发现内心的眼光注视万物,而万物也会回报我们以无限的诗意。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敬丹樱的诗歌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她的很多诗作都是日常观看经验戏剧性转化的结晶。当然,她不是对观看经验的单纯复制或照搬,而是有着更具辩证性的处理,她试图在超越的维度上对观看经验进行重新编码,以期获得整体性的诗意。我们可能都有过逛街看橱窗的经历,这种日常经验往往只是普通的一瞥,很难进入到我们的关注视野,但在敬丹樱笔下,这样的经验却以叙事的方式获得了新的诗意生产性。当很多熊映入眼帘,那种视觉冲击力源于一道巨大的人工风景,诗意的拓展由此获得可能。“现在它们作为摆件/又不仅仅是摆件/陈列在浓园美术馆的一壁橱窗/我惊讶于它们的数量/这被时间沉淀过的,几百种姿态的孤独/攫住了我的眼睛/我愿意只把它们当成顽童/看得久些,它们仿佛/正朝着大好春色/叩动玻璃门,其中两三只/呼之欲出”(《橱窗里的熊》)。日常的观看已经越过了写实的细节,而进入到了审美层面,这种从实体场景的逃逸,正是一种诗意生产的机制,它会让叙述变得更具穿透力。从具体场景到诗的抽象空间,诗人把握的是对观看进行转化的尺度,其标准仍然是基于诗意生成的至高境界。
因此,我从敬丹樱的日常书写中看到的不是纯粹的写实之风,而是某种从既有到未知的挖掘。她追求的是从现实中获得未来感,一片风光,一个场景,一则故事,一种情绪,都可能引发和触动诗人对在场感的隐秘描绘。她如何由语言导向对万物的深度感知,并指涉一种特殊的功效,皆在于她富有常识性的诗歌价值观。“比起新奇的句式和意象,贴近自然的语言多么重要,就像一缕不经意拂过的风,不经意间,就能把你触动。”(《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这种从自然中获取认知的创造意识,也同构于诗人对语言之自然性的界定,她打破了格言警句式的语言规则,审慎地抵达诗歌审美的整体感。这种诗意追求其实更有难度,因为它要求诗人在叙述中强调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这一角度来看待敬丹樱的近年写作,正契合于她的诗学整体观:“比起惹眼的佳句,整体散发出迷人气质的诗歌在我看来更值得目光停留。”(敬丹樱《尝试走出自己诗写的舒适区》)她所强调的整体诗意中隐藏着对话的技艺,还有对微观生活之内在性的揭示与再生产。在《刷子与水凼》一诗中,自我经验与日常观看融合成为了一道生活的景观,它可能并不连贯,属于生活的蒙太奇,但诗人在相对跳跃的暗示中也引发了无穷的想象。这种由实到虚的画面演绎,既指涉了微观诗学层面的创造,又有着个体对接宏大宇宙叙事的线性结构,它不是诗意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最能体现敬丹樱近作中日常经验得以顺利运行的一首诗是《你的鞋带开了》,这样的诗既是一种状态描绘,也表征了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们构成了一道生活的法则。诗人在地铁观察中发现了一位鞋带散了的乘客,这一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却引起了她上去提醒的内心纠结。当内心纠结变为矛盾冲突时,心理之诗就此生成,“假设我一门心思玩手机,就不会注意到/她散开的鞋带/像七弯八拐的犹豫,也不必纠结/要不要在地铁/抵达下个站点前/为一个善念的艰难实施/扯扯她的袖子”。诗人看似书写的是一场内心戏,实际上,她的表达更像是倾诉,她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乃至博弈,并给予诗歌一种彼此呼应的参照性力量。就像她所言:“诗歌是内心的需要,自我的表达,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我都愿意向安静写作的人们致敬并无限靠近。”(《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写诗也许就是诗人出于内心需要的自我表达,她如实地写下自己的纠结、矛盾和困境,就是向生活致敬的行动。敬丹樱热衷于观察,也钟情于捕捉那些带有想象色彩的日常经验,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而无论构成了什么样的诗意,她仍然服从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是诗歌之美所带来的写作意志的体现。
