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朱涛&陈培浩 | 一毛钱歌剧 (组诗)导读

作者:朱涛、陈培浩   2023年01月09日 15:00  中国诗歌网    12839    收藏

一毛钱歌剧 (组诗)


大象贸易


军营就是军营

当大象被出卖时

罪名已经成立

擦枪走火的表演

观众报以持续的掌声

不相信还有更愚蠢的闹剧

戏中戏

等待他们的小便池醉汉般吹响军号


导读:第一行出现的“军营”跟第二行开始的大象被出卖构成了某种断裂性张力。第四行“擦枪走火的表演”及后面的观众掌声、闹剧、戏中戏等,很容易唤起跟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互文想象。大象这种庞然大物,被置于人类所设置的表演剧场中,这是我们在各种景观化的动物园中所常见的场景,这个场景对当代生活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意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首短诗中的大象表演并不驯服于已有的现代主义生命异化的表达成规。它以“断裂性”撕开了新的可能。对于诗而言,“断裂”是一次词语的起跳或发射。诗的词语如果丧失了断裂的力量,就将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意义层面,而难求新意;但诗的断裂如果无法获得有机解释的可能,这样的断裂便将沦为词的“五马分尸”。回到《大象贸易》中,军营、出卖、贸易构成了另一套意义符码,另一面阐释之镜:大象的命运不仅是成为卡夫卡意义上的饥饿艺术家,大象还因为擦枪走火的表演——一种危险的、行走于临界点、收获观众掌声的表演,与军营构成了对峙,它只能被出卖。最后一行“小便池醉汉般吹响军号”通过两个差异化意象的并置,对军营、军号虽代表的权威性进行消解,暗示了诗人在这场隐喻性的大象贸易中的情感立场。




德意志粪土


她赤裸走向我

脚踏滑轮

双臂伸出天使的诱饵

海报

旁白:德意志粪土

罗曼蒂克

不流血的政变


导读: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德意志粪土”这个诗题。“德意志”作为一个外译词,虽自20世纪之后才进入汉语,但它已经成功地在现代汉语中累积了自身的意义岩层。如今想起“德意志”(或者“德”和“意志”),我们就会想到秩序井然、纪律严明、推理严谨或神圣威严,正是这些神圣性的意义累积,使汉语中“粪土”与“德意志”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意义裂缝,这个诗题的出现无疑使读者好奇:诗人将如何填平横亘于“德意志”和“粪土”之间的意义鸿沟?

  面对如此宏大的命题,此诗呈现的是一个画面性、甚至于海报性的场景,我们不妨把诗的内容理解为一张海报:赤裸的美女天使脚踩滑轮朝“我”奔来。在诗人看来,这是一场罗曼蒂克的不流血政变,正是它,粪土德意志,粪土当年万户侯,使德意志终成粪土。某种意义上,赤裸的美女天使代表着当代世界的感性化趋向。深度、理性、秩序等等在现代西方世界被讥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而弃之如破履。赤裸美女所代表的感性、直观、表象的力量对“德意志”的颠覆,使之成为粪土,这可视为对现代性危机的隐喻。这是一场哲学的政变,美学的哗变!赤裸的美女天使来袭之后,现代人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细雨般偏离


禁令高估了自己

人墙扩展到整个国家


“等一下,我们有话要说

来吧,孩子们,跟我一起上”


弹孔惨淡经营

输出通货膨胀艺术


酒吧和大教堂的区别

在于支票簿上的小数点位置

细雨般偏离

         

