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潍娜《去爱昙花一现的事物——波伏娃的中年危机》

作者:戴潍娜   2023年08月21日 12:52  山花杂志社    12    收藏

微信图片_20230821120820

戴潍娜,诗人、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出版诗集《灵魂体操》《我的降落伞坏了》《面盾》等,文论《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戏剧《侵犯》《水泥玫瑰》。主编诗歌Mook《光年》。荣获2014现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2018海子诗歌奖提名奖;2018“领读者”年度人物提名;2020剑桥徐志摩银柳叶青年诗歌奖。


微信图片_20230821120820_1


“我识别出那些正在前进的社会力量,我发现我是置身于他们中间的。”[2]

——萨特

 

中年,像一头狮子般到来。

四十岁对波伏娃而言,刚刚好意味着成熟的开端。她说自己后来理解了为什么科莱特笔下的某个女主角会惆怅地说:“我已经不再是四十岁了,不会再对着凋谢的玫瑰伤感。”[3]她只花了两年时间就写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二性》,并在四十一岁时出版。那时,她对于未来的愿景,炽烈且充满胜算。荣誉和变革几乎没有悬念。按照她的完美规划,五十岁可以叫做成年人,那之前都属年轻人。真正让她惶恐的衰老讯号,是她与未来的关系。早年间的抵抗运动,连同浸润着不知疲惫的热血、主义、先锋艺术的左翼革命,正日渐与她脱轨。她与终身男友萨特,曾全身心投入到正由他们改变的世界,和随之而来的未来,并为之战斗。1968年五月风暴时,她跟同时代人,都还拥有一个庞大而恢宏的未来,尽管那时她已年过花甲,仍俨然焕发出灼灼生机。直至生命和革命一并“热寂”,朝向无序、失控与毁灭,她预感到“人生的作品已到了完结篇,即便再多写上两三卷,也不会改变整体的样貌了。”[4]迟到的中年危机和早来的暮年恐惧,几乎同时降临。

革命后的世界,变得令她和萨特难以把握了。思想者仍力图在各种“混乱的回响”[5]中理出头绪。他们一度寄予厚望的欣欣向荣的全球左翼革命,由于其天然的自发性和运动属性,发展到了他们无法理解的境地,突破了想象和规划的边界。晚年萨特的多病,又加速了这笼罩在未来的愁云。

当死亡的暗影渐浓,老病缠身之时,阳台上飘来了萨特轻声哼歌的嗓音——“我不愿给我的海狸添一点儿负担,哪怕一点点……”[6]

旷世才华终成浮华戏码。尽管“人是无用的激情”,存在主义思想仍坚信:在行动、反叛,和亲密之中始终有希望在——唯有“人是人的未来”[7]

一次,在他们钟爱的圆顶饭店共餐时,暮年萨特指着一个圆脸少女问波伏娃:

 

“您知道她使我想起谁吗?”

“不知道。”

“想起您,她这个年纪的您。”

 

 

重返波伏娃的少女时代

 

“我是凭借不为他人所知的那部分自己而活着。”[8]波伏娃46岁时再次动笔写下一桩无法释怀的,早年间真实的“生死往事”。

那昙花一现的少女时代,半明半暗的心绪,天生有一种激烈与拒绝。它们就像女性这个神秘物种本身一样,是不可测的,且有拒绝的本能。半自传性质的《形影不离》里,早熟的少女扎扎,沉沦于错落绵长的自我对话,神经敏感到几乎带有一丝残暴血腥;同龄姐妹希尔维(波伏娃在小说中的化身)清醒坚定,看透了女性的普遍处境——横亘在未来的宿命。

在城府与诚恳之间——波伏娃要剥开自己,面对世界,如一条绷紧身子的鱼,让你读到那些好看的鱼刺。等到看客快要逮住真实的故事原型了,她又一次灵巧地游走。

这本浸透了少女心血的书,大概写得很艰难。

波伏娃用文学为少年时死于“精神谋杀案”[9]的闺蜜扎扎“招魂”——她结结实实死于她的觉醒,死于她特立独行的个性。而对“个性”的珍视,向来是波伏娃思想的核心:“并非个体——某一号样品——的价值,而是独一无二的个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纪德所言‘最无可取代的存在’”[10]。正是扎扎独特的品质,将她自己一次次暴露在越轨的险境。然而所谓成熟,就是一个自我裁汰的过程。波伏娃的养女西尔薇甚至使用了“阴森”一词来形容“学会适应”的工具化过程——“将自己嵌入预制的模具中,模具里有一个为您准备的空格,和其他空格挨在一起。但凡超出空格的部分就会被抑制、碾压,如同废料一般被丢弃。”[11]扎扎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情乖戾。是她率先给少女波伏娃示范了如何逃脱“乖乖女”这一标签的束缚,她毫不扭捏地冒犯校方,同时掐准了一个淑女唱反调的尺度,叫人抓不着把柄。出于对母亲不幸的爱与服从,她的出格都是以伤害自己为代价。为了自由,为了获得一丁点儿安宁的孤独时间,她甚至挥动利斧砍伤自己的脚踝。

