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正声翻转《金谷子赋》正义

作者:马同儒   2023年07月13日 15:22      464    收藏
【按语】话说天下粮仓,粮安天下,《金谷子赋》又添一曲低吟的“悯农”声。自唐代诗人李坤的《悯农二首》组诗面世以来,在跨越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不在学堂的朗读声和庭院的吟诵声中,以及饭桌旁的嘱托声中泛起。这是一种最高贵的品质之一,体现了人们无不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因为吃饭问题,是“前川难瞻,文物成非;饥时须餐,时不待人”的现实存在。于是当你自从呱呱坠地时刻,你就与粮食结下了一生一世之缘;不管你以后走过怎样的艰难困苦,你每日与粮食的关系最为关切;同样不管你是如何的春风得意,你也会与粮食不可不从。既如此,为心那得千种解,《〈金谷子赋〉正义》时。文之正义,即陈述本意,辩明道理,正确含义。故南风吹作竹,拟笔画八斗,聊以复述正义: 

天到秋,风吹草瑟雁叫;【采用比兴的写作手法。草瑟雁叫:草瑟:北方深秋草色。[唐]皎然:《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柔草低藉瑟。”雁叫:[注]春暖北归之雁名“啭”,引[宋]张榘 《摸鱼儿·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渺沙霭蒹葭,咿啭雁声起。”又,[近代]郭小川《春暖花开》:“雁儿高啭,唤来彩云游天际。”秋深之雁南去叫“嗷”。引[唐]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雁声又何以名“叫”?[汉]许慎《说文解字》:“叫,嘑也。”[注]“嘑”同“呼”。北方欲冷留雁,奈何东南去,故忍心指名“叫”。引毛润之《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注]心意的雁叫,应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不枉雁来。此为比照、铺垫之法。】日偏斜,拔穗昂头影长。【日偏斜:谓日过午而渐西斜。[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相对“中昃”而言,即日中则昃。中过即昃,“昃”,日偏斜。孔传:名“日昳。”孔颖达疏:“言文王勤于政事,从朝不食,或至于日中,或至于日昃,犹不暇食,故经中、昃并言之。”[注]此亦为比照、铺垫之法。拔穗昂头:亦指抽穗。谷子成长的关键和冲刺阶段。昂头:扬头。引 [元]周伯琦《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注]谷穗,长得干瘪的,抬个头也难,只有长得饱满才能扬起头,它是具有实力的表现,也是一种自信和风度。】刮瘦风,蒿草秕子嘶啸;悄无言,谷子弯腰穗黄。【瘦风:指的是瘦弱的风。《说文》:“瘦,臞也。”同时《说文》亦云:“臞,少肉也。从肉,瞿(qú)声。”蒿草秕子:蒿草,是指部分蒿属植物的统称,比喻轻贱;秕子:与粮食颗粒“饱满”比对说法。是指一种未成熟的谷子,外形圆润光亮,中空为壳。《左传·定公十年》:“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不成者。稗,……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又,[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解衣换仓粟,秕稗犹未脱。”[注] 秕子,这里借指外强中干,不盈实,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亦指不踏实、不本分,弄虚作假,靠撒谎过日子的人。嘶啸:本意引声长鸣,这里借喻泛指一旦遇有好处,就非得弄出个响动不可,引人注意,意在表功的人和事。谷子弯腰:向上、成熟。谷穗个大,且颗粒饱满而成弯腰状。[注] 专注谦虚,自视自状归于自然流露,不矫不枉不嚣。悄无言:指默默无言。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注]悄无言,沉默是金。“问君有酒,何不鼓瑟更吹笙。”([宋] 刘辰翁《水调歌头·寂寂复寂寂》)“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明]洪应明《菜根谭》)穗黄:谷子成熟的颜色。[唐]白居易《内乡村路作》:“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又,[宋] 王谌《到李山寺》:“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 [注] 穗黄,借喻人的修炼不仅仅有个标志物就行,应有它的内在要求,不是谁都披上“穗黄”色的袈裟就是佛。这里借指实实在在的出现和展示。[注]此亦为比照、铺垫之法。】云游处,千垅千畦入望;【采用比拟写作手法。云游处:指谷子地与云彩相映。引[宋] 范质《诫儿侄八百字》:“如何志未满,意欲凌云游。”垅:同“垄”,埂子、田埂。千垅、千畦:表示田地数量多的意思。《说文》:“垄,丘壠也。从土、龙声。”千畦:《说文》:“畦,田五十亩曰畦。”《孟子》:“病于夏畦。” [汉]刘熙注:“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五十亩为大畦。”