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诗》 | 蒋立波 :告别的艺术

“头条诗人”2023年5月第12期

作者:蒋立波   2023年05月30日 11:00  中国诗歌网    59    收藏

67b280dc54da54634dbd95f64c85823

蒋立波,又名陈家农,浙江嵊州人。大学时期自印诗集《另一种砍伐》。曾与友人先后创办《麦粒》《白鸟诗报》《星期三》《越界》等民刊。先后辑有诗集《折叠的月亮》(1992)、《辅音钥匙》(2015)、《帝国茶楼》(2017)、《迷雾与索引》(2020)、《听力测试》(2022)。2015年被授予“柔刚诗歌奖”主奖。2021年受“诗歌来到美术馆”之邀在上海举办“蒋立波诗歌朗读交流会”。现居杭州远郊。


告别的艺术(十七首)

主持人语:

蒋立波称自己是一位“迟悟者”,近年来的写作发生了某种自觉的变化,手法上趋于综合、娴熟,表达上也日渐冷峻、稳健。语言的密度和形式的整饬是其可见的特征,一种“可叙述的抒情性”带来陌生化的阅读感受。在追求“零度”“客观诗”和必要隐晦的同时,呈现出情感与经验浴火淬炼的张力,并保有对现实的敏锐感知和有效回应。其诗作如“一道拖曳的灰光”,否定个人的“有限经验”和普遍的“重力法则”,从而构成对虚无的反抗。即便在处理地舆、方志、非遗等题材时,也给人开放、纵深之感。蒋立波试图写出“母语噙着的沉默”,却将自己带进了“某种相对开阔、从容和沉静的地带”。(沈苇)


公园即景


一个对着一棵树练嗓子的人手舞足蹈声情并茂而当他

回过神来突然看到我,他害羞地嘿嘿一笑

那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什么的孩子

恰巧一只松鼠也从发呆中惊醒过来

然后“嗖”的一下直蹿到树顶

像一柄利刃把我想象里那些多余的枝枝叶叶悉数斫尽

一道拖曳的灰光,否定我有限的经验同时也是

对重力法则的一次否定

它像是从人世盗走了一件珍宝而唯恐被我们抢回

同时无意中我也获得了一份礼物:

一个完美的树冠,在我出神的仰望中修剪完成



古镇印象


雨巷光洁的卵石如一枚枚新下的鹅蛋,

等待商业的粗盐前来腌制。


本地导游的高音喇叭像是一种训诫:

诗,没有义务帮你认领一个冒牌的戴望舒。



火山口咖啡馆


计程车导航仪上,火山口咖啡频抛媚眼

扑鼻的硫磺味,加载关于地狱的全部想象

冷却是暂时的,一个快速倒带的宇宙

将一座火山端到你的面前,像杯垫上那杯

微微颤抖的美式咖啡,而真正的火山

在你的身体里休眠,但它随时准备着醒来


尽管每一位游客都没有准备好

这样一个无法躲避的瞬间。续杯

也许是免费的,但出于礼貌,你有必要

为生命中偶然的激情和冲动支付小费

在银质汤匙叩击杯壁的声音中,你忍不住想象

这浓黑的汁液是用火山灰调制而成


出口处小贩们在大声吆喝,兜售

形状各异的火山石,那些曾经滚烫的

喷涌的记忆,来自史前的压强

无意中被我们等分。我背回的两块石头

在双肩包里被寒冷所折磨,一路上我听得到

它们彼此的摩擦,像一次遭禁止的拥抱



天台上的猫头鹰


据说猫头鹰能够治疗偏头痛

我对此类臆测表示怀疑,我只知道

在我入睡的时候,它还在深夜里醒着

像是有一笔财宝需要替我们看管

黑暗中睁大的眼珠,犹如密码箱的

两个旋钮,或许只有头颅深处

一串最隐秘的密码才能让它转动

我在白天见过它,在寂寥的天台上

一只笼子里,保持着奇异的安静

像一件失传的旧乐器,无人演奏

而整整一个晚上,我没有听到

猫头鹰的啼鸣,我不由得在醒来后

暗自悲伤,继而安慰自己

或许这个粗鲁的世界,真的已不再需要

那一阵固执地按响的,礼貌的门铃

它已经原谅我一直以来的偏执

警惕的父亲准备放弃偏见

我也已经治好那二分之一的头痛

黑夜的女儿,在黎明散发处方的清香



月亮外传


一颗月亮高悬窗外,微苦的月光

像未烧尽的骨灰,撒向这热浪滚滚的人间

环形山里的回形针,迂回诗的欲言又止

很多时候,我们练习的“不是说话

而是口吃”1,就像射击馆里,我们练习

对一个靶心的逃离,弓弯曲我们

仿佛向无限鞠躬,但不可能圆满成一轮

救赎的月亮,而只是被捣碎的一个个

更小的“我”,那经过转译的光线无力拽回

一位被遗忘于宇宙深处的死者

他活在我们的遗忘中,以不可称测的重量

坠弯所有的秤杆,那冷硬的心肠

锻打的秤砣,像今晚的月亮,在枯井里吊起

似乎只有当我们结结巴巴地谈论他

我们才算学会了一门幽灵学的语言


1.我们学会的,不是说话,而是口吃,只有在侧耳倾听整个世纪那越来越嘹亮的声音,只有被它浪尖的泡沫漂白时,我们才算学会了一门语言。”(出自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



告别的艺


偶然发现我已被列入前辈行列

这意味着我已经垂垂老去

满脸皱纹似命运绘就的错版地图

而错上加错,我还得继续忍受

这个错误百出的荒诞人间

认输是一种必要的方式,就像写诗

写到一定时候,不写是一种方式

问号和感叹号,可以使用同一滴泪水

朋辈列队成新鬼,我每天能做的

也只是默默祈祷,就像我祝福你

跳出因果,早日被亡灵解雇

南音说她父亲院子里打的一口井

是死井,这像一句话卡在那里

我们也一样,说着说着,一不小心

就把话说死,爱总被扭成死结

泉水去了哪里,只有泉眼知道

彩色的卡夫卡1,没有见过我家乡

圆饼状的榨面2,洁白如新扎的花圈

沿溪十里,像一场盛大的葬礼

我们每天烹煮它,熟悉它的美味

犹如精通告别的艺术,尽管许多时候

我们甚至没有告别,忘记了互相祝福


1.“彩色的卡夫卡”,出自一首想不起名字的外国诗歌。

2.榨面,浙江嵊州特产,以米粉为原料,状如圆饼,通常沿溪摊晒风干而成。



跨湖桥独木舟研究


导游提醒,我们已来到了6.5米深的水底

可是水在哪里?我只看到那只独木舟

孤独地,停泊在它最初的位置,再一次

它把自己重新作为一棵树,埋入湖底的淤泥深处

远远看去,这只船更像是一具沉睡的尸骸

在玻璃房里保持一种异乎寻常的安详

它不再变形,不再朽烂,不再需要承受激流

和旋涡,仿佛它已轻易习得永生的知识

它枯萎自己,顺从于一种向内的收缩

顺从于碳14的测定和一圈圈年轮的校订

它甚至放弃了一个传说中虚幻的彼岸

茫茫水面过于辽阔,它的桨克服过力学的偏见

但苇叶编织的帆,不可能接纳巨浪的一次偏心

它应该记得,一枚锥钉刺入身体时锥心的痛

如同它没有忘记,一个与生俱来的树疤

一种因神秘而不可说的树胶不负责涂抹

发痒的真理,而只用于修补真理留下的破绽

而当我回过神来,才惊觉同行者都已离去

当我从湖底回到地面,水从我身上哗哗退去

我像一件重新挖出的文物,带着最初的一丝迷惘



地质博物馆


演示屏幕上,一场许多年前的火山喷发

还在固执地向我分发新鲜的岩浆

一种不厌其烦的重复,以灰烬覆盖我

我身后的箱子中,消火栓和灭火器的私语

无意中被地质文献里屏住的呼吸扩音

橱窗玻璃后面,一块玄武岩暗藏的苦杏仁

给等边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嵌入一个

铁青色的策兰。可奇怪的是,我为何跟他一样

一再地接受了母语噙着的沉默

却比疯狂的岩浆更早遁入记忆冷却塔?