“这样的事情我永远不可能做得出来;光是想一想,我的血都要凝固了。”[12]波伏娃为之战栗。她一手培育了这份友谊,对扎扎怀有一份不可知的崇拜、恐惧,与激情。神秘是一种邀请的艺术。她为这个早慧少女惊叹不已,她着迷于她异禀般的敏感神经——“当她看见一只桃子或一朵兰花,甚至仅仅听到别人在她面前提到桃子或兰花时,她就会微微颤抖,胳膊上起一层鸡皮疙瘩”[13]

这些无意识萌动的蓬勃的生命知觉,正是她日后和萨特在一起时所体会到的东西——只是,那份成熟后的勃勃生机更为广阔。个体敏感性被编织进世界的图景。自从在巴黎高师邂逅萨特,她迅速融入他的小圈子,成为他人口中的“女萨特主义者”,两人一生相伴,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旅行。没有戒指,没有婚约,唯有情人共赴的理念和行动。每一刻生命力量的绽放,如同永生的花朵,伸张着磅礴的生命意志。当波伏娃投身于热力四射的广阔天地,那个更勇敢、激进的少女扎扎在黑土下冰凉。这个坚称自己会结婚,但绝不会早于22岁的少女,最终亡命于22岁生日前一个月。

据说,生活只能以“倒带”的方式获得理解与最终解释。二三十年间,波伏娃不断重返这段残酷青春,从《精神至上》《名士风流》到《端方淑女》,她一次次徒劳地在纸上尝试复活早夭的扎扎。波伏娃曾说,她之所以写书,写那些让她得以成名的书,都是为了能够讲述自己的少女时代,毕竟谁愿意去关注一个无名之辈的成长往事?[14]

少女时代经历的秘事,最终让她成长为了世人所了解的波伏娃。晚年回忆录里,波伏娃讲述了父母在1919年变成了“新穷人”,她由此走上了与依附于家庭的传统淑女不同的另一条独立之路。

20世纪初天主教家庭的淑女们,人生前途只有结婚,或者进修道院。独身是耻辱。女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家庭劳作中被判处无期徒刑。悲剧在一代代间传递,“妈妈从没有任何事是为了她自己而做的,她一生都在奉献自己。”[15]一潭死水的宿命,如同浸泡在烈酒里褪了色的樱桃尸体,散发着腐败的,令人作呕的热气。波伏娃对于资产阶级最初生理性的嫌恶,便源于扎扎周遭窒息的环境,那股傲慢又虚伪的压迫性低气压——“扎扎最终是被她的阶层杀死”[16]。过早受到了爱情魔鬼的引诱,扎扎才华热力一朝耗尽;波伏娃的少女时代却是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地学习,沉浸在寓言世界。一想到可以通过工作,摆脱依附于人的女人宿命,她就兴奋不已。面对年少时的懵懂爱人,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理性,她很快意识到对方没有能力接住她的绣球,“他在思想上不能满足我”[17]。她绝不奢望雅克不介意她没有嫁妆这个硬伤,她也没有精致的着装(扎扎曾往波伏娃衣柜里偷偷挂进去一条像样的裙子)。然而正是贫穷成就了她,让她逃脱了那个时代女人的既定轨道,不得不努力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养活自己,并因此有机会在日后结识萨特,发展出共同的影响世界的文化思想。否则,“我会像其他少妇一样体验到被撕裂的痛苦,被爱情和母性所困,却无法忘怀往日的梦想。”[18]

 

“不,我们并没有赢得这一局”

 

巴黎从未平静的天空下,正爆发一场节日般的大游行。象征着堕胎自由的香芹插在头发丝里,一股清爽的类荷尔蒙的植物腥味儿在空气中弥荡。圣安东教堂门口的台阶上,一个年轻新娘,顶着沉重的白色婚纱,长裙尾快要把她绊倒了。忽然一阵奇异的风,将她高高托举起来——她看到身下香芹的天空一路漫灌到民族广场。广场上的雕塑底座上,拖布正被焚烧,如熊熊燃烧的火把。女人们受够了拖布般的奴隶人生!掳走新娘的,正是由四千男男女女汇聚成的游行大军。受“五月风暴”启迪,法国女性解放运动也在发明感官上崭新的革命。人们唱歌,跳舞,欢乐气氛堪比一场女权主义嘉年华。“生育自由!”“解放新娘!”队伍里不时有人高喊。口号与掌声,如雷鸣浪涌,滚向炙烈的天河。潮水般的人群涌向教堂,将新娘奉还给了这绿芹人海中唯一的陆地,领头的还和神甫交谈了几句。

扎扎是否会出现在这欢乐友爱的队列之中?她也曾在树林里策马奔驰,万般梦想着当一个叛逆的新娘,她身上还有火的印记。波伏娃会不会又一次在无数张涌动的面孔中,看到扎扎苍白幽灵般的脸?