又,[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千畦姜韭。”】挽霞光,一东一西暗香。【采用比喻写作手法。挽霞光:指天气已近傍晚。引[清] 邵时藻《登金山和高祖半江公韵》:“山浮江面冲涛上,塔挽霞光踏级临。”一东一西:指各在遥远的一方。引[唐]王建《古谣》:“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暗香:犹幽香。这里指谷子成熟时的香气。[宋]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起尘烟,风翻波浪镰紧;看星流,人影攒动月光。【采用烘托写作手法。(“起尘烟”、“看星流”。)镰紧:指收割谷子时手里紧握镰刀。这里泛指收割时的繁忙景象。引[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又,[明]元鹏《山中四咏》:“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看星流,人影攒动”:比喻收工晚,可谓披星戴月。】种田不怕苦,就怕不得体。【采用衬托的写作手法。种田不怕苦:指农民司职的操守。[注]种田“苦”,就是汗水、就是疲劳、就是出苦力、就是劳其筋骨;从实践中看,一茬庄稼,两年耕。种庄稼具有繁杂的准备和实施环节:有准备,有施肥、播种,有耕地、松土、锄草,有收割、储藏,有打碾、运输等由细无巨细的琐碎细节组成。说种粮是自己长出来的,此言好像没错,但忽视了事物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的一般客观规律,何讲?比如神州飞船,表面上是自己飞起来的,但没有宇航员的掌握也不行。宇航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拔培养一名宇航员十分不易,不是谁都胜任。学生念书得到知识,不能仅有学校教室有黑板就行,必须依靠老师的灌输和传授才能得到。故庄稼不仅仅是自己依靠自然力量生长,更是依靠农民勤耕才行。不懂得此理,可谓真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食者。得体:指言语、行动等适当,恰如其分。《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孔颖达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唐]李商隐撰  《义山杂纂·失本体》有云:“早晚不礼拜念佛,失僧尼体。”以此照说 “三农”事,“人靠饭,铁靠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关注、不关心“三农”事,是为不得体。何为得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汉]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序》)[注] 耕田的得体,最忌歪嘴子和尚念歪经,运用科学种田最管用。一要守传统,比如在种田施肥环节,农家肥经发酵后施用,“既改善了土壤土地肥,又长了庄稼庄稼好”是也;二要善改进,吸取先进的改善土壤用料方式方法,这样使土地避免因保养不善而导致不能耕种的问题发生。】假不得,薅地磨洋工,尽是满口哄弄鬼。【薅地:拔草、除草,薅草、薅锄。《说文》拔去田草也。《诗·周颂·良耜》:“其鎛斯赵,以薅荼蓼。” 朱熹集传:“薅,去也。”[元]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四:“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注] 薅地,用铲,双膝弯屈;用锄,站立屈腰。此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寸土地一寸汗”之谓也。磨洋工:民间俗语。指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哄弄鬼:来源于歇后语“上坟烧报纸——哄弄鬼。”比喻做人不诚实。引“《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汉]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序》)[注]出勤不出工,只是哄自己;一日三餐用,都是自己贡。】吹不得,一分说一亩,锅里粥少多添水。【采用比拟的写作手法。吹不得:指不能吹牛。指夸口,说大话。引[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载:“翁叔平两番访鹤,吴清卿一味吹牛。”一分说一亩:泛指浮夸风。又,引 [宋] 张耒《一亩》:“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丸澜。”[注]比如说要倡导兴农固本,相关人会立马想起了耕地问题,这是靠谱的思路,但要防止因被非必要建设用地使水浇肥田逐日减少,继而用推土机平整些边远的荒田陡坡山洼田而替代的问题出现。[注]种田的事,应该是这样:十亩荒田陡坡山洼田,靠天吃饭,平常也不及一亩水浇地的收成;遇天旱,有时颗粒无收。[注]种田之事,退一步讲,即便是荒田陡坡山洼田,如果有人打理,有人耕种也好,总算有收成,不可成了摆设。锅里粥少多添水:煮粥时人多粮少通常采取的办法。