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人类自然而然在分享着许多共同的经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数字文化的影响,网络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与感知现实的重要“路径”,它几乎全方位地渗进“现实”。在虚拟网络空间,容易形成一种急速扩张的数字化冲击波,大有以虚拟取代现实、以足不出户“游”走世界的势头。正是在这样的节点上,如何写出真实的乡村,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遍地数据化的年代,我们退到乡村,不正是要抵达精神还乡的“最后一公里”吗?乡俗、乡规、乡景等浓缩了人类的生存经验、道德伦理,而且因其特有的“原生态”,包裹着一个约定俗成的“天然秩序”。当一个人回归乡野,面对自然的倾诉过程,就是不断寻找精神“原乡”的过程。因此,每一位诗人在寻找精神“原乡”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触摸到、倾听到真实的自然与社会成了关键所在。
真正的乡村诗歌应该有巨大的包容力,将乡规、信仰、习俗、地域文化等元素积淀成“能动整体”,透过诗人的艺术组合,演变成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的“诗歌景观”。比如,古与今、新与旧的“穿越”与“对话”,更像是“杂陈”而就的一台戏。正是诗人“杂陈”所就、“杂陈”所依、“杂陈”所得,进而呈现出真实而丰富的乡村生态。
在数字化时代,这些“乡村元素”“乡村景观”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现场感。不进入“诗歌现场”,不进入精神原乡“最后一公里”,其比喻的新鲜度、感觉的温度就很难达到应有的“火候”。所以说,一首好的乡村诗歌,不能仅凭“网络视觉”引出的“乡村幻象”,而是需要“直击现场”后被唤醒、可仰仗的真实感受。
当然,一首好的乡村诗歌,仅有现场感还不大够,还需要将乡村俗务与民意情理、自然秩序与神性意境、素朴元气与精神原乡等很好地勾连起来。写乡村记忆的诗歌,其语言张力不单单是停留在语言自身的层面,而是善于打开遮蔽在常态底下不易显形的那种“图景张力”。这个“图景张力”就是诗人独有的“精神原乡”。应该说,“图景张力”为我们提供了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相容、相生、相对的观照点,使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光芒。
众所周知,村镇区域作为乡村记忆底蕴最深厚却又最脆弱的地带,需要有心人去发现它、感知它、激活它,使处于文化边缘的客体能在正常的光线下被人看见,使它身上的色彩更为绚烂,使它与伟大、永恒的事物建立起亲密的关联。我们需要挖掘那些乡村景观背后的人文品位、遗存价值、时代记忆等。不过,当下有不少乡村诗歌比较局限于描述性的视觉意象,没有将其自然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历史属性糅合在一起。的确,乡村记忆写作不应是“图象式”的重现,不能只是“镜面式”的反光,而应是一种在瞬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感情与复杂经验的不可思议的联络。正是这不可思议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联络,成全了乡村诗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其在乡村物象与心理事件的互为交错中呈现出“时代本相”。当下有一些乡村诗,类似于“乡愁鸡汤”,缺乏切身的、真实的感受,也缺乏对乡村现实的复杂观照。
总之,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虚拟空间已经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数字文化”与“乡愁记忆”的交融与博弈,激起了人们对“家园”的再认识。诗人需要在写作中缝合身体与灵魂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时代,诗人需要将“身体”从虚拟的网络中挣脱出来,抵达真正的创作现场,写出具有切身性的诗歌作品。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