不久以前,她刚刚在《343宣言》上签名,大胆声明自己曾经堕胎,站在公众和保守势力面前,毫不示弱。当波伏娃喊出“我们的子宫属于我们自己”,她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五十一年后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限制堕胎卷土重来。封印在废土里的恶灵,再度夺去了女人的子宫——她们从未自主拥有,亦难以逾越的战地。

中年以后,波伏娃沮丧地发现,半个多世纪来的女权主义斗争充满了失败主义。早年间暂时性的取胜,只是一时之迷惑。硕果很快过时,被遗忘。经久不变的“失败”与“未完成”,才构成了这场最漫长的革命的核心。在《第二性》中,她曾意气风发地写道:“总的来说,我们赢了这一局”;到了自传体回忆录终局篇,波伏娃改变了结论。

“我上当受骗了!”[19]她喉咙里溢出混沌的声响,绝望的藤蔓已缠上了脚踝。她清楚地看到一部分内在的死亡,对于生命失去了饱满热切的感知、期冀,以及原本最自然不过的珍惜;她清楚地看到还没有告别,就疾疾步入人生的后半场,不再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她清楚地看到自己对于进步政权和人性的最糟糕最恶毒的预判,统统得到了验证,只可汲取闪光的片段;面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友人在时间长河里出人意料的变化,她竟也毫无伤感……那么,这一切,只能在文字中予以抢救和夺回了!她的书,曾让保守女人们不安,嗤之以鼻——“她非得等到六十岁才明白随便一个小女人都能明白的事”;如今她的“缺乏斗志”,又让更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们不满。然而,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清明的声音:“描写失败、错误、消极的信念,并没有背叛任何人”[20]

说到背叛,首先不能背叛的是自己最初的计划:写作,并让同代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我与他们(同代人)的关系——合作,斗争,对话——在我看来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21]扎扎已然成了自由的“祭品”[22];活下来的波伏娃,选择将自由作为方法,来对理想负责,那理想便是——“了解并表达”[23]。日复一日笔耕不辍,波伏娃绝无停滞之感,一天天迫切关注着时局风向。她改变了自己年轻时不愿局限于女权运动的傲慢偏见,那时她认为女性地位取决于未来的生产关系。晚期波伏娃修正了这一思想,她坚信阶级斗争并不优先于性别斗争,两者应当并行不悖。还有什么不能背叛?大概就是她跟萨特间的灵魂契约,和来自扎扎的凝视了。

小说中扎扎的化身曾说,“不明白为什么不幸,这是一种更大的不幸。”[24]

波伏娃半生都在回应这一问题。她惊诧于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对女性的剥削——“我们很难意识到,奴隶总是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是奴隶,因为我们以为奴隶能轻而易举地看到其中的矛盾”[25]。两性间的矛盾和不平等,跟奴隶制一样古老,也一样的花样翻新。美丽的不幸,几乎成为女人的某种天然属性。“我能确定的是,我一定会走出困境……无法想象我会抛弃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自己的希望。”[26]波伏娃绝不坐以待毙,扎扎就没有那么好运。按照官方结论,扎扎死于一种病毒性脑膜炎,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全部的实情。笃信上帝的扎扎,内心分裂出几股不可调和的矛盾激情。她早熟的爱情,是青春期吞食的有毒浆果,致命的秋水仙;她同时被自己锋利的罪感所割伤。

少女一步步奔向死亡。一切是如何猝不及防地发生的?又究竟为何最终走到这步田地?扎扎的死因至今成谜。这谜团像声尖利的哨鸣,悬于波伏娃生命里。要解开这个谜,她必须揭示出更深层的谜底。早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就有怪咖研究过新奇博杂的女性溯源。霭理士在《男与女》这本小册子中就探讨了一些古奥话题,诸如女性盆腔的进化,关系到性、情感、头骨以及大脑的进化等……在凿实的医学、生物学基础上,不乏神秘主义的玄学诘问。他要回答的问题,也正是波伏娃心之所系——女人何以是女人?一句话概括《第二性》:“女人并非生为女人,而是变成了女人”[27]。萨特充满生理吸引力的存在主义哲学,努力模铸人[28]——个别的人;波伏娃的《第二性》则模铸了女人。