2019.5.16深圳寓所


导读:此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构成了一种有意的偏离。“细雨般偏离”这个题目本身包含了词语的混搭,假如是“细雨纷纷”“细雨飘落”,那么主语与谓语之间都在一个意义系统,但“偏离”这个动词的意义也是对“细雨”的偏离。它使“细雨”的柔美性、古典性受到某种限制,它暗示着诗歌必然要超出古典抒情而另有所图。果然,第一行第一个词“禁令”就为全诗引入了非自然、非古典的意义域。“禁令高估了自己/人墙扩展到整个国家”,“高估”暗示了诗人对禁令和人墙的情感立场:有多少禁令的高墙,就有多少攀爬的人墙。它事实上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禁令和人墙?第二节放在双引号中的“孩子们,跟我一起上”隐约做出了回应。接下来两节中接踵而至的“弹孔”“教堂”“通货膨胀”“酒吧”分别代表了政治、宗教、经济和消费领域。告别弹孔的时代,革命变成一种波普艺术,只能输出通货膨胀的艺术了。“酒吧”和“大教堂”,一代表世俗的身体释放,一代表精神的自律和修炼,可是在诗里面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支票簿上的小数点位置”,换言之,它们都统一于世俗世界的经济计量。这是对宗教堕落的哀叹,也是对当代精神世界怪现状的批判。因此,“细雨般偏离”的“偏离”乃是当代生活的精神错位和异化,而这种错位和异化却以“细雨般”的形貌出现,令人习焉不察。



浑然不觉


又一次穿过墓地

如月夜泛舟


枯黄的枝叶

迷了路

对风暴吸盘伸过来的小手

浑然不觉


我要求命运的巫婆

对结局作冗长的解释

她说那是圣人所为

此处仅对青一块紫一块的瘀血

做消毒处理


神的道路神祕莫测

有时会平白无故撒谎

许诺宇宙从重压中挣脱出来

我承认是个失职的人

把情欲般强烈的愤怒玫瑰劈开

藏匿在岛屿的各个角落

而自己却挺立于荒野

让园丁在模糊的路碑前

艰难地辩识彼岸


2019.12.23舟山


导读:这首诗开始于“墓地”,结束于“彼岸”,都富有隐喻性。“墓地”是尘世的结束和终点,“彼岸”则是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新的展开。第一节穿过墓地,如月下泛舟,顿时与苏东坡的《赤壁赋》产生了互文。《赤壁赋》是中国古典心灵史上非常重要的文本,这个文本通过苏子与客的对话探讨了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无常等大命题。客由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而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该怎么办呢?客能想到的只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面对生死,苏轼用的是“辩证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你说作为生命主体的人究竟是永恒呢?还是瞬逝呢?这是一个无法说清辩明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被苏轼转换成人生该“拥有什么”的问题。权力吗?名利吗?美色吗?苏轼相信了运命——苟非吾之所有的“物权”背后其实是“运命”,一种不可控的因素。那么我就只取可控的——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赤壁赋》提供了一种了不起的超越性:当你以为人受制于生命的有限性时,他以为“物与我皆无尽也”;当你以为人受制于种种偶然性时,他说基于偶然性之所得,我宁可不取,我只取基于必然性之上的所得。比如“清风明月”。苏轼这种辩证法其实是一种欲望的减法,欲望的减法要成立,就必须配以灵魂的加分。事实上,越丰富的灵魂,越能从清风明月中化成生命的丰盈;越贫乏的灵魂,越可能被拒绝于自然的宝藏之外。如此,“造物者之无尽藏”诚也非凡人皆能有所得的。这已是中国古典心灵对于生命作出的最智慧、最有超越性的回答了。

   那么,《浑然不觉》又是如何勘破宇宙生命之大命题呢?它拒绝像圣人那样对命运的结局作出冗长的解释,能做的仅是对青一块紫一块的淤血做消毒处理。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命运并没有先验的本质、答案和解释,生命只能在实践性中行进,在碰出青紫淤血之后再做调整。所以并没有什么神的道路,假如有谁许诺宇宙可以从重压中挣脱出来,不过是“平白无故撒谎”。然而生命为何?生命便是在模糊的路碑前/艰难地辨识彼岸。这里显然又激发出某种跟鲁迅《过客》的互文。

 


