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直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国早期新诗理论话语中的关键词之一,7月14日,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专题讲座“诗歌中的自然”在郑州举办。
何向阳说,中国是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到陶渊明、李白、孟浩然、苏东坡等,诗歌和自然的关系已是密不可分,诗人和自然是一种融入和仰慕的关系。她以著名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我们站在》《愤怒的马匹》为例,逐字逐句分析郑敏是如何从自然的观察者,到自然的融合者,最后到自然的行动者的变化,这种专业的讲解涵盖了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诗歌表达方式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风景各异的“自然”是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着力颇多的写作对象。何向阳以玛丽·奥利弗的诗歌《黑水塘》《云》《野鹅》为例,谈到诗人像一个电影剪辑师,诗行与诗行之间,诗句与诗句之间,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转换,自然就变成他书写的方式。因此,她建议诗人阅读要宽广,甚至在精力许可时可以学一门其他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理解和创作。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何向阳
作为一位思想睿智深刻,熟悉中西文化以及各自历史进程的诗人,何向阳在讲座中也分享了奥利弗的诗歌理论文章《诗歌手册:诗歌阅读与创作指南》,解读奥利弗对于自然与诗歌的关系的理解。在互动环节,著名诗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省直文联副主席萍子说,自然帮助她找回了生命的活力,在人生和诗歌的灰暗时刻,她都得到了自然的拯救。诗人、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六盘山》副主编单永珍则认为地域不同,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各个区域诗歌风格不同,并延伸出诗歌与时代的关系问题。著名诗人、拾壹月诗社社长子非花也提出“自然是人类的原乡”,认为诗人要通过大自然不断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粹,而诗歌就产生于内心的自然与宁静之中。
著名诗人、拾壹月诗社社长 子非花
据悉,本活动由河南省诗歌学会主办,河南拾壹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拾壹月诗社承办,著名诗人、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担任主持人。
著名诗人、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张鲜明
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颖,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夏汉,著名诗人田桑,诗人马雄、朱怀金,诗人、中国交通报驻河南记者站长周爱娟,顶端新闻文学频道主编、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茹,《奔流》杂志副主编魏惠玲,诗人、沁阳市作协副主席、拾壹月诗社副社长武放,诗人唐明、高晓珂,诗人、拾壹月诗社副社长雁如,青年诗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拾壹月诗社副社长牛冲,青年诗人、拾壹月诗社副秘书长姜非等众多诗人、学者也来到活动现场聆听讲座。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