如何成为女人,成为完整的人?波伏娃的回答,携带着她的整个人生。

她与萨特一生都自我放逐在自由的危险之境。她的才华,在一种远比理论更为精深浩阔的情感和心智中荡漾施展,她深知“自由行动”的意义。当她选择了一种更广阔,更有建设性的人生方式和写作方式时,平凡之躯被文化的光照放大出巨大的身影。伊莉葛莱特别注意到,在波伏娃女权思想中“女性解放不会抹除性吸引力的光芒”[29]。波伏娃反对一部分女权主义者对全体男性的敌意,反对用姐妹情谊压倒一切社会关系,她“尤其反感把女性封闭在女儿国里”[30]——

有一天,女性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31]

与波伏娃相隔仅一个月,前后脚离开人世的狄金森,一生幽居,25岁以后便闭门不出。“灵魂选择她自己的伴侣——/然后,关上门——”[32]波伏娃则选择敞开大门,与灵魂伴侣共建开放式亲密关系。极致的“向内求”和“向外求”,皆为爱的试炼。世上没几人能如狄金森那般擅长“闭门造车”。对于主动隔离式的幽闭生活,波伏娃显然缺乏那份耐性。她还是满心期待着敲门声——不论门口是一头孤狼,还是野兔。

 

革命与清账


这一年(1970),波伏娃又一次梦见了走投无路的末日景象。整个世界都盖在白雪之下。警察带来了斯兰斯基[33]和其余被绞死的人的骨灰。雪耐心地穿过大半个世纪,它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装点,而是清洗。静寂的原野上,骨灰的白和雪花的白,彼此埋葬。另一次,她梦见自己和萨特在沙漠中焦灼地寻找绿洲,好容易走上一条宽阔大路——“不,这条路哪儿也去不了!”

没有一条通向他们心目中的自由之路。革命的种种内在矛盾,宿命般地,将自己引向不可知的失败之途。

左翼暴力、先锋的气质、自发的属性,曾在同时代各个艺术门类中诱发出颠覆性变革。如今二十世纪初的假想英雄们纷纷落幕。尽管她与萨特从未从属于某个政党,他们与人民阵线始终葆有深刻的情感连接。漫长岁月里,这双惊世骇俗的精神领袖,警觉地经营着与全球左翼之间人道、友爱、互信的交情。在耶路撒冷的“封闭区战士合作社”,他们结伴探访华沙犹太幸存者,听幸存者们讲述惊心动魄的起义;在埃及他们受到了哲人王般的礼遇,人们手举国旗,队伍排到了几公里外对着他们欢呼“萨特万岁!”“西蒙娜万岁!”[34]她开始变灰的高耸发髻,犹如一顶最朴素的思想皇冠,慧眉深目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阴影之中不被看见的国家。她的目光,往往也带来了世界的目光。这对思想伉俪全身心支援世界各地的进步运动,不仅是出于道义,而是感到人民正在为了他们而战斗——一切都在实现她最初孤勇的理想。早在非常年轻时,波伏娃就想象自己的生活会是一个“异常成功的人类生存案例”[35]。扎扎的早夭,给了她一面死亡的镜子,从此她的自由永远地跟这面镜子连在一起。镜中有一个指派给她、扎扎,以及所有受压抑、受压迫、被规训者的位置。她痛恨这位置,和围绕它的矫饰、蠢事,竭力拒绝冷漠、取悦和逃避。她发誓要理解这一切!如若她停止思考,镜子里的人非把她压扁不可。

然而此刻,面对一个雪盲的世界,所有革命后始料不及的变化都像是对她早先智力、判断、观点的嘲笑。长久以来,她和萨特满怀热忱试图理解身处的时代。他们在“罗素法庭”通宵达旦地工作,谴责越南战场上的地狱景象,审判美国在北越犯下的侵略罪行;他们牵挂阿尔及利亚战争、古巴危机和布拉格悲剧,关心非洲“黑色大陆”的文化重塑……最终一腔激情变成了天真的溃败。波伏娃越来越预感到,自己此生对社会改造的期望会落入无底洞般的深潭。

她或许也和当年的扎扎一样,感觉到自己“被围捕”?她清楚那种感觉,只是这围捕的力量更抽象,不可名状。

没有确证,也没有迷失,只有迟滞的感知。萨特说的没错,他们投身到了一种自己“并不太理解的历史之中”[36]。混合着爱与厌恶,他们似乎不能再以过去的方式讨厌这个世界了。这也是波伏娃日后抛给萨特的问题。刚刚结识萨特时,萨特有一种“逆反性审美”[37],他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意识清晰,“选择成为自己”[38]。若问他彼时对于身处的法国社会作何感想?他在成名作里就撂下一个词:“恶心”[39]