红色暖床


爱情红色的暖床与她的病玫瑰们

一起讨论了手术室的词源。

关键在于针眼的鼓点,如何刺破

哑巴的沉闷之夜

支撑每天带来的坏消息。

瘫痪的天堂或僧侣,忍受和忍受不住的

皆在祈祷雨点省略掉破折号

须有新鲜的行军号,一跃而起

焊接心脏的断裂层

跨过壕沟圈养的天空

还给双目失明的瞬间一连串兴奋剂

更倾向于伪造不可撤销的罗曼史

晕眩幻觉的时间

挑衅荒草杜撰的墓志铭

解除命运和死亡唇上的双重咒语


陡峭的遗嘱美妙如风

抚摸时都找到了彼此永不消逝的舌根


2020.1.3子夜深圳寓所


导读:《红色暖床》是一次词语的骚动、叛乱和狂欢,诗中,两支词语纵队遭逢、对峙、缠战又复缝合,其中一支可称为爱的词语纵队,另一支是医疗的词语纵队。爱的词语纵队管辖着暖床、玫瑰、鼓点、罗曼史等;医疗的词语纵队则统领着病、手术室、针眼、刺破、哑巴、心脏、兴奋剂。这两支词语纵队在诗人指挥下分分合合,或并肩作战,或相互掩护,互为镜像,共同谱写了一份爱的悼词、命运的咒语、杜撰的墓志铭,或一份献给现实的医嘱:罗曼史不过伪造,天堂已经瘫痪,唯有永不消逝的舌根,在证实着诗人以语言为生命,在语言中捍卫生命的存在伦理。

 


后天


沙漠的空军实验室

在月亮的表面引发了一场骚乱

“目标全部击中”

看见的都否认他的存在。

“谁在撒谎”

保险柜上锁了吗?

墙上的一面安全警示牌在追问

改变弹头的设计必须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弧度

军人的状态得不到矫正是永久的

广播在一个超高频道上掌控制胜权。

尽可能雇佣智能机器人

金属身体,电子控制,完美无瑕

不会因为一个鳏夫的忧郁而疲倦。

纽约到盐城湖还不够遥远

一支望远镜拍出了蓝色玻璃的风暴

请加速、轰炸。将军。

降落伞一面是暗的,有杂种的味道

“太荒谬了,这不可能”

疯子如释重负,头上盖着报纸

其中一个声音说,是兄弟出卖了他。

精彩的骗局已经受够

一截雪茄灰遮住了地址和名字

已经听不到舌头的真相。

这么快就结束了,显然有点不甘心

一个年轻女子的尖叫避免了

把凯撒、彼得大帝、俾斯麦、罗斯福、耶稣基督送入外太空。

“这是个误会,吹口哨吧”


2020.1.9深圳寓所

   

导读:此诗与一部著名的科幻灾难电影同名,诗歌显然不是对这部电影的复述和copy,但是它具有较强的叙事场景性和未来感。值得注意的是,诗的叙事性必然是诗性与叙事性之间的有效调配,将故事分行为诗,这是叙事对诗的碾压和粉碎。诗的叙事性其实是将某些具有叙事特征的元素、场景引入诗中,使其有机参与诗的抒情和精神结构。《后天》中,沙漠的空军实验室在月落表面引发了一场骚乱,一支望远镜拍出了蓝色玻璃的风暴等句子都具有毫无疑问的叙事性,但是,所有的叙事性都服从于诗歌的内在表达:诸如人跟系统之间的对峙:“军人的状态得不到矫正是永久的”,这就是体制性的运行系统对个体的驯化,系统通过系统性元素,也通过广播掌握了制胜权。换言之,系统性总是疏离于人性的。本诗对于未来“尽可能雇佣智能机器人/金属身体,电子控制,完美无瑕”,如此便“不会因为一个鳏夫的忧郁而疲倦”表现出忧虑。作为一种具有未来感的诗歌,它不是靠古典诗那种与自然和谐无间的抒情性来启动,因此这种诗必然对读者的阅读和共鸣带来较大的挑战。



圣人


半夜

被隔壁的热浪吵醒

“凭什么要我牺牲?”