石头里的鱼还在流亡,它的尖鳍割开虚无

用一张幸存的肺代替我呼吸

当我走出博物馆的大门,我使劲地拍打全身

试图掸去还在纷纷扬扬落下的火山灰

这比译文更晦涩的灰,覆盖全球化的孤独

或者安检仪那“嘀”的一声无法译出的部分

比如:一只空心的海螺替我保存的

超验的螺肉,灯泡一样逼视着我的鱼眼里

一个来不及涌出就已干涸的大海



白鹭研究


这几天,白鹭总是按时飞来,像意料中的雪

带来更少的惊喜。总有那样一个时刻,

它远远地看着我,谈不上期待,

也没有更多的疑问,我们只是这样互相张望,

像两个充满戒备的战区。它单腿独立,

一个战时的中立国,却时刻与自己的立场宣战。

它在一种危险的平衡中捕捉我,

像一架精密仪器,随时准备纠正这个世界的错误。

一座倾斜的塔,或者学说。那过于纯洁的羽毛

就像刚刚长出来,只服务于最高的虚构,

因为它随时准备离去,从粗鄙的叙事中缺席。

因为它只存在于某种恰当的距离,

它乐于邀请,但拒绝款待;它承认普遍的匮乏,

但惊讶于口罩般降临的雪,灾难的繁殖。

我们长久地对望,直到在彼此隔离中

古老的敌意像激动的春雪消融。



剥豌豆


我在客厅外的露台上剥豌豆。一个豆荚,有三四粒的

有五六粒的,最多的有九粒。不远处的李树枝上

递过来三声杜鹃的鸣叫,听起来仍然那么圆润

好像是刚刚从豆荚里剥出来。主妇在厨房里

切洋葱和姜丝,隔着那么一段距离,那辛辣的气味

仍然刺激着我迟钝的嗅觉,就像这段艰难的日子

生活仍在继续。小狗蜷伏在阴影里,爪子蘸取

穿过格栅的阳光。豌豆们来到盘子里,犹如集聚到

一个热闹的广场,对蝙蝠张贴的死讯不予理睬

旁边是一本合拢的书:《来临中的上帝》。封面上

是空的,只有一只甲虫在爬行,模仿坦克,或者

卡夫卡?我不能确定,但我被一再告诫,一首诗

是无用的。因为据说,连上帝也是“苦弱”的

我不想反驳,反驳也没用。我现在的工作就是

剥完这些豌豆。直到剥出更多被卡住的

鸟鸣……直到剥到其中一个豆荚,直到看见

里面住着的七粒豌豆,那挨挨挤挤模样,多像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或者昨晚散步时看到的七颗星星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为要不要把它们拆散而犹豫

而在我短暂的迟疑中,它们已经一骨碌

从豆荚里急急滚出,如下课铃声中获释的孩子



假领头考证


那个年代我们都曾拥有过一副假领头

假领头其实不假,它保留了衬衣上部的

小半截,只是省去了袖子与衣身

记忆好像被截取了一个片段,丢失的身体

在裁缝铺里接受针脚的反复灸疗

被缝进的一行疤痕,若干年后将隐隐作痛

在开领毛线衣里戴上假领头,然后

将雪白的领子翻到毛衣外面,看上去

就像是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衬衣

这不合比例的伪史,符合特殊年代的美学

将少年隆起的喉结放大到夸张的尺码

这古怪的赝品,暗中节省缝制鞍辔的布料

仿佛历史仍在骑着那一道手工缝线

在遗忘中驰骋,一只被剪去舌头的

仿真鹦鹉,用假声唱出贞洁之词

像一个塑料模特,在假领头里转动脖颈



倒影的教育


走过这座以“彩虹”命名的桥边,

他指着水里的倒影说:“爸爸,你看水里也有一座桥呢。”

我停下脚步,真的看到了另一座桥,像一道彩虹

被复制在水面上。在已知和未知之间。


我用手机拍下了这桥的变形记:一阵微风吹过时

那被弄皱的水面,那经过扭曲和变形的桥身。

“爸爸,这是刚才水里的那座桥吗?