[明]张方贤《煮粥诗》有云:“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注]所谓曾经困难的年月里发生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的事,与现在平时提倡吃饭吃得欠一些不能等同相看,实在是缺粮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凡有丁点注意,也不会如此光景。[注]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伊索曾说:“那些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所以,通常可以做到这样:吃饭不剩米粒,酒店吃饭不过渡消费,且把剩菜打包回家,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这是对粮食的敬畏,是一种惜福的表现,也是一种很高贵的品质和修养。】虚不得,寅时吃卯粮,水米打牙犹等待。【采用比喻写作手法。寅时吃卯粮:即“寅吃卯粮”成语。出自于[明]毕自严《蠲钱粮疏》。寅吃卯粮(寅、卯:十二地支名目)指寅年吃卯年的粮食(通常农作物一年一熟),比喻经济生活十分困难,入不敷出,预先借支,挪用瞻望未来可能得到手的财物和收入,不顾不管将来如何打算。[注] 寅时吃卯粮,无不告诫人们,身体不能透支,粮食更不能提前挪用。水米打牙:即“水米不打牙”俗语。指没吃饭、没喝水或没饭吃。引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七八回:“我老身不打诳语,阿弥陀佛,水米不打牙,他若肯与我一个钱儿,我滴了眼睛在地。”[注]粮食是人的第一生存要素,不管是贵与贱,富与穷,美与丑,不管享有多少别墅、香车和多少资产,或者享有多少名望和什么级别的待遇,还是很平常的人,在粮食面前都一样,没粮吃都会饿肚子的。】农业田不改。农村风景在。农民生活美。【采用形容写作手法。“三农”,此三句是精警句,是核心词,是纲要,是醒语,是醍醐灌顶。农业田:即农田,指农业生产的用地,可耕种的田地。引《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又,[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督吏民修农田水利,而具勅天下。”不改:指不能擅自改变农业生产的用地,即不可改变可耕种田地原有的属性 [注] 耕地的属性是用于种粮食、蔬菜、中药等农作物的土地,它又分为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两种级别,其中基本农田是生态“红线”,又确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农村风景:指自然的村落风景。广义上的农村风景,即合理的规划、自然的坐落、优美的建房、有序的道路、完善的配备,以及平安和谐、六畜兴旺、袅袅炊烟等。老子曰:“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汉]司马迁《货殖列传序》)[注] 农村风景,并不排斥城镇化,城镇化不能削弱农村风景化。农民生活美:即农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概念,是社会提供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客观条件与人们对生活的全面评价。】
雨生百谷,风传花信;【采用比拟的写作手法。雨生百谷:指谷雨时节,农作物在田里插秧、新种的季节。百谷:指谷类的总称。“百”,举成数而言,谓众多。引《尚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又解“百谷”:指众谷之水。引《文选·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 李善注:“百谷者,众谷杂水至山之下。”又,[唐]刘禹锡《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诗解:“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风传花信:指花开的信息。引[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又,[明] 邓云霄《长至日邀李烟客王鸣吉杜亭甫小酌紫烟楼看早梅》:“一番花信一番风,试向梅梢问化工。”】云浸山色,苔绿亦熏。烟囱倒烟,灯捻打烟;流润方收,消息及邻。【何用比拟的写作手法。苔绿:亦指青苔。指新梢的绿色嫩梗。引[唐]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烟囱倒烟:农家经验,即做饭烟囱的烟从灶堂里回流倒冒烟,习惯称“刮倒烟”,意味天要下雨。灯捻打烟:农家经验,即灯捻火苗突然间出现东倒西歪的冒烟现象,习惯称“打油烟”,意味天要下雨。消息及邻:即私下互相传递关于雨的信息。[注]在靠天吃饭的农户里,尤其是看见地里的禾苗被晒蔫儿时,每逢“吹南风”、“刮倒烟”、“灯捻打烟”等自然现象,或茶余饭后,或路上相逢,彼此对时下有没有雨发表看法,并评断出时间。现在农村里谈论的人少了,以前比较常见。】前川难瞻,文物成非;饥时须餐,时不待人。【“前川-成非”句,化用[唐] 崔融《则天皇后挽歌二首二》:“山川不可望,文物尽成非。”前川难瞻:指前边远处的河流,解决不了跟前的饮水。引[北宋]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全唐诗》卷68-1)文物成非:这里借指收藏的文物,到了饥荒之年,不可替代食用的东西。