而不是你


“凭什么要让我牺牲?”

我反复叩问自己

一个道德的千古之谜

由黑暗里卑微的沙粒

拉开帷幕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因为总得有人牺牲

产下祭坛珍珠之卵”


历史的褶皱处

挺立了号角壮丽的晨曦


2020.1.14旅途清晨福州


导读:《圣人》是一首思想之诗,有必要提到诗的发生学这个问题。对于写作者来说,诗的发生学就是诗人依靠何种因素来启动写作的热望与激情的问题。什么样的因素会使诗人提起笔,不能自已,必须形诸笔端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诗的发生学来自于自我情感经验的悸动,因此靠自我感情去与读者的共情的诗最容易流行,这就是所谓的性情之诗。某种意义上,性情之诗占据了诗的绝大部分;绝大多数的诗人,其写作也终生难脱于抒写自我性情这一层面。我们不能说,抒写自我性情就不是优秀诗人,但优秀诗人的怀抱、胸襟必然超越于自我性情,由性情它必然要导向世界和宇宙。然而,也有一种诗歌,它的发生不是以情感为燃料,它直接从思想中来,到思想中去。《圣人》这首诗写的是历史中的两种声音或话语的对峙:一种是利己的,这种话语发而为声便是“总得有人牺牲”和“凭什么要我牺牲”。假如我们相信人性必然是利己的,那么这种要别人牺牲和被牺牲者的反抗就必然充斥于我们历史大大小小的角落。可是,在我们相信人性是利己的同时,又始终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利他性圣人的出现,打破我们对历史、人性和精神世界的单维想象。《圣人》掀开历史的褶皱处,出示了两种声音和话语的交战。



护身符


气象台忠告

不要对飓风抱任何幻想

即使它呻吟

像报废的钢琴

仍将被大海和雄狮热爱


我从来没有轻视过

护身符的威力

痛彻心扉的受虐的爱


如果确有瞬间

变成笼中的兔子

那也是模仿人类

在铁锤够不着后脑勺的时候

弹奏雪花


2020.1.13旅途福州


导读:“护身符”是什么?护身符是我们相信可以带来安全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护身符带来的只是某种虚幻的安全感,而不是安全本身。这首诗写的是一种畸形的安全感——所谓的“护身符”,指的是一种“受虐的爱”,在受虐中获得的快感和安全感。我们对于在受虐中获得快感的事情有所耳闻,此诗则将其理解为一种护身符式的安全感。一个受虐者,受虐给他带来的快感和安全感其实都是基于他对于一种屈从性关系的认同,认同了作为权力秩序中的弱者位置,鲁迅所谓的“暂时做稳了奴隶”,则不但不会有反抗的需求,反而假如生活情境逸出了这种屈从模式,就会让他惶恐不安;只有在一种受虐的屈从性关系中,才能让他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护身符》一诗就是对人类的这种屈从性情结的深刻反讽。诗人反对人成为“笼中的兔子”,反对人类在“铁锤够不着后脑勺的时候”就“弹奏雪花”。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就是批判者,诗人就是生命自由意志的守护者。



