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林诺夫斯基完成《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后,田野调查开始成为文化人类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长期参与观察特定时空内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详细记录“他者”生活的细节来探寻地域文化、人的生存与社会构成之间的内在关联。此后,田野调查被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和文学等学科所沿用,作家阿来的《瞻对》、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就是基于田野调查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诚然,“非虚构”的写作与田野调查密不可分,然而将此种方法与诗歌写作结合起来,多少有些难度。诗歌具有跳跃性和想象化的艺术特征,而田野调查更注重具体的生活原貌,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显然对写作者的“四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入选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的《跟着河流回家》无疑是一部彰显诗人扎实的田野作业能力和出色的长诗结构能力的作品集。诗人林莉在“后记”中明言:“从开始前期准备到实地采写再到创作,前后历经了七年的时间。”仅从时间角度考量,诗人的写作态度专注而严谨,从选题调研到落笔创作,再到打磨润饰,每一个步骤都不曾遗漏,最终呈现的文本效果与那些卷帙厚重的长篇“非虚构”并无二致。帕慕克认为,小说家的作品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主要凭借写作者的耐力。相信长诗写作同样如此。笔者特别留意了《跟着河流回家》中的每个篇章,看作者是否存在因“耐力不足”而有草草收尾的可能。通读全诗,令人激赏的是,诗人用极强的耐力保证了作品诗意与写实兼容的艺术品格,整个写作过程中不仅耐力十足,而且在面对一条河、一座山时,不断有新鲜的发现和明媚的畅想:“星垂四野,忽闻蛙声/风吹着高岗、大河//打渔人藏好网和船/农耕机播种谷物//多么热烈——/语言不能创造的无字长卷//又如此沉默/山河寂寂,顿生鲲鹏之心”。(《无题》)
在结构设置上,《跟着河流回家》从序曲、风物、众生、节气、田园、大河六个篇章着墨,内容涵盖了马溪村史、风物传统、众生群像、农事节气、田园日常和自然生态等诸多方面,犹如一条珠链,随着马溪的奔涌向前,一幅山乡巨变图卷徐徐展开。在“序曲”中,诗人通过对河源的追溯,让马溪这座崖壁上的村庄水墨般映现出来:“青砖黑瓦、马头墙、古民居群/一扇门后的标语/时间,在这里老去/生锈,又泛出生机/古桥垂下枯藤/一条小河,显得过分安静/于青灰的光中穿桥而过”。(《有一个村庄》)连通村庄的古驿道、河埠以及周围的丘陵、石耳山、山上的云雾共同构成了马溪静谧、古朴的底色,宛如一首古诗,当人们打开老屋的门扉时,似乎也打开了一张储有无限美意的生活草图,又有昭示生命不息的“浓浓绿焰”跃然纸上——花灯亮起来了,傩舞跳起来了,“晒秋”的人们“着迷于看得见的生活”,老街上的石雕图、木雕图和砖雕图记载着时光的模样,映山红、茉莉花、野桃树连同野鸭和白鹭,让大地的景象瞬间生动起来:“春风吹来热焰/细雨中,红光闪亮、花朵醒来/河山陷于沸腾般的眩晕”。(《映山红》)“序曲”与“风物”的衔接可谓浑然天成。
有了村庄历史与民俗文化的铺垫,作为主角的“众生”相继登场。木匠、手工缝纫师、播撒油菜籽的女人、大学生村官、卖油纸伞的姑娘、驮柴火的老人、年轻的女老师、走向远方的少年……诗人对这些平凡人物的刻写冷静、客观,既写他们的庸常琐碎以及伴有风霜的命运,也写他们经历了易地搬迁的生活变迁后,及时感应时代脉搏努力做出自我调适的耐心和勇气。譬如那位80多岁的阿公,“挑着刚收割的谷,在他的便民小店/如果你要买走他的山货/他会拿出手机微信支付让你扫一扫”。(《日常》)当诗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对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民众“分类塑形”时,深信他们“始终蓄积着应对变革的勇气”。除了不断沉淀的生存智慧,“众生”未来的命运还与难以割舍的土地情结和田园理想紧密关联。须得承认,眼前的家园在乡村振兴与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发生着巨变,然而正是这种变化为古老的马溪带来了“重生”的可能。如何从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民族记忆”中获得重生?诗人通过对一条河的整体观照,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对遗留下来的古徽州文化进行内涵挖掘和有效传承,并赋予其现代文明的精神养分,唯有如此,才能在阔大的时代背景中绘就焕然一新的马溪图卷。对于马溪民众而言,“你出神地看着这充满奇迹的一切/那时,你确信/万物正长着你喜欢的样子/当暮色渐浓/你对人世的认知和偏爱/呈现一种透明的钢蓝和金黄”。(《梯田》)而在诗人观察者眼里,“变革后家园远逝的忧伤和重生中的畅想,都将在这里找到源头”,这一理性判断同样来自诗人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深刻的文化自省。
王国维提出,主体在面对客体时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实质上这也是田野调查者和书写者的必修原则。生于江西上饶的诗人林莉在书写马溪的原型婺源篁岭时,同样遵循了这一原则,并以“小溪入大河”的编排方式,为马溪的山水草木做出了新颖的脚注,直至尾篇《大河》完成,她为读者贡献了一部崭新的“马溪词典”。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