敬丹樱一直提倡走出自己的写作舒适区,这意味着她时刻警惕自己陷入简单化表述的误区,因此,她选择挑战有难度的写作,这种难度会让其诗歌保持内在的紧张感,“像画在白纸上的铅笔线条/拖着长长的尾巴/结局是注定的。伴随无声的雪落/新的记忆覆盖旧的/那几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拐弯/填充着一百种想象/每一个都能赋予雪地上的自行车辙/鲜活的生命/这正是令人着迷之处/因为无法修改,我们落笔/都加着小心”(《雪地上的自行车辙》)。这首诗也是非常典型的日常观察的结果,雪地上的自行车辙与白纸上的铅笔线条、人生的生活轨迹,都可能是互为参照的,它们有着相似的形态,这是诗人由观看到联想而延展出来的一场关于“词与物”的对话,但最后还是归结为“诗与思”的语言学转向。
从日常的观看经验中找到诗的变量,或许就是诗意生成的先决条件,然而,一旦它变得符号化或模式化,我们很难保证在写作上没有自我重复,因为新的观看经验无法在更口语化的陈述中获得意外创造的奇迹。而不管诗人如何承接日常观看所带来的变化,她都是在建构新的诗学秩序,不仅针对自己的独立审美,同时也指向了对时代的新构想。
在当下性书写中与自我和时代相遇
从抒写自然到抒写个人,这是敬丹樱的诗歌写作路径,但我们在其作品中读到的虽多为自然之物,实际上他还是在写人。不管是写他人,还是写自己,敬丹樱都是在与时代中人进行对话,这种立足于当下性的创作不是形而上的观念写作,而是回到了诗歌的现实源头,在最初始的意义上确立诗歌源于生活的合法性。在此,自然与时代同为敬丹樱诗歌写作的宏大来源,它们并不是冲突的,恰恰能以生动的方式融合,并由自我这个助推力激发出其内部潜能。她那些看似回到个人化写作的微妙叙事,其实对接的仍然是时代流变中永恒的主题,关于亲情、友谊和爱,以此回应更为强烈的当下性诉求。
针对现实的考量,敬丹樱的写作有时更像是对自我在时代中的记录,包括那些戏剧化的叙事,那些微妙的情感反应,那些女性特有的细腻表达,都是通过修辞与故事来传递诗人对时代的体认。个体并不是被时代所格式化了的符号,她可能被时代与内心所规训,但她仍然在进行隐秘的抗争,以保持自身的价值独立性。这一双向召唤并不代表诗人否定时代对个体的塑造,而最重要的是个体如何以诗的方式回应时代的真相。“作为隐秘抒写的个人叙述,在形式上即使是碎片式的,幽微的,也不可避免地吸收着时代赋予的各种因素,并在字里行间折射时代的真实表情。”(《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敬丹樱认识到了个人叙述无法脱离时代,但她不是要迎合时代去写应景之作,而是深入到时代内部去打量时代的表情,审视这个时代内部的精神。在《新年快乐》中,诗人抒写了一位快递小哥在跨年这一天的紧张、疲惫与无奈,也许是生活所迫,他无法像很多人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跨年方式,只能在生活的延长线上疲于奔命。在快递小哥给“我”送来“白桃乌龙”后,“他转身离开前,我将无数次回答的谢谢/换成了:新年快乐”。一句平常的“新年快乐”,似乎改变了夜色中的冰冷,让气氛变得温暖,这正是当下时代的表情和温度,字里行间带着一种深刻而坚定的悲悯之意。
同样是在观察,相比于那些自然风景,敬丹樱对于社会风景的记录带有强烈的审视意味,虽然她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批判,然而,她置身其中的观看已经渗透了浓郁的伦理色彩。办公室旁边的幼儿园处于维修期,工人们在高空作业,突然下起了暴雨,“工人们对突如其来的雨/显然毫无防备,但他们不慌不忙/走向楼顶搭好的架子/凹进去的位置。靠着,蹲着,坐着/有的掏出打火机互相点烟/有的拿起手机/抖音熟悉的配乐同雨声一同/灌注我的耳蜗”。诗人和同事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与画面,它不会成为新闻事件,也不会引起普遍的同情,因为讨生活的冒险,每个人都可能在承受。工人们并没有抱怨暴雨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而是怡然自得地享受这片刻的休息时光,“暴雨很快就会停下/像螺钉拧进螺帽/他们将在36度的高温天气返回工位/度过这平平无奇的一天”(《被暴雨突袭的施工现场》)。诗人虽然有着对底层民工在遭遇暴雨后不慌不忙之举措的“少见多怪”,但又不乏观照现场之后所生发出的人文情怀。这些不动声色的叙事,如同诗人用手机记录下后又删掉的视频,只是一段可有可无的画面,“平平无奇”,然而,就是这样的画面和记录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下时代的一种镜像,也是衡量当下现实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尺度。