“他人即地狱”“存在先于本质”这些石破天惊之语,如同思想粘钩一般,勾起了年轻人原本压抑的巨大虚无与叩问,妨碍了他们的归顺。从巴黎到马赛,一夜之间感染了犹疑。反对者们批判存在主义思想挫败了战后法国人民的斗志。但尖锐的攻击,只会助推《存在与虚无》的节节胜利。“那时萨特是个青年,不仅仅对着未来说话,而且也有理由以青年的名义……他的存在主义是精神史的最后一个词”[40]

激荡岁月里,变革者每天头顶着各种“主义”;有一天,雪屑落在了他们头顶。经历了长时间的掌声,萨特并没有停止自我拷问,尽管年龄已经把他变成了一只被年轻人搬来抬去的古董花瓶。他着实遗憾1968年的运动来得晚了一点,倘若放在自己年富力强之时,他必定能有更多的介入。刚认识波伏娃时,他渴望同时成为斯宾诺莎和司汤达[41],早年在水牛比尔、尼克·卡特等探险小说中游历,萨特向来以“天才”自居,力图创造一种既为时势而生,回应某种呼唤,同时兼具普世价值的作品。他用西庇亚斯的话形容自己:“我未曾见过与我价值相若之人”[42]。时间教会人如何放低姿态。到了1975年,迟暮的天才承认,“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43]。萨特突如其来的谦和,让波伏娃感到难过。

半生与时局共舞,他们几乎被押作未来的俘虏。然而她绝不甘心被抛弃在这个改头换面的世界。作为左翼思想领袖,她和萨特曾被前呼后拥着深度介入全球事务,最终收获的是无解的失败者之歌。左翼各派别日益增长的裂隙,让成员之间充满敌意,无法调和。唯一的共识是,所有人都感到自己失败了。刚刚释放出来的新生力量和崭新公平迅速变异,被另一种刚出生的可怕魔鬼镇压。

如果人生和历史只是“一再地把一个错误换成另一个错误”,那么文学革命意义何在?革命又如何走出自己的死循环?是否一切如同一种新陈代谢,一系列堆积的意义,只是为了重启人类机体的活力?当文明趋于迂腐——事实上,文明精致到一定程度便不可避免地滑向迂腐——新的力量别无选择,必须在艺术、文化、社会、政治等一切与人相关的领域来再次克服迂腐。

一切还是要回到人。波伏娃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年轻的一代会不会为世界提供新鲜血液,还是正相反,使之更僵化”[44]。她依然能嗅到1968年索邦大学深夜阶梯教室中糜烂、颓唐的,激烈幻觉的味道……所有人的脸庞都涂抹上了一层饱满到外溢的梦幻色釉。革命激情就像爱情般的崇高,荒诞,忘我,最终吞噬自己。人们从最初对革命的同情,转而重新渴望秩序。一代人的变革激情,如青春痘般爆发又覆灭,混乱中蕴涵了整个战后世界的结构性危机,以及延续至今的危机的变形。

充满变数的时刻,自由选择才真正发生。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得以闪烁——

徒劳并因徒劳而有价值的希望。这个方面——和未来的关系、和希望的关系……彻底的普世观念——这是我在二十世纪生命的意义。[45]

 

爱即生机

 

时间是一场幻觉。与菲茨杰拉德认为生命是一个“瓦解”的过程不同,萨特相信生命的进步,至死方休。“必须一个小时比一个小时干得更好……我的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刚好落在我著作最后一卷的最后一页上。”[46]

工作仍是他最迫切的热望。为了完美工作,萨特大量吃“科利德兰”,亢奋地写作,以超出自身负荷的极限能量下笔如飞。他吃兴奋剂一次吞十次的用量,时而分不清是半聋还是昏迷。垂暮来袭,他不时脑子发木,B医生建议他放弃严肃文论,尝试写诗。B医生前脚一走,萨特就大骂了一句“笨蛋”![47]直到有一天,萨特视力下降到无法阅读,他看着自己一直钟爱的居住了十八年的书房,忽而丧失了生趣。他对波伏娃说,他不再喜欢这房子了,因为它“是一个我已经无法工作的地方。”[48]

波伏娃回想这半生,她与萨特一刻不歇的狂热工作,引领思想革命,继而被革命卖掉……不断在活着的时间里看到自己低劣的翻版。对手一再变换。他们燃烧的身心和自我重塑的欲望,总能让自己从任何绝境中浮上来。可如今,对面是一座疾步赶来的坟墓,是爱人的告别,亘古不变的衰老骗局。曾经的战役,已无足轻重。现在,波伏娃不得不去试探衰老与文明、创造力、革命以及死亡的关系。

在日渐稠浓的死亡的平庸之中,爱即生机。

远处是可怕的死亡和永别,远处有假牙、坐骨神经痛、瘫痪、痴呆和在陌生世界中的孤独,我们不再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抛下我们飞快地运行……我们会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相互搀扶。也许因此这一段路就不再可怕了?我不知道。希望如此。我们别无选择。[49]