饥时须餐:引证 [宋]杨万里《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注] 闰添长:指农历闰月之年比常年多一月。】于是谷雨时节兮布谷声,大仓小仓兮遇天晴。千颠万簸兮选良种,撒向广阔兮遍牛耕。【采用比拟写作手法。布谷声:指布谷鸟。引[北宋]蔡襄《稼村诗帖》:“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又,[清]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注]农家注重天气,道家崇尚自然。农家讲季节,就是一种守候,一种期盼。千颠万簸兮选良种:指在天气好的日子里,选良种是必要的过程。一般采取铺在地晒干,然后像谷子选种子,用簸箕,簸去秕(不饱满)的谷壳,略去浮在簸箕上面的草梗,剩下的就是种子。选种子,比如一些颗粒大的农作物,如玉米、小麦等,可以用筛子筛去秕(类似过滤)的即可。撒向广阔:种谷子,一般采用手撒的方式,故称广撒。遍牛耕:过去种田运用二牛抬杠耕田方式,故名。引[南宋]李纲《吟牛》:“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又,[南宋] 陆游《放牛歌》:“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注]千年用牛耕田,如今除了少数地区陡地外,多数基本上放弃了传统耕田方式,给牛“放假”了,取而代之为运用机械耕种方式。】“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如是谷为粮中宝,谷神自有名。【采用借代写作手法。引文:“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唐]李绅《悯农·其一》)谷神:即《谷神》。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谷神即生养之神,它可称为是原始的母体,生殖天地万物,无穷无尽。[玄牝]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又泛指阴性的事物,后引申为欲望,说明一种“欲望生则思想存”的道理。关于谷神,《老子河上公章句》注:“谷,养也。”《尔雅·释诂》:“谷,生也。”《广雅·释诂》:“谷,养也。” 按“谷”应该读为“穀”。雨生百谷,谷生万物,而循于万物之道,亦能生养天地与万物,而没有形体,神妙难识,所以老子称道为谷神。唐代吕岩有一首《谷神歌》诗其中有“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注] 谷神自有名:整体地讲,遵循本源,守根本,是在行进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怎样的开花结果,脱不开万事万物都是互为变化而存在之根和日益完善自身的本源。具体地讲,生命本体,源于生养;生养,归于谷神,然后才至于大道,没有例外。】粟有五彩,多有黄红。橙紫黑白,黑色称雄。【粟有五彩:粟,古之有称“稷”、“梁”等,通俗称称小米。《周书》曰:“凡禾,麦居东方,黍居南方,稻居中央,粟居西方,菽居北方。”([唐] 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草部附五谷第十·叙事)粟有五彩:指谷子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和品种。】青苗拔高,松土疏松。弯腰俯地,容光面容。黄昏厚土,浓妆情浓。【松土疏松:种地松土是农人的基本功,人哄田一时,田哄人一年。俗语有“勤快松土寸寸铲,懒汉脚勤遍地走。”弯腰俯地:即禾苗幼小时锄草用铲为“弯腰”,俗称“三折子”蹲跨步;锄草站立用锄头为“俯地”,即站立倾身踟蹰步(拟逗留步)。[注]踟蹰:借用。像犹豫不决地踱来踱去状。“黄昏厚土,浓妆情浓”:农人劳作一天,问他何处最情浓,莫过黄天与厚土,赋情似秋浓。农人的面孔与土色一样,情感与田地相容。】以北阡而塍畦,于南陌而禾穗;以东隅而苗齐,于西陲而青芽。【塍(chéng)畦(qí):《说文注》:“(塍)稻田中畦埓也。集韵、类篇、宋本作稻中畦也。韵㑹作稻中畦埓也。今合订之如此。畦、五十畞之介也。”泛指田地。塍:《说文》:“塍,稻中畦也。”[畞(mǔ),古同“亩”。]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畦田、菜畦。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苗齐:指田里禾苗长势很好并齐整。[注]祖国幅员辽阔,“东隅苗齐”,而“西陲青芽”,无不为耕种而忙,为劳而获。】以冰融而燕舞,于寒来而家雀;以凝眸而雁队,于漫花而听鸦。【冰融而燕舞:春天来了燕子亦来。引[唐]李世民《登三台言志》:“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于寒来而家雀:春夏秋冬,只有麻雀不迁徙,故谓之家雀。引曹雪芹《红楼梦》第八二回:“(黛玉 )正要蒙眬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 雁队:指大雁组成飞行队形。雁队以6只或以6的倍数组成,大雁在飞行时都本能地呈“人”字型飞行。漫花:流行于甘肃西南地区各民族唱歌的一种方式,也称作“漫花儿”。如河州花儿、洮岷花儿等。】以无田而忧绪,于耕道而盼秋;【以无田而忧绪:即为无田可耕而愁。引[宋] 赵蕃《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耕道十年无九秋,无田长抱老农愁。”