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我国江南,每至春末夏初,正是梅子成熟变黄的季节。很久以来,人们都把这一时段称之为“黄梅季”。黄梅季的开始之日,便称之为“入梅”。
而在黄梅季,又正是长江中下游连阴雨较多的季节。所以,人们又把此时的雨水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湿,衣物等容易发霉,又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
而黄梅戏,则根基于湖北的黄梅县。起源于唐,盛行于明、清。由于黄梅县地势低于江岸,旧时频遭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由此,促使黄梅戏不断向鄂赣皖毗邻地区辐射。
身为皖东人,我自幼熟知黄梅果的酸甜、霉雨天的烦脑和若糯若嗲的黄梅小调。尤其是黄梅戏,当与庐剧举案齐眉,堪称是俺们那里百姓文化盛宴上的两大美味。
今年的入梅将至,黄梅即现眼帘。不由得,遣诗以寻童趣。
(一)黄梅果(新韵)
黄梅尚碧垂涎淌,
攀树压枝取下尝。
父母骂儿馋死鬼。
时节未到果精光。
(二)黄梅雨(新韵)
八岁那年时尿炕,
辛劳俺母夜黑忙。
恰逢霉季连阴雨,
旧渍依稀又海洋。
(三)黄梅戏(新韵)
儿时观赏《打猪草》,
俊俏金花美似瑶。
谢幕回眸装卸后,
才知麻脸勿稀瞧。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