早在萨特病情恶化前几年,波伏娃已在创作《懂事年龄》。这本她自己并不完全满意的小说中,波伏娃直入衰老的话题。一切从走投无路的绝望中年开始,像盯着糖在苦咖啡里化掉,女主角一点点品咂到生活、回忆、亲密之人挥发出的细小无力的甘甜——用以抵抗忍无可忍的智力、肉体、理想的多重溃败。女主曾充满雄心壮志地相信自己会永远充实,不断更新,每一天都向着期望的目标靠近,在即将退休的年头上依然做着学习计划。然而,人生的下坡路来得猝不及防。她因政见不同与儿子断绝关系,并由此开始质疑丈夫的信念立场,进而陷入对自我的深度怀疑。那一代知识人,将政治性作为了人生第一性的存在。最多的愤怒和脾气,都投注给了改造世界的大业。波伏娃在小说中面对的,是自我和世界共同的中年危机。

即将枯萎的玫瑰,天然叫人疼惜。那护花的人,也只有自恨无能为力。当时的评论界暗戳戳讥笑,波伏娃小说中那个对自己和他人都愤怒失望的女教师就是她自己;而那个比她更早衰老,立场闪烁,却最终把她从无边的荒诞和阴霾中捞上来的男主角,自然非萨特莫属。

对于这些揣度,波伏娃保持了开放的暧昧。

意大利语的青春这个词特别美:stamina。就是活力,是火苗,可以让人去爱,去创造。当你没有了它,你就失去了一切。[50]

几乎同时发动的另一场世纪之爱——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用“静默”复燃并加强了那些行将湮灭的生命火苗。爱的音符,每一拍都在击打堕落和死亡。和海德格尔恢复通信后的第二年,阿伦特在《思想日记》中写道“所有平均的东西都是堕落,都是朝向死者这普遍性的倾向”[51]。所谓平庸,就是一种钝化,一种精神上的奴隶主义,它令初生而来的对生命的强烈珍视,日渐泯灭为无意义的重复劳动;用对生命的漠视来延续生命。真正的爱,是生的气息,能够激发人内在的欣欣向荣之气,而非某种腐朽停滞的情感。即便是在告别之中,也能生长出新的相遇。

或许是秉承了萨特的“希望哲学”,或许天生就不可救药地乐观,波伏娃发誓要在“终局”到来之前,率先发球;她那对于时间倨傲无礼的同伴,渴望不朽的同伴,对于衰老更有一种超然。尽管那些衰弱的东西早已变成了自身的一部分,活在希望中的人也从未丧失兴味。世界尚未对他们封禁。在回忆录中,波伏娃再一次完成自我发现和自我发明,用非常“历史的方式”回顾了她与萨特的一生。《告别的仪式》是波伏娃唯一一部交付印刷之前萨特没有抢鲜读到的稿子。书出版时,萨特刚过世一年。没什么能够拖住她向前的脚步,死亡不行,悲伤也不行。“生活没有暂停”,这是1968年“五月风暴”中她记忆最深的口号。直到去世当天,她都还在为当年和萨特一同创立的《现代》杂志工作。唯有书写,持续不断地创造记忆,可以将爱人永恒地连接在一起。他们的生命存在,同时作为彼此生命以及诡谲历史的“证人”和“证词的一部分”[52];他们的情感,在哲学上显然比青春走得更远。

这对二十世纪最敏捷的头脑,受过哲学的完整训练,创造了一种哲学意义上全新的情感关系:一种敞开式的高贵的男人与女人间的智性友爱。两个哲学家从爱欲中透析出纯粹的法则与主义,密布着竞争与友谊——“我们之间有真正的自由:把自己的立场置于危险境地的自由。”[53]时而观点短兵相接,时而在彼此面前推翻自己,她与萨特的开放爱情同样作为了哲学主体。在波伏娃看来,正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理解萨特与其他女人关系的要害。当她不无嫉妒地问萨特:“在这些恋情里,女人身上的什么东西最吸引您?”萨特回答“无论什么都吸引我!”[54]他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大男子主义,但唯有在波伏娃身上他真正确证了自己。

他们依旧喜欢重游爱过的故地,新旧景象交织在一起,记忆随目光所及自由地切换。波伏娃凝视着爱人衰老的背影——他整个钟头坐在普罗旺斯四面灌风的大露台上,注视着村庄,什么都不做——她了解他此刻最深的渴望,那同样也是她内心的愿望。他们在露台上静静坐着,好像可以一直坐到永远,丝毫不厌倦。世界的巨大异彩依然令他们悸动不已。与眼前这般开阔风景如出一辙,这段亲密关系的深层次意义,超越了封闭的二人世界:从来不是一只 “封套”,而是一个延展和吸纳的“小系统”——他们的蜜巢始终敞开,迎接文化风物、社会潮水、不可知的风暴随时涌入。