耕道:耕作的方法。据[战国] 吕不韦等撰:《吕氏春秋·审时》载:“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據之容手,此之謂耕道。”毕沅校注:“《亢倉子》作‘耨之容耰,耘之容手。’”[注]从宋时孙应时《三泉龙门》诗云:“谷深路窈望不极,有泉可濯田可耕”,到张贤亮《不可说》:“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资”。共同讲的就是有田可耕的事,它是关乎饭碗能否端在自己手中的问题,它是关乎民生的第一件大事,亦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以感物而时雨,于秋稼而篱笆。【感物:见物兴感。[唐]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梁·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注]此感物咏志耳。时雨:及时雨。《尚书·洪范》:“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晋]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南宋] 陆游《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注]所谓及时雨,即及时食。人生有百求,人生有千安,无不逃过“饥时须餐,时不待人”的现实。】粮是百业基,后人先民根。君王尚亲耕,况是纳粮身。【粮是百业基:百业:各行各业。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俗话说得好:“百业农为本,万般土里生。”引《商君书·勒令》:“民有余粮。”又,[汉]司马迁《货殖列传序》曰:“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君王尚亲耕:伏羲每年二月初二举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活动,到了周朝武王时期就成为一种制度。据《礼记·表记第三十二》载:子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注] 亲耕:天子于每年正月亲自耕作示范,意在重农桑,体恤民情。又,据《小戴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又,《汉书·食杂志》载:“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纳粮:指缴粮,亦指交税粮。[注]如今农民不纳粮,还补贴,结束了几千年缴粮制度。】自始种到今,田间绿茵茵。一授报桃李,好风传子孙。【一授:比喻词,不仅仅专指一次授予或馈赠,含有多次的意。引[汉]王充《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谥,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又,引[唐]白居易《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报桃李:即“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好风:令人满意的风气。引[宋]曾巩《延庆寺》诗:“好风吹雨来,暑气一荡涤。”】一粥不容易,三饭靠农民。【一粥不容易:指一口粥,一口饭,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引[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又,[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三饭:三餐。[注]树立厉行节约观念,珍惜拥有,珍惜现有。】
刀耕火种,伏羲神农教化;【刀耕火种:上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伏羲神农教化:引《商君书·更法》:“伏羲神农教而不诛”。即注重教化疏导,鼓励耕作。】深耕细作,耕耙耱耕文明。【深耕细作:深耕,[春秋]左丘明撰《国语·齐语》:“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细作:精制、精巧制作。耕耙耱耕:指一种耕作技术。引[南北朝]贾思勰撰《齐民要术·耕田》卷一载:“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初耕欲深,转地欲浅”。】邑外荒郊,种禾不容种莠;沃野田畴,锄禾除稗才行。【邑外:今之郊区称谓也。引《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莠(yǒu):一年生草本植物,穗有毛,很像谷子,亦称“狗尾草”。《说文》:“莠,禾粟下扬生莠。”稗(bài):俗称稗子。《说文》:“禾别也。” [南唐]徐锴撰《说文系传》:“似禾而别也。稊稗也。”《广韵》:“草似谷而实细。”《孟子》:“苟为不熟,不如荑稗。”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它是稻田主要杂草,可做饲料。[注] “莠”,是混于农作物成长期异类,一般伪装得楚楚可爱不好识,但逃不了农人的眼睛。