生日礼物


孤独

最好的礼物

如果喜欢

今天可以是你的生日

发现这个奇迹

已经整整七年

许可证

没有任何动物打过防疫针

或者宣誓

他们最多给了一枚铜质钮扣

闪着光

精彩的比赛还在后头

到小树林中去

如果坦克履带漂亮

今天我们就玩这个

完成任务后躺下

战争结束

世界保留了洞穴最初的新鲜


2020.1.12深圳


导读:理解这首诗,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洞穴”,一个是“生日”。这里的洞穴不是一般的洞穴,而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柏拉图作出如此假设:在一个洞穴里有一批囚徒,他们从小就呆在那里,被锁链锁着,不能回头,只能看见前面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贯穿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外面,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这些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在囚徒们看来,墙上的影子便是唯一真实之物。他们中的一位刚巧获释逃了出去,他转过头来看到真实的火光与物体,这个人会产生二重痛苦:第一种痛苦来自于世界的真实跟他原来所接受的真实之间的距离,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晕眩,甚至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他的第二种痛苦来自于他的认识论跟洞穴中伙伴的认识论之间的距离。此时,他返身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在辨别阴影的时候没有昔日同伴那样敏锐,他将遭到他们的嘲笑。他与他的囚徒同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与言行的不同,却激起了众怒,甚至要将他处死。因此他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的努力,最终失败了。这第二层的痛苦,在鲁迅那里,便成了“铁屋中的呐喊”。朱涛此诗中的“洞穴”,无疑保持着这种走出洞穴者的痛苦张力。然而,此诗不是对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复述,它的另一个入口是“生日”,生日是一个人诞生的日子,一个人的诞生之日是确定的,但在诗中,却成了任意的:“如果喜欢/今天可以是你的生日”,而且这是孤独最好的礼物。可见此处的生日不是实际意义上,而是精神意义上的。一个人走出洞穴中那种向壁而居的认识论,可谓启蒙;一个人赋予自己一个精神生日,这是精神的自我诞生。可见,在诗人看来,一个人拥有自我诞生的能力,就是最好的自我启蒙。


   

赎罪


最好的赎罪方式

种植一片小树林

把春天操办得像造币厂一样

让冬天既嫉妒又咬牙切齿

得到热烈的回报

然后被山巅一路召唤

桃花蜂拥而至

像赴一场决斗

“有人死了”

手上沾满鲜血

仿佛触碰的是露珠

月光裸泳

悬崖迷人

以天空完美的姿势审讯

但潜意识里

却一直为自己加冕

似羽毛洁白的钞票


2020.1.13途经漳州


导读:“赎罪”有二种含义,一种是宗教的,一种是世俗的。宗教意义上的赎罪,赎的是原罪,人与生俱来的原罪。世俗意义上的赎罪,还的是良心债。不管如何,赎罪总是指向亏欠的偿还。如此看来,就可以清楚看到《赎罪》一诗的反讽了。古典诗有抒情、隐喻、象征,但是绝少曲折的反讽。在中国古典那些著名的咏史诗中,有较为直接的讽刺,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之类,这其实已经算是较为直接的批判了。现代诗歌的反讽也不仅是杂文式的正话反说。鲁迅“《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里的“国光”就是常见的正话反说的反讽。然而,反讽一旦跟诗歌内在的意义结构相结合,就会更加幽微曲折,更加意味深长。诗里说,“最好的赎罪方式/种植一片小树林/把春天操办得像造币厂一样”这无疑就是一种反讽,把春天操办得像造币厂一样在什么意义上构成“赎罪”?这是对何种亏欠的偿还?这里“造币厂”是对“赎罪”最有力的解构。因为造币厂所生产的纸币,既代表了财富和繁荣,但事实上纸币本身却没有任何价值。而且,“造币厂”代表的正是肉眼可见的劳动的空洞性。人类劳动的实体性被“造币厂”一词彻底分解,而赎罪最需要的却就是人类出示内在精神忏悔的实体性,没有这种忏悔的实体性,赎罪就将一脚踩空,变得虚伪而空洞。假如人类的“赎罪”可以被转换成“造币厂”的话,这是赎罪最大的反转,也是赎罪最大的讽刺。在“赎罪”与“造币厂”之间,此诗还安排了一套“春天”话语,山巅、露珠、桃花、月光、天空等自然话语,在潜意识里用“羽毛洁白的钞票”为自己加冕,这又是另一层的反讽。所以,此诗显然是用反讽手法批判了人类自罪意识的经济化和空洞化。



