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至27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将在郑州举办。据悉,本届诗歌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老家河南,中原故地,今天的郑州,既继承了《诗经•郑风》的古典浪漫,又激荡着新时代的昂扬诗情。作为中国诗歌版图上重要的章节,参会的全国诗坛名家将齐聚于此。为迎接本届诗歌盛会、传承艺术文化,顶端新闻文学频道特策划“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高端访谈”栏目,《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叶延滨、著名评论家谭五昌为艺术总指导,专访国内10余位诗歌名家,共叙中国新诗的发展。
本期专访名家为河南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张鲜明的作品深邃、鲜活、奇幻而富于刺激感:其中的字、词和语句不拘常规,其中的想象奇特、奇幻、大胆,其中的意象超凡脱俗,绝非常人可以企及;这一切,似乎是自然生成的,词素以一种奇异面目出现,让沉重的东西充满灵性——飞翔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顶端新闻: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选择在豫举办,这是中国诗歌界的盛会,更是河南诗歌的高光时刻。作为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您觉得诗歌节选择在郑州举行的意义有哪些?
张鲜明: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郑州举办,对于我们河南来说,其意义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全省的层面来说,这是一次宣传河南形象的绝佳机会。中国诗歌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诗歌盛会,届时将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编辑前来参与活动,还有全国许多新闻媒体前来报道。
诗歌节期间,不仅有高端诗歌论坛,还有大型采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诗人们不仅是用眼睛、更是用心灵去深切地、深情地感受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见证和体验河南城乡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些见闻和感受,必将化作众多高质量的诗歌作品,为中原腾飞插上诗歌的翅膀。
对于本届中国诗歌节的主场所在地郑州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的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作为杜甫和白居易的故乡,郑州的诗歌资源也非常丰富;作为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如今的郑州,已经变得十分现代、时尚和繁荣。基于历史,也基于现实,如今的郑州抱有一个建设“文学之都”的梦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现代文化——包括诗歌的加持。那么,本届中国诗歌节在郑州举办,对于把郑州打造成“诗歌之城”“文学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对于河南诗人来说,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众多全国一流的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的到来,必将为河南诗坛带来诗歌理念上的新风尚和诗歌创作上的新经验,是河南诗人向全国同行学习和交流的大好机会。河南诗人可以借助本届诗歌节所打造的平台,通过与省外诗人、诗歌理论家和文学编辑家的交流,增进广大诗歌同行对河南诗坛的关注,对于河南诗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顶端新闻:这几年,因当代诗歌而引发的网络话题其实并不少,许多读者因“读不懂”进而对诗歌和诗人产生抵触情绪,您怎么解读这种现象?
张鲜明:经常有人向我提出类似问题。其实,在某些诗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但在社会层面上,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所谓“读不懂”的问题,可以从诗人和读者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就诗人层面来说,当下诗歌圈子里的确有一部分人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诗歌的“纯粹性”,也就是偏重个体经验和独特心理感受的表达,较少,甚至根本不顾及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灵感受,在写作上与广大民众的生活与命运相距较远,缺少生活的烟火气,也缺乏生命的痛感。
如此一来,大众自然就不会对此类诗人和他们的诗歌感兴趣。对于这类诗人来说,他们本来也就不怎么在乎大众的感受,因为,在他们看来,诗歌本身就是“小众”的事情。
这涉及到创作理念的问题,我们不妨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它。我相信,真正伟大的诗人、有抱负的诗人,是会为时代代言的,他会自觉地去感受和表达这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幸福与忧伤,以及这个时代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独特烙印。这是诗人应有的责任。毕竟,诗人是时代的良知。
当然,还有少数诗人,他们玩的就是“黄帝的新衣”那一套,故意用艰涩的、貌似高深的、胡言乱语式的书写方式,以掩藏其见解的苍白和心灵的空虚。我相信,时代和时间会把这些所谓的“诗人”淘汰掉的。我们要对真正的中国诗人和中国诗歌抱有信心。
另外,从大众的层面上来说,有一个如何提高诗歌鉴赏力的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是“五经”之首,中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歌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一部分。但是,到了当下,我们的诗歌教育与现代诗的写作和创新是不同步的,许多人缺乏良好的诗歌教育,尤其是新诗的教育,许多人在诗歌鉴赏力上有明显的缺陷。
这表现在不少地方的朗诵会所选择的诗歌,不是旧体诗词就是一些过于老旧的、平庸的诗歌。许多人,包括一些媒体、朗诵团体,对于诗歌的鉴赏还停留在过去年代标语口号式的诗歌水平上。鉴于此,我们不能把“读不懂诗歌”的责任都推到诗人身上。
针对现状,多年以来,我们河南省诗歌学会坚持举办黄河诗会,并与媒体平台、诗歌朗诵团体以及一些文化企业合作,在郑州瓦库等地举办长期的诗歌朗诵、诗歌沙龙、诗歌分享活动,目的就在于使诗歌走向大众、让大众进入诗歌。
在每一次活动中,诗人、朗诵家及广大听众都要面对面地进行诗歌鉴赏方面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大众的诗歌鉴赏力。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复兴“诗教”传统,让大众有接触诗歌、鉴赏诗歌的机会,从而用优秀的诗歌滋润人民大众的心灵。
顶端新闻: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诗歌似乎已经不独是人类的专属,AI、ChatGPT等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已经能写出诗歌、散文、新闻报道等作品,一度引起人们的热议。您如何看待AI、ChatGPT等写出的诗歌作品?您认为这属于具有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吗?
张鲜明:出于好奇,我曾经尝试过用AI、ChatGPT方式“创作”诗歌,其结果却是让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从目前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写作水准看,还远远达不到文学创作的层面。究其原因,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水平问题,而是一个原理问题。人工智能的所谓“创作”所依据的是数据和信息,它会利用现有的数据和信息遵从人的指令,根据特定主题进行信息组合,从而生产出一个新的“作品”来;但是,它缺少的恰恰是文学创作所依据的最关键的东西——心灵。
所以,人工智能写出来的所谓“诗歌”,是符合特定主题的“标准件”,甚至也会显得很美、很生动,但缺乏感人的力量。因为,灵魂是人类所独有的;灵魂的在场,是文学创作所必需的,离开了奇妙无比,甚至不可捉摸的灵魂,哪里还会有“文学”呢?
我觉得,人工智能也许可以“很好”地、“标准化”地写出新闻稿,也可以按照人的指令去完成一篇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但绝对写不出《红楼梦》《百年孤独》和《荒原》。所以,作家和诗人完全可以放心,在与人工智能的较量中,我们应该不会败下阵来。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