由此看来,敬丹樱是在以更形象的方式为时代重新命名,她描绘的是一个时代的表情和缩影,书写的也是当下的某种真相,而在表情和真相中,她拿捏好自己的尺度,并在字词间投射了我们作为个体在这个时代的真实处境。“把住时代的脉息,抒写大地,抒写自然,抒写躬身于大地的人物个体与群像,记载他们的悲欢与命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在时代背景下发声。”(《寻找落日的偏心眼——我的诗歌创作》)当领悟到诗人以书写个体或群体的命运感来对时代发声,我们也就可以洞察到时代的脉搏。诗人不是在寻求真理,而是在更新一种处理时代的方式,她以相对轻盈的姿态来抵达现实的沉重、尖锐和痛苦。像《梦境》里出现的那些场景,虽然现实中是虚幻的,却又无比真切,人生突如其来的转折无法抵挡,那种认命之后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梦醒之后,似乎一切又复归寻常,“没有哪次苏醒像今天这般愉悦/——我是那个被死神随手收进购物车/又摆回货架的人”(《梦境》)。这种死里逃生般的庆幸,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一种富有痛感的人生图景:在我们遭遇时代困境时,梦境和现实的区别到底在何处?也许这一追问就是诗人所意图表达的人生真相。
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张力,就是时代运行的踪迹所留下的诗意之痕,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迎合,可能都脱离不了时代经验的深度介入。诗人直接书写个人的日常,也是间接呼应了时代的难处,这也是诗歌在当下的某一种功能之体现。“无论写什么,怎么写,都是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时代,诗歌留给写作者的任务就是处理时代。”(夏午、敬丹樱《访谈:习得无中生有的锻造术》)诗人处理时代后所留下的文字,也可以是一种见证性的力量。即便像写古镇上的红皮邮筒,一件与纸质书写相关的过去的物事,同样能唤起诗人对“缓慢的生活方式”的向往(《红皮邮筒》),她要与过去还曾写过信的自己相遇,而又何尝不是与时代重逢呢?如果说这是对往事和记忆的回应,那么在《青铜笮马》一诗中,敬丹樱直接通过时间回溯的方式重返历史现场,以马帮的热闹唤醒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古老爱情,“他心甘情愿为她走天涯/木里、雅安、康定,最远到过保山/新鲜的往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作为见证者/笮马可没闲着/它驮过酒、茶叶和盐巴/也驮过他的阿夏”。以如此富有历史感的方式重构生活,这是对时代的古典化处理,也是“慢生活”的一种现代变体。
在此,我想到了敬丹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作为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岛,我们写出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与时代共同完成的,既关注内心又观照时代,是我们拿起笔来,唯一的抉择。”(敬丹樱《从“美文学”中走出来》)个人内心秩序的瓦解,可能在另一重维度上意味着时代秩序的重建。诗人在对当下的书写中,既与自我认同进行周旋,也要与时代同行,她可能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审美和写作起点,并由此通往下一个与诗歌有关于的人生征程。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