魔鬼学


沿途走来

抬着东方君主的棺木

附体的魔鬼喜出望外

病理学的奇迹

如果不算上钉子楔入的那一刻

名单无限长

设定的靶心突出

皆为反复涂抹的油漆

其中性感部分

必须坚持魔鬼是唯一的科学

勾引丰乳肥臀的眼神

不能佐证的假设:

通电

摘头盔

回忆过去和童年

以游戏的态度做清洁工

将得到不菲的报酬

爆炸性的反响

撑起一边倒的支持率

唯有火葬场推销员质疑

鬼满为患

影响地球繁荣

建议新辟伊甸园或迁移冥王星

破坏盈利模式罪不可恕

随后又更新了证据和解决方案

“我们不能做出任何承诺,但肯定的是,

魔鬼是一个流行病,一个病毒,必须铲除。前提是确有魔鬼的话。”

于是,通过扩音器宣布了声明:

“鉴于联合国魔鬼调查委员会确定,火箭军已连续发射导弹将全部魔鬼送达太空。并且经活体解剖,无一幸存地球,现在正式宣布魔鬼学就此终结。”


2020.1.11深圳汽车修理厂


导读:《魔鬼学》是一首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魔幻寓言诗,在一个似真似幻的离奇故事中,“魔鬼学”成了超乎于传统神学和现代科学之间的一种荒诞的诗学概念。在传统社会的民间传说及宗教神学中,魔鬼是偏离轨道而具有魔力者,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还签订了一个具有悖论性的契约:魔鬼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愿望,但前提是浮士德不能满足,如果浮士德在某一瞬间产生了满足感,说:啊!多么美,请为我停留!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在这首诗中,魔鬼不是提供一份悖论契约给浮士德的靡菲斯特,魔鬼本身就是悖论:“必须坚持魔鬼是唯一的科学”。此处的魔鬼变成了某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强制性,是由社会规定性所制造出来的魔鬼和魔鬼学。此诗最后荒诞性地由联合国魔鬼调查委员会宣布,魔鬼已经被活体解剖,无一幸存于地球,并正式宣布魔鬼学就此终结,使荒诞性到达顶点。这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魔鬼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所制造出来的魔鬼,一个由符号生产出来,可以由权力宣布存在和消失的“邪恶”对象。此诗的此种荒诞批判与王小波的反乌托邦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验室


作为晚来者

再无可能撩拨思想的锚

空出实验室

让鱼儿的小电波自由颤抖


新的海去哪挖掘?

能否找到没有受洗的婴儿

在方舟遗址旁

鸣响防空警报


理想的替代品:

开启一个毛骨悚然的仪式

让岸上所有的钟声又聋又哑

装入顶盖焊住的密封铁箱


奇迹发生了

装载太阳能电池的不明飞行物

通过空气的消防云梯

不断输送末日燃烧弹


踊跃的募捐筑就通天塔

重漆的圣经金光闪闪

人人得到了勋章

簇拥着时代


2020.1.18


导读:某种意义上,《实验室》同样是一首反乌托邦诗歌。此诗对“人人得到了勋章/簇拥着时代”的现实显然是质疑、反思并批判的。但诗对此的批判则由一系列的宗教性词汇构成:诸如受洗、方舟、通天塔和圣经。但,诗人显然不是一个宗教的信徒,相信人可以通过圣经和受洗,通过方舟和通天塔得救。毋宁说,在这篇宗教符号和词汇旁边,诗人所安插的另一批词汇也在熠熠发光:防空警报、毛骨悚然、又聋又哑、末日燃烧弹······毋宁说,面对人类思想实验室的乌托邦冲动,人类像小电波在颤抖的鱼儿,被装入顶盖焊住的密封铁箱,有的人将其想象为勋章满肩的时代,诗人却更愿意拉响警报。