你拍出来的桥,怎么跟我看到的不一样呢?”


“是的,照片里的桥已经不是水里的那座桥,

它仅仅是对水里那座桥的描绘。”

“爸爸,那可不可以说水中那座桥也是

对水上那座真正的桥的描绘呢?”


我惊异于六岁孩子对事物的天真的洞察和理解。

本来我还想告诉他,桥也是对彩虹的描绘。

但我知道这已纯属多余,因为他已凭借一道绝对的 光束,

在真实和镜像之间,绘制出又一座想象的桥梁。



郏县的月亮

(给高春林)


凌晨五点醒来,窗外的月亮像一个比喻句

干净得似乎只剩下了本体,或者说,

它就是对喻体的拒绝。

就像酒器博物馆里的酒瓶是空的,酒

返回到虚无的分子结构。

时间还在发酵,酒曲的发言

求助于翘舌音卷起的北汝河与上古韵脚。

夜宵城负责放浪形骸。

灰喜鹊负责快递树枝和默温的信。

但苏轼不负责追问现代性,尽管张良路上遇到的

每个人都可能是张良。直到曙光瘫痪在县城的

红色屋顶上而我仍然没来得及

把自己灌醉成一个病句。

在郏县,月亮与太阳的交接班

隆重得像一种仪式。

在郏县,月亮的国籍每一晚都需要再一次确认,

每一条沥青铺设的街道都适合

现实和幽灵一起散步。

因为简化字需要逃回繁体字,如果用心看

郏县的月亮在酒店窗口的田字格里

更像是一个穿睡袍的象形字,

刚刚诞生于命名的冲动,或者空白。



在广通4S店度过的一个下午


这里是城市远郊,高架桥的斜坡

给略显贫瘠的审美带来一个潦草的结合部

一年中最后的时光,拖拽石英钟里疲倦的指针

水仙的站立反讽你们推崇的本土性

它的凌空蹈虚,及时扶起我诗中一个踉跄

一种灰蒙蒙的底色抹去“他者”的脸

这符合我们一贯的想象,荒凉,野蛮而直接

但不乏热气腾腾的味蕾与本地口感

从车主休息大厅望出去,闲置的田野

绷紧松垮的地平线,科技利维坦的机械臂

正以娴熟的姿态掀开当代地貌的裙边

野鸭在废弃的鱼塘里练习仰泳

白鲢用精致的细鳞,重新纺织一匹生锈波纹

似乎只有它们还对永恒保持足够耐心

就像一棵香樟在门厅光洁如镜的地砖上

脱下浓密的树冠:一顶问候的礼帽

铁闸里蛰伏的卷尺如冬眠之蛇

随时等待着跃出,扑向有待勘探的世界

分岔之舌递来一个信誓旦旦的楼盘

钢琴曲的按摩不厌其烦,服务员端上的黑森林

刚好负责堵住虫洞留出的大片空白

在美式咖啡和意式咖啡之间我踌躇再三

书架上的成功学与暴君传记同样让我左右为难

不像玻璃幕墙,熔化太早的落日只用了一秒

因为傲慢与偏见,即便加上一只十八世纪的壁炉

都不足以分摊阴影和怜悯的公用面积



方言能见度研究1


这并不意外,在迷雾笼罩的富春江边

方言的能见度再一次输给了普通话

“雨巷”勉强找来“落雨的弄堂”