“稗”,亦是杂草,在农人眼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另有用处。】何堪从前,历数嗷嗷待哺;【历数:一件一件地列举。引[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因历数大臣过失。”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引《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又,[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又,[宋]穆修《上监判邢郎中书》:“一家贫寄京师,薪米不给,老幼数口,嗷嗷待哺。”又,《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天启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平辽总兵毛文龙塘报言,见今各兵已两月乏粮,嗷嗷待哺,乞赐兵饷接济。”[注]日常用度,什么都可以省略,或缺乏,唯有吃饭不行,少一顿,身无力,脸无光。因为真正到了饥饿时,豪华别墅不能食,电视、电冰箱不能食,汽车不能食,倒是牛皮鞋可用,皮腰带可用,可救一时之饥也。】近闻犹表,人家食不厌精。【犹表:尚且可言状、可表达。食不厌精: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引《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于是一辈两辈,几辈尤爱今日;【采用比拟写作手法。一辈两辈几辈:辈分比推算法。主要分为长辈(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等)、平辈和晚辈。亦作“辈份”。引《诗·小雅·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注]蓼莪:《毛诗序》云:“《蓼莪》,刺幽王也。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鞠:养。郑玄《笺》云:“父兮生我者,本其气也。”尤爱今日:指物质丰富、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注]生活过得好不好要对比,要惜福,要感恩。万勿心头起了“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恶念,否则是一种自我能量的最大消耗,而且消耗不起,必走不长远。】一树两树,数树雀厌空庭。田肥以易,广种敝筐无遗;埂不蔓草,带月荷锄吠声。【数树雀厌空庭:“数”,虚数,是一个变量,表示很多的意思。雀厌空庭:引[宋]欧阳修《和圣俞聚蚊》:“愁烟四邻起,鸟雀喧空庭。”[注]其实,现实生活中,鸟雀并不喜欢没有人居住的没有吃没有喝的空庭。有诗为证,《摸鱼儿·农家》下阕云:提灯夜,携酒喧荒每遇。听檐来燕如故。初睛晨起知何物,麻雀进家来住。方见羽。去何处、田边汗水山中雨。谁能告诉。一笑不言愁,清风化作,眉色与春度。(《三上词话·词谱》卷中)田肥以易:易,整治。引自《荀子·富国》:“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注] 田肥以易,即把土地整治得肥沃就好。整治得好,就得遵从自然规律,在继承传统耕种有效办法的前提下,适宜发扬有能,进行科学跟进措施。敝筐:引[唐]白居易《观刈麦》:“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无遗:(谷穗)没有遗漏。埂不蔓草:田埂没有蔓延的杂草,比喻务农的勤奋。带月荷锄:比喻辛苦,劳作归家,披星戴月。引[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乡活计,锄谷身躬。丘垅萧条,蔓草盈空。【活计:原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现泛指各种工作。引[宋] 邹浩《嘲龚彦和》:“道乡活计君知否,饥即须餐困即眠。” 锄谷身躬:意引《氾胜之书·耕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丘垅:这里泛指田地。“丘垅萧条,蔓草盈空”两句是倒装句,即如果导致庄稼“丘垅萧条”的原因,在于不勤快、不除草使得“蔓草盈空”所引起。】金色无垠,仓满为丰。造化无私,安有邀功。【仓满为丰:指仓廪丰盈。丰:《说文》:“豐,豆之丰满者也。从豆,象形。一曰《乡饮酒》有丰侯者。凡丰之属皆从丰。”又,《周易·丰卦》疏:“丰者,多大之名,盈足之义。财多德大,故谓之丰。” 造化无私:大自然化育万物于无私。[汉]刘安著:《淮南子.览冥》:“又况夫官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注]自然(自然界)没有邀功,亦不可邀功,除了自然,还是自然。】谣曰:谷穗肥似兮羊尾巴,未允鼠子兮拉仓中。应急流年兮遇饥荒,青黄不接兮尚可舂。【鼠子兮拉仓:即农家院子里堆积的农作物的穗头在未打碾之前,被老鼠盗到洞中,若干年后,甚至几代人后无意抛开洞穴,所藏粮食犹可食。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引[宋]欧阳修《言青苗第二札子》:“犹是青黄不相接之时。”[注] 青黄不接最不容易,后顾仓中又无粮,前瞻青苗不可食,可谓生活中捉襟见肘难堪事。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说文》:“舂,擣粟也。”