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拯救宋国
墨子从泰山脚下步行到楚国都城
走了十天十夜
几乎同时,在这条路上
有一个人逆着墨子的方向
车马辚辚
终点与起点正好反着对应
这个人就是年轻的屈原
为的是拜访稷下学宫
让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融
他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
却没有参加百家争鸣
是因为有着深刻原因
年少时的他便认定自己生辰
应“三寅”之吉,得天独厚
父亲所命“正则”之名
是“平”的引申1
担有平天下保太平的使命
二十多岁的他任左司徒
伴随楚怀王左右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
展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
“与之同列”的上官大夫
“心害其能”
站在上官大夫身后的公族
则“心害”其起草的改革宪令
于是他们造出谎言的毒箭
射向怀王那颗虚荣颛颛之心——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非我莫能也’”
结果是“君含怒而待臣兮……远迁臣而弗思”2
公族集团用那双肮脏的黑手
将他在政治生涯的高峯推下
流放汉北
逼着他在“生活在别处”——
造就另一个天地,另一个自我而徘徊
在六个春秋的痛苦徘徊中
用激愤书写出自叙体长诗《离骚》
他那对国家与国君之忧
哀民生多艰之涕
不停地向种种“番篱”发起冲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3
永不放弃,永不停息
在怀王魔怔般地“争”作秦囚的时刻4
他冒着擅回郢都的巨大风险
苦口婆心,直言劝阻
这犹如洪钟大吕
亦如涓涓细流的劝阻忠言
犹如对牛弹琴哼曲
一意孤行的怀王终成秦囚
继位的顷襄王以南宋赵构最懂的阴暗心理
加上《离骚》率真的抒情
尖锐地批评时政
谴责胄子,触怒了新贵
他毫无悬念地被第二次逐放
逐放到荒凉的汉南
罪名竟是“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南宋的秦桧由斯得了罪人的精髓
这一放使他完全走进“生活的别处”
放出了既敬天尊神法道
又借天问道、借古喻今
叩问现实,质疑盛行的巫术的170多问的《天问》
放出了结构精巧,斑斓绚丽美轮美奂
或优美妖娆,或庄重典雅的云中君、湘君、湘夫人诸神之《九歌》
放出的还有《九章》《招魂》
……
在被逐放十六年的日子里
他以橘自诩自励——
“独立不迁”,“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愿岁并谢,与长友”
然而
得知祖国被秦灭亡的消息
六十二岁的他朝着清沏的汨罗江
清醒而悲愤地纵身一跃
毅然决然地为祖国殉葬
为骨子里的公平正义殉情
这一刻被深刻入山河大地——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
这一跃给一个国家的式微画上了一个富有预兆式的句号
荡起的涟漪波及中华民族两千多年
一个人与一个节日
与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他是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
他是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
他是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一个厚重的标题
《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
他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
《离骚》之后没有《离骚》
《天问》之后《天问》不再
《九歌》之后难寻《九歌》
他之后的中国文化人
聚集在这文化座高山之下
刨挖文学的泉眼和思想的深井
他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
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理程碑
他永远当之无愧
永远!永远!永远
写于壬寅端午
注1:三寅即寅年、寅月.寅日。
注2:见《九章.惜往日》
注3:见《离骚》
注4:楚怀王受张仪欺骗,宠臣靳尚、公子兰的怂恿,决意去秦与秦王会面,被秦国囚禁,最后客死秦国
墨子从泰山脚下步行到楚国都城
走了十天十夜
几乎同时,在这条路上
有一个人逆着墨子的方向
车马辚辚
终点与起点正好反着对应
这个人就是年轻的屈原
为的是拜访稷下学宫
让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融
他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
却没有参加百家争鸣
是因为有着深刻原因
年少时的他便认定自己生辰
应“三寅”之吉,得天独厚
父亲所命“正则”之名
是“平”的引申1
担有平天下保太平的使命
二十多岁的他任左司徒
伴随楚怀王左右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
展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
“与之同列”的上官大夫
“心害其能”
站在上官大夫身后的公族
则“心害”其起草的改革宪令
于是他们造出谎言的毒箭
射向怀王那颗虚荣颛颛之心——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非我莫能也’”
结果是“君含怒而待臣兮……远迁臣而弗思”2
公族集团用那双肮脏的黑手
将他在政治生涯的高峯推下
流放汉北
逼着他在“生活在别处”——
造就另一个天地,另一个自我而徘徊
在六个春秋的痛苦徘徊中
用激愤书写出自叙体长诗《离骚》
他那对国家与国君之忧
哀民生多艰之涕
不停地向种种“番篱”发起冲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3
永不放弃,永不停息
在怀王魔怔般地“争”作秦囚的时刻4
他冒着擅回郢都的巨大风险
苦口婆心,直言劝阻
这犹如洪钟大吕
亦如涓涓细流的劝阻忠言
犹如对牛弹琴哼曲
一意孤行的怀王终成秦囚
继位的顷襄王以南宋赵构最懂的阴暗心理
加上《离骚》率真的抒情
尖锐地批评时政
谴责胄子,触怒了新贵
他毫无悬念地被第二次逐放
逐放到荒凉的汉南
罪名竟是“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南宋的秦桧由斯得了罪人的精髓
这一放使他完全走进“生活的别处”
放出了既敬天尊神法道
又借天问道、借古喻今
叩问现实,质疑盛行的巫术的170多问的《天问》
放出了结构精巧,斑斓绚丽美轮美奂
或优美妖娆,或庄重典雅的云中君、湘君、湘夫人诸神之《九歌》
放出的还有《九章》《招魂》
……
在被逐放十六年的日子里
他以橘自诩自励——
“独立不迁”,“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愿岁并谢,与长友”
然而
得知祖国被秦灭亡的消息
六十二岁的他朝着清沏的汨罗江
清醒而悲愤地纵身一跃
毅然决然地为祖国殉葬
为骨子里的公平正义殉情
这一刻被深刻入山河大地——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
这一跃给一个国家的式微画上了一个富有预兆式的句号
荡起的涟漪波及中华民族两千多年
一个人与一个节日
与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他是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
他是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
他是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一个厚重的标题
《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
他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
《离骚》之后没有《离骚》
《天问》之后《天问》不再
《九歌》之后难寻《九歌》
他之后的中国文化人
聚集在这文化座高山之下
刨挖文学的泉眼和思想的深井
他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
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理程碑
他永远当之无愧
永远!永远!永远
写于壬寅端午
注1:三寅即寅年、寅月.寅日。
注2:见《九章.惜往日》
注3:见《离骚》
注4:楚怀王受张仪欺骗,宠臣靳尚、公子兰的怂恿,决意去秦与秦王会面,被秦国囚禁,最后客死秦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