 

亲密之书

 

她反复问自己:“假如没有遇见萨特,我会如何发展?”结论却是,“我很难确定那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遇到他不完全是个意外。”[55]波伏娃坚信,即便1929年他们没有相遇,他们的命运也迟早会因为青年左翼教师联盟的小圈子而缠绕在一起。他们必定此生同行。

二人在充满冲突的道路上齐头并进,持续给予彼此希望和生机,以及昂贵的真理。他们是最顽固也最亲密的战友,共享了时间和命运,甚至共享着对他者的情欲。波伏娃承认,“萨特所执意交往的女人真的都很迷人。她们是如假包换的迷人。作为见证人,我甚至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迷恋着她们。”[56]她自己也引诱了不少男男女女。

“既不能背叛终身伴侣,又不能放弃刚刚给他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女人。”[57]当谈到萨特所交往、迷恋的诸多女性时,波伏娃提议,让他面对所有这些女人——“冥想一下吧”[58]!默诵一遍情经……女人,几乎是萨特一生的修行之途。跟女人们的相处,如同浸透在私密的月光之下、音乐之中。潜入花蕊之时,有一种感性的生命萌发,进而转为创造和新知。“我感兴趣的是将我的知性重新浸泡在一种感性之中”[59],因而萨特思想有一层动情的生命力。借由与女人的罗曼蒂克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在她们的神情中,见识到属于另一种沉默性别的优越感性并且——“占有了她的感性”[60],用于体验完整性的世界。经由爱过的女子,萨特与他游历探究过的城市建立起一种持久而富有人性的私人链接;女人天然的“边缘人”视角,又令她们对身处国家的知觉更为新颖有趣。据说,全球各地他所到之处皆有一个情人,作为这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代表美国的M夫人,代表巴西的克里斯蒂娜等等。

这些外界流传久矣的八卦,在二人1974年从夏季持续到冬季的长篇对话中赤诚披露。波伏娃竭力让萨特占据谈话的上风,以获取他深层的内心流露——某种只在彼此间存在的“交流”。尽管抑制不住对其他女人的刺探, 波伏娃始终高度镇静。她也曾在这过量的危险关系中尝透了可怕的嫉妒与背叛。现在他们老了,对于亲密关系的体验也不同于从前。

曾经的波伏娃只能想象出一种爱,就是对扎扎的爱[61]。“我应该把自己的生命用来反抗那些我爱的人吗?”[62]这是扎扎颤抖着问她的问题。扎扎用生命作出最激烈的回答,波伏娃深知自己必须从这献祭中汲取理性,远离以爱之名的杀伐。她与萨特间的“君子协定”,经过了漫漫长路,已然成为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主动选择的契约,是“一项长期的事业”[63]。这段牢不可破的感情几乎带给了彼此一切。如果非要追问那究竟算不算真正的爱情,只能说,它高于爱情——他们是怀抱希望一起改造世界的人。

1968年戏梦巴黎的青春期,在萨特波伏娃这里可谓持久漫长,延至老境。他们在“亲密关系革命”中坚守秩序,并未被中年危机和老年绝望吞没。事实上,“绝望的诱惑”[64]在萨特一生中仅发生过两次。一次是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他彻底感到那个充满文化活力和快活的可能性的世界被夺去了。然而存在主义由乐观而来,他决然选择——拒绝绝望!另一次,便是在晚年提前陷入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的阴霾的思虑。他意识到人类作为一个“悲惨的整体”[65],拥有的只是永恒的分裂。曾经这个世界幻想着经济可以消弭国家政体间的敌意,之后互联网又制造了万物互联的生意。然而这些链接一一失效,互联网留给未来的是更深的撕裂。最终,恐怕只有文学——古老的文学,去唤醒人性中本能的理解,重新链接这个世界的亲密。文字,是有关记忆的权力。手握书写的笔,就是手握记忆的权杖。那些玩弄言辞,滥用语言的人何其卑劣,有罪,一旦丢掉了对记忆的守护,那么爱和生命终将成为一种消耗品:你,我,世界,很快耗尽。在现代性革命完成了伟大的毁坏之后,重返伊甸园之路,或许是去写一本建造美好关系的书——重寻人和自我,和他者,和世界的理想情谊。

波伏娃和萨特最后的写作,都回归到亲密关系当中——去写一本属于“我们”的书。

“他深切地希望在书中展现一个‘我们’……希望得出一种‘我们’的思想”[66]。唯有在这“共同思考”中,思想者辨认出爱人与自己,得以完成最后的飞升——“一部超出我自己作品的作品。”[67]

同样是在他们留恋的圆顶饭店。病逝前不久,有一次萨特忽而神秘微笑着对他的“小海狸”道:“那么,这是告别的仪式了!”[68]