又,《诗·大雅》:“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又,[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食谷不思谷,何似仙脱俗;吃谷蔑种谷,莫如仓中鼠。【采用比喻的写作手法。食谷:吃饭、吃粮食。引《大戴礼记·易本命》:“食谷者智慧而巧。”[注]看来食谷才能让人聪明灵巧,故人人不得不食谷,除此无方。仙脱俗:即神仙不食人间烟火。蔑:指轻视。莫如仓中鼠:引十二自生肖,子为头。子:老鼠。又,引[魏晋]陆机《诗 其三》:“曾不如老鼠,翻飞成蝙蝠。”(老鼠老了有翻飞成为蝙蝠之变,可自由飞翔于天的意思。)[注]此喻是一种警示,是自我的一种“居俭”约束,也是体现一种抚恤种田人的习惯。如果人到了心无感念,自然沦落成不可想象的东西。】百业农为先,好比优则仕;教儿饭桌旁,知晓种田苦。【百业农为先:农本,即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引《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优则仕:即《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这里是一个比方。“教儿饭桌旁,知晓种田苦”:集中一点就是不能糟蹋粮食。嫌饭不好吃,可以不吃,但不能糟蹋粮食。糟蹋:不珍惜,随便丢弃或毁坏。引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浓缩紧凑的社会,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生儿教儿,良好的家风,就是有教养。】知委执州牧,知学掌鸿学;每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采用比喻的写作手法。知委:犹知道。引王重民等编校:《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臣别家乡,已经九载,慈母死活莫知。臣今忠烈事王,家内无由知委。”州牧: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这里泛指地方行政官员。引《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鸿学:指具有渊博学问的人。这里泛指学者。引[唐]舒元舆《问国学记》:“至于西,有高门,门中有厦屋。问之,曰:此论堂也。予愧非鸿学,方论,不敢入。”每念:常思、常记。】百代用兵忙,未动粮草行;每享升平时,屯垦为边戍。【采用比喻的写作手法。“百代用兵忙,未动粮草行”:引古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凡历朝历代用兵,均采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运兵模式。储备“粮草”是军队打胜仗的前提,不管是古战场,还是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战争,打仗就是打钱粮,打后勤,打运输保障的特性没有变。不管时空是怎样的变幻,备战(粮)打仗的思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屯垦:指聚居垦荒和屯戍垦殖。《左传·宣公十五年》:“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筑室:建造房屋;反:通“返”,召唤种田人归返。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又,《明史·费瓛传》:“以凉州多闲田,请给军屯垦。”始于西汉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顺时延伸,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注]如今的兵团屯垦戍边,是一种新的内容、新的内涵、新的经营、新的方式和新的作用之屯垦。】上辈之上,接上相传。【上辈之上:还有上辈。接上相传:一脉相传。[注]概言之,祖祖辈辈。】仓中存粮,犹赖良田。五谷丰登,生计有年。【五谷:五种谷物。至于哪五种,说法不一:《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又,《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又,《楚辞·大招》:“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又,《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生计:指维持生活的办法。引《鬼谷子·谋篇》:“事生谋,谋生计。”[唐] 白居易《老来生计》:“老来生计君看取,白日游行夜醉吟。”】