课外作业  


旧世纪废墟孕育的奇葩

为小学生破坏性的课外作业发条

上足了王冠致幻的燃料


它们数量之巨,犹如乌鸦黑漆漆的天空之路

释放出熔炉刚冶炼的亚当那红色的轮廓


看起来像男人。但仍属于语言的奴隶系统

在蝇索两端胆怯的头等舱中闭环

反复论证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正确理论


初以为无奈

仅擅长蛆虫之食的技能

复仇哺乳动物血亲伦理的豁口


已经坐实是卓越的飞行大师

钟情线路复杂的大词

在时间洋洋洒洒的流沙里淘金

而押送途中杜绝使用各类阴谋诡计


远处花岗岩别墅立着的旗帜

出手阔绰

断绝与风的任何来往

       

2022.1.21深圳


导读:如何理解“课外作业”?在一般语义中“课外作业”并不一定有负面含义,但在此诗中,课外作业是“破坏性”的,课外作业的发条被上足,不过增加了王冠致幻的燃料。课外作业由此一定是额外的、超量的、非理性的种种事物的隐喻。这首是以“课外作业”这一日常词语抽象出社会性的负面经验,并上升到语言系统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课外作业”的土壤来自于“旧世纪废墟”,它数量巨大,铺满“乌鸦黑漆漆的天空之路”,却释放出“亚当那红色的轮廓”,这里颜色的反差显示了朱涛一贯的张力诗学。第三节继续论证,“课外作业”的语言系统的特征在于“反复论证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正确理论”。第四节暗指“课外作业”与父权制之间内在的关联;第五节,描绘“课外作业”系统的诡异飞行路线;第六节进一步揭示这个系统“断绝与风的任何往来”的“花岗岩”品质。一般来说,我们传统的隐喻或象征修辞,都必须基于“像”;但在现代主义写作中,“像”只是一个很表面的因素。本诗中,朱涛以其语言炼金术,将“课外作业”打造为一个反思性的语言系统。



上帝的疫苗  


青苔为食的人感谢大地的慷慨

庆祝身体债务的一笔勾销


饥肠辘辘的日子

笑了。“你带胃了吗?”


废话。“嘴!生活的遮羞布仍在”

足够文明的油脂

操练哨子

补偿瞎眼的防疫狱卒的喉咙


假扮的黎明被锻造

封闭的街区和楼房

露出空气每天与下一天一样的牙齿

缝合筛孔的唁电


撕心裂肺求救的哭喊声

像一把把铁锹

挖掘天堂的花瓶

“深一点,再深一点,栓紧螺母”


圆满了。邮寄的圣物遗骨或舍利子

将再次与病毒的灵魂婚配

交头接耳

编织蜡制盛宴的花冠


长出的新芽一个个看上去

如同一个印模压铸而成

昂扬着弹簧般的头颅

吹响暴风雨的军号


上帝的疫苗。以前谁会相信呢?


2022.4.8深圳


导读:什么是疫苗?疫苗是上帝的恩赐,是上帝为人类免于苦痛而开的一扇后门。所以这首诗将疫苗称为上帝的疫苗,然而,它也写上帝的疫苗的人间遭遇。疫苗为人类解困的使命并不顺利,阻碍它的有到处的狱卒。有封闭的小区。甚至于,空气也露出了“每天与下一天一样的牙齿”。人间的痛苦从未停止,第五、六节写了人间荒诞的情景:挖掘天堂的花瓶,舍利子与病毒的灵魂婚配,“编织蜡制盛宴的花冠”。从上帝的疫苗,此时同样生发出深刻的现实反思和批判。



陈培浩,1980年6月出生,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大现代汉诗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省文学评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近年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及《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权威报纸发表论文近百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作家通讯》全文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已出版《歌谣与中国新诗》《互文与魔镜》《正典的窄门》《迷舟摆渡》《阮章竞评传》等著作。曾获华语青年作家奖·新批评奖、《当代作家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肖水:回去要读你们的诗
  2. 《人民日报》: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
  3. 张宏森: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4. 把诗歌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间
  5.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6.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书写着新时代的速度、温度和高度
  8.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