属于他们的时间过去了,属于他们的时间不会过去。过去将一直存在,优于未来而存在——它们早已嵌入到未来岁月的肌髓里。明天不只属于那些刚出生或未出生的年轻人,世界依然属于他们,哪怕是“反萨特”“反波伏娃”的世界。他们,不可消灭——

现在是过去的重新开始。[69]

 

注释:

[1] 法国诗人阿尔弗雷德·德·维尼的诗句

[2]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下简称为《存》),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53页。

[3]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算以毕》(以下简称为《清》),台学青译,海天出版社,2021年,第29页。

[4]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29页。

[5]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373页。

[6]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别的仪式》(以下简称为《告》),孙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第19页。

[7] 庞杰(Ponge)语,转引自让·保罗·萨特《存》,第13页。

[8] 彼得·汉德克语

[9] 扎扎死因成谜,整个事件充满模糊性,但可以肯定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波伏娃的养女希尔维·勒邦·德·波伏娃在评论这一事件时使用了“精神谋杀案”一词。

[10] 希尔维·勒邦·德·波伏娃 “序言” ,收录进西蒙娜·德·波伏娃《形影不离》(以下简称为《形》),曹冬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8页。

[11] 希尔维·勒邦·德·波伏娃 “序言” ,收录进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6页。

[12]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116页。

[13]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15页。

[14] 1967年3月28日加拿大电台纪录片《资料》(Dossier)波伏娃口述。

[15] 希尔维·勒邦·德·波伏娃 “序言” ,收录进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8页。

[16]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8页。

[17]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4页。

[18]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4页。

[19]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05页。

[20]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14页。

[21]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24页。

[22] 回顾扎扎,波伏娃曾在未出版的笔记中写下来“祭品”二字。

[23]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0页。

[24]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45页。

[25]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412页。

[26]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4、15页。

[27] 见1975年西蒙娜·德·波伏娃与法国记者Jean-Louis Servan-Schreiber进行的电视访谈Pourquoi je suis feministe(“为什么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28]“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让·保罗·萨特《存》,第9页。

[29] 露西·伊利格瑞《性差异的伦理学》(以下简称为《性》),张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xii页。

[30]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414页。

[31] 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合卷本),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第868页。

[32] 艾米莉·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以下简称为《孤》),苇欢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8页。

[33] 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

[34]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367页。

[35]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33页。

[36]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502页。

[37]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458页。

[38] 转引自“演讲的前因后果”,收录进让·保罗·萨特《存》,第1页。

[39] 《恶心》是萨特创作的日记体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之一。1938年首次发表。

[40] 让·埃默里《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杨小刚译,鹭江出版社,2018年,第105页。

[41]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53页。

[42]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95页。

[43]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04页。

[44]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489页。

[45]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515、516页。

[46] 让·保尔·萨特《文字生涯》,沈志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序第9页。

[47]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56页。

[48]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73页。

[49] 西蒙娜·德·波伏娃“懂事年龄”,收录于《独白》(以下简称为《独》),张香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66页。

[50] 西蒙娜·德·波伏娃《独》,第37页。

[51] 汉娜·阿伦特《思想日记》,转引自乌尔苏拉·鲁兹(编)《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朱松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10页。

[52]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页。

[53]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40页。

[54]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364页。

[55]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6页。

[56]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373页。

[57]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26页。

[58]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373页。

[59]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369页。

[60]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367页。

[61]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35页。

[62]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第125页。

[63] 西蒙娜·德·波伏娃《清》,第16页。

[64] 让·保罗·萨特《存》,第111页。

[65] 让·保罗·萨特《存》,第113页。

[66]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14、115页。

[67]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115页。

[68]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21页。

[69] 西蒙娜·德·波伏娃《告》,第506页。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4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4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4. 每日好诗第44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全国诗赛优秀作品选(第三辑)
  6. “90后”诗歌写作的“青年性”
  7. 为什么要建中国新诗版本馆
  8. 第七届中国“刘伯温诗歌奖”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2024“百年保定•全国诗歌征文大赛” 征稿启事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钱塘江上吹起诗歌的风:2024钱塘江诗歌季侧记
  5.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
  7. 第43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杜甫的陇蜀诗路及“诗史”笔法
  9. 每日好诗第44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浙江文学馆实施“诗教计划”,开启文学通识教育新范式
  1.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2.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3.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4. 诗歌的创新——对话与研讨之二
  5. “金砖十国”72位诗人在中国分享“诗与远方”
  6. 第四十一届“青春诗会”暨“彩云南现”同题诗全球征集在云南祥云签约启动
  7. 礼赞新时代 致敬祖宗海 三沙举办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
  8. 燎原:一个人的诗歌评审团
  9. 从“青春诗会”到“国际青春诗会”
  10. 每日好诗第43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