清早迎朝晖,晚风吹我衣。镰动弯弯月,金秋伴我归。【采用比兴的写作手法。朝晖:早晨的阳光。引[晋]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又,[宋]王安石 《永昭陵》:“神阙淡朝晖,苍苍露未晞。”又,[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晚风吹我衣:引[唐]杜甫《秋风二首·其二》:“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又,[明]于谦《夏夜步月》:“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 金秋伴我归:指秋收季节的快乐。[注] 引《七律﹒耀汗子黑小米》:“祁连白雪倚云流,竞日天开过沃州。怎似千般非薄幸,浑如万种但征求。依随黑土风吹草,逐照黄花谷浪悠。日转销魂香暗起,余霞有影付秋收。”(《三上词话》作者诗)冉冉秋光能留住,今月今年这处看。虽然农田劳苦,若与金黄丰收景象相遇,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和享受。】颗颗碾尽兮腹中食,米糠为宝兮研发时。【米糠:小米经辗子辗压加工脱离后的壳子皮。[注]辗子:磨盘。碾米、磨面。研发:指把米糠提取制成精油,可制糖、提取糠醛等物品,供医药及它用。】大瓶小瓶兮装琼液,口服润肤兮皆适宜。【琼液:用植物、食物炮制、提炼加工而成的嘉美液汁。引[唐]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又,[宋]韦骧《公舒朝请得福守所寄荔子佳品二而咏以二诗乃以为示辄次韵奉和之一》:“咀嚼定嫌琼液薄,形容更比水精寒。” 口服润肤:泛指生活奢侈品。 [注]珍惜粮食的理念应该时时有,但生活的多样化亦应该处处在。随着人们日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需求亦相应增大,这是不可置疑的生活合理需求,也是社会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若是荣华久居,黎民安康,翠盘红缕与青舍,总会有一掬相思。【采用比拟的写作手法。翠盘红缕:翠饰的餐盘。红缕:红色的线缕。[元]周密撰:《武林旧事》载:“有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这里代指人文氛围浓厚的地方。青舍:整体以天青色为主色调的建筑。这里泛指千家万户。一掬:亦作“一匊 ”。两手所捧(的东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数量。引《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毛传:“两手曰匊。”又,[唐]贾岛《望山》:“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注]所谓“翠盘红缕与青舍”,就是本着传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观念。如今更要严守个别“居一线则顾脚底还能抠出淤泥,喝几盅每思酒中那是粮食精华”的思想底线。几盅:几杯。盅:《说文》:“盅、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注:通作冲。引[清] 费墨娟《夏晚漫成》:“清风引兴琴三弄,佳句吟成酒一盅。”相思:指想念。引[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 [注]所谓相思,凡有感恩之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又是何种身份,只要吃饭,总会想到种田人,会念及到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缀语】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所见,但凡没吃饭的都能提起粮食,吃饭从不提起种粮食的大有人在,“闻之默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其实,《金谷子赋》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吃饭是一种本能和生存,职业千万种,劳动最光荣,吃饭能记何处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对种田人的一种职业敬重和感恩!
注:原文见《张掖日报》。
(中国作家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音律正声翻转《金谷子赋》正义
  6.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7.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8.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工业诗选》出版
  9.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去世,享年92岁 | 诗歌选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5.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肖水:回去要读你们的诗
  8.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
  9. 《人民日报》: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
  10.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