怂恿我们和一个可疑的远房亲眷相认

就像霾是雾的异名,重建的故居

是一个地址公开的遗腹子

那么“羞耻”呢?它无形,无色,无味

我们不可能在吴越语系里为它找到替身

如同青铜塑造的烈士拒绝一具宿醉的肉身

我们喝茶,吃热带水果,嗑本地瓜子

忍受舌头在艰难的转译中打结

当王国骏用建德话读到“瑟瑟发抖的雪莱”

我们都听到了江水撞击低岸的声音

仿佛大人物又要坐小火轮出发

他要用走调的方言,去重新发明一个故乡

那么没有方言的人怎么办呢?别急

你只要祈祷,上帝会赐给你一种

新的语言,尽管长袜子里没有你想要的礼物

汉语血污的胎盘里没有挖出婴儿的啼哭

有那么一刻,我反复数算合影的人数

久久不敢确认,第十一个是铜像

那从异乡人的簇拥中探出的一颗年青头颅


1.圣诞日与越人诸友在富春江畔喝茶,大家以方言朗读拙诗集《迷雾与索引》中的诗作。



写在心电图报告单背面的诗


隔着一张白纸,我仍能听到自己的心脏

怦怦跳动的声音,而且几乎可以肯定

在某个时刻,心跳到了纸的背面

就像很多时候,我需要走到我的反面

到一个更大的矛盾里去辨认被遮蔽的自我

一个无法参透的词,需要到反义词里去辨析本义

一个苍白的词,需要从静脉中泵出新鲜的血液

而一个左右为难的词,已迷失于紊乱的心律

像左心室和右心室互相使劲地敲门

一种自我的急救,逼迫我用这些无用的词

雕刻出心瓣膜的形状,或者如玛丽安·摩尔所说

让“不迷惑提交它的迷惑给证据”

笔尖走动,直到第一个字,跳出字面意思



阴影答疑


在医院大楼阴影里,努力辨认几种植物

柳树,云杉,玉兰,茶花,金钱松

我发照片请教朋友们,曲曲说

左边那棵应该是无患子,别名肥皂树

更多的是枯草,在时间中隐姓埋名

年迈的太阳,在冬日午后移动得如此迅捷

我们不得不跟随着一次次挪移

以追逐最后一块阳光,我能感觉到

它金黄的爪子踩过我头顶时那一瞬间

锐利的抓取,这里的植物也在过冬

区别在于,喂养它们的不是阳光和雨水

而是细菌和暗疾,逃逸的毒株

这里的鸟鸣与别处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每一个音节,都用消毒水擦洗过

这里说出的爱,像体检报告单上的医学用词

总是在不确定中保持某种迟疑和谨慎


“头条诗人”总第811期,内容选自《江南诗》2023年第3期



捕获那“唯一之词”        文/蒋立波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抒情时期过来的,最早写诗大多缘于某种青春期的冲动,那时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一般在约会前都不忘先在口袋里揣一首献给对方的诗。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写作本身就是自发、盲目、黑暗、冲动的产物,词语需要裹挟热血、酒精、荷尔蒙、幻象加速度运动,呈现出高亢、尖锐的声调,像一列火车在不断的提速中一路狂奔。很长一段时间里,那种青春期延续下来的软弱的抒情,诸如未经审视而轻易进入诗歌的观念性的东西,空洞的大词和“圣词”,凌空蹈虚的“不及物”倾向,确实曾顽固地盘踞在我的身体深处。其实,当我意识到要从这样的“摇篮期”摆脱出来,也已经不早了。我下决心要跟自己过去的写作分道扬镳,是在诗集《尚未命名的灯盏》出版之后(这本诗集里的绝大部分诗作已被我自己否定,但仍然会有读者不时向我打听哪里可以购买,我一般都会断然回绝他们的好意)。我认识到我在某种歧途上已经耽误了太久。当然诗本身“既是大道,亦是歧途”(梁雪波语),必要的迷途与迂回也未必是坏事。大概是从2008年开始,我的诗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种新的语言方式让我逐渐进入某种相对开阔、从容和沉静的地带。正如美国诗人埃伦·布赖恩特·沃伊特所说,“诗是一种说出的方式,所以我想铸造出一套工具、技艺的工具,有利于逼近那种说出的方式和灵视”。我觉得当一个诗人领悟出这样“一套技艺的工具”,他才算是进入了一种自觉的写作。说来惭愧,相比于很多早慧的同道,我是一个十足的“迟悟者”,我是在大多数朋友走了很远之后,才想到要奋起直追的那一位(而且这中间曾有六七年时间,基本上是荒废了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也是一名重新闯入诗歌圈的归来的“陌生人”。


