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文采耀人间
(苏洵篇)
李永春
中华文化五千年,
繁星灿灿耀人寰。
浩浩银河多星系,
华夏文人也组团。
建安文学谓“三曹”,
晋初竹林有“七贤”。
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家一门占三员。
一门父子皆文豪,
千古文章天下传。
苏洵苏辙重散文,
苏轼诗文书画全。
四川眉山三苏祠,
历经元明几修缮。
国家4A旅游区,
三苏文采耀千年。
(一) 苏 洵
苏洵自号苏老泉,
年近而立不识卷。
二十七岁始发愤,
关门读书谢朋伴。
此时成家未立业,
专心致志攻书山 ,
妻子端午送粽子,
老泉墨汁当糖蘸。
科举之路多艰难,
屡次不中令心寒。
不见功名不见天,
一震烧文数百篇。
广博学识不为考,
再读经书十余年。
才思敏捷任驰骋,
文史、政论入平川,
《几策》《权书》与《衡论》
笔下生花千万言。
培养二子呕心血,
亦师亦友自身端 。
流传至今六国论,
三人三首入宋卷。
苏洵重点在论“弊”:
六国破亡非兵力,
弊在赂秦是根源。
割地赂秦楚魏韩,
奋起抗秦只赵燕,
齐国联秦求生存,
最终一样丢江山。
借以秦亡六国论,
讽谕大宋之弊端。
四十八岁受推荐,
带子入京见圣贤。
文坛领袖欧阳修,
阅洵文章极盛赞。
精选文章廿二篇,
欧公呈送皇帝前。
一时满朝相传诵,
公卿皆知苏老泉。
次年二子皆中举,
一时京师美名传。
老泉特写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
老夫如登山。
莫道登科难,
小儿如拾芥。”
老泉整日笑开颜
常把轼辙含义谈。
老大外露才华溢,
取其轼字防自满。
(轼:车前的扶手)
小儿沉静多内敛,
取其辙字避祸端。
(辙:车走过的印)
公元一O五八年,
仁宗招试舍人院,
苏洵称病不肯出。
一对科考有怨言。
二是怕伤老颜面。
直到一O六O年,
宰相韩琦再推荐,
任命 朝廷校书郎,
后至霸州主簿官。
别看八品芝麻官,
学如深海高如天。
修完《太常因革礼》,
《易传》未完身先死,
五十八岁撒人寰。
苏洵著有《嘉祐集》
洋洋洒洒二十卷。
散文议论享盛誉 ,
诗词古风多遗篇。
苏洵文章如珠玑,
笔锋犀利亦雄健 ,
观点明确见精辟,
奇峭生动妙语连。
宋史本纪传于世,
卷宗四百四十三。
三字经里有一段,
专门记述苏老泉。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未完待续。下一篇:苏轼篇)
(苏洵篇)
李永春
中华文化五千年,
繁星灿灿耀人寰。
浩浩银河多星系,
华夏文人也组团。
建安文学谓“三曹”,
晋初竹林有“七贤”。
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家一门占三员。
一门父子皆文豪,
千古文章天下传。
苏洵苏辙重散文,
苏轼诗文书画全。
四川眉山三苏祠,
历经元明几修缮。
国家4A旅游区,
三苏文采耀千年。
(一) 苏 洵
苏洵自号苏老泉,
年近而立不识卷。
二十七岁始发愤,
关门读书谢朋伴。
此时成家未立业,
专心致志攻书山 ,
妻子端午送粽子,
老泉墨汁当糖蘸。
科举之路多艰难,
屡次不中令心寒。
不见功名不见天,
一震烧文数百篇。
广博学识不为考,
再读经书十余年。
才思敏捷任驰骋,
文史、政论入平川,
《几策》《权书》与《衡论》
笔下生花千万言。
培养二子呕心血,
亦师亦友自身端 。
流传至今六国论,
三人三首入宋卷。
苏洵重点在论“弊”:
六国破亡非兵力,
弊在赂秦是根源。
割地赂秦楚魏韩,
奋起抗秦只赵燕,
齐国联秦求生存,
最终一样丢江山。
借以秦亡六国论,
讽谕大宋之弊端。
四十八岁受推荐,
带子入京见圣贤。
文坛领袖欧阳修,
阅洵文章极盛赞。
精选文章廿二篇,
欧公呈送皇帝前。
一时满朝相传诵,
公卿皆知苏老泉。
次年二子皆中举,
一时京师美名传。
老泉特写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
老夫如登山。
莫道登科难,
小儿如拾芥。”
老泉整日笑开颜
常把轼辙含义谈。
老大外露才华溢,
取其轼字防自满。
(轼:车前的扶手)
小儿沉静多内敛,
取其辙字避祸端。
(辙:车走过的印)
公元一O五八年,
仁宗招试舍人院,
苏洵称病不肯出。
一对科考有怨言。
二是怕伤老颜面。
直到一O六O年,
宰相韩琦再推荐,
任命 朝廷校书郎,
后至霸州主簿官。
别看八品芝麻官,
学如深海高如天。
修完《太常因革礼》,
《易传》未完身先死,
五十八岁撒人寰。
苏洵著有《嘉祐集》
洋洋洒洒二十卷。
散文议论享盛誉 ,
诗词古风多遗篇。
苏洵文章如珠玑,
笔锋犀利亦雄健 ,
观点明确见精辟,
奇峭生动妙语连。
宋史本纪传于世,
卷宗四百四十三。
三字经里有一段,
专门记述苏老泉。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未完待续。下一篇:苏轼篇)
注释:
原创作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