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淤泉记

作者: 2023年03月09日09:30 浏览:93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凿穿沧桑而出。石头的国土

青苔的原始森林,表达着春风的流向

颜色深黑,用来注解历史

有一些碧绿,说明当下还在生长

并昭告观察者:历史来源于现实

旁边的树歪斜但茂盛

一边是枯的,另一边还没枯

倚着拐杖一样的青石

旁边竖立唐槐的石刻

不是唐朝的笔法但有一种唐人的

情怀,从看见那两个字开始

汩汩而出;疆域不大

东边和西边都是住家

北边是向阳的半山坡和坐北朝南的解说词

原来的功效用来煮饭烹

如今新添了一项功能

作为我们身后的背景见证凡尘


最佳点评    

这首诗写一个看似普通的泉,却通过诗人的眼睛凸显出景物中所包含的历史情怀,让人若有所思。诗人怎么做到的呢?一是隐喻,二是悖论。

先说隐喻。泥淤泉,顾名思义,曾经被堵塞过的泉水,开头一句“凿穿沧桑”,情感和思绪指向明确,越过自然界的泥土瓦块,向读者打开一扇通往人文历史的门扉。而深黑与历史、碧绿与生长的勾连,更是将读者的情感和思维固定在与诗人同频的情景中。完成布局之后,诗人后退一步,不似开头的咄咄逼人,转而散淡地白描般写景,但因为读者已经被戴上了“有色眼镜”,诗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都充满一语双关的意味,像“一边是枯的,一边还没枯”,说的是树吗?应该是,但似乎又不全是,好像话中有话。

再说悖论。美国新批评派克林斯·布鲁克斯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悖论。悖论指矛盾的意义在字面上的呈现。我理解,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悖论还有一种隐含的、因内在的张力而产生的力量。比如诗中“历史来源于现实”,如果放在别的地方,我们会感到困惑,历史应该是决定现实的,怎么会来源于现实?但这首诗似乎就是如此:正是从我们看到的才走进历史。又比如“不是唐朝笔法却有唐人情怀”,细想这话,没有唐朝笔法的唐人情怀又从何来?但在诗中,我们却认可和接受了这种矛盾的说法,因为在那个环境和氛围中完全有这种可能。

两种技巧相得益彰,仅仅有隐喻,这首诗不会让人有透过纸张的感觉,悖论则强化了掷地有声的效果。当然,技巧只是诗人手中的兵器,诗的成色关键还在于诗人本身。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斯诗是也。

点评网友:李清宇




经编委会评选,李清宇(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薄荷兔子(来自微信)、柏相(来自网页)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优秀点评1

泥淤泉本是“石头的国土”,几经泥沙淤塞,再度复涌,“凿穿沧桑而出”,“颜色深黑,用来注解历史”,一汪泉水就是一方土地变迁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一方土地沧桑历史的书写者。“碧绿还在生长”,人文与情怀生生不息。泉旁边生长的槐树半枯半荣,和这汪泉眼一样,是泉的见证,是历史的注解,是滋养这方土地的铭印。虽然“竖立唐槐的石刻”早不是唐代的那方,但是看见那样的题字,怀古的情怀自然而生,“汩汩而出”。这方“疆域不大”的泉水庇护了方圆几里,无论煮饭烹,还是游客拍照留念,泥淤泉都只是默默“作为我们身后的背景见证凡尘”,它是让这方土地充满活力和烟火气的源泉。

点评网友:薄荷兔子




优秀点评2

对我个人而言,诗歌的功能有三种:指认、过滤和预言。淤泥泉作为这首诗的主要客体,其能指显然已经远远超越或升华了其所指。泉水凿穿山石而出,泉两边的树歪斜着一枯一荣,泉边的石刻渗溢着盛唐气象,泉的东西两侧住着人家,泉水坐北朝南,清澈迤逦,南边一望无际空对云烟。这首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有很强烈的空间方位意识,有很浓厚的层层皴染式的水墨画般的拙朴质感。这首诗也在这种身临其境和娓娓道来中完成了其对现实物象的指认,实现了其对过往人迹的过滤,抵达了其如孔明灯般冉冉攀升的诗性预言。在这个物质丰腴万物飞翔的年代,我们当然需要淤泥泉,但更需要淤泥泉身上所泛透出的凿穿沧桑而出的精神。淤泥泉在这首诗中显然不仅仅是一次地域人文与自然天光的追溯与探寻,而是某种哲学思辨、历史拷问与精神净化的呼应与回响。

点评网友:柏相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温馨提示:

每日好诗领取稿费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