忘了是哪位外国诗人说的,一位作家一生只有两次使用感叹号的机会。这当然很可能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但也能够说明写作中的某些问题。我觉得自己至少已经使用了一次,所以我必须保持十二分的谨慎,努力克制自己使用感叹号的冲动。我甚至愿意放弃这第二次使用的机会。但也有例外,尤其是在个别优秀诗人那里,感叹号却意外地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礼遇,比如在哑石的某些早期诗作中,突然出现的感叹号有时会像一枚烧红的铁块,被放置在冷峻的铁砧上予以强力的锻打,从而达成强烈的情感与经验的合金。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蓝蓝,狄金森……


“写诗的人写诗,首先是因为,诗的写作是意识、思维和对世界的感受的巨大加速器。一个人若有一次体验到这种加速,他就不再会拒绝重复这种体验,他就会落入对这一过程的依赖,就像落进对麻醉剂或烈酒的依赖一样。一个处于对语言的这种依赖状态的人,我认为,就可以称之为诗人。”这是俄罗斯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诺奖受奖演说中的最后一段话。他精准地命名了诗人与语言相依为命的信赖关系,也就是说,这种信赖的程度越高,诗人对世界的感受力就越强,诗的言说也就越能触及存在的本质。而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和语言的信赖关系并非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在布罗茨基看来,甚至许多时候不是诗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在使用诗人。但在我看来,他对诗人在写作过程中的被动性的夸大,也隐含着某种误导,因为在这种对灵感降临的等待和神化中,诗人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对于语言的锤炼与锻造,那种长期的技艺熔铸与语言探索,有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忽略了。就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自己从来不属于那种早慧的、才华横溢的天才,我的学徒期可能比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更加漫长。在那些大师面前,我丝毫不会羞于承认自己是终身的诗歌学徒。当然,毫无疑问,诗确实是一台加速器,它帮助我们在混乱无序的世界的盲目运转中,搅拌经验与心智的碎片,建立起一种语词与伦理的秩序,从而自成一个微型宇宙。或者说,诗某种意义上就是镜中窥豹,我们从来都不可能看到豹的整体,而只是一个投影,一个虚幻的影子,那神秘、斑斓的一闪。也就是说,诗考验于诗人的,更多是一种重构、转换和综合的能力,它当然得经过具体的描述和叙写,但又必须超越这种“描摹”,上升到那种更大视角的观照,由此才有可能抵达当代诗应有的丰富、复杂与深刻。


对于我来说,在哪里写诗都一样,包括自己身上背负的那些地域文化基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曾想努力地摆脱掉它们。我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去地方性写作”。因为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它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地方性知识,当然有些东西是无法摆脱的,就像一个从母体里带来的胎记,它们肯定在无形之中塑造着、规训着我的写作,至少在诗歌里会有所体现,我想关键是如何转换、消化、激活这样一些板结了的文化元素与符号。诗本质上就是一种重构,它不能仅仅止步于现实的某种投影,而应该是一种类似于打碎之后的重新拼贴、熔铸与塑造,就像七天之后神对一个新的世界的创造。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的老家嵊州,越剧的发源地,那里的人被外地人不可思议地称作“嵊县强盗”,在这么一个越音袅袅、柔情似水的越剧的故乡,怎么也难以跟强盗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嵊州确实出过一个著名的辛亥英雄、绿林大盗王金发。所以说地域文化也不是单一的面向,越地文化中既有愤怒和沉郁,也不乏柔情与逸乐。


诗歌中的引用,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修辞手段,而且还有可能是一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某种意义上,诗歌写作其实是一种“互文写作”,我们都无可避免地置身于某种传统或经典之中,或者说,这是我们可以依赖与借重的文学资源和精神矿脉,甚至可以说,我们和策兰,和李白、杜甫,其实也是“同时代人”。记得西渡在回忆他的童年阅读与诗歌教育时说到,“在少年时代开始阅读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孟浩然的时候,他们对我并不是古人,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真真切切地活在我的呼吸之间,也活在我眼前的自然中,与我分享着同一天地”。所以如果处理得当,我认为引用与化用也可以成为一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一首诗的“原创性”丝毫不会有损害,相反,它可以为我们的诗带来一种陌生感和异质性,一种微妙的语言张力。这在古典诗歌中同样可以见到,比如在杜甫的某一行诗里,我们会发现其实存在屈原的半截诗,当然他这个是化用或者用典,但本质上也是一种“互文”。


诗人回地曾经从诗人形象的变化谈到我诗歌写作的某种美学转向,确实如他所注意到的,我近年诗歌中“公共主题的凸显,及诗句修辞强度的增强(不断出现的知识考古学倾向的观念化用词)”,与我曾经作出的一个诗学宣告正好逆向而动:我曾经强调诗歌语言的直接,曾经希望以“为光明和清澈发言”的姿态,宣叙族群隐藏的诗歌意志。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在现实语境面前遭遇的修正”。我认为每一位诗人,在这样的一种现实语境面前,都需要在自己的诗歌中做出某种回应,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它逼迫我做出回答,当然这种回答绝不只是某种道德姿态的宣告甚至立场的简化,而是个体置身一种共同的精神现场与伦理困境之后切肤的感受、体验与经验,并通过语言的肉身来予以赋形与呈现。而与这种努力相对应的,必然是形式上、修辞上的变化,言说的艰难肯定会带来修辞的艰涩和复杂,甚至变得晦涩、含混。


我赞同适度的晦涩,甚至从一个极端的角度来看,晦涩也是新诗合法性的某种担保。早年我写过几首月亮的诗,类似“月亮,你这千年的佳酿”这样的句子曾被小范围传诵,现在我还会写到月亮,但现在更多的是像“半个月亮在天边翻着白眼”“死亡的银骨针”“莫非月亮和我们一样,也有一张肮脏的脸”这样的描写,也就是说,像“月亮”这样的原型和古典意象,也必须经过必要的变形、弯曲、破碎和压铸,必须放置在某种难度的铁砧上经受锤打和技艺的淬炼,才能进入我们的诗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需要写出的肯定不是一种段子或口水联手的小聪明(哪怕贴上“事实的诗意”这个光环),也不是抽干情感与判断的所谓“零度写作”,而只能是一种综合了情感、心智、经验、想象,能够以猎犬一样敏锐的嗅觉、触须和速度,抓取并捕获那“唯一之词”的“零度以下写作”。


对我来说,“大诗人”是一个过于遥远、宏大,乃至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这是考虑到自身的局限和若干外部因素之后谨慎的选择和定位。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小诗人”,或者在“大诗人”的阴影里可以被偶尔打量的“次要诗人”。尽管在艾略特看来,在读一个当代诗人时,我们并不真正关心他是否是一个“主要的”或“次要的”诗人,而只在意一首诗是否打动了我们。至少在我看来,“次要诗人”可以是“重要诗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小诗人”也可以因其“小”而呈现时代的褶皱与更多细微的、因此也往往易被遮蔽的部分。所以我在使用“小诗人”这个词的时候,并非意指诗的气度与格局,亦非指涉诗人胸襟与境界,而是更多关照诗的细部,着眼于语言本身更为微妙,也更为迷人的肌理,从而让读者有可能真切感受到诗歌内部的精神压强与语义气流。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尚飞鹏长诗集《演奏者》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从一个